<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h3> <p>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了师生相聚校园的路途。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我区各校开展了线上教学,确保学生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在这样的特殊形势下,教研室为更好地组织开展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线上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秉承“1511”教科研工作思路,于3月18日到3月25日,分学科分学段对全区小学教师开展了主题为“疫情时期如何更好地开展线上教学”的培训活动。参与活动学科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及美术,参与网上教研活动教师达4000余人次。</p><p> 防疫战疫特殊时期,活动采用了云端教研这样的特殊形式,在钉钉平台成立学科教研群,教研员以直播的方式组织教研,参与的老师们连麦或者发弹幕互动交流,大家思聚云端,研教相长。</p> <p> 高段数学教研前期,教研员刘冬梅就组织老师们交流了自己线上教学的经验与困惑。活动中,刘老师提出做好“两个+”、“三环节”、抓数学本质是我们网络教学的根本所在。课前精准目标的制定,课中以直观、反馈、互动、任务为依托点,课后以作业为抓手,是网络教学的重要支撑。</p> <p> 低段数学教研员李瑞芳老师从近期工作交流、线上教学经验分享、线上教学问题及建议三个板块展开。活动中,李老师立足实际工作,从问题困惑、方法实践、自主管理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给老师们之后的线上教学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法指导。</p> 高段语文教研员王晋梅老师以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为范例,具体阐述了学习诗歌的缘由、所要达成的目标及学习方法,提出学习诗歌“十二字诀”,并以身践行,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作的小诗“糖豆的味道”,引导教师在学生心中埋下感受诗歌、创作诗歌的种子。 <p> 针对目前特殊教学形式,低段语文教研员田荣萍提出“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八字建议,并强调居家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考查。同时邀请优秀教师从线上识字写字、作业布置与落实两个方面展开经验交流,将课堂习惯延伸到线上教学,在作业中促进学习习惯的养成。</p> <p> 英语教研员许萍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分析了微课中的亮点与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提出要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的引领作用,分享经验,答疑解惑,学校要一周一研,及时推送优质教学资源供老师们学习参考,为线上教学更好地开展提供方法指导。</p> <p> 科学教研员范小云老师就“通过疫情我们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展开教研,提到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科学之重要,感受到教师责任之重大。之后邀请三位老师分享线上教学经验,提出创新而又切合实际的建议,践行“网课+”的教学模式,我们一直在路上。</p> 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俊青老师以“约会云端,疫路共研”为主题,提出在防疫特殊时期,学科教学要结合疫情实际,整合教材,开展思政主题教学,布置实践性作业,促进家校共育。 音乐教研员刘娟老师在活动中与大家交流前一阶段的教学情况及问题,进一步探讨下一阶段音乐线上授课如何开展,倡导教师了解顺序性音乐教学,组织制作“云合唱”,精准设定教学内容,云享音乐,与美同行。 <p> 体育教研员吴玮亮老师邀请三位优秀老师进行线上教学经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为线上教学支招。吴老师强调特殊时期更要重视学生用眼卫生和勤洗手的健康习惯养成,并就线上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对策做了详细的阐述,以促进教学反思,提升体育线上教学质量。</p> <p> 美术教研在“武汉疫情区艺术展”小视频中展开,教研员耿玉娟带领大家感同身受地体验艺术美育对人类的精神鼓舞作用,并对大家提出要做一个“有情怀、有底蕴、技艺精、方法好、能创新、善融合”的新美育时代教师。</p> <p> 教研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在群中写下自己的感言,一个多小时的教研活动如雪中送炭,不仅解决了线上教学的种种困惑,同时一线教师的案例分享为接下来的线上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好地借鉴,收获颇丰。</p><p> </p> <p> 疫情终将散去,春天必将到来。特殊时期我们将继续探索线上教育教学管理新思路,以课堂教学为推手,强化过程管理,做好开学复课线上线下的课程衔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春雷乍动,万物复苏,疫情形势积极向好,新的学年,小店教育工作者将不负韶华,砥砺前行,推动小店教育向更好的台阶迈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