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烧锅镇乡中心校2020春季学期开学指南

大安市烧锅镇乡中心校

<p>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正确领导下,举国上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国内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在这场伟大的人民抗疫阻击战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加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借鉴3月24日吉林省中小学校2020春季学期开学准备工作视频培训会上长春十一中和第三十中学开学前对防疫工作的安排部署,本着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结合省教育厅、白城市教育局、大安市教育局相关文件指示精神,细化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中央,省市各项防控要求在我校精准实施,最大程度上降低广大师生在校园感染几率,确保复学准备整体到位,特制定此份学校复学开课工作指南。</p> 加强组织、科学防疫 <p>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负责综合协调、日常防控、应急处置、教育宣传、物资保障和线上线下教学督导。</p><p> 2.认真学习文件,保证科学防疫。组织小组成员认真学习《幼儿园、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关于对全省中小学校校园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开展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白城市学校、幼儿园复学疫情防控指南》、《白城市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开学工作实施方案》、《大安市2020年春季学期返校开学工作实施方案》等各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大安市烧锅镇乡中心校2020春季学期开学指南》(试行),使我们的工作有目标,有方向,有抓手。</p> 精细安排,具体落实 <p>  1.开学前一周对所有教职工、学生及家长进行开学复课网上培训,确保每一名教职工清楚开学后工作职责,每一名学生清楚开学后校园内每一个时间段活动要求,每一位家长清楚开学前开学后需准备事宜。</p><p> 2.开学前头一天,家长要利用班级微信群在网上完成学生14天内无高烧、流涕等异常症状承诺书,提前掌握教职工(包括教师,以及食堂、校车、保洁等后勤服务人员)健康状况,要求所有教师入校前至少14天的自我健康检测和行踪报告,并如实上报学校。开学第一天上学前家长对学生测量体温,如实在班级微信群汇报学生当天体温状况,体温≧37.3℃暂缓上学,要及时送医院就医,有过湖北、黑龙江、吉林市等疫区接触史的(以下简称接触史)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组、属地医疗机构、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市疾控中心报告,并按卫健部门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p><p> 3.学生体温正常,家长给学生穿好校服、佩戴好口罩送学生出门上学。乘坐校车的按照规定时间到指定站点等车,非乘校车学生在7:10-7:30入校,幼儿在7:30—7:40入园。</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体温检测</b></p><p> <b>(1)入校。</b>家长送学生上学的,到学校大门口警戒线以外止步,学校门卫老师在校门口先引导学生走过脚底消毒垫,再对学生进行第一次体温检测(崔立勇、高国军老师负责)。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校园,体温≧37.3℃的要劝导家长及时送医院就医,有过接触史的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组、属地医疗机构、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市疾控中心报告,并按卫健部门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学生进入校园后到楼前指定测温点先领取消毒湿巾进行手消,然后再接受1次测温。乘坐校车的学生,进入校园下车后站好队,先走过脚底消毒垫,再到教学楼门前指定位置领取消毒湿巾并接受体温检测。具体负责:一组:数学1组教师、语文1组教师、综合组教师、后勤教师。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三年二班、四年一班、六年一班、六年二班。负责教师王晓阳、马哲峰、白云东;二组:数学2组教师、语文2组教师、英语组+非研修教师、学校领导。二年一班、二年二班、三年一班、四年二班、五年一班、五年二班。负责教师:张铎、张洪峰、刘健男、学前组范晓芳、李海华。并做好登记,测温结束后把登记表送到卫生室朱海燕老师处存档保管。