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芳工作坊“停课不停学 我们在行动”】网络教学 让学习真实发生

熊芳

<p>  3月17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学校春季学期分级分类错时错峰开学工作安排。3月30日,全省高三年级开学,有条件的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4月7日,全省初三年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班开学。中小学校其他年级和幼儿园开学时间不早于初三年级,具体时间由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确定,原则上按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其他年级——小学——国际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顺序错时错峰开学。正式开学前,大中小学校线上教学工作按有关要求继续开展。</p><p> 我们的线上教学还要持续几个周的时间,是时候对以前的工作做个总结,保留好的做法,改进不足的地方,以保证网络教学中学习的真实发生。</p><p><br></p><p><br></p> <p>  一、“化整为零”“灵机一动”“攒零合整”</p><p> 1.教学新课时,将知识点“化整为零”。网络教学教学方式单一,甚至可以说是枯燥乏味,大多数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样的学习很容易让人倦怠,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为了能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进行学习,原本一节课教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分成几节课进行,每节课只讲一个知识点,讲通练透。比如我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就将这节课分成四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第二课时学习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第三课时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第四课时将因数和倍数进行对比,将倍数与几倍进行对比,将倍数和因数中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进行对比。</p> <p>  2.课堂“灵机一动”,紧紧抓住孩子们的眼球和心。</p><p> 网络学习孩子们只能对着冷冰冰的电脑,没有老师赞许的目光、没有同学们肯定的话语。学习兴趣从何而来,学习热情如何激发?我们就只能在呈现的电脑画面上想办法。我采用的是洋葱数学小视频讲解例题加自制课件梳理知识点相结合的方法。洋葱数学视频就像孩子们看的动画片一样,有动画人物,有故事情节,将知识点的学习穿插在故事情节之中,而且每个视频只讲一个知识点,大约8分钟左右,很受孩子们欢迎。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还不够,数学课堂不能只图热闹、有趣,视频中的知识点只是一闪而过,没有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更谈不上建构数学模型。于是我就制作课件将知识点进行梳理,让孩子们做好笔记。</p><p> 课堂互动通过连麦和对话框发消息两种方式进行。由于网络流畅性等原因,连麦用时较长而且杂音很大,更多的时候我跟孩子们是通过对话框交流的,这种间接的交流是没有温度的,怎样才能鼓励他们,激发学习兴趣?我上直播课时,用电脑直播,同时用手机专门看孩子们回答问题的情况,回答问题积极的及时点名表扬;回答问题精彩的及时展示交流;回答问题错误的及时抓住生成进行处理;回答问题偷懒的及时点名提问。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时时被老师关注着。</p> <p>  3.新授后及时“攒零合整”,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结构化的知识。</p><p> 结构化的知识学生才易于掌握。所以我们要让复习和关联发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比如前面提到的将因数和倍数进行对比,将倍数与几倍进行对比,将因数和倍数中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进行对比就是一种复习和关联,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比如学完整个《因数和倍数》单元,让学生自己制作数学小报,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整理的过程中感受到“因数和倍数”概念的学习是后面学习2、5、3的倍数的特征及质数合数的基础,没有前面的学习后面的学习不可能发生,而后面的学习让我们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p> <p>  二、“一个也不能少”</p><p> 1.上网课、交作业“一个也不能少”。开学伊始,我们就对孩子们上网课的硬件条件进行过调查,我们班孩子都具备网络学习的条件。那么,既然要学就要全员全程参与。开课的第一个周我们就是这样要求的,家长们也很支持赞同,因为这是一种习惯的培养。课前十分钟,我会提醒同学们做好上课准备。课前五分钟,所有同学准时进入直播,播放一首好听的歌曲,整理思绪,准备上课。直播一结束,及时公布参与数据,时间不够的没有上课的马上打电话联系要求说明情况。现在孩子们都已养成上网课不迟到不早退,请假了看回放的好习惯。</p><p> 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必要手段,更是所有学生跟老师之间的一次互动。只有这次互动老师能跟每个孩子面对面,只有这次互动我们才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网络学习的状况。所以我要求每天的作业一本都不能少。首先和孩子们商量好交作业和改错重新提交的时间,把它固定下来,每天如此。大部分孩子都能按时提交,及时订正。当然不自觉的孩子还是有那么一些,我就充分发挥自己的韧劲,轮番轰炸、三番五次催交作业,直到全部收齐为止。我的信念是绝不抛弃和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学习,批改时用录音讲解错题,个别学习困难的孩子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讲解。</p><p> 2.数学活动“一个也不能少”。数学课堂教学其实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使是网络学习,我们的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推理、想象等数学活动一个也不能少。学习《观察物体》课前让学生动手操作建立表象,课上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学习《2、5、3的倍数的特征》让学生经历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归纳总结、理解应用的过程。学习《长方体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先自己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再集体交流。</p><p> 3.上课、作业、测试“一个也不能少”。为了检验孩子们上网课的学习效果,我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分别进行了小测试,分析出错原因,及时查缺补漏,调整教学策略。现在孩子们和我已经达成共识,网络学习和在校学习没有什么分别,我们都必须全力以赴。</p> <p>  这个过程确实辛苦,每天电脑手机不离手,备课批改占用了几乎全天候的时间。可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孩子们的学习真实发生,隔离病毒不隔离教育和发展。 </p> <p>  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整洁的校园,嬉笑玩闹快乐的孩子们,步履匆匆忙碌的老师们,广播里的音乐,上下课的铃声……多么怀念这样的校园,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p><p> 春已暖花已开,疫情即将结束,独自美丽了这么久的校园,我们要回来了!</p> <p>  </p>

学习

因数

孩子

倍数

知识点

教学

开学

进行

学生

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