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童年时光

chenhua

<p class="ql-block">兴许是搞了大半辈子教育的缘故,最近,常想起小学教育那段遥远的、快乐童年时光。年岁越大,梦中儿时的那些事上演的越多、且越加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母校印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小学教育是伴随着快乐童年,在新华小学接受的。儿时,我的家就在学校附近的鼓楼巷(永安路)里,从家里就可听到上课的铃声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校园,那是我最爱去的地方。童年,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我的母校新华小学1938年建校,其前身为兴华小学,属民办教育。当时抗战爆发后,一批当地的爱国热血青年,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积极奔走,兴办学校,取名“临夏县私立兴华小学”,寓意“兴我中华”的办学宗旨。临夏解放后,该校由政府接管,并更名为“新华小学”……从兴华到新华,母校的名字虽一字之别,但折射着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历史更迭的演变。掐指算来,母校已走过了82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如今,旧貌换新颜,无论是办学条件和水平,还是办学规模与效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已成为临夏州内外知名的品牌小学。 “上新华,比高考还难”已成为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渴望与社会热点话题。</p> <p class="ql-block">依稀记得,70年代的校园,坐西朝东,占地面积不大但也紧凑,进入校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栋老式的二层土楼,当做学校的办公楼。再往后是一间古典建筑,形似庙宇大殿,当做教室利用,在其右侧是操场,操场的东边有几排平房教室。还有一颗老榆树上,挂着一口青铜铸造的种,门房大爷按时按点敲响它,专司上下课铃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没有择校,只有名副其实的就近入学,同学们都是来自附近几条街巷的普通家庭的适龄儿童,还有一部分因支援大西北,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他们都说着普通话,衣着打扮、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均与众不同,用现在的话来说,都是各班的“学霸”。教室里的课桌是双人的,凳子也是长条双人凳,往往邻居家的孩子们按男女安排成同桌,一起上学,一同放学,童年的岁月,没有功利,没有攀比,唯有单纯,同学是真正的一帮亲密无间的伙伴。那时,我们没有校服的概念,大多同学的衣着朴实无华,且有好几个补丁点缀,也有同学穿着哥哥姐姐的衣服,长短不一,若遇学校大型集会或是六一儿童节,上身着一件白衬衣,下身穿一条蓝裤子,会兴奋上好几天呢,白衬衣、蓝裤子加上鲜艳的红领巾,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标配“校服”,就这“校服”也不是人人能够置办得起的,好多同学还是借来的呢。老师们也许学历不是很高,没有应有的教师职称和待遇,甚至后来“四人帮”冠以“臭老九”的雅号,依然没有怨言,很敬业爱岗,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从个人卫生、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到做人的道理,都给予无微不至的教导与关怀,学生和家长都很敬重他们。当时的校园文化活动单调,没有像现在快乐校园和课外活动中心的各种文娱活动和辅导课程,但大家都很快乐,5分钱三场革命样板戏电影的集体观影活动,足以叫大家乐开了怀。</p> <p class="ql-block">从1970到1975,小学五年,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小学教育正常的秩序被打乱,学业没有负担,也没有压力,倒是学工、学农、学军和义务劳动等各种革命实践活动,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2】</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忆苦思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幼,我们六个兄弟姊妹,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计,贫寒的家境,没有条件接受学前教育,都没有上过幼儿园。进入小学,班主任老师对我各方面的表现表示满意,“你真没上过幼儿园吗?” 老师不止一次的疑问,在我的潜意识里,种下了一枚“我是一名好学生”的种子。从此,我事事抢先,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时刻以“毛主席的红小兵”标准要求自己。记得有一次,学校发出为农民“积肥”的号召,我回家后,向父亲哭闹着买了一个新背篓,跳下茅坑(厕所),挑出最肥沃的大粪,兴高采烈的背往学校操场的积肥点,我班的肥,积的又多又好,大家对我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以及对农民的阶级情感,又是一顿表扬。那种自豪与得意,真叫一种精神享受,在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的岁月里,“积肥”这种光荣的事情,都是我们一些根红苗正的红小兵冲锋在前的,那些出身不好,思想落后的学生只有羡慕的份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学校还经常请一些农民代表,给我们上“忆苦思甜”的课。