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父亲 母亲

郑路

<p>  父亲故去十三年多了,但对父亲深深爱的情感和思念,从未随岁月的流逝而淡化,而是把这份情感移情到母亲身上,去年八月母亲在父亲去世13周年时也仙逝了。在整理父母的遗物、文稿、书籍和照片时,让我感慨万千,66年父母的养育、恩重如山,66年的光阴往事、历历在目……人生不可重来,于是想到借“美篇”的图文形式,记录曾经那永生难忘的时光,叙述我们姐弟对父母的怀念与感恩。</p><p> 却也发现无论怎样的文字都难以表述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以及在我们心中的烙印,唯有他们的博大而优秀的品质、思想已如涓涓细流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之中,成为留给我们享用一生的财富。</p> <p>  我们的父母都是南方人,相识于天津南开大学。父亲1947年8月由安徽青阳县,以县文科第一名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也是当地有史以来从青阳县考上大学的第一人。青年时期的父亲有着爱国激情和远大抱负,在学时期就成为南开新闻总社(早期南大有三个校区)出版的校刊《人民南开》总编辑。50年任《人民日报》《天津日报》通讯员。父母是在南开新闻社编稿时相识的,那时母亲比父亲低两个年级。父亲学生时期就追求真理于1949年1月加入“民主青年同盟”组织,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外围组织(解放后定性为地下党)于1951年7月由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系毕业,并留校工作。成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南开大学首个留校毕业生。</p> <p>  1953年父母在南开大学结婚。那个年代,他们思想解放、婚姻极简单,没有婚礼仪式,房子是学校的,家具全部是租用学校的,只有两张天津人民政府大印的结婚证为证。为此他(她)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一生。</p> <p>1952年10月 这时母亲还在上学、父亲已留校工作了</p> <p>这张应该是结婚照吧,因为相册里面没有婚纱照</p> <p> 父亲从1947年8月考入南开大学企业管理系至1951年6月毕业留校。从学生时代编辑《人民南开》到1998年退休,从事笔墨生涯51载。从青春走向垂暮之年,时代变迁、初心不改。</p> <p>这是1990年1月26日的天津日报,在风流人物专刊上一篇写父亲的短文。它讲述了一些,父亲身为真正的知识分子,那本分、耿直、严谨的性格、工作作风,以及对事业执着追求、默默奉献许多不为人知的情节。</p> <p>  父亲2006年8月去世时,正值南开大学暑假期间。他虽然已经退休8年了,但是高教研究所的领导和同事仍然很尊敬他,在他生前创办的期刊《南开教育论丛》,2006年第三期封底刊发了一篇悼文,对父亲的一生给予很高评价。</p> <p>  这是父亲编著有年份记载的出版物,另外还有合作编著的出版物,如 与陈炳富教授合著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一书,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成为硕士研究生教材重印六次,发行十余万册。</p> <p>  在我们子女的眼中,父亲不单是在事业上敬业,开拓进取;对家庭更是顶天立地,一生担当。他个性率真、执着、善良,光明磊落,鄙视虚伪,做事即认真、一丝不苟,又雷厉风行、效率极高。他是言必行、行必果,拿得起、放得下的,他思维敏捷,智慧过人,但从不张扬。最值得我们崇尚的是他为了这个家,付出了一生的爱。</p><p> 我的童年、少年时代是父母不断经历磨难,最坎坷的时期。