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p><p> 浸润书香 “悦”读成长</p><p> 李伟英</p><p><br></p><p>亲爱的同学们:</p><p> 大家好!</p><p> 温暖的三月,桃花如期盛开,春天按时到来,却不见“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你们。从寒假至今,同学们在家已经两个多月了。每天来到校园,看到春光里的操场上没有了欢声笑语,就会想起可爱的你们:你们在家还好吗?个子都长高了吧?有没有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听课写作业了吗?有没有认真读书呢?这个加长版的寒假已经越过了寒冬,走进了春天。</p> <p> 漫长的假期对同学们来说,是一场考验!因为生命需要成长,你们需要努力。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妥善安排好自己的每日生活,不仅按时学习,而且健康生活;不仅学会劳动,而且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些都是同学们要学会的本领,今天我们来谈谈你们必须要掌握的,而且要伴随一生的本领-----读书。</p> <p><br></p><p> </p><p> 一、为什么要读书</p><p><br></p><p> 首先来说说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p><p> 第一,读书会提高你的语文成绩。</p><p> 对于大家来说,多读书,多培养阅读的兴趣,可以直接提高阅读能力,从而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一个爱阅读的孩子,语文成绩一定是很突出的。新高考改革把语文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得语文者得天下,所以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多读书,多积累,将来的高考中,优秀的语文成绩就会帮助你迈向成功。</p><p> 其次,读书可以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p><p> 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就会造就一种独特的气质,亲和而又有内涵,温柔而又有力量。读书还会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趣、会思考的人。即便足不出户,读书也可以让你知晓天下的酸甜苦辣的故事,让你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有故事的人。读书,让你学会思考,变得有情趣起来。你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的事,一起让你积淀,积淀,然后升华……</p> <p> </p><p> </p><p> </p><p> 二、读什么书</p><p><br></p><p> 作为小学生,我们要阅读哪些书呢?首先,大家需要学习国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古诗词等,学习古人的智慧,提高自己的素养。例如:学习知识时,我们要做到“温故而知新”;春天来临时,我们就会吟诵“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思念时会想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喜悦时吟诵“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送别时吟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下雨时就会想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句句经典诗词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的表达饱含深情。我们还经常阅读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在这里我们的想象力可以自由神游,可爱的人物、有趣的画面、曲折的情节、耐人回味的结局让我们学会明辨是非、惩恶扬善。我们还要阅读名人传记,他们有的是伟大的政治家,有的是杰出的思想家,有的是出色的艺术家。他们的经历,他们的精神,可以激发人的志向,丰富人的阅历,增强人的信念。例如读孔子的故事就能了解至圣先师的教育思想;读玄奘故事就能知道这个僧人如何克服千难万险取得真经的;还有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沈从文的《从文自传》等等,都是我们要阅读学习的书籍。我们还经常读国内外名著。例如: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就会告诫身体健康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关爱他人。读《红楼梦》,这本我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高峰时,我们由衷感谢一代名家曹雪芹留下的撼世传奇,惊叹于他的卓艳的文学才气,赞美这样一个琴棋书画、天文地理无不通晓的伟大文学家。</p><p> 读书就像梦境中开启的一扇扇大门,我们被那未知所吸引,在好奇与求知中轻轻推开。我们在书本中可窥见人生的无数种可能,也有幸目睹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大河。</p> <p> </p><p> </p><p> 三、名人读书的方法</p><p><br></p><p> 同学们,大家每天都在读书,有没有好的读书方法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名人是怎样读书的。 </p><p> 首先给大家带来伽利略好奇善问读书的故事:伽利略是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对知识的探求欲极强,经常提出一些繁杂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许多知识。</p><p>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方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一遍地读,就能达到事事精通。一本书的资料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方面。比如,想探究历代兴亡治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读;要探究史实典故,就换另一个角度,再读一遍。这个方法虽有些笨,但这样读过之后,各个方面都经得起考验。</p><p>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倡导“活到老学到老”,他本人就是生命不息读书不止的榜样。少年时期,他读书“像牛闯进了菜园吃个不停”;青年时期,曾在繁华的马路旁、昏暗的路灯下看书;革命战争年代,行军休息的间隙不忘读书。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居住地、办公地、卧室的床上、办公桌旁,甚至是吃饭的地方,全都摆满各种书籍。有时看书忘记了吃饭,他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可不能少读啊!”</p><p> 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曾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意思就是说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做笔记,这样才能更牢的记住内容,所以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一读书就要做笔记。</p><p> 随着科技的日渐发达,我们读书的方式丰富了很多,例如:读纸质书、读网络文学、论坛、微博,那么什么方式最适合我们呢?当然是读纸质书啦。相比网络阅读,一页一页的翻阅书本更能享受书香气息,也可以把自己阅读过程中有感而发的感想批注在书上,还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呦。</p><p> 同学们,听了以上几位名家的读书方法,对你们有没有启发呢?他们的读书方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深入思考一下,又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勤学苦练,你们说对吗?</p> <p> </p><p> </p><p> 四、与书为伴 厚积薄发</p><p><br></p><p> 同学们,毛主席在《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中写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当时主席在表达中华儿女战胜一切的信心和豪情。现在,我们真的实现了主席的愿望。我国已经三次登上月球,蛟龙号创造了下潜海底7062米的世界纪录。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盛的标志。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我国采取了比世卫组织更加严格的防控标准和措施,用莫大的勇气和巨大的牺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灾难当前我们还为巴基斯坦、伊朗、意大利等8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伸出援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作为未成年的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你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多读书,读好书。用理想做船,勤奋做帆,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人才在祖国需要的地方闪闪发光,也会有像钱学森、屠呦呦、袁隆平、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国之重器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p> <p> 同学们,请拿起书来,与书相伴,专心读书吧,待你们厚积薄发之时,就是报效祖国之日!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未来就是你们!</p> <p> 最后,老师把钟南山院士给全国中小学生回信中的几句话送给大家,他说“我相信你们会好好利用“停课不停学”的这段日子不断学习,用知识缝制铠甲,不远的将来,当你们走出社会,各行各业都将由你们披甲上阵,不畏艰辛,勇敢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