体温正常的学生可以进入教学楼到班级,体温≧37.3℃的要送到隔离室进行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就医,有过接触史的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组、属地医疗机构、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市疾控中心报告,并按卫健部门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p><p> <b>(2)晨检。</b>学生进入班级。班主任老师在班级检查学生手消毒并组织学生对自己桌椅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安排固定值日生收取使用过的纸巾,7:40把垃圾袋放到各楼层放置的垃圾箱处,交给学校负责人并签字登记。负责人收到垃圾后放到垃圾箱内。具体负责:王晶负责东侧楼梯,常海利负责西侧楼梯主要监管学生是否戴口罩、行走路线是否正确、是否打闹、垃圾投放。</p> <p>  <b>(3)午检。</b>第六节课下课前5分钟,学校相关测温人员和班主任老师要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中午体温检测,并做好学生体温每日午检记录。午检如有体温≧37.3℃的要送到隔离室进行隔离(学生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就医),有过接触史的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组、属地医疗机构、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市疾控中心报告,并按卫健部门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一年一班白贺楠、一年二班朱海燕、二年一班张晓霞、二年二杨玉辉、三年一班刘春波、三年二班孙秋、四年一班庞丹、四年二班陈莹莹、五年一班高金凤、五年二班孙武青、六年一班扈东梅、六年二班孔祥新、学前组李海华。测温人员帮助班主任老师做好每日午检记录。班级测完后测温人员要把记录交到卫生室朱海燕老师处存档保管。</p><p> <b>(4)上报。</b>相关测温人员和班主任老师对全体师生的体温检测登记后要及时报送卫生室朱海燕老师处。第七节课时朱海燕老师要对全校报送情况进行汇总登记,然后把结果报送学校体卫艺负责人刘健男老师处,经李天野校长签字后报送市教育局和市疾控中心。</p><p> <b>(5)信息。</b>班主任老师要把本班学生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打印张贴在班级的醒目位置。 </p><p> <b>(6)隔离。</b>把原少年宫活动区舞蹈室改建成隔离室,负责人朱海燕、张晓霞、白贺楠。在驻校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老师要对学生从旁进行心理疏导,校医询问有无接触史,如果没有,通过家长陪同就医,如果有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组、属地医疗机构、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市疾控中心报告,并按卫健部门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p><p> 处理隔离学生时工作人员要做好二级防护: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戴N95口罩→戴护目镜→穿医用防护服→戴一次性乳胶手套→穿一次性鞋套。</p><p> 隔离室的终末消毒:发热学生离开后→开窗通风30分钟→紫外线灯消毒40分钟→密闭60分钟→开窗通风→物表擦拭、地面擦拭→开窗通风。</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2.上课要求</b></p><p> (1)各教室学生桌椅摆放,前面位置能看清黑板为宜,后面、左右靠墙摆放,单人单桌,距离尽可能拉开。</p> <p>  (2)教师上课要佩戴口罩与学生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少在学生间走动,由于带口罩影响可以佩戴扩音器。</p><p> (3)体育课,每周1节。体育课教师到班级将学生按照指定路线将学生带到操场,严格按照课程内容上课,体育动作要舒缓,避免剧烈运动。活动期间要保证两人间不小于1.5米的距离,下课后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指定路线,将学生带回班级。</p><p> (4)做好线上教学和复课教学的衔接。对前期线上教学知识点再梳理,对线上知识进行检测,查找知识盲点,共性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学习理解,对个别没有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重点辅导,保证一个不掉队。做好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知识的衔接和思想教育的衔接(详见《大安市烧锅镇乡中心校关于做好疫情防控结束后与线下正常教学衔接的实施方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3.