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九)远古时代

天山明月(刘跃)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早在7000年以前,天山山脉里就有人类活动。多年来天山山脉发现的各个时期遗址可以充分说明,天山文化可以与世界同时期文化相媲美。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天山”就同人类发展史一样,在不断的发展……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是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独特方式对历史的记录,是描绘和刻制在石头上的形象“史书”,在人类社会早期发展进程中,人类祖先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石刻,来描绘、记录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也是祖先给后人的珍贵的历史画卷。</p> <p>&nbsp;&nbsp;&nbsp;&nbsp;&nbsp;天山在我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珍贵的记载和神奇的传说,其中«史记»、«汉书»、«山海经»、«西域记»、«水经注»、«西域水道记»、«西域图志»、«钦定黄舆西域图志»、«钦定新疆识略»、«汉西域图考»、«新疆图志»等古迹籍,早有关于天山翔实记述,历代不少诗人名士曾对天山做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天山以她极其丰富的历史文物,向世人展示美丽富饶的新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密克尔恰马克古人类遗址</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克孜尔千佛洞壁画、交河古城、高昌古城遗址,安西、北庭都护府故地;哈密上马崖、哈密白杨沟、博格达山、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安集海峡谷、乌苏古尔图、赛里木湖、博乐温泉古岩画;还有很多发现于天山和丝绸之路的石器、彩陶、汉简、唐锦以及古代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许多遗迹,都以他们久历风尘的异彩,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开发新疆的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见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密克尔恰马克古人类遗址</p> <p>&nbsp;&nbsp;&nbsp;&nbsp;&nbsp;大约在4000年以前,细石器遗存遍布天山南北,从细石器的加工技术看,他与中国华北地区的发现属于同一系统,说明天山南北早在距今1万年至4000年前,已经受到祖国内地细石器生产工艺的影响。新疆天山东部巴里坤山和博格达山交汇处南麓的哈密七角井和中天山火焰山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延续着以狩猎为主,兼营采集的原始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密克尔恰马克古人类遗址</p> <p>&nbsp;&nbsp;&nbsp;&nbsp;&nbsp;公元前2000年左右,新疆步入了青铜文明的门坎,人们因地制宜,发展着不同类型的经济生活,天山东部喀尔力克山、巴里坤山的哈密盆地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天山北麓文化,罗布泊地区农牧并举的小河文化,天山北坡以畜牧经济为特点的安德罗诺沃等文化,呈现了天山南北青铜时代多种文化并存的丰富色彩。</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哈密庙尔沟古佛窟遗址,佛窟呈圆顶拱式建筑,下部依山势掏洞,上部用土坯盖顶,内部用草泥抹砌,彩色壁画吸取印度、波斯和中原文化而成。佛窟五间并列,约15米高,9米见方。一号窟为弥勒佛祖传经窟;二号窟为观音菩萨窟;三号窟为千手观音窟;四号窟为如意轮观音窟;五号窟为藏经窟。</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密庙尔沟古佛寺修建于公元7~11世纪,建筑风格和佛窟壁画构图风格类同敦煌莫高窟。据记载,公元627年唐玄宗西去天竺途径哈密(伊吾国),首先来到庙尔沟佛寺。庙尔沟佛窟毁于哈密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的时期,目前仅存佛窟遗址。</p> <p>&nbsp;&nbsp;&nbsp;&nbsp;&nbsp;公元前700年至西汉时期,新疆处在早期铁器时代,分布在天山南北的,察吾乎文化、焉不拉克文化、苏贝希文化和伊犁河流域文化,地域特色鲜明,各相邻文化及周边文化之间交流频繁,在青铜器时期文化格局的基础上,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继续得到发展,这时的天山南北已真正成为欧亚大陆东西两大文化的交流融汇之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密伊吾县下马崖古岩画,坐落在下马崖村北数十公里的山岭上,山坡上有成片的碎石堆,古岩画就雕刻在坚固不易风化的岩石上,岩画有大有小,多是骑马、狩猎、山羊、狼等等。有专家鉴定,上马崖古岩画有2500~3500年的历史……。</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先秦至汉,我国境内的天山统称为“北山”,以对应称为“南山”、“葱岭”的昆仑山。清代学者徐松,曾考证,“葱岭又东趋为天山,过回疆北至巴里坤东北而至,是为西域之北山。”&nbsp;&nbsp;他并进一步说明,汉西域北面大山包括,“今乌什北之贡克鲁克山(库鲁克塔乌山、阔克沙勒山),阿克苏北之木素尔岭(阔克沙勒山、哈尔克他乌山),库车北之汗腾格里山(哈尔克他乌山)……”</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西汉,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前往乌孙(伊犁河谷一带),途经天山,可称为是最早对天山进行实地考察的使者,他的所见所闻由司马迁写成«史记-大宛列传»。</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代,对境内的天山已经明确地称为“天山”,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传御还京»中的诗句:“送君一醉天山郭”。诗中所指“热海”,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坦昆盖阿拉套山和捷尔斯克阿拉套山间的伊塞克湖,南面的天山,即托木尔----汗腾格里山一带,而在具体的山段称呼上,各书则有所不同。</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年代:唐 作者: 岑</p><p>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p><p>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p><p>蒸沙烁石然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p><p>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p><p>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p><p>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p><p>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到了清代,正式统称天山的名称,对具体山段的地理位置、山川形势、交通道里、自然资源等的描述也已经较为详细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疆图志»(1911年),归纳历代的称谓,论述了天山的范围,“自葱岭而东分两大干,汉书谓之南北山”,其天山一支,由喀什噶尔之喀喇租库山,迤逦东北,绕乌什、阿克苏、库车之背,至伊黎(伊犁)乃折而东,又经迪化(乌鲁木齐)之南,辟展(今鄯善)之北,直至镇西哈密东,至于塔勒纳沁山,总名天山,一曰雪山,一曰灵山,……其间随地异名者以百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疆图志»卷六十,对托木尔----汗腾格里天山山段记载:珊木尔里克之山、萨瓦布齐之山、木素尔之山、汗腾格里之山、阿圭雅之斯山等及其支山、山岭。