1957年母亲被打成“右派”并开除了公职,在此后的“整党整风”运动中,父亲被开除党籍。原因是那个时期南开大学的党组织还没有党委建制,而是党总支建制,认为母亲向党“攻击”不是孤立的,父亲有递“炮弹”的嫌疑,但是又找不到任何证据,查遍了父亲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所有文章,以及当年出版的著作《怎样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中,字里行间都没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思想。于是指出:要保留党籍,必须和母亲划清界限(离婚)这是党性、立场问题。父亲很清楚,决不能因为一个错误的决定,放弃婚姻和家庭。他顶住所有来自社会的政治生涯、生活、经济的重重压力,保全了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被开除党籍,但他坚信自己对党和国家是忠诚的,社会终会还其清白。那一年我三岁多,大弟弟不到两岁。生活靠父亲一个人的工资,并且每月要给老家的奶奶寄10元生活费。随后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然而在我们姐弟童年和少年时期的记忆中,却满满的都是快乐、美好、幸福。成年后的我曾想,父母当年有着怎样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做到面对风霜雪雨,吞下生活所有的苦涩,却给予我们生活的全部阳光和快乐。</p> <p>1959.9 南大化学楼前(思源堂)</p> <p>  </p> <p>  父亲有着一双神奇的手,不仅会用各种布头给我们做四季的衣服、上学的书包,还能做鞋。我特别喜欢穿到学校的绿格背带裙,同学也都喜欢,是父亲做的。我和弟弟夏天穿的皮凉鞋远比买的好看,是父亲在南市街,买的彩色皮革下脚料做的。我们的衣服干净、整洁,少有补丁,是因为旧衣物褪色、似破非破时,经父亲灵巧的将破的地方,上下、左右、前后、中间两侧,调整后翻个重做,又如新的一样。美是由心灵创造的。</p><p> 何止是做衣服。“文革”初期让我家给新来的党委秘书腾房子,搬到小西村的四合院平房。两间住房与厨房不挨着,要穿过院子才能到厨房。父亲重新做了设计,在厨房中垒了一个多功能大灶,并在炉膛旁埋了一口缸。灶不仅美观、节能,还实用,而且缸里常年有热水,屋内暖洋洋的,厨房里有桌子、碗柜、好吃的,简直成了我最喜欢的地方,夏天路灯下的油壳螂、秋天逮到的蚂蚱,都可以放到灶上的铁板烤着吃,别提多香了。</p> <p>  83年6月 重访故居 西村20号</p><p> 即将被拆除 盖专家楼。</p><p><br></p> <p>  父亲一生喜欢养花、绿植,我们家室内,院子里到处都是父亲精心栽培、打理的各种植物。我们搬过数次家 ,住平房时院子里有金银花藤、葡萄架、石榴树、月季花,郁金香、无花果等,室内常有米兰、杜鹃、仙人枝、文竹、吊兰、君子兰等。我总是看到他随着天气变化,把花搬进搬出,给花通风、晒太阳、淋雨,功夫不负有心人,每种花的绽放都会让我们感到一种特别的美,家中总是生机盎然。每种植物不同时期都有它的生长美,一年四季他让我们从小就生活在人和自然亲近的和谐氛围中。他还喜欢石头摆件和南京雨花石,都是出差时,老远买回来的。那些山石似玉一般美观,石中山水自然天成,有的石件如翠绿的竹林,雨花石也很好看,有的有奇异的拉丝纹、石型大多椭圆、质地光滑、细腻,纹理、色泽各异,每一颗都是独一无二,有的晶莹剔透……父亲会给我讲这方面的知识,以致于我深深的痴迷,想着长大以后,一定选择学习地质地理、勘探专业。</p><p> 我们姐弟的成长期,更多一些父亲的陪伴。家中有各种棋类:象棋、军棋、跳棋等,下象棋是父亲的专长,他刻意用兴趣引导、开发智力,教我们学会专注,学会动脑思维,学会布局,懂得不善思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道理。</p><p> 他不限制我们的室外活动。冬天滑冰车,夏天游泳,没有人教,自己学,姐弟之中我是最贪玩儿的,但父亲不会说我,只是母亲偶尔会提醒我说:“你看看这大院里还有玩到这时候不回家的吗?”