人员交流</b></p><p> 课上、课下教师间、师生间、学生间交流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可能减少群体性聚集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4.间操要求</b></p><p> 间操由班主任老师按指定路线领学生到操场指定班级位置。做完操后可以直接到本班活动区活动、去厕所、返回班级。返回时按指定路线行走。</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5.课间活动</b></p><p> <b>(1)错时下课。</b>各楼层采取错时下课的方法,课间休息15分钟。一楼的一年、二年、三年一班先下课,2分钟后二楼三年二、四年、五年再下课、再过2分钟后六年再下课。课间去厕所的同学中间要相隔一个蹲位,回来后要马上到盥洗室采用七步法进行洗手。</p> <p>  <b>(2)学生上下课行走路线。</b>一楼大厅的门同时打开,两侧小门为出口,一年、三年二、四年一走东侧门;二年、三年一、四年二、五年、六年走西侧门。中间大门为入口,上课铃声响后,学生走中间门进入教学楼,离门口近的班级先走,按远近顺序排好队有序入楼,学生之间要学会礼让,大学生礼让小学生,学生出入要礼让老师。出入相邻两人间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p><p> <b>(3)课间指定班级活动区域。</b>按照先下课、低楼层的年级到离门远的地方,晚下课、高楼层的年级到离门近的地方活动的原则划分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只能在本班活动区域活动,不得到其它班级活动区域活动。</p><p> <b>(4)课间设置党员、领导监督岗。</b>对各楼层,学生室外活动区安排党员、领导监督学生活动。三楼刘健男,二楼东侧高继峰,二楼西侧庞丹,一楼东侧王晶,一楼西侧孔祥新,大厅白贺楠,室外白云东、常海利、王晓阳。责任教师课间要到指定岗位监督学生按顺序出入教室,到指定区域活动,保证学生文明活动,不聚集,老师有课要及时找人自行调整。</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6.就餐要求</b></p><p> (1)学生中午用餐采用错时分餐的原则。11:30——11:50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二年一班、二年二班在南食堂用餐,三年一班、四年一班、四年二班,在北食堂用餐;11:50——12:10三年二班、五年一班、五年二班、在北食堂用餐;六年一班、六年二班在南食堂用餐。</p><p> (2)学生排好队走过消毒垫进入食堂,要先洗手然后有序的到本班位置就餐,就餐时要面朝同一方向,间隔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用餐后把餐具放到指定位置,有序离开。用餐后,学生到本班划定区域活动,监督岗的负责人要照看好自己负责的区域。</p><p> (3)学生用餐后,食堂工作人员清洁消毒物表及地面,开窗通风30分钟。</p><p> (4)工作人员进入更衣室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换工装,进入工作区前再次进行手消毒及鞋底消毒,工装每日清洗。</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7.离校要求</b></p><p> (1)学生放学采用错时放学的原则。学前16:05;一楼放学时间16:15;二楼放学时间16:17;三楼放学时间16:19。学生站好队由班主任老师从班级带领学生按照各年级课间行走路线走出教学楼。坐校车的学生按车号上车,不坐校车的同学到教学楼前站队。乘第二趟校车的同学可以在班级等候,等车期间不可以随意乱走。</p><p> (2)家长接学生在16:20之前到学校大门口警戒线外等待。家长要配戴口罩,不要聚集,有秩序的分散开。门卫高国军、崔立勇老师负责维持学校大门口秩序。</p><p> (3)学生放学后不得参加任何形式的课后辅导或聚集性娱乐活动,直接回家。 </p><p> (4)在家晚饭后和早餐后家长要负责对学生进行两次测温,同时在班级微信群上报检测结果。</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8.通风消毒</b></p><p> (1)教室、办公室、各类功能室、餐厅、教师宿舍要加强通风换气。分别在每天(指工作日,下类同)7:00、12:10、4:00通风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教室、办公室课间尽量开窗通风。</p><p> (2)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教室、办公室、功能室、食堂、宿舍等场所环境整洁卫生,地面和物表消毒擦拭后再使用清水擦拭一遍。学生的课桌椅自己用酒精消毒湿巾擦拭,老师监督,每天早上消毒1次。教室、教师办公室在下班前进行1次消毒。各功能室、食堂早晚各消毒1次,楼梯扶手、水龙头、门把手分别在早、午和放学前各消毒1次。教师宿舍每天早、午各消毒1次。学生离校教师下班后对门卫室及周边、师生厕所进行消毒。</p><p> (3)通风及消毒各区域负责人员:教室对应走廊由班主任负责,低年组办公室孔祥新,中年组办公室孙武青,高年组办公室扈东梅,音乐教室陈莹莹,实验室张晓霞,图书室、卫生室朱海燕,美术教室扈东梅,党建室高继峰,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王晓阳,教导处白云东,楼梯、门把手、水房张洪峰,餐厅马哲峰,教师食堂、校车、门卫、厕所常海利,教师宿舍梁明、李泽凡。