汗腾格里山今仍沿用其称谓。“汗”蒙古语,“君”之意。“腾格里”既“天”也。总称天山之意。宁波,龚柴云:“腾格里崇岩峻岭,上插云霄,横亘数千里,最高者得1820丈,……”。</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恰普禅室佛寺遗址位于五堡乡四堡村北4.5千米,东经92°55´42″,北纬42°58´47″,海拔687米。耸立在白杨河西岸的台地上,是一座唐代佛教兴盛时期的禅室遗址。该禅室由土坯砌筑,平地起建,平面为正方形穹窿顶,高2.2米, 边长近2.9米,墙厚0.55米。内壁用草泥抹墙,白灰粉底,顶部和内壁绘满小小的千佛像;壁画绘制以线描为主,艺术价值很高,具有高昌回鹘时期佛教艺术的特点。</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禅室,是佛教徒打坐、居住的房屋。因哈密气候炎热、干燥,建筑条件有限,本地佛教徒就因地制宜地建造了这种穹窿顶的独特禅室,供沿白杨河而来来往往的僧众打坐、念经、休息。</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密白杨河流域是历史文化重要和富集的遗址群落区。白杨河自北向南流经柳树泉农场、五堡镇等地,尾闾消逝于南湖戈壁,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该区域是哈密考古研究所做工作最多的地区。早在1957年3月自治区文管会就在该区域的焉不拉克墓地发现了五堡哈拉墩遗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显示,白杨河流域内共有遗址点20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白杨河古城西边有一处高大土堆,它是一座巨大的佛寺。佛寺分为两区,保存有佛殿、洞窟、僧房窟、佛塔等遗迹。一区以佛像崇拜为中心,二区以佛塔崇拜为中心。从佛寺建筑工艺、布局、残存壁画及位置看,应与拉甫却克古城年代相当,是依附于拉甫却克古城的建筑。</p> <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古城西北边300多米的高台地上,也有新发现:一排排圆形的地坑整齐排列,十分有规律。高台呈南北向长方形,四壁陡立,南侧开凿出上下的门道。地表见50余座圆形窖穴,于原地面下挖而成,较为密集。窖穴大者3至5米,小者不足1米,深浅也不一。发现有青砖、木炭、土坯等遗物,初步判断应为仓储。</p> <p>&nbsp;&nbsp;&nbsp;拉甫却克古城,位于哈密市五堡乡博斯坦村内,白杨河南、北两岸平坦的台地上。为汉——唐时期的城址。该古城呈“吕”字形,分为南北二城,城东北角有一高约15米的方形角楼。在西、北墙外各存有马面一个,现北墙保存最好。据文献记载,该城可能是东汉伊吾庐屯城和唐设伊州下属纳职县城。拉甫却克遗址群为代表的晋唐遗址群,见证了晋唐等历代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丝路重镇贸易繁盛气象。开元通宝、五铢、萨珊波斯银币、红宝石戒指等遗物表明了中西文化在此交流荟萃并融合发展,既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考古发掘有力补充了哈密晋唐时期的考古和历史研究的缺环,支撑了哈密文明史研究。</p> <p>&nbsp;&nbsp;&nbsp;&nbsp;&nbsp;拉甫却克古城历史沿革清晰,在二十四史和《后汉书·西域传》《旧唐书·志》《南齐史》《新唐书》等史书中都有记载。古城是唐代丝绸之路入疆的要冲,是管控西域的咽喉要道,是唐朝纳职县城所在地,是中央政府管辖治理新疆的重要实物证据。</p> <p>  古城地处哈密绿洲腹地,扼“丝绸之路”要道,是研究唐“丝绸之路”兴盛变迁的实证;古城地处东西交流之要冲,是东西经济、文化、政治交流的重要节点,是多民族共同构建城市的结晶。它不但具有的重要学术研究价值,而且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宣教价值,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重要教育基地,其在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密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往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往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p> <p>&nbsp;&nbsp;&nbsp;&nbsp;&nbsp;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其中尤数巴里坤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县则分别有19座和3座。在落日余辉下串联一线的巴里坤烽燧显得格外的古朴、严整,它再现了古丝路昔日的辉煌。</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代,高僧玄奘法师,在公元628年赴印度取经求法时,途经天山哈密、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在托木尔----汗腾格里地区,玄奘的著述和有关玄奘的记载,是最早记录托木尔----汗腾格里地区冰川现象的文献。</p> <p>&nbsp;&nbsp;&nbsp;&nbsp;&nbsp;在«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不仅记载了凌山(既木扎尔特通道一带冰山)“蹊径崎岖,登涉艰阻”,“馁冻死者,十有三四”,的艰难情景,而且对这里的气候,进行了描述,“寒风惨烈”,“风雪杂飞”,虽“重覆重裘,不免寒战”。他认为冰川的形成是,“峻极于天,……冰雪所聚,吉积而为凌,春夏不解”的结果。玄奘所称,“多暴龙难,凌犯行人”,实际上是指由于雪崩或冰崩的巨大气浪,形成飞雪冰雨。这种现象在天山托木尔----汗腾格里地区夏季经常发生,威胁旅行安全。</p> <p>&nbsp;&nbsp;&nbsp;&nbsp;&nbsp;岩画是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历史。哈密地区岩画分布很广,在哈密市沁城乡的山丘,巴里坤县和伊吾县的山地及干河床底的岩石上,发现的岩画有四十多处,千幅以上。其内容丰富、刻画生动、技艺古朴、意趣奥妙,是反映古代哈密及东天山以北地区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宏大艺术画廊。哈密地区的岩画,包括青铜时期至匈奴和突厥时期漫长历史年代的作品。这些蕴含着传奇色彩的岩画,不仅是远古和中古绘画的珍贵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为认识这一地区的民族历史提供了原始依据、实证材料,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巴里坤古城,“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就是李白李大诗人翻越天山去巴里坤所写的大作。</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巴里坤系蒙语“巴尔库勒”的谐音,意为为虎前爪,以地势险要取名。