从幼年到少年,我们不缺玩具,父亲那双神奇的手,带着我们一起动手。学习上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是阻止死读书,也不要求学习成绩拔尖,但会自幼引导我们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给我们买很多课外书、画报,充分满足我们的各种兴趣。他给我们灌输的思想是:多方面的掌握知识,头脑才灵活。实践能力比书本更重要。</p><p> 1965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父母自然是被冲击的对象。父亲去五七干校改造,母亲已经没工作了,但还是要到幼儿园去烧锅炉。家两次被红卫兵抄,房顶的天花板被打开,红卫兵上去查看,是否有敌特电台。那段时间我很苦闷、彷徨。1969年我初中毕业。69届有大批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名额,同学中相当多的人不报名,准备继续上学,随70届一同分配(因为我们当时都不满16周岁)但我丝毫不犹豫报了名,恨不得远离家庭,去广阔天地,甩掉“黑七类”子女的包袱,以我的激情和付出,改变自身的命运。但是大红榜下来,只淘汰了几个人未批准,原因是:国家边境,阶级斗争形势严峻,“黑七类”子女去,可能携枪投敌叛国。心里再次受创。 </p><p> 1970年7月林彪借搞“战备疏散”将大批知识分子、干部送到农村。我们全家随父亲,被下放到西郊区、王稳庄公社、小韩庄大队。全家的行李,除了被褥、衣物,唯一的家具是一个柜子,还有几块睡觉用的铺板。就这样扎根农村了。面对艰苦的环境,一穷二白的家,父亲却很坦然、乐观,他很快从老乡那里借到锯、铇子等工具,自己画图、设计施工。先后做出大立柜、高低柜。木料就是带去的床铺板,父亲告诉我说:这种木料叫静木,做家具比松木还好用。柜子的结构不完全是用胶和钉子,很多地方是榫卯结构。这两个柜子的设计,非常巧妙、美观、实用。抽屉是家具中最关键的部分,一等一的好用、结实。当地的老乡都佩服得很,对父母都很敬重。在我眼里父亲就是神一般的人物,能文能武。幸福的生活与金钱无关,需要的是智慧。而父亲最不缺的就是乐观、敢想敢干的勇气和智慧。父亲的才华,很快被当地大队、公社两级干部、领导看重,让他任《前进战报》的主编,一周出两期,虽然是在土屋中刻印的小报,却深受广大社员的欢迎,使父母都有了精神寄托和安慰。</p><p> </p><p> 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革十年浩劫结束,天津疏散到农村的所有人,陆续都回到了天津。父亲是1976年11月22日,接到天津市人事局的调令,回到阔别6年多的南开大学。一同回迁的还有母亲和小弟。当时南大没有住房,因为是地震后的原因,南大一批新楼房尙在初建之中。一批下放农村的干部、教师,就暂时安置在地震时期盖的临建房里。我们家只分到一间房,没有厨房。于是,父亲一个电话让我和大弟请假回津,一句话,让你们回来是帮我们盖房子。回到家我们都呆住了,当时正值冬季,天寒地冻,西北风刮着,在这平地白手起家盖房子?砖和板材等基本都要自筹,眼前没有现成的。怎么盖?首先父亲安排大弟,负责借平板三轮车,再去拉砖头和建筑材料;我和母亲负责挖地基、埋木桩。地已经上冻了,每挖一层土,都要先浇开水,化冻土之后才能继续下挖。大弟弟只干了半天就放弃了,仍下平板车,头也不回的回良种场了。毕竟是太累、太难了。我也在想:难道就不能将就个一年半载等南大分新楼房,或者求求人找南大总务处安排帮着施工?干嘛非自己干。但是碰上父亲这样的:说话算数、意志坚定,想做的事从不拖拖拉拉,胸有成竹,还总是那种“老子向来不求人”的劲儿。我也只好认了。事实胜于一切空想,我和父母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不到两天居然盖出一间即可以住人又可以做厨房的屋子。这件事对我影响很深,他那句话成为我心中的经典“想到了,立即行动,不要患得患失,不做怎么知道成功与否,实践中成就结果”。