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

琉璃

<h1>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本是出游聚会好季节,奈何今年却因为疫情的原因,大家各自宅家。</h1><h1>困住的是双脚,困不住的是时光,生活还要继续,生日依然要庆祝。</h1><h1>老友的生日,换个方式祝贺啦!一碗长寿面,隔着屏幕,她在那头做,我在这头做,倒也有趣。</h1><h1>现在外卖发达了,偶尔我也会点个外卖啥的,可从不点面条,别问我为什么,就是觉的面条还是自己做的香。</h1><h1>西红柿,中文名番茄,产自南美洲,大约18世纪传入我国,故取名番茄(来自番邦的意思)也叫西红柿,洋柿子,一听就知道是西洋食物,呵呵。我们这边还是叫西红柿的多,顺口。</h1><h1>取一个刚买回来的普罗旺斯西红柿,这是近几年的新品种,口感酸甜,不涩不硬,外观圆润,色泽鲜艳娇嫩,长得歪瓜裂枣的不要买,影响做饭的心情。用水冲洗干净,一切两半,去掉根部,然后切的碎碎的。切菜用的刀是从我哥家拿的,他是大厨,刀具好,锋利,不伤手。其实伤不伤手还要看各人造化,很庆幸,今天没切到手。很多人喜欢用热水烫过去掉皮,再切,我不甚喜欢,觉得烫过的西红柿口感偏酸,没了香味,便没了那种让人小悸动的感觉。</h1><h1>切好的西红柿盛盘,拍几瓣大蒜备用</h1><h1>春韭菜必不可少,它和西红柿堪称这碗面里的颜值担当,红花当然绿叶配嘛!这对红男绿女一起奠定了整碗面的口感基调。韭菜也切碎,切多碎?全看心情。</h1><h1>鸡蛋也是必不可少,可荤可素,老少皆宜。想要炒的好吃,那是有诀窍的。很简单,就是在搅拌均匀的鸡蛋里加点水,炒出来嫩嫩的,不会焦。这是跟我哥学的,他是大厨,听他的,没错。</h1><h1>再切点泡发好的木耳,整碗面的配菜就准备妥当了。</h1><h1>炒菜锅烧热,这锅是今年换的新锅,旧锅的把手断了。热锅凉油,油温至八成热,炒鸡蛋,鸡蛋炒好盛出,下两颗干辣椒,四五粒花椒,七八片大蒜,爆香,去掉大蒜、花椒和辣椒,倒入西红柿,稍微炒几秒,加热水,切记不可加凉水,水也不要太多,会冲淡西红柿的味道,适量即可,适量又是多少呢?自己揣摩去。这个时候,开小火慢慢熬,熬到西红柿骨酥肉烂,汤汁略稠,香味在锅中散开,再把木耳,鸡蛋放进去炖几分钟,然后调味,临出锅下韭菜,韭菜一定不要下早了,容易炒过了,形状不好,香味也散的快,就不好吃了,最后将所有食材炒匀,关火。</h1><h1>菜炒好了,开始煮面条,煮面也是有讲究的。拿出自己最爱的一口锅,网上淘的,锅底有一圈圈圆片,据店家说,这锅受热均匀加热快,事实证明店家没有撒谎,无论是蒸煮,都是极好的。</h1><h1>面条要买手工面,不要煮太久,略有点硬的口感最好吃,劲道爽滑有嚼劲。</h1><h1>好锅,好菜,好面,再默念三遍:阿弥陀佛么么哒!礼成,一碗好面出炉。</h1><h1>“叮叮”手机响,老友的长寿面也做好了,同一款面,她精致小巧,用小碗盛,我秉承大碗才是对面条最起码尊重的理念,上大碗。</h1><h1>老友是个妙人,长得娇俏可爱,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咕噜咕噜”的转,像极了森林中的小精灵。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多早呢?两家人都在厂家属院生活,也许十月怀胎时,我们就聊过天,同年同月不同时,我比她大了十六天,她该叫我一声姐姐,可她不听话,也就这样吧!</h1><h1>我们的人生经历可真是太相似,从上幼儿园手拉手排排坐分果果,到同一所小学,初中,技校,一路走来,她聪明,善良,活泼;我木讷,胆小又寡言,性格的不同,并没有让我们形同陌路,反而成为至交好友。</h1><h1>后来大家都上班了,虽然还在一个单位,不同的工作地点,没办法经常见面。再后来,各自结婚成家,忙工作,忙家庭,这一忙就是二十年多年。</h1><h1>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兜兜转转,一辈子的情分,不思量自难忘</h1><h1>再见时,微微一笑很倾城。</h1><h1>呀!原来你一直都在这里啊!</h1><p><br></p><h1>三月二十三日,老友生日,祝她生日快乐🎂</h1><h1>琉璃记</h1><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