它位于东天山的高山盆地,水草丰美,三面环山西面临湖的地形地貌。它南临丝绸之路北道,塔里木盆地边缘,北临准格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它当时作为军事重镇的特殊地位。所以镇守好巴里坤就保证了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顺畅,而且要经营好西域,就要首先经营好巴里坤。</p> <p>&nbsp;&nbsp;&nbsp;&nbsp;&nbsp;巴里坤城,古城名。又称巴尔库勒城。位于新疆巴尔库勒淖尔(又称巴里坤湖)东南,以水名城。雍正九年(1731)岳钟琪创筑。城周8里2分有奇,高2丈(一作1.9丈)。有4门:东承恩、西得胜、南沛泽、北拱极。四周有瓮城门楼四座、角墩楼四座,敌台铺楼20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巴里坤古城为防御准噶尔兵营,乾隆三十八年(1773),定为镇西府治所。咸丰五年(1855),降为直隶同知。城内有万寿宫、文庙、城隍庙、钟楼等建筑。四面穿行分4大街,均有铺面站房。其南大街东西小巷8道,皆为兵营房屋。东、西、北3大街均系民房。</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古城南大街东西小巷8道,皆为兵营房屋。东、西、北3大街均系民房。咸丰以前,城内除驻官兵700余人外,尚有满、汉军民3万余。光绪初年后,以裁兵减饷,兵房大半倾圮,街市萧条,人口锐减。城东半里有会宁满城,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周6里,驻领队大臣及满洲八旗兵。</p> <p>&nbsp;&nbsp;&nbsp;&nbsp;&nbsp;巴里坤县境内存在大量的岩画,岩画表面风化严重,从岩画的风格看,雕刻手法简单、粗犷,具有原始的岩画制作工艺。在兰州湾子就可以见到较多的岩画,岩画条理非常清楚,画的内容多为狩猎、放牧等内容。</p> <p>&nbsp;&nbsp;&nbsp;&nbsp;兰州湾子古遗址,春天漫山遍野的野玫瑰迎风怒放,袅袅炊烟中,村民在风光如画的田园中悠然劳作,面对3000年历史的古遗址,能体验到时空交错的眩晕感。来到岳公台文化公园这座圆形山峰上,重温宁远大将军岳钟琪的戎马一生。</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巴里坤乡土志》记载和民间口碑相传,清代康熙年间,兰州的倪石匠一心走西域闯出一片自己的天下,于是约了同样有好手艺的邵木匠一同来到镇西(巴里坤),先前居住在现在的满城地面上,后来因要在那儿筑建会宁城——满城,叫他们迁居。官衙给出的条件是优惠的,由他们在镇西境内任选新址。于是他们便选择了现在的兰州湾子。</p> <p>&nbsp;&nbsp;大月氏王庭祭坛</p><p>&nbsp;&nbsp;&nbsp;&nbsp;&nbsp;大月氏王庭遗址位于位于巴里坤县花园乡兰州湾子村西南部五千米处,大月氏王庭遗址(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被列为2007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第七项。1984年在新疆巴里坤县兰州湾子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以及铜器、铁器、环首铜刀等。经碳14测定,这些遗存均为3200年左右的文物。</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月氏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古族。匈奴发迹、汉通西域、佛教东传,都与大月氏有密切的关系。秦时,中国北方为三大族所分据,史记匈奴列传称:“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介乎其中,东西皆臣事惟谨。大月氏是古代一个民族名称,月氏族一支。为游牧民族,生活风俗习惯与匈奴相同。秦汉时期游牧于敦煌到祁连山一带,西汉文帝六年(前174)前后,被匈奴冒顿单于攻破。</p> <p>&nbsp;&nbsp;&nbsp;&nbsp;&nbsp;其中一支西走伊犁河流域,这就是后来的大月氏。文帝后元三年(前161)左右,匈奴老上单于帮助乌孙昆莫打败大月氏,并杀死大约是首领,匈奴单于将其头骨做成酒器。大月氏被迫不断西迁,征服了中亚的部族后建立国家,以蓝氏城为王庭(今阿富汗瓦齐拉巴德),分为贵霜、休密、双靡、翖顿、都密五大部落。后来贵霜兼并了其它四个部落,并向南扩张,最终统一了印度半岛,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山庙位于天山之巅,海拔2700米,南距哈密市60千米。登临天山庙,天山美景一览无余。天山庙全称"天山关帝庙",庙为方体建筑,长12米,宽7米,巨木为梁,青砖为墙,墙中嵌有四根立柱;上、下共三层,现顶部已毁。天山庙扼丝路北新道的咽喉要冲,它的历史上可上溯至汉唐,天山庙与汉、唐、清三代经营西域的历史都有重大关系,原庙中存"联额颇多"。因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顶部修建关帝庙而得名。</p> <p>&nbsp;&nbsp;&nbsp;&nbsp;&nbsp;古庙始建于李唐,海拔2700米左右。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曾几度被毁,但按史料和碑文记载,古庙历史确实悠久。若想前往览胜,就得沿哈巴古道,进南山口,然后顺山路蜿蜒北上,约一个多小时,便可抵达北部山口,看到天山庙遗址和复建的天山庙全景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天山庙位于哈密北部天山顶,因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顶部修建关帝庙而得名。天山公路由此分道,急转直下,南去是南山口,北去是口门子。这里海拔2700多米,云巅鸟道,自古以来就是哈密通往巴里坤、伊吾的必经之路。建庙以前这里称“黑绀岭”。唐贞观十四年( 640年),候君集平定高昌时,行军副总管左屯卫将军、姜行本曾在此制作攻城器械,事华立记功碑于天山之岭。元、明时期称“阔石图”岭(蒙语:碑岭)。</p> <p>&nbsp;&nbsp;&nbsp;&nbsp;&nbsp;建筑特点:至于汉唐时期的天山祠堂是何种原型?由于年代久远很难想象加以复原,即便有所遗存,但在这样风雪交加的高山之颠,历经这样久远的岁月,不可能遗存到今。时至清代同治年间,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在原有祠庙遗址,重建了天山庙,取名“天山关帝庙”,但不久天山关帝庙便毁于战火。</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哈密办事大臣明春又重修此庙,庙以巨木为梁,青砖为墙,古朴无华,结构坚实。从外表看,似座方型楼宇,平平常常,其貌不扬。可重修天山庙时,据说成千上万块青砖是用羊群一次一次零星驮运到山顶的,可见古人修建天山庙之良苦用心。</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山庙,仅存有三间砖木结构的空殿和一块断碑。遂使今人有“破庙残碑映雪寒”的吟哦。天山路蜿蜒曲折有三十六盘,道旁山高林密,鹰啭鹿鸣。顺盘山弯道,登上天山庙山顶,豁然天开,俯瞰山下,只见林海莽莽,雪光莹莹,一会儿朗月当空,一会儿云遮雾罩,一会儿大雪纷飞。游人旅客多驻足于此,领略一番大自然的奇妙景色。</p> <p>&nbsp;&nbsp;&nbsp;&nbsp;&nbsp;汉代名将班超正是从这里穿越,征战匈奴而立下显赫战功;敦煌太守裴岑正是从这里穿越反击匈奴,一举诛杀了呼衍王;唐代名将姜行本也正是从这里翻越天山,进驻口门子、松树塘,制作攻城器械,而后出击高昌,大获全胜。所以古人在这样一处险关要地为纪念征战将士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修一座祠庙,建一处厢房、“禅室”,藏立汉石唐碑,让征人避风躲雪也理在其中。从已发现的裴岑古碑的石刻中就有“立海祠以表万世”的记载。</p> <p>&nbsp;&nbsp;&nbsp;&nbsp;&nbsp;开拓于汉,畅通于唐的丝绸之路北新道,要翻越东天山西行,这里自古就是必经的咽喉要地。