多少年来,我所做出的一些重要决定,并成功达目的。均是拜父亲这一赐教。</p> <p>  “效率”这个词,我通常认为是能力的表义。能力强则效率高。但是父亲却从另一个角度举例,形象的让我对“效率”有了初识。我上小学时,东西乱发,书包里也乱。父亲对我说:“把用完的尺子、剪刀要放回原处,必须形成良好的习惯,当你以后用的时候,不需要花时间找,这就是效率”。家庭生活的耳濡目染,不仅让我养成良好的习惯,东西用完,随手放回原处,分类收放规律。而且有了时间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交叉完成计划中的一项或多项任务。</p> <p>  1978年国家“改正”55万名“右派”,为其中失去公职的27万人回复公职。母亲于1979年回到阔别22年的天津实验中学。从此在政治上获得新生。</p><p> 1978年—1982年间,中央共平反了300多万名干部的冤、假、错案,47万名共产党员恢复了党籍。父亲也在这期间重回党的组织(但具体准确时间我不记得了)。</p><p> 落实政策后的父母都已过中年。在之后的岁月中,我们从未见他们抱怨过人生的坎坷、命运的不公,而是加倍珍惜有生之年的事业规划。父亲告诉我:过去的事要放下,提没有意义。眼光要向前看,要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个人,你的人生格局才会变宽。</p> <p>  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p><p> 极左路线劫后余生</p><p> 1983年秋</p><p> </p> <p>  1983年父亲在校长办公室兼任南开校友总会联络处主任期间,在广东校友会成立大会合影 (父亲在一排右二)</p> <p>  </p> <p>  1983年10月在广州同班同学家中与同学聚会</p> <p>  1985.6那一年父亲58岁 踌躇满志</p> <p>  父亲是个性耿直、不图虚名、干实事精益求精、淡薄名利的人。他的同学来家中做客,我听到过议论,都认为父亲身为南开大学建国以后,最早的七个中共党员之一,五一年毕业留校,直接被校务委员会主席杨石先认命为:教务处教学组主任。论资历、能力如今早应该是副校级领导了。(他的同学几乎都是级别很高职位)但父亲则会之一笑。我非常理解父亲,人各有志。早在1984年组织上征求过他的意见,是继续留在校长办公室按处级待遇;还是晋升职称。父亲毫不犹豫选择后者。父亲是潇洒的、睿智的。他于1985年调入刚成立不久的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后升级为高等教育研究所)。三个月后,于1986年创刊了《南开教育论丛》是高等教育宏观理论研究的学术性季刊,一年四期。</p><p> 父亲是1986年评的副编审职称。1988年9月,南大有最后一批的“评退”工作(即先晋职称后办退休手续)当时的情况是,父亲已到退休年令,但由于工作需要,高等教育研究室给父亲办理了延聘两年的手续。人事处的负责人就这个问题征求父亲意见,提出可以申请正编审职称。这种机会在当时是所有人求之不得的,但父亲放弃了。他要的不是“照顾”,是尊严。他要将亲手创办的《南开教育论丛》办成在全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因此他不会为一个正教授职称放弃初衷。《南开教育论丛》是季刊,从1986—1998年父亲退休,做主编、编审呕心沥血十二年余。受到高教界同仁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在天津市的同类期刊中,唯一被认可所刊登的论文可作为评定职称时,衡量学术水平的依据。在此期间,做为国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重大项目“教育培训、智力开发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用的研究”和中国改革开放基金会项目“中国文化、劳动者素质对改革开放的影响”两个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曾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及国内的许多学术论文研讨会上宣读论文。