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初突如其来的的新型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原来的计划、安排,在党中央一声号令下,全国军民自觉自我隔离,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取得了抗疫情的初步胜利!现在正值春天,巢湖半汤郁金香高地180万株郁金香和水仙花竞相绽放,各色花朵姹紫嫣红,争芳斗艳,将郁金香高地装点成花的海洋,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拍照,享受美好春光。3月24日与合肥教育同行数人两车自驾前往游览。 到半汤,就绕不过我的母校巢湖学院(巢湖师专)。由于疫情防控,以及我们的老师都休息或离开学校,没有能进入,只能从网上找一张图片,感受一个母校今日的雄姿。 正是因为进不了母校,更加思绪万千,想起了2017年10月与同学良平老哥参加览巢湖学院40年校庆时的情境。回家后翻看了当时的照片和他发言稿,感觉他能自主白手起家干出如今的事业,与他具有的超前意识和敢做敢为的担当精神分不开的。在征求他本人同意后,全文转发,对自己今后也是有激励。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传承 共建 超越</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巢湖学院40周年校庆典礼上的讲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肥理工学董事长(创办人)张良平</div><br>尊敬的各位领导、来宾,亲爱的老师们、校友们、学弟学妹们:<br>大家上午好!<br> 金秋十月,举国同庆,花好月圆。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母校的四十华诞!<br> 此时此刻,作为83届的一名毕业生,我和大家一样,心情无比激动。在此,我谨代表所有校友向母校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真诚的祝愿!向为母校培育一届届学子的恩师们致以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亲爱的校友们表示最诚挚的祝福!<br> 巢湖之滨,汤山脚下,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恩师的一颦一笑,记忆犹新。时隔多年,再次跨入魂牵梦萦的校园,重逢当年熟悉的面孔,我仿佛又回到那个风华正茂的青葱岁月。<br> 今天,当我再次跨入这熟悉而又而变得陌生的大门时,漂泊游子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校友的重逢,母校的巨变,隆重的盛典,勾起我们无数美好的回忆,在这里,我们度过了一段最难忘、最幸福的时光。尽管时间的年轮在前行,人生的岁月在慢慢变老,但我们对母校的情节依然没有改变。母校就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不论离校多久、多远,不论何时、身处何地,我们的心从未曾远离这里。<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承</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常言道:树高千尺离不了根。母校两年的浸润,像大树的根系一样滋养着我的精神家园,维系着我整个职业生涯的命脉。</div> 83年毕业后,我先后任教于肥东石塘中学、肥东三中,2000年调入肥东师范担任副校长、党委委员。<br> 人生易老天难老。在巢湖学院的时光是极其短暂的,然而,正是这两年的时间让我们获得了安身立命的真知,掌握了搏击人生的本领,也学会了责任和担当。更让我骨子里透着坚定的自信,在日后的工作中,尽管遭受太多的挫折,但我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母校恩师的严慈相济的大爱教育,指引着我在投身一线教学工作时孜孜以求,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终究成就了当年肥东县最年轻的教坛新星,合肥市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合肥市优秀园丁。<br> 同样,母校“德学并举,知行合一”的校训,也像基因一样遗传给了我。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精神,是我对这句校训的理解。 2000年,三十多岁的我已经坐到肥东师范副校长,党委委员的位子上,可谓春风得意,前途无量。然而2005年,兼任肥东招商局副局长的我外出走了一圈回来后,看着当时校内打着办职教的旗号实则还在做普教的现状,我的心情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头脑中萌发出一个念头,那就是:我要改变肥东职教的现状,办一所名副其实的职业学校。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亲人朋友同学时,他们都认为我是疯了!更有人讥讽我:无稽之谈!幼稚的冲动!但是凭着一种直觉,我坚信:职业教育就是平民教育,就是老百姓的饭碗教育,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说干就干,我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毅然决然从体制中跳出来,撸起袖子就干!06年,我创办了合肥理工学校的前身---肥东职业高级中学。职教大环境的不成熟、社会的不认可、资金的巨大压力.....一系列诸多的问题,时常将我逼到崩溃的边缘。知行合一,难在行动,也贵在行动!最终,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的实践中,学校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走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如今的合肥理工学校在安徽的职业教育领域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学校现为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和安徽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安徽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校企合作示范校,中国智能制造协会职教分会常务理事单位......<br> 来自内蒙、山东、江苏、安徽的众多兄弟学校慕名来校参观交流学习,记不清有多少人曾经问过我:理工学校发展势头如此强劲,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成功经验?每每这时,我都付诸一笑。在我看来,学校还不尽完美还有待改进,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成绩已经让人艳羡。 <br> 如果没有母校这渗入我骨髓的校训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又怎会有今天的我和我的学校呢?<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 建</div> 清华的前任老校长梅老先生说过,大学者,大师也。即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在外人看来,巢湖学院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然而她之所以能辉煌发展,历久弥新,乃得益于一批批优秀的老师们!他们就是母校之魂!因为他们同样培育出了芳满天下的桃李,这些学子同样在大江南北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就像我们今天到场的诸位校友一般。我想很多校友像我一样,以自己是老巢专人而自豪,以师从这么多优秀的老师而骄傲。<br> 俗话说,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我时常在想,可能正是因为我们头上没有清华北大那样的名校光环,才让我们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以更努力的姿态,朝着更高的理想去追寻。<br> 在创业之初,我就树立了一种人才观:能力决定岗位,贡献决定价值。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不论你是哪所大学毕业的,那些代表的是过去,从跨入我理工的大门,我只看你在理工的能力、态度和贡献。我时常在新教师入职培训会上说,理工学校需要的是把心放在学校、放在教学、放在学生身上的老师。在此情况下,学校吸引了一大批肯付出的爱岗敬业的教师,所有的校级领导都是从基层教师一步步走上来的。他们成为理工最宝贵的财富。在创业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理念,还是无法绕开母校的熏陶。<br> 一直以来,对母校的关注从未间断过,母校每步发展都让我激动不已。近年来,每当学校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母校。尤其是母校的各位恩师,在师资、培训、优秀毕业生输送等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心中一直感念。<br> 一直以来,常想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母校做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做起。不免时常感到惭愧。今天校友捐助,是一次绝佳的报答机会,我感到莫大荣幸,也期待今后在校校合作、毕业生实习就业方面,尽更多义务。<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超 越</div> 母校巢湖学院,引领着我们的人生理想,浇灌着我们的精神之树,也呵护着我们的赤子之心。对我们来说,母校是一种价值认同,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我们的一种心灵归属。这里是我们终生怀念,永远感恩的精神家园。<br> 我们甘心情愿做她的守望者、传承者、建设者。<br> 如今,我在肥东,母校在巢湖,同属于大合肥地区。<br> 对于一名学子来说,毕业后,母校就在隔壁,老师就在身边,真好!<br>我代表所有校友向母校表白:<br>巢湖水,半汤泉,水秀泉美同育宝地英才<br>严师恩,挚友情,恩深情笃共谱母校新篇<br> 最后再次祝愿母校四十岁生日快乐!祝愿每位校友一切越来越好!<br> 谢谢各位! <br> 在空旷的景区,人们脱下了口罩,尽情呼吸新鲜空气。 人们尽享春天鲜花美景带来的愉悦。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