汉代名将班超正是从这里穿越,征战匈奴而立下显赫战功;敦煌太守裴岑正是从这里穿越反击匈奴,一举诛杀了呼衍王;唐代名将姜行本也正是从这里翻越天山,进驻口门子、松树塘,制作攻城器械,而后出击高昌,大获全胜。所以古人在这样一处险关要地为纪念征战将士取得的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修一座祠庙,建一处厢房、“禅室”,藏立汉石唐碑,让征人避风躲雪也理在其中。从已发现的裴岑古碑的石刻中就有“立海祠以表万世”的记载。</p> <p>&nbsp;&nbsp;&nbsp;&nbsp;达坂城古城据《西州图经》“白水涧道,右道出闪河县界,至西北向处月以西诸蕃,足水草,通车马”。故称此道为白水涧,此城为白水镇。它建于一大块铁黑色岩石上。城墙取当地碎石,夹沙土夯筑而成。随山岩而走,步测其外围周长近300米,夯层厚10---25厘米,保存最好的地段,墙还高5米以上。此城依山势扼丝绸之路著名的白水涧道峡谷而建。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自古就是屯驻守之处。约建于1600年前。</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雄伟壮观的天山博格达峰,屹立在乌鲁木齐市东方,在博格达峰下的绿色大牧场上也有零星点点的古岩画。它是先民们在几千年前留下的印记……。</p> <p>&nbsp;&nbsp;&nbsp;&nbsp;吉木萨千佛洞:千佛洞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西南5km的黄土岗上,是昌吉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始建于唐代,现今的建于清代,经1993年修建而成。</p> <p>&nbsp;&nbsp;&nbsp;&nbsp;&nbsp;建筑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东面有山门。正殿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南北两则建有配房,砖木建筑。正殿为一有斗拱的硬山顶建筑,分前、中、后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许高的释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阔三间,绘有佛说法图,18罗汉等塑像;后堂塑有卧佛一尊;三部分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寺院的西南搭有戏台,供庙会组织的戏班所用。</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千佛洞]东、西两面为前、后沟,泉水淙淙细流涓涓,山坡沟底,杂树丛生。周围低山簇拥,重岩垒嶂。每年接待前来敬香瞻拜的善男信女和专家学者达2万余人。每年农历4月初八、六月初六,这里人流如海,热闹非凡。千佛洞现已被列为昌吉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能加以妥善引导、利用,旅游开发前景看好。</p> <p>&nbsp;&nbsp;&nbsp;&nbsp;&nbsp;原千佛洞始建于唐代,现千佛洞始建于清代,四建四毁。我们见到的是1993年由吉木萨尔佛教理事会募捐修建的,面目已同历史上的千佛洞不同。壁画、雕像均为现代工匠重新雕塑绘制</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正殿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南北两则建有配房,砖木建筑。正殿为一有斗拱的硬山顶建筑,分前、中、后堂三部分。前堂塑有丈许高的释加佛像一尊,中堂面阔三间,绘有佛说法图,18罗汉等塑像;后堂塑有卧佛一尊;三部分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整体。寺院的西南搭有戏台,供庙会组织的戏班所用原千佛洞始建于唐代,现千佛洞始建于清代,四建四毁。</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见到的是1993年由吉木萨尔佛教理事会募捐修建的,面目已同历史上的千佛洞不同。壁画、雕像均为现代工匠重新雕塑绘制。千佛洞东、西两面为前、后沟,泉水淙淙细流涓涓,山坡沟底,杂树丛生。周围低山簇拥,重岩垒嶂。每年接待前来敬香瞻拜的善男信女和专家学者达2万余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元627年唐代著名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沿天山的喀尔力克山南部进入伊吾国,经北天山巴里坤山、博格达山南路到中天山火焰山下的高昌古城,穿越中天山火焰山、阿拉沟山、艾尔宾山、包尔图乌拉山和南天山的霍拉山到达焉耆古国,唐玄奘沿着南天山南麓的霍拉山、科克铁克山又拜访了龟兹国、姑墨国等,在现在的阿克苏乌什县的別跌里山口,翻越南天山哈尔克他乌山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捷尔斯克阿拉套山,到达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赤谷城……。</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代,对托木尔----汗腾格里冰川记载更为详细,载于«新疆识略»、«西域水道记»、«回江风土记»、«勘界日记»、«冰凌纪程»等许多著作。 «新疆识略»有记载“冰岭岭长百里,为坚冰结成,间以巨石,冰多拆裂,其下无底”。“冰多拆裂”是指冰川上发育的冰裂隙。</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回疆风土记»中记载了托木尔----汗腾格里地区的冰蘑菇地形,“往往有数十丈大石,惟径尺冰柱支撑而立”。而且还记载了独具一绝的“冰川音乐”。“夜静闻有如钲铙钟鼓之声,丝竹管弦之奏,通宵聒耳,则远近冰裂之繁响也”。它是由于冰川内部的深裂隙中,当融水向瀑布一样,从一个冰崖流到另一个冰崖时,裂隙作为管乐器而将弹性冰体内发出的声波传播出去所致。</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洪亮吉的«冰川赞»和景廉的«冰塔坂行»,不仅对冰川做了描述记载,而且写下了生动的诗篇,盛赞冰川的雄伟壮丽。</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车师古道跨越天山南北,是一条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道,西域早期重要的交通干线,也是我国气候垂直带和植被垂直带最有代表性的一条路线。全长200公里,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西州图经》残卷对其路线有叙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车师古道指由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大龙口南越天山至吐鲁番市鲁克沁的通道,又称金岭古道。自汉唐以来,车师古道是连接丝路中道与北道的捷径,将车师后国与前国沟通,故称车师古道,唐代称“他地道”。</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东汉时期,著名战将耿恭守卫疏勒城,最后通车师古道而行撤回玉门关。公元126年,班勇在车师后国威震南北,走的就是这条古道。到了唐代,分别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在车师后国设立北庭都护府,两地经由车师古道连通,比绕道乌鲁木齐少走170余公里的路程,其重要地位及价值可见一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回鹘高昌狮子王冬住高昌,夏赴北庭避暑,来往穿行在车师山道上;宋王朝使臣王延德出使高昌,前往北庭也是走的车师古道。古道到清代仍有商贾往来。然而随着交通业的发展,古道行人逐步减少,古道开始被废弃。但到了盛夏时节,仍不时有牧民赶着成群的羊群转场到天山以北,这种南畜北食的习惯还是经由该道来完成。