(98年父亲71岁)</p> <p>  1987.7 摄于高等教育研究室</p><p> 锐意进取 砥砺前行</p> <p>  《南开教育论丛》1986年—1995年 十年的合订本,季刊一年四期。</p> <p> </p><p> 父亲(右二)与企业管理系的同班好友</p><p> 1990.6.10摄于南开大学化学楼</p> <p>  五年后,还是南大企业管理系的几个同窗好友相聚 父亲68岁</p><p> 1995.9.17摄于南大新图书馆前</p> <p>  和父亲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相同,有人“离休”有人“退休”,如何界定,事在人为。</p><p> 中共中央组织部,1983年下发的(34)号文件,其中明确规定:凡是参加党的秘密外围组织、进步团体及三联书社成员,其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以参加这些秘密外围组织只之日算起。另有中组部的文件,明确“离休”是指解放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全国各地在执行政策中,因解放时间不同存在差异。北京和全国大部分地区,解放时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一天1949.10.1,然而天津宣布解放是1949年1月。父亲正是在1949年1月,大学二年级参加“民主青年同盟”的,同时参加的还有8个人,分散在天津和外地的不同单位,天津的同学都对天津与全国执行标准不一致有意见,有人提议要联名上书,他们找过父亲商量,但真正操作有些问题,要找证明人、是否还健在,谁进行协调等等,很费周折。父亲态度不积极,他在延聘中,期刊的编辑、出版,责任和工作量很重。他说: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这些,随它去好了。說得轻描淡写。后来听说有在外地的同学解决了“离休”问题。我问父亲:为什么无动于衷?父亲说,政策落实本身就有人为因素,我才不会去求人。其中的原由我知道一点,但我更觉得他是对浪费时间和精力,为个名誉不值得。我就说:“离休国家还给增加住房面积,能多给一套房子。你不需要,我正缺房子呢”。结果呢,适得其反。父亲当着我们姐弟说:“你们都记住了,别指望父母给你们房子,门都没有,想要房子,凭本事挣去。”父亲历来说到做到,他那三间一单元的房子,我们谁结婚都没给。别人父母会把房子换成两套,给子女一间结婚,但父母不会,不是不舍得,他们也没有守财奴的思想;而是一贯如此,给我们从小灌输独立自主的思想,刻意培养我们自我奋斗的独立人格,不允许有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念向。的确我们姐弟三人结婚和住房都没有要过父母的钱。并且以后每次改善住房条件、买车都是量力而行。我们现在都理解父母的教育是对的,是一种真正的爱。</p><p> 生活中有些人是很早就懂得取舍,有些人是逐渐悟到怎样取舍,还有人是执迷不悟。</p><p> </p> <p>  1984.11 家庭合影</p> <p>  无论多忙,每天都和孙伙计一起玩儿,他很快乐。小家伙刚学走路,“别怕,有爷爷在”(1986年)</p> <p>  国家在改革开放中期,急需培养国际化,跨世纪现代管理人才。“九五”期间(1996—2000年)中组部、国家经贸委联合下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九五期间全国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刚要】等。全国相继办起MBA学员培训班。其中美国国际的大学中国部(有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领事部签署的资质认证)委托中国老教授协会,在天津地区招生开班。