课后,在操场上以年级为单位,分别支起几口大锅,师生们自己动手,或用榆钱、或用野菜拌上杂面,熬制一锅面糊糊,集体吃忆苦思甜饭,对于我们城市里的孩子,感觉新鲜得很,把“忆苦”饭当做难得的聚餐“美味”,吃的津津有味,还有同学窃窃私语“原来,穷人们吃的这个呀,好吃着呢” 那一刻,到处都是散不开的欢声笑语和乐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义务劳动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老师们经常带我们走出校门去参加义务劳动,如打扫广场卫生的活比较频繁。我们最爱参与的是周末,去大夏河边平整治理河堤……虽然,那时我们五年级了,但对当时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郊游或远足,也是一次考验,所以,大家都期盼这样的义务劳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也未听说过或是发生过什么安全事故,反倒是历练了大家的意志品质,对我们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如今,我们平整的河堤早已成为宽阔靓丽的滨河大道了。漫步细想,美丽的城市,也曾有一份我们的汗水与付出,一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绪油然而生,顿时一种自豪的热血在心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3】</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科技制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爱动手,爱制作是每个男孩的天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喜欢手工制作,更喜欢背着家长,把完好的东西拆的稀巴烂,然后再去耗费大把时间规整、重组在一起。记不清三年级还是四年级时,我曾用木头削制过一把五四式手枪,外形与大小尺寸严格按照《科学画报》上的图片仿制打造,为逼真期间,枪口用铝芯线掐丝装饰,黑黝黝的枪桶上银色的枪口格外醒目,手枪型号利用阴刻手法加有机玻璃镶嵌处理……无论是手感或逼真度,都达到了预期效果。很长时间,我陶醉其中,孤芳自赏,同学们更是羡慕至极,争相把玩欣赏,爱不释手。我还曾在雪花膏盒子上打上针眼当镜头,再用三合板按照胶卷轴的高低,钉制成一个盒子,里面粘贴上黑丝绒做暗盒,组装成简易的针孔照相机,为同学们拍照留影……那时,我最热衷的事是“放电影”,就是用一个手工制作的幻灯机,把小人书绘制成幻灯片,用家里堂屋白色的门帘当银幕,“放电影”是我记忆里最有人气的活动。每到晚上,我家堂屋前,院子里大家自带凳子提前就坐,静待电影早些播放,大家最爱看的是《侦察兵》、《渡江侦察记》等打仗的电影,有人在大门口把守,凭“票”入场,所谓电影“票”,也是提前手绘发放的,持“票”者都是我们阵营里要好的朋友,关系一般或是与我们有过节者,只有在门外望眼欲穿了。后来,在一本少年科技制作手册上,查阅到小人书不用手绘成幻灯片,直接用幻灯机可以投放到银幕上,这下可以剩去绘制幻灯片的繁重工作,我就开始琢磨改良幻灯机,没有凸透镜,我就用废旧灯泡小心翼翼的卸掉灯头灯丝,然后灌上水来替代,几经周折,新式的幻灯机终于做好了。怀着激动而忐忑的心情试映,哇,真的把小人书画面一页页投到银幕上了。当时不知道其中原理,觉得很神奇,现在想来,其实就是实物投影仪的折射原理罢了。学校知道了我的“科技发明”,给予肯定,并抽调普通话讲的好的女同学,做我的搭档,具体负责讲解或话外音的朗诵,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组成学校放映队,到周边的学校巡回放映,好评如潮,影响不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今,还隐约记得当时放映的内容,主要有《优秀共产党员张金生》、《红小兵戴碧蓉的故事》,还有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革命小闯将黄帅的故事》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巡回放映活动,当时对我来说是一种兴趣,回过头来看,也是一种最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对我今天的学习、生活及工作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奠定了丰厚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当年的发小们少有联系,只为各自前程。偶然相聚,谈起我儿时的“科技发明”时,他们无不惋惜的说:当年,如果我们的教育条件再好一些,或是有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实践基地,你绝对会成为一名科学家,而不是从事现在的教育工作了。一阵爽朗的笑声过后,细一想,笑话里也透着一定的道理呢。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童年与身份,但童年接受的教育,一定会改变我们人生发展的轨迹,真是教育决定命运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4】</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游戏童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生于60年代的人,儿时,都有过或自制玩具、或嬉戏打闹、或是肆无忌惮疯狂游戏的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些年,物资极度匮乏,我们没有高大上的玩具,但是巷子里的树、犄角旮旯里的砖头瓦块、墙头屋檐下的蜂巢鸟窝、大公鸡的毛、羊骨头、还有糖果纸、香烟盒、玻璃球等等,都是我们的玩意和丰富的游戏资源,玩什么、怎么玩都由我们自己选择和做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当放学,静谧的巷子里,犹如炸开了锅,从巷头到巷尾,流不尽的是纵情嬉戏的欢乐时光。追逐放纵的笑声,不是女生丢沙包和跳皮筋的欢乐,就是来自男生们斗鸡和抓特务的疯狂。那时,我们也有家庭作业,要好的同学们三五一组,组成学习小组,放学来不及回家,就在某一家的大门道里围坐在一起,先把家庭作业做完了,相互检查完毕,才开始去游戏,直到天黑,在妈妈叫你吃饭的一次次催促下,这才依依不舍的各自回家,临了,还向同伴递过一个眼神或打上一声口哨,那是继续再玩的“暗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时的我们,从来也不缺少童年游戏的丰富经验,大多游戏活动是我们自创的,玩具都是我们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生们约上胆大的男生,偷偷从隔壁家的芦花大公鸡身上,拔下一束油光晶亮的鸡毛,就能够自制成漂亮的毛丫(毽子)。