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行略(下,8-12月)

高瞻祁见祐

<div><br></div><div><b><u>2017年8月 北京首都博物馆</u></b></div><div><b></b><u></u><br></div><div>《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近几年看过的最美展览,没有之一。展品大多来自每年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堪称群英荟萃,其中很多平时都难得一见。但真正让人陶醉的是展品的美,虽然是考古成果展,但明显能感觉到挑选展品时优先考虑了美学价值,再加上布展和灯光都很用心,看得我心花怒放,在展厅里恨不能手舞足蹈了。喜欢的展品很多,以下介绍一部分(按时代排列)</div> 骨笛,新石器时代,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贾湖骨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实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吹奏乐器 毡帽,距今约3800年,新疆若羌县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小河墓地出土毡帽不止一顶,但这一顶品相比国博和新博都要好,简直像是刚制成的 铜鸮卣,商代晚期,河南荥阳小胡村商墓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铜镈钟,西周早期,湖北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出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叶家山青铜器是本次展览给我最大的惊喜之一,湖北佬这么好的东西,没在鄂博里见过 曾侯铜方鼎,西周早期,湖北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出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青铜鼎盖在现存商周铜鼎里少见,推测当时大部分鼎用木盖,此鼎铜盖证明其等级很高 铜觥,西周早期,湖北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出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曾侯谏铜盉,西周早期,湖北随州叶家山曾侯墓地出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图为流部的爬龙 提梁铜卣,西周早期,湖北随州羊子山出土,随州市博物馆藏。除了叶家山,随州还有羊子山也让人惊喜,这件铜卣锈色发蓝,器身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兽面纹饰 高浮雕兽面纹金带钩扣,战国,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马家塬墓地是西戎文化遗存,器物带有明显的草原风格 错金银铁饰件,战国,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格里芬噬虎金牌饰,战国,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大堡子山是秦人早期首领的墓葬,格里芬是一种鹰头狮身有翼神兽,其形象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之前的两河流域,格里芬噬虎是草原文明的常见题材,说明秦人早期受草原文明的影响 <p>跪射陶俑,秦代,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写实的程度在历代陶俑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怪不得有研究者认为是受希腊雕塑影响,甚至是希腊工匠直接设计制作</p> <p>铜雁,秦代,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同样是写实风格,造型优美</p> 彩绘跽坐女陶俑,西汉,陕西汉阳陵陪葬坑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汉代帝陵陶俑里,阳陵最为精美 纺织场面铜贮贝器,战国至东汉初期,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出土,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 三骑士铜鼓,战国至东汉初期,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出土,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藏。这件铜鼓是本次展览里我最喜欢的一件文物,骑士的装扮和马的姿态都与中原迥然不同,太让人开眼了 辟邪陶座,汉代,四川成都六一一所出土,成都博物馆藏。图为局部,好像是一只抱着宝瓶的蟾蜍? 贴金彩绘石雕佛坐像,北齐,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出土,青州博物馆藏。