找到父亲做天津代表,承接相关教学,负责相关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父亲联络了天津企业管理学院和汇知学院,经教委审批获得资格。2000年6月父亲被认命为:美国国际大学中国部驻天津办事处主任。聘期三年。主要负责相关教学的讲师、教授的人选、聘请。筹备学术委员会,学术论文的评审、答辩组织工作以及毕业生授学位报批,等组织工作实施。</p> <p> 2001.8.16摄于新加坡</p><p> 在天津地区第一期MBA学员毕业典礼上</p> <p>  授予美国国际大学(AWU)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学位 与天津全体学员合影(父亲二排第三人)</p> <p>  左起美国国际大学中国部主任、母亲为受邀嘉宾、父亲,在天津第一期MBA学员学位授予仪式会场</p> <p>  2001.8.16摄于新加坡</p> <p> 2002.5.26 第二次到新加坡,参加美国国际大学 中国五大地区2001级MBA学员毕业、学位授予仪式</p> <p>  父亲做为天津地区代表,在新加坡授予美国国际大学MBA硕士学位仪式上讲话 ( 2002.5.26)</p><p> 主席台自右向左依次为:校长、远东区顾问、中国部主任、秘书长、上海代表、深圳代表、广州代表、山东代表</p> <p>  美国国际大学校长与天津学员在MBA学位授予仪式上(2002.5.26)</p> <p>  与AWU 2001届 MBA 汇知学院二班部分学员在新加坡鱼尾狮公园留影纪念</p><p> 摄于2002年5月准备参加MBA毕业学位授予</p> <p> 2002.5.26 摄于新加坡</p> <p>  2001.4.30</p> <p>  父亲和MBA 的学员在一起时,总是很开心,觉得自己年轻了。(已经74岁)</p><p> 2001.9.28 摄于天津.汉沽</p> <p>  父亲自2000年—2003年,三年聘任期内招生三届MBA学员,给国家大型国企、重点企业、大型合资企业和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两届毕业生。非常辛苦并快乐着,也享有成就感。因身体原因(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房颤)2003年解甲归田,年过76岁,身体已经透支。</p><p> 晚年的父母将生活调理的丰富多彩。每年依身体状况到国内、国外旅游2—4次,或带上家人(主要是孙辈)他们特别喜欢三个孙子、外孙,甚至达到溺爱的程度。父亲秉性豁达,经常在家中制造一些高兴的氛围或幽默段子。常巧立名目组织家庭聚会。除了年节、亲朋聚会,还有三个孙辈的生日聚会,都是父母张罗,家庭气氛甚是欢乐。除了请客吃饭,还有棋、牌活动,让我们都从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谐在生活中的重要。</p> <p>  慈爱有加 父母特别喜欢孙子和外孙</p><p> 1989.5.1摄于西南村26楼</p> <p>  奶奶最喜欢的孙子已上初一</p><p> (91.2.7)</p> <p>  父母最好的朋友,也是当年南大的同窗,经常从北京来和父母相聚的谢伯伯、吴阿姨 (1994年秋)</p> <p> 北京 北海留念</p><p> 哪天,天津的气候有些闷热,来到北京北海凉爽的气候 让人终生难忘</p><p> 1995.8.16</p> <p>  天高海阔 心情舒爽(96.7.2)</p><p> 那年父亲69岁;母亲63岁 </p> <p>  两个老人和外孙、小孙孙的天伦之乐 1997.9摄于大连旅游</p> <p>  祖孙塘沽看海 多美的时刻</p><p> 1997.9.21</p> <p> 实验中学组织退休教师游杨村小世界 1999.6.20</p> <p> 北方的“踏雪寻梅”</p><p> 北方的气候严寒,再馆舍中与梅合影</p><p><br></p> <p>  香山脚下 北京植物园</p><p> 1999.10.23</p> <p> 宁静空间 求得半日闲</p><p> 深圳荔枝公园 2002.3.12</p> <p>  您在沉思?