</p> <p>北庭都护府遗址</p><p>北庭都护府遗址位于吉木萨尔县城以北的冲积平原上,东临东河坝,西接西河坝。公元702年设立北庭都护府时改原庭州城而建,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北庭大都护府。</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公元709年,吐蕃攻占此城;高昌回鹘时为其夏宫;元代时在此设行尚书省、统领全疆;城址因战火荒废于明代初期。北庭都护府遗址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历史名城,历史上曾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城址为唐北庭大都护府遗址,城址平面布局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5公里,东西约1公里。城池布局受唐长安城影响,分为内外两城,城池为不规则长方形分布,内城为全城的中心所在,位于外城中部略偏东北部,城墙周长3003米,官署多居其中。</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外城规模较大,城墙周长4596米。外城之北还有低矮的羊马城,内外城墙都有马面、敌台、角楼和城门。外城北门还有瓮城,城外有天然河环绕成护城河,城墙的建筑方式为夯筑,高约5—7米,宽约7—8米。</p> <p>&nbsp;&nbsp;&nbsp;&nbsp;&nbsp;历代建筑:640年(唐贞观十四年)建庭州城;702年(武则天长安二年),建北庭都护府,景云二年(711年)北庭都护府升为北庭大都护府,辖两国都护府(昆陵都护府、蒙池都护府)和二十三个都督府,两个州,管理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西达里海,纵横数千里;宋代改称可汗浮屠城,属高昌国地,是高昌回鹘王朝的重要基地及王族避暑胜地;元代在北庭设别失八里行尚书省。</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明代,城毁。关于古城毁灭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民间传说瓦剌人找了很多土猫,浇油点燃,使其从云梯窜入城中,引起一片大火,古城以此被毁。</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庭都护府遗址现已荒废,当地人俗称“破城子”。除残留部分城墙遗址外,城内建筑均荡然无存。因其曾被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 1862—1943)等人向世界上介绍过,兼之其本身的重要价值,使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年有世界各国之科学家及旅游者慕名前往参观、考察。</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先秦时期,在«山海经»等著作中,对北山(既天山)的自然资源有过一些记载。两汉以后,在«比史»中记载,龟兹“出细氈、饶铜、铁、铝、麖皮、氍毹、饶沙、盐绿、雌黄、胡粉、安息香、良马、犎牛等”。“土多孔雀,群飞山谷间,人取而食之,孳乳如鸡鹜,其王家恒有千余只云”。记录了金属、非金属矿物以及动植物及其制成品。</p> <p>&nbsp;&nbsp;&nbsp;&nbsp;&nbsp;«水经注»记,“墨山国(既姑墨)多葭苇(既芦苇)、怪柳、胡桐(既胡杨)、白草(芨芨草)”。«西域图志»记,伊犁“土贡哈萨克马、黑獭皮、野鸡、鹿角”。</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西域水道记»中徐松对分布在特克斯河上游的一种鸟类做了这样的记载,有小鸟如燕,翱翔冰上,明曰冰雀,亦曰雪燕,彀乳冰窟,亦雪蛆冰蚕之俦矣”。既今日之毛脚燕。在«新疆图志»中记载额什克巴什山“兽多麋、良马、犎牛。多药草:侧柏、黄连、麻黄、甘草、雪莲、夏枯草、虫草之属”。</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康家石门子岩画</p><p>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新疆昌吉州 呼图壁县的天山腹地, 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定为距今三千年的塞人遗存。据认为岩刻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岩画内容: 康家石门子岩画是一幅国内及世界上罕见的生殖崇拜岩画。位于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的天山腹地, 两条山溪汇流处的西北岸的新第三纪的粉砂岩壁上。岩面平整,距地表约10米上下。画面东西长14米,上下高9米多,整个面积达120平方米左右。上面刻绘着二三百个大小不等,身姿各异的人物和动物。大者高 2.04米,小者19厘米。有男有女,或站或卧, 或衣或裸,男女合图、双头同体、三头同体图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岩画采用浅浮雕的手法,所雕人物的面部均面型瘦长,眉弓发育,大眼、高鼻、小嘴,形象秀丽。头戴高帽,帽著翎毛,作舞蹈状。相当数量的画面显示或隐喻了男女交媾的动作。在此图像下还刻绘了成排的小人在欢快舞蹈的场面,以表现祈求子嗣繁衍、人丁兴旺的愿望。真实地体现了原始人祈求生育、繁衍人口的群婚制生活场面。</p> <p>&nbsp;&nbsp;&nbsp;&nbsp;专家论证:这处岩画经有关专家论证定为距今三千年的塞人遗存。据认为岩刻完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研究新疆原始社会的珍贵资料。</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位于新疆呼图壁县西南75公里处的天山之中,有一处天山塞种人遗留下来的,距今3000多年的岩画。岩画画面长14米,高9米,面积126平方米。画面有数百个大小不等的人物形象,大的高达2米,小的不到20厘米。</p> <p>&nbsp;&nbsp;&nbsp;&nbsp;&nbsp;岩画中男性浓眉大眼,阔嘴,高鼻,显示男性的剽悍与粗犷;女性苗条、婀娜多姿。它对研究原始社会史、原始思维特征、原始巫术与宗教、原始舞蹈、原始雕刻艺术及新疆古代民族史等都具有重大的价值。</p> <p>&nbsp;&nbsp;&nbsp;&nbsp;&nbsp;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康家石门子岩画毁损严重,近一半画面被自然剥蚀,无法辨认。发现岩画毁损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开始呼吁抢救岩画。历时五年的呼吁终于得到回应,保护资金到位后,有关部门决定在年内展开对康家石门子岩画的保护和历史挖掘研究工作,但由于目前新疆境内还没有专家能够做出切实可行的维修保护方案,康家石门子岩画只得向全国“求救”。</p> <p>&nbsp;&nbsp;&nbsp;&nbsp;&nbsp;天山赛里木湖北面的别珍套山北麓,有一片低矮的碎石山坡,山坡南面的破碎岩石上雕刻有几百幅古岩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岩画大多刻在草木繁茂,水源丰富,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山涧巨石上。岩石都是发亮的黑沙石,刻痕不深,但比较清晰,反映的都是当时的牧区生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一块石头上刻着形状不同的十七个大头羊和山羊等形象,高或长十一厘米至二十一厘米不等,可以看出当时的草场和放牧情形。</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另一块石头上刻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马,前面还有一匹小马,最前面是一条狗。从这幅岩画可以看出,这是记载当时猎人狩猎的情形。