典型的青州风格开脸,贴金保存得相当完整 蹀躞金玉带,隋代,江苏扬州隋炀帝墓出土,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近几年新发掘出的精品高等级蹀躞带 骑马人壁画,唐代,新疆丹丹乌里克佛寺遗址出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说法像,五代十国,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火焰背光很亮眼 这座造像的基座很特别,是一条盘龙柱,龙身张扬狂放 七宝阿育王塔,北宋,江苏南京宋长干寺塔地宫出土,南京市博物总馆藏,塔内出土了世界现存唯一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之前在成博丝路特展上看到过。图为塔身上的割肉贸鸽本生故事 耀州窑青釉瓜棱注壶与莲花温碗,北宋,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螭首金杯,南宋晚期,贵州遵义杨价墓出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杨价是南宋遵义一带的世袭土司,墓里出的金银器非常精美 嵌宝石金头面,明代,江苏南京江宁将军山沐昂夫人梅氏墓出土,南京市博物总馆藏。沐家是明代的开国勋贵,出土的金银首饰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div><br></div><div><br></div><div><b><u>2017年8月 浙江杭州</u></b></div> 飞来峰造像★★★★,以宋元造像为主。图为南宋的布袋弥勒,可以看到完全是世俗人物的写照,延续了北宋以来基于契此和尚的新型弥勒信仰 除了游客打卡拍照的布袋弥勒像,其实飞来峰还有很多精彩的造像。图为宋代的高僧取经故事浮雕 宋代的石刻造像遗存全国各地比较多,但元代的就相当少了。飞来峰有全国最大的一批元代石刻梵像,由元代初年的江南释教总管杨琏真伽督造,就是那个盗毁南宋皇陵的西夏僧人 <p>灵隐寺★★★。我还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套杭州风景明信片,我特别喜欢的一张名为“灵隐道上”,还有“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这样意味深长的对联,也是过目难忘。后来几次游览灵隐,印象颇佳。灵隐寺历史悠久,在南宋时被钦定为禅宗五山第二(禅宗五山是径山寺、灵隐寺、天童寺、净慈寺、阿育王寺)。但目前寺内的建筑大都是清末民国之后的了,图为天王殿内,韦陀据称是南宋作品,看着不像</p> 大雄宝殿内的木造佛像是1949年后作品,算是新时代佛造像的精品之作 灵隐寺内的北宋石塔是国保,图为塔身局部的閸门和菩萨 <div><br></div><div>中国丝绸博物馆★★★,国家级的纺织服装博物馆。主要是为看特展而来,对收藏的丝织文物本身并无大兴趣<br></div> “长葆子孙”锦缘绢衣裤,汉代,可能是修复过的,丝绸博物馆应该有这方面的专业技术 狮子纹刺绣,初唐,大小两头狮子形象生动 《古道新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成果展》★★★★。不同于常看的考古或艺术展览,这个展主题是丝绸之路文物保护,作为我这类非专业观众,一方面了解一下保护技术,但更直观的是能看到文物的复原效果。图为哈萨克斯坦伊塞克金人墓墓主人服饰复原,年代是公元前5-4世纪,可以看到草原民族的奢华 尖顶帽细节,可以仔细辨认一下都有哪些形状的金饰 哈萨克斯坦萨尔马特女祭司墓墓主人服饰复原,公元前6-5世纪。萨尔马特人是南俄草原曾经的霸主 女祭司尖顶帽复原,金山羊顶饰很亮眼。为什么草原民族这么喜欢尖顶帽呢?我猜是因为走在草丛里容易看到......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车舆复原,如此才能看到原貌有多么豪华。墓主人是西戎的首领 车轮细节,装饰得富丽堂皇 秦始皇陵兵马俑复原。刚制作好的兵马俑就是这样大红大紫的 兵马俑复原胸甲细节 这次展览还展出了几个秦俑头。秦陵兵马俑在出土时还有些颜色遗存 秦俑发辫细节,可以看到秦俑的头部是高度写实的 秦代石质甲胄复原,出土于秦始皇陵陪葬坑,可以一窥秦军皮质甲胄的样貌 营盘M15男子,汉晋,新疆尉犁营盘墓地出土 男子头枕中原葬俗里常见的鸡鸣枕,戴着埃及式的麻质贴金面具,面具上眉目清秀 营盘男子身穿的衣服学名叫做“红地对人兽树纹双面罽(jì,用毛做的毡子一类的东西)袍”,胸前还放着一件小小的冥衣 这件华丽的红袍上的图案是明显的希腊罗马风格,推测可能是一件舶来品 杭州西湖国宾馆★★★★。在喧闹的西湖边,国宾馆闹中取静,非常宜人,醋鱼也格外好吃 湖光山色雷峰塔 国宾馆一号楼,是解放后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也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地 这里用了中国园林借景的手法 <div><br></div><div><br></div><div><b><u>2017年9月 上海博物馆</u></b></div><div><br></div><div>上海博物馆★★★★★。注:仍像以前的原则一样,同一个地方如果去过多次,或者同一个展览看过多次,会尽量放不同文物或不同角度的照片<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上博青铜馆精品极多,仅仅欣赏纹饰细节就能看很久,接下来就放一些细节图。图为兽面纹斝,商代中期,双眼炯炯有神 共父乙觥,商代晚期。