一生忙碌为事业、为家人,不求回报,但求理解。您的目光留给我的是深深的内疚……</p> <p>  深圳 明斯克航母世界 旅游</p><p> 可能是2004年夏</p> <p>  2004.10刚从十渡旅游回家休息</p> <p>  这是2005年重阳节登高水上公园亭楼时拍的。父亲苍老而疲惫,一改往日那潇洒、干练的神态。照片的背面写到“感叹已过古稀之年,每逢佳节倍思亲 返乡之情悠然而生 身体已大不如前 再不去 恐怕再也去不成了”看到这我潸然泪下 ,那个时期我们都在忙着各自家的换房、买车和孩子的考学…都忽略了两次大病后的父亲,已不再是充满活力、年轻态的老人。在这之后,于转年 2006年5月预感身体已经衰老,再度回到家乡与亲人相聚。同年8月因房颤诱发多发性脑梗塞后去世。终年79岁。</p> <p>  这张是父亲落实政策以后,回家乡与在青阳县的大哥和四弟的合影。</p> <p>这是最后一次回家乡与亲人相聚。(右一是我大伯、右二是四叔)</p><p> 于2006.5</p> <p>  1951年 上大一时欢送参加军干校同学留影(母亲前排右三)</p> <p>  母亲江苏无锡人。一生坎坷,太多磨难。但是却能以善良、宽容、知性和无私,将爱奉献至终。</p><p> 五三年由南大会统系毕业,先分配在北京林业部工作,婚后调到天津实验中学教数学。父亲曾不止一次的对我们流露过:你妈妈是很有才华的,比较博学、知识面宽,可惜都被埋没了。她教书的那两年很优秀。天津其它中学之间教学交流,外校的老师来实验中学听数学观摩课,都是母亲上。她的课生动通俗易懂而且逻辑性强。我曾见过母亲的几何备课教案:字体工整娟秀,几何图、公式,解题步骤,图文标注一目了然,确实很完美。母亲从57年“右派”被开除公职到79年落实政策,二十二年经历了几次政治运动,昭华已失。重新回到学校后,她考虑父亲的身体不好,工作忙,需要照顾,子女都工作、学习紧张。因此为家庭放弃了重回讲台,到教务处做行政工作。甘之如饴为家庭牺牲个人前程。父亲笔耕一生,有一定的成就,与母亲默默的支持与付出是分不开的。</p><p> 母亲的性格谦和、文静,做事认真、严谨,从不虚夸,不张扬,心地善良,一生中从没有和任何外人争执过,以她特有的气质感染着周围相处的人。</p><p> </p> <p>  1979年8月和实验中学教务处的同事合影</p> <p>  母亲看重亲情</p> <p>  我的大舅舅是母亲家在北方唯一的亲人 ,也是待她如父的哥哥。1955年与在北京工作的大舅合影。</p><p> </p> <p>  多开心的场景 1986年春大舅和儿子(安廉)来津和母亲相聚</p><p> 大舅一家,在文革时期援疆去了新疆。文革后调回北京轻工业部。同是经历磨难再重逢,倍感亲切</p> <p>  亲人再相聚 1999.5.3在国外定居多年的哥哥来津,在南大宾馆相聚 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时,母亲都很伤感。照片背面写到“十五年前的家聚 亲情的欢聚”(2010.3.10写)</p> <p> 母亲和上海的小舅家中合影</p> <p>  1989年8月末伏 我的小舅从上海来津、大舅舅从北京来津和母亲相聚难得三地亲兄弟相聚。母亲特别欢喜 摄于南大西南村家中</p> <p>  2012年上海到天津高铁开通后,小舅舅在我表弟的陪同下来津,和母亲相聚(最后一次),母亲非常激动,久逢亲人有说不完话,难舍难离。此时大舅舅已经谢世,此后的三年小舅舅也相继去世。母亲在最亲的亲人相继离世后,倍受打击,加重了老年痴呆症的发展。</p> <p>  母亲和香港来津看她的小舅、舅婆在家中相聚(93.9.19)有这么多的亲人关爱她</p> <p>  1993年实验中学教师节 适逢60周岁</p><p> </p> <p>  夹在母亲笔记本封面中的一张照片,是因为她喜欢这张照片,这里有很多老师都是她的朋友,她怀念那段时光</p><p>2002年实验中学退休教师合影</p> <p>  母亲在我们姐弟眼中,就是爱学习。天津复康路-新图书馆建成、开放后,她办了张借书卡,常年借阅书。