</p> <p>&nbsp;&nbsp;&nbsp;&nbsp;&nbsp;还有一块岩石上刻有一个牧人,四周有牛、羊、马等动物,另外有一个形如圈栅的房子,圈内有一条狗(或许是狼),较远处还有一个骑马的人,其余部分因自然破损已辨认不清。这幅岩画可作两种推测:可能是草原上放牧的畜群;也可能是圈内的畜群受到狼的袭击而向四处惊散。</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有这些岩画都显得很粗糙,雕刻水平不高。从岩画附近一般都有石人像和石堆来看,它们可能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但其中岩画可能出现最早,应是古代游牧民族石刻艺术的开端。因此,岩画对研究当时的牧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有一定的意义。</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汉书-西域传下»记乌孙“山多松樠”。清景廉是这样记载天山坡,“遍岭松柏,踵顶错绣,低枝碍马,浓翠侵肌”,“一路长松滴翠”,松影随径传,人影共云移”。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兴叹“无边林壑画难成”。而至南坡后,仅见“山巅间有小松点缀成趣”,景象迥然不同。</p> <p>&nbsp;&nbsp;&nbsp;&nbsp;&nbsp;天山南北山地地域广阔,秀峰叠起,沃野千里,水、土、生物和矿物质资源丰富。千万年以来,各族人民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用辛勤的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发展的经济,建设了自己的家园。</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由汉至晋,伊犁盆地为乌孙国地,系西域北道诸国之一,隶属汉西域都护府,乌孙“不田作种树,随蓄逐水草”,“国多马,富人至四五千匹”。汉,元封年,(公元前110年到105年间),汉帝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下嫁乌孙昆弥。细君在乌孙生活期间曾作歌,“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这是对当地生活的写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乌孙与汉和亲后,汉长罗侯常惠,“将三校屯赤谷”,内地的农业生产技术随之注入乌孙国。唐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公元640年和702年,唐朝分别在安西(今库车)和北庭(今吉木萨尔)设都护府,管辖我国西部地区。著名的碎叶镇隶属安西都护府,为安西四镇之一。碎叶镇位于伊塞克湖之西(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楚河之滨,地当弓月(今霍城北)、龟兹、怛罗斯(今中亚江布尔哈萨克斯坦南部)之间,是唐代西部边疆的军事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p> <p>&nbsp;&nbsp;&nbsp;&nbsp;&nbsp;温泉县母亲石</p><p>“母亲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州温泉县查干屯乡境内,东距县城直线距离36.5公里。此地也是一个著名的山口,地质上地下由左支流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漂砾花岗石组成,地上散布着冰碛漂砾花岗岩,分布于博尔塔拉河左岸。这里有些大漂砾花岗石散布于地表,其中一块高大花岗漂砾石形状奇特,形似一母亲昂首挺胸,处于临产状,当地人称其为“母亲石”。</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疆地区发现岩画的地点很多,本布图岩画仅仅是众多岩画分布地点之一。对本布图岩画的初步分析已经发现其本身具备许多与其他地点岩画不同的地方。</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本布图岩画中敲凿极深的岩画占相当的比例;人兽合一的岩画以及十分简练又主题突出的男性生殖崇拜的岩画等,都极富特色。这些有别于其他岩画的特殊图形和制法,很可能说明了本布图岩画在文化上包括时代上和其他地点的不同。</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些有别于其他岩画的特殊图形和制法,很可能说明了本布图岩画在文化上包括时代上和其他地点的不同。而整个温泉县的岩画、阿敦乔鲁及其他地点,还有阿勒泰山南麓以及在新疆其他广大地区发现的岩画,其带有硕大的角的雄性羊和雄性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种只射杀雄性动物的现象究竟是出于对雄性(男性)的崇拜,还是早期狩猎的禁忌,抑或是保护动物资源的平衡目前还不得而知,需要今后做更加细致和深入的研究。</p> <p>&nbsp;&nbsp;&nbsp;&nbsp;&nbsp;阿敦确鲁石头城:阿敦确鲁石头城位于温泉县西部、博尔塔拉河上游,群石林立,形成了一片原始的石头城堡。石头成千上万,千姿百态,似人似物,神形兼备,或粗犷,或细密,或奇绝,或诡秘,浑朴中略带狂狷,威猛中又带妖媚,行走其间无感到神秘莫测,令人浮想联翩、思绪驰骋。</p> <p>&nbsp;&nbsp;&nbsp;&nbsp;&nbsp;最神秘的便是“母亲石”,宋朝时就被附近的牧民奉为求子祈福之神。它造型奇特,极具“灵气”,前来祭祀朝拜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景区内还有许多春秋战国时期“赛种人”墓葬群、古岩画,可供游人怀古探秘。</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西汉至元明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吐鲁番盆地中心城镇,历经西汉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400年左右。</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高昌故城包括外城、内城和宫城(可汗堡)3重城,城址内分布有大量宗教建筑遗址和宫殿遗址。寺院建筑内有摩尼教壁画和佛教壁画、塑像等。城内遗物丰富,出土有不同文字的文书和经典。宫城在最北面,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2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1座不规则的方形宫城,俗称“可汗堡”。高昌故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p> <p>&nbsp;&nbsp;&nbsp;&nbsp;&nbsp;公元627年,唐朝玄奘法师一人一马,经历了数十天的艰难跋涉,九死一生跨过了800里戈壁荒漠,经伊吾国(哈密)来到了高昌国。在高昌国讲经一月有余,高昌国王赠送了随从、马匹、小僧、盘缠等,唐僧继续西行天竺取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吐峪沟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约55公里,属鄯善县吐峪沟乡。原有洞窟94个,全部开凿在吐峪沟沟口两旁的高山峭壁上,现大部分洞窟已塌毁,仅有8个洞窟尚残存部分壁画。这里曾发现不少三,五,六世纪时期的写经。吐峪沟千佛洞大约开凿于公元五世纪的北朝。唐《西州图志》谓为“丁谷窟”。它静处于吐峪沟乡内,西距高昌故城15公里。从史籍了解到,唐代的吐峪沟,寺院重重,香火袅袅,背依危峰,下临清溪,绿树掩映,沟谷深处,难见星月。</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吐峪沟东南区的第四号窟是吐鲁番地区早期石窟之一,窟内壁画上的汉文榜题的字体与五世纪末六世纪初的写经相仿,说明这里的早期石窟大约就开凿于此时。这种早期石窟,其形有天中坛的穹庐顶方形窟,也有从龟兹传来的长方形券顶,后部立中心柱的支提窟。