张铎、王晓阳、刘秀、李泽凡负责教学楼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早通风和晚通风、关窗;梁明负责学前教室、办公室早通风和晚通风、关窗。</p><p> (4)设置防疫物资储存室,由朱海燕老师负责,每周一、周三最后一节到防疫物资储存室领取消毒物资,负责人提前做好消毒液浓度配比,并做好物资出入库记录。班级由班主任领取,后勤由常海利负责领取办公室由王晓阳领取;领导组由刘健男领取,食堂由马哲峰领取。</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9.垃圾处理</b></p><p> 在教学楼每个楼层放2个防控废弃物垃圾箱,学前班放2个,食堂每个饭厅各放1个。防控物品垃圾箱只允许投放废弃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废弃物品。禁止其它垃圾投放。废弃物品由校工负责处理,严格要求收运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对容器及废弃口罩先消毒后装车,用塑料袋密封后送垃圾场焚烧。处理完以后对垃圾箱进行消毒放回原处。并做好消毒记录。</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0.校车管理</b></p><p> (1)开学前对校车司机、跟车人员进行询问,开学前14天外出情况,身体健康状况,有无高烧,恶心,呕吐等症状,签定承诺书。</p><p> (2)校车服务人员在入校前要在门卫处走过消毒垫,再接受门卫老师的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佩戴口罩方可进入校园。如有体温≧37.3℃的要劝导其到医院就医,有过接触史的要立即向教育局疫情控制组、属地医疗机构、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市疾控中心报告,并按卫健部门指令做好应急处置工作。上车前还要经过跟车老师的体温检测。</p><p> (3)跟车人员要组织好学生有序上下车。要求学生在车上彼此保持最大距离,不得乱窜座位。</p><p> (4)每辆校车由学校安排1名跟车教师,每天对校车司机跟车人员、学生在上车前测量一次体温,体温符合要求,全程佩戴口罩方可上岗乘车。具体安排:朱百俊负责1号校车,毕家军负责2号校车,高跃波负责3号校车,王凤波负责4号校车,孙青负责5号校车。跟车教师返回后到楼前测温。晚上不用跟车。</p><p> (5)司机早上接完学生、晚上送完学生后要分别对校车进行消毒,不留死角。把车开进车库,关闭车库大门。再次启动前,要打开车门、车窗通风5分钟后启动校车。</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1.人员管控要求</b></p><p> (1)相关人员风险排查。建立学生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报告制度,每天由家长向班主任报告。学生或共同生活人员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如实报告学校,并送医就诊。</p><p> (2)加强家校联动。提醒家长加强自我防护,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做好亲子沟通。</p><p> (3)加强预防近视。疫情期间,学生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多,增加近视发生和进展的风险,师生家长要引导学生注意做好近视的防控。适当科学运动,平衡营养膳食,安排好作息,提高机体免疫力。</p><p> (4)途中防护要求。上下学途中要坚持家校“两点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 </p><p> (5)鼓励教职员工自愿接受核酸检测。</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12.出现疑似症状应急处置</b></p><p> 教职工或学生中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闭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采取隔离,在驻校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置就医。</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安市烧锅镇中心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span></p><p>组 长:李天野</p><p>副组长:高继峰</p><p>组 员:白云东 常海利 王 晶 范晓芳 </p><p> 刘健男 张洪峰 马哲峰</p><p>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p><p>主 任:白云东</p><p>成 员:王 晶 刘健男</p>

学生

消毒

校车

二班

班级

疫情

教师

体温

开学

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