同时常年订《今晚报》《老年时报》,保持多年剪报习惯,将剪辑的报纸按时事、重要记事、地理、书法、绘画、医药保健等分类整理、剪贴,分类建册。母亲信佛,并非只是念佛、念经,而是看了很多佛经论典,看高僧大德对佛经的注释、讲纪。她系统的听大德法师系列修习佛法的讲学光盘。有学习笔记,生活基本素食。她不仅是想要修心清静,想要彻底放下,几十年政治磨难留给自己的心理创伤,还想着为亲人修福。我是在整理父母遗物时,无意发现三张汇给香港某佛教慈善事业基金会,写有我们姐弟各自姓名的功德捐助收据,共计1500元,日期是2011年。她在为我们积福、求平安。又不让我们知道,怕听到我们又说她是被骗了。她的心里始终装着儿女,在电视购物上买了成箱的厨具、结婚用的床品,堆在家里,为的是将来孙辈结婚时的礼。她是有些糊涂,但这都是承载在心里的爱。</p> <p>  父亲在世的时候,家庭幸福美满。2006年8月父亲病逝,母亲一下变得苍老,但她柔中有刚的性格让她坚忍着支撑着自己</p> <p>  2007年母亲在她的笔记中写到:发现自己已经有了老年痴呆症的信号,我不能成为儿女的负担,学习能使我精神振奋、延缓老年痴呆。从这一年开始,她不再单纯停留在家庭学习,还决定融入社会环境中。她参加了一个英语角学习小组,在她的社会文化圈子里,找到了晚年的生活乐趣。她用英语写了散文《我的故乡》,还和大家一同用英语演小品、情景剧……在互相学习的佳境中,也曾一度感觉舒心快乐。她连续两年参加学校离退休职工,业余爱好作品展。她的作品是软笔书法,受到学校同事的称赞。那时的母亲实际始终在顽强的抗争着,接连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和老年痴呆症的进展,压抑内心的孤独感,却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平和。</p><p><br></p> <p>  英语学习笔记 有的以词汇、短语为主,有的是应用文旅游方面的</p> <p>  2008.6.3 马克夫妇结束了在中国天津的学业,即将离境回国 结束了英语角班的学习。这是在母亲家中,学友们与外教老师分别前的聚会 留影 那是母亲的一段快乐时光 (母亲75岁)</p> <p>  2014年以后,母亲的老年痴呆症开始趋于加重,逐渐丧失学习力,记忆障碍,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写字已经无法流利,字体越来越不好辨认,生活能力也越来越差,经常出现意识混淆,幻听、幻觉,性格也在发生变化,再无以前那样文静、谦和、博爱,经常发脾气,猜疑……最后的五年,经历冠心病和两次股骨颈骨折的病痛,她真的拼尽了全力。最后她的世界里只有在拼命寻找她的亲人(姥姥、舅舅、父亲……)那段时光不堪回首</p> <p>  我是医生,曾面对过许多生离死别的场面,或恐惧或极度痛苦、悲伤欲绝。然而象母亲那样异常安静离世,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从发生脑梗塞—嗜睡—昏睡—昏迷,渐渐停止了呼吸、心跳,不到20小时,一切都发生的毫无前兆,发展的那样短暂,那样的安静自然。母亲没有痛苦,安详的渡向另一个世界。那一刻我对”生命”有了另一种感触 死亡不在可怕 看到母亲安详的遗容,我奇妙的感觉 那是一种永生—爱的永远 。祈祷我的父母在另一个世界相聚、圣洁、吉祥、快乐。</p> <p>父亲、母亲以他们的一生教育了我们</p><p> 吃苦耐劳 勤俭朴实</p><p> 自尊自爱 勇敢自律</p><p> 知恩图报 善良宽厚</p><p> 实事求是 诚实守信</p><p> 勤奋好学 持之以恒</p><p> 独立思考 识时达变</p><p> 工作敬业 担当责任</p><p> 名利恩怨 懂得放下</p><p> 热爱生活 崇尚自由</p><p> 爱国爱家 爱惜生命</p><p> 追求理想 不忘初心</p><p> 父母虽然一生平凡,但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如同高山、溪水永远涵养着他们的后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