窟内塑像早已毁掉,尚存壁画题材有本生故事和千佛等。</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吐峪沟霍加木麻扎:是游客进入南谷口见到的第一个著名的古代宗教遗迹,全称为艾斯哈布·凯海夫麻扎,据说已有1300多年历史。吐峪沟霍加木麻扎,传说伊斯兰教传教士最早来中国传教,历尽艰辛,终于东行来到吐峪沟。在携犬的当地牧羊人的帮助下,叶木乃哈等6人便长住此地继续传教,伊斯兰教在吐峪沟开始盛行。</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叶木乃哈等6人和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牧羊人)去世后,被埋在山洞里,即现在的吐峪沟麻扎。据德国探险家冯·勒柯克著作记载,直到20世纪初,仍有来自土耳其、印度等国的穆斯林到这里旅游。现在,每年都有来自南北疆、宁夏、青海、甘肃、土耳其、港澳台等地游客来旅游。</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中国古代,天山是中西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之一,“丝绸之路大”都从天上经过,唐朝,在“丝绸之路”的北路上,还有一条从弓月到龟兹的支线。弓月是南通安西都护府龟兹,东达北庭都护府庭州,西到碎叶镇的交通要地。根据1960年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记载:当时在新疆西部运输丝织物的数量相当大,“一次竟可举取275匹”。这条路线大致是由库车西出,经拜城、木札特山口、汗呀伊拉克、昭苏、伊宁到达霍城一带。</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代高僧玄装法师就是经由此路线,抵达大清池(伊塞克湖),这已由清代椿园和景廉从伊犁南行经,木扎尔特通道抵达阿克苏后,所著«西域闻见录»(公元1776年)和«冰岭记程»(公元1862年)纪实见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交河故城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交河故城是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达到鼎盛,9至14世纪由于战略位置重要,连年战火,交河城逐渐衰落。元末察合台时期,吐鲁番一带连年战火。交河城毁损严重,终于被弃。</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4世纪蒙古贵族海都等叛军经过多年的残酷战争,先后攻破高昌,交河。同时蒙古统治者还强迫当地居民放弃传统的佛教信仰改信伊斯兰教。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打击下,交河终于走完了它生命的历程。</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上,木头沟西岸的悬崖上。凿有洞窟83个,现存57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有壁画的40多个,总面积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内较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位于吐鲁番县城东南的火焰山沟谷中,距高昌城22公里。千佛洞开凿于沟西崖壁上,木头沟即在洞窟下面蜿蜒流出。现在较早的洞窟是公元六世纪(唐代初年)麹氏高昌时期的遗存。</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最繁盛的时期是西州回鹘时期,公元九世纪中叶,回鹘人在高昌建立王国,并崇信佛法,于是这里成为回鹘国王家贵族寺院,现存大部分洞窟即为此时所建。所以现存的柏孜克里克石窟是回鹘文化艺术的宝库。</p> <p>&nbsp;&nbsp;&nbsp;&nbsp;《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碑》“戈登碑”位于昭苏县城以西60多公里,在苏木拜河东岸的格登山上,据碑文介绍,该碑是一场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的见证。乾隆二十年(1755年)2月,清政府派兵平定了,在沙俄唆使下继续分裂祖国、大搞武装叛乱的准噶尔部蒙古贵族首领达瓦齐。乾隆皇帝为纪念这一战役的巨大胜利,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命令勒石记功于格登山。是竖立在格登山上的一方巨型花岗岩石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碑身两面,镌刻汉、满、蒙、藏4种文字碑文。碑文为日出东海浮雕图案。全文竖排,以汉文共计210余字,主要记载了清军平定准噶尔部首领达瓦齐叛乱的经过和战绩。格登山碑建于公元1760年。 200多年来,格登山因此石碑而声名远扬, 现石碑虽经风蚀雨剥,碑文已经斑驳,但整体碑石完整无损。“戈登碑”也是乾隆皇帝为西域书写过的4块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御碑,这是仅存的一块,已被列入新疆的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p> <p>&nbsp;&nbsp;&nbsp;&nbsp;惠远钟鼓楼:惠远钟鼓楼位于古城中心,它的四个方向正对四个城门,为四层三檐歇山顶的木结构建筑。是一座体现清代建筑风格的古建筑。钟鼓楼始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此后曾进行过三次维修,现保存完好,是全疆仅存的一座有较远历史的传统高层木结构建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惠远文庙是新疆境内仅存的两座文庙之一(乌鲁木齐文庙),始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位于霍城县惠远镇城东大街北侧,紧邻伊犁将军府,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面积558平方米。</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伊犁将军府:伊犁将军府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将军府。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惠远乡境内,军府设在惠远城内,惠远乡东侧,南距伊犁河约7.5千米,东南有惠远老城。主要建筑有军府大门,将军府正殿,将军亭、东西营房、客房、书房等。大门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木结构建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伊犁将军府旧址在新疆霍城县惠远城内。现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旧址坐北朝南。院内古木参天;厅堂、台榭、曲径、回廊,依然存在。小巧玲珑的“将军亭”已修缮一新,伫立在青松绿树之间。昔日将军府门前的一对造型奇特的石狮,仍存院内,神态逼真,惹人喜爱。</p> <p>&nbsp;&nbsp;&nbsp;&nbsp;&nbsp;惠远古城东门——景仁门城楼上瞭望,虽然古城经历了岁月变迁、风雨飘摇,但伊犁将军的赫赫威名与号令犹在耳边。“惠远”是清朝乾隆帝亲赐之名,取大清皇帝的恩德惠及远方之意。据记载:从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伊犁将军明瑞在伊犁河北岸度地筑城开始,至辛亥革命爆发的近150年间,惠远城一直是清政府统辖天山南北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伊犁将军的驻地,更是当时新疆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在新疆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也积淀了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保存较好的惠远城,曾是闻名中外的“伊犁九城”之首,城内至今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钟鼓楼。将军府旧址在古城内东大街,坐北朝南,是一座园林式的四合院建筑群。门口有两尊俯卧雄视的石狮,院内古树参天,4棵古树是历史的见证。</p> <p>&nbsp;&nbsp;&nbsp;&nbsp;&nbsp;沙俄时期的界碑,上面还刻有沙俄的鹰的符号。</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圣佑庙:圣佑庙坐落在新疆昭苏县城西北,天山脚下的洪那海河畔,清幽肃穆,壮观宏伟,现存建筑8座,四周围墙环绕,是中国边锤难得的一处古建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圣佑庙建筑宏伟壮观,气氛庄严肃穆,是这一带蒙古族牧民求神祈祷的场所。坐北朝南,布局严整。中轴在线依次陈列有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和后殿,东西两侧各有硬山顶的配殿,并有东楼、西楼与之相对应。院中还修建有八角形平面的两层两檐楼亭。 大殿的平面为方形,有七开间。二层为歇山顶,出檐深远,举折高。</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圣佑庙的整体布局和中土佛教相似,但细部处理仍透露出藏传佛教特点。[3]布局呈中轴线结构,有山门、钟楼、鼓楼等。殿有重檐,汉式的大歇山顶,殿顶正中有银色金属法器装饰,但不是常见的法轮或莲花。</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殿之前也有类似天王殿的结构, 但此殿中空无一物。各殿均已无匾额,主殿前方两侧的殿堂应是药师殿和密宗殿。有些窗棂上系着细布条,有几处还有印着着藏文的白色经幡,上绘驮法器的骏马形象。</p> <p>&nbsp;&nbsp;&nbsp;&nbsp;&nbsp;寺庙座北朝南,前殿,大雄宝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布局对称。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鎏金沥粉,气势恢宏。正壁和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国中原传统风格的壁画,廊画等。大殿前,高悬汉文书写的“敕建圣佑庙”匾额。殿内陈设着数百尊佛像,张挂着来自西藏的帐幔,旗幅,锈工极其精美。</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阿拉沟烽燧,位于托克逊县阿拉沟口,西距县城约45公里。烽火台用石头建筑,背倚危崖,面向涧口。建造年代为唐代。阿拉沟烽燧周长约130米,墙基厚3米,高6米,方形烽燧,出土了唐代借贷契约书及戍边卫士姓名文书。虽然历经千年的风雨剥蚀,但基本完好,是新疆唯一的石头烽燧,也是见证阿拉沟千年兴衰的历史老“人”。</p> <p>  维吾尔语把这个烽燧叫做“口塔什吐尔”,意思是“石头垒起的烽燧”。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灭高昌后建立西州,在托克逊设置县级行政机构,实施屯垦戍边政策。作为驻军通信的设施——烽燧和驿道,在此大地延绵不绝。唐朝政府在阿拉沟一带设置烽燧,说明唐王朝曾在这里建过相当严密的军事布局。</p> <p>&nbsp;&nbsp;&nbsp;&nbsp;阿拉沟金饰:中国战国至西汉时期工艺美术品。1976~1977年出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矿区阿拉沟竖穴木椁墓中,共有金银片40余件。金银饰片轻薄如纸,形状有狮形、盾形、六角形、菱花形等,纹饰有虎、狮、兽面、花瓣、田字等纹饰,均采用模压制成。其中以虎纹圆金牌、狮形金箔、对虎纹金箔带最精彩。</p> <p>&nbsp;&nbsp;&nbsp;&nbsp;&nbsp;阿拉沟在古代就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古道,从中国内地西行至吐鲁番后,从托克逊县城西行经伊拉湖乡到鱼尔沟镇,进入阿拉沟,翻越奎先达坂,经老巴伦台、尤尔都斯山间盆地北部、艾肯达坂、防雪墙、巩乃斯林场、进入伊犁地区,再经那拉提西行到达伊宁再与丝绸之路北道和新北道相连进入中亚地区。这条古道由于条件恶劣,现今已极少从此道穿越天山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黄庙:和静县不仅自然风光得天独厚,而且还以“佛教圣地”著称于世。境内曾有喇嘛庙38座,僧众达千人之多,巴仑台黄庙是其中最壮观的一座,由15所寺庙组成,是综合性的喇嘛寺庙群,鼎盛时期内设哲理学院、密宗学院、医学院、佛学院等,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是新疆最大的黄教圣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黄庙介绍:境内曾有喇嘛庙38座,僧众达千人之多,巴仑台黄庙是其中最壮观的一座,由15所寺庙组成,是综合性的喇嘛寺庙群,鼎盛时期内设哲理学院、密宗学院、医学院、佛学院等,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是新疆最大的黄教圣地。</p> <p>&nbsp;&nbsp;&nbsp;&nbsp;&nbsp;地理位置:黄庙是南路旧土尔扈特部的喇嘛总庙,又名永安寺,是新疆最大的一个综合性寺庙群。由于藏传佛教格鲁派称黄教,巴音郭楞喇嘛信仰黄教,修的寺庙始称黄庙。再者,黄庙群皆为黄色金顶,由此称黄庙。黄庙位于和静县巴仑台镇的老巴仑台沟,距和静县城50公里。它背山临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风景如画,现建有黄庙避暑山庄。</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黄庙历史:黄庙群始建于1888年,原有15所寺庙组成,总建筑面积2万4千平方米,“文革”时期被拆除,现仅存三所,1998年西藏哲蚌寺活佛生钦六世捐款200万元重修了黄庙主庙。在黄庙以西有原满汗王行宫和满汗王墓。黄庙又是哲理学院,是喇嘛学习佛教哲学、天文、历算等课程的地方,在建筑、造像和壁画艺术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藏传佛教的艺术风格。</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黄庙是寺院的一种,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黄庙(藏传佛教寺院)住喇嘛。</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和静县黄庙的设计基本上依照汉藏混合式的方法。总体布局采以中轴线贯穿的方法,左右对称式,两侧都做平顶单层平房。主体建筑建在全庙略偏北的中轴线上,有两座建筑一个山门;主体大殿平面面阔五间,做成“三软二硬”式样。进深分前后两壁殿堂,但是在院中之上建设一个汉式歇山式殿顶,所以这个院子变成了大经堂。</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克孜尔尕哈烽火台位于新疆库车县依西哈拉乡境内,坐落于却勒塔格山南麓盐水沟沟口的冲击台地上。烽燧基底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6米,南北宽约4米。烽燧雄伟挺拔,建于汉代。烽燧即烽火,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夜间举火称“烽”,白天放烟称“燧”。它是目前古丝绸之路北道上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位居丝绸之路北道的黄金地段。</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苏巴什古城:苏巴什古城,又称昭怙厘大寺,位于新疆库车城郊的北山龙口,古城