器身上一只大鸟,背上还有一只小鸟。商周青铜器上经常有非常精彩的纹饰,仔细看会得到很多乐趣,尤其是后来我买了虫镜再来看这些细节,真是觉得以前的青铜器都白看了 小臣Xi方卣,商代晚期。器身上威严的兽面 提梁末端的带角小兽头 兽面纹卣,西周早期 戉箙卣,商代晚期 子仲姜盘,春秋早期,盘里的小鱼小鸭 牺尊,春秋晚期,著名的浑源彝器中的一件 镶嵌几何纹方壶,战国晚期 八牛贮贝器,西汉,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上博雕塑馆的一些细节。隋代阿弥陀佛三尊像中虔诚的供养人 唐代的菩萨坐像,从风格上来看和长安安国寺密宗造像类似 唐代陶仕女彩绘俑 宋代漆金彩绘木雕菩萨像 金代漆金彩绘木雕菩萨像 上博瓷器馆的一些细节。唐代的彩色釉陶托鹦鹉女俑 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 明代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上博绘画馆的一些细节。北宋朱锐《溪山行旅图页》 南宋《歌乐图卷》,属于宫廷仕女画 上博玉器馆的一些细节。石家河文化神人 晋代龙纹鲜卑头,应是蹀躞带的一部分 上博古代艺术门类很全,有有一间钱币馆很有特色,但我兴趣不大很少去看。图为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银币 《遗我双鲤鱼--上博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没什么兴趣,随便看了看。图为文徵明致明甫札 <div><br></div><div><br></div><div><b><u>2017年11月 广东广州</u></b></div> 广州光孝寺★★★。岭南名刹,六祖慧能在此受戒,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五代南汉时期的两座铁塔。图为西塔,原为七层,仅剩三层 五代南汉时期的光孝寺东塔 南越王宫博物馆★★★。与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墓)容易搞混,主要是看看王宫建筑遗存,尤其是还能看出2000年前南越王苑囿的大致布局,但总体观赏性远不如南越王博物馆。图为王宫遗址展示 博物馆里较为特别的是五代时期南汉国的文物展览,图为南汉时期的龙首鸱吻残件 <div><br></div><div><br></div><div><b><u>2017年12月 江苏苏州</u></b></div> 苏州玄妙观★★★。图为三清殿,南宋建筑,江南地区少见的早期木构 网师园★★★。图为园内西侧的殿春簃庭院,在民国时画家张大千与其兄张善孖居住在此作画,还在园内养过一只老虎(张善孖擅画虎),后来死了埋在园内,至今虎冢犹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庭院“明轩”就是以殿春簃为蓝本而建 <div><br></div><div><br></div><div><b><u>2017年12月 浙江宁波</u></b></div> 宁波保国寺★★★★★。大殿建于北宋,是中国长江以南现存最重要的木构建筑之一,上世纪50年代才被重新发现。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一座重檐大殿,但下层檐是清代扩建的结果,搞得比较丑,原构只是一座方三间小殿 北宋原构的结构可以参照殿内的模型 一进入殿内便觉古意盎然,处处透露着不平凡,很多建筑细节都可以在《营造法式》里找到 先看大木作,铺作双抄双下昂,昂身很长,昂嘴为琴面状。铺作上方可见菱形格天花 梁栿用了月梁造,两头微微下弯,曲线优美 柱身由四块木料拼成,做成瓜棱状柱,柱头栌斗用瓜棱斗,替木则略似蝉肚绰幕的做法 当心间的小木作斗八藻井 少见的虾须栱和七朱八白彩画 宁波天一阁★★★。中国古代藏书楼的代表,明代的楼阁,没有想象中的大,毕竟是民间的,无法和文渊阁、文澜阁这种体量相比 天一阁附近秦氏宗祠的戏台藻井 天一阁里陈列的一顶万工轿。所谓万工轿,是清末民初宁波地区流行的一种花轿,木雕繁缛,极费工时 轿顶木雕细节 宁波清真寺★。就在天一阁附近,很小,顺便一观 庆安会馆(天后宫)★★,融合了海事从业者的会馆和妈祖庙,建于晚清,石雕砖雕木雕都很多,具有宁波地方特色。图为戏台,可能是复建起来的 天后宫大殿和献亭,雕梁画栋 阿育王寺★★★。一直以来都很向往天童、阿育王等大刹,但看下来有点失望。保国寺因为隐在深山而保存完好,而这些大寺屡建屡毁,尤其是太平天国之乱把江南古迹几乎破坏殆尽,天童育王也不例外,早不复宋元时禅宗五山之旧观 阿育王寺内有座舍利殿,殿后墙上镶着元代的四天王浮雕,是阿育王寺西塔上原来的石雕,这是我在寺内看到唯一有点古意的物件 天童寺★★★。环境优美,寺外香道颇为幽静,寺内建筑没留下什么印象,大雄宝殿直名“佛殿” 宁波东钱湖南宋石刻★★★★。东钱湖周围一圈散落着很多南宋时期的勋贵墓,寻访这些石刻非常有意思。另有一部分散落石刻搬迁整合成了石刻公园,摆得整整齐齐,失去了现场感,比较无趣 从石刻公园出来,利用自驾的便利去寻访山野里散落的墓地石刻。图为史诏墓石刻,史家是南宋时期的望族,出了不少鼎鼎大名的人物,例如奸相史弥远(其墓也在东钱湖附近,时间所限没能寻访) 竹林和石像,感觉太美好了 另一处是燕子窝,不太好找 其实单论雕刻水平,东钱湖南宋石刻并不高,但野外寻访的过程很有趣,而且长满绿苔的石刻和山林融为一体,很有感觉 最后一处在半山坡上,天已渐黑,被当地老乡领着爬山深入竹林,看到几处石刻但有些已经倒在地上,鬼气森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