踢毛丫绝对是个技术活儿,毛丫踢得好的女生,不仅能够踢出许多花样来,而且能够一口气踢上几百个回合不落地呢;还有女生们喜爱的翻花绳的游戏,随便找一根绳子,或毛线、或塑料绳,结成环形状,在两个女生灵巧的双手指缝间,交替翻转,就能够翻出许多意想不到的花样来;跳皮筋也是女生们的最爱,一根橡皮筋,三个人,配上数来宝式的儿歌,就能够玩上整整一个下午,乐此不疲……男生们的玩法就更多了,甩泥炮,就地和上一团泥,反复揉搓使其表面光滑,并带上柔性和胶性来,做成平底锅状,然后,放在手掌上,使劲的在锅里唾上一口唾沫(据说可以助力炸裂声的大小呢),口朝下甩向青石板或平整的石头上,随着锅底的炸裂,“砰”的一声脆响,犹如炮声,甩泥炮游戏,听得就是一声响儿,比的就是这声儿的大小;滑冰车是男孩的最爱,冬日里,找一块包装箱的木板,在其下面左右钉上两根钢筋做冰刀,再用两根钢筋做滑冰的助力钳,或操场上、或巷子里,找上一块冰面,然后坐在冰车上,用助力钳使劲一滑,“嗖”的一声,冰车带着你滑出远方,特别的拉风呢;还有滚铁环是最普及、最简单的男孩的专属玩具,学校还经常组织“滚铁环”比赛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童年的记忆里,我还和同学们一起,常常扮演革命样板戏《白毛女》呢,头戴一顶军帽,腰系一根皮带就是八路军大春的形象,脱下棉衣反穿在身上,头戴一个大棉帽,低首弯腰,手持一根红头绳是杨白劳的装束,隔壁家的女孩披头散发是喜儿的定格形象……曾经的嬉戏打闹,是年少无邪,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历史的过往,时代的印记,与今天的孩子们相比,也许,我未曾享受过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我庆幸,当年的小学教育,给了我一个尽情游戏,没有戒备,没有约束的快乐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5】</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叩问教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儿时认知世界总是从身边开始、从生活开始的,我始终坚信:儿童教育是生活的教育。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承载儿童教育的小学教育,表面上看,抓的越来越紧,学校越来越漂亮,教育方法日益革新,学业负担日益加重,实则却慢慢远离生活,与教育的真谛相去甚远,学生心灵的滋养、生活的技能、人格的培养被忽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经要扪心自问:当下孩子们的童年快乐吗?小学教育,是否忘却了出发时的初心了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基础教育的关键在小学教育的幌子下,学校只为成绩,各有妙招,有的增加了学生在校的时间,有的随意增减课程课时,有的几乎取消了孩子游戏活动的空间,有的以安全责任为借口,实行封闭式管理,剥夺了孩子春游远足、感受大自然的权利。家长更是“望子成龙”,深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每到周末,从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全然不顾孩子的个人喜好与想法,钢琴班、绘画班、心算班等大量人为的学业负担,轮番袭来,压得幼小的心灵喘不过气来。过分的溺爱,犹如温室罩着,使孩子们经不起风雨,见不到阳光与彩虹。学校和家长正在联手,不断的重复地把他人既定的格式灌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美丽的梦想灰飞烟灭,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成人化,没有了快乐,失去了他们本应属于自己的童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说:当孩子编制美丽的梦想时,不要用你的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如同纪伯伦所说“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执意把孩子引上成人的轨道,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正是在粗暴的夺走他的童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叩问教育,勇敢的发现当下教育的误区,走出去,冲破应试教育的樊笼,真正的与孩子在一起,和孩子聊聊天,共玩一场游戏,一起欣赏音乐或看场电影,为孩子们营造丰富多彩的生活,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起码的良知和义不容辞的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追忆遥远的童年时光,不是单纯的怀旧,而是为了让我们取长补短,触及小学教育真正的目标。不要满足于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孩子们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唤醒他们的生命感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忘初心,为营造当下良好的教育环境,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来电删除。</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陈 华,1963年生,男,美术正高级教师,甘肃省首批骨干教师,曾在临夏师范从事美术教学22年,2006年被调到临夏州教育局,主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督导工作,先后担任临夏州教育学会美术教育研究会会长、临夏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现为省政府督学、州督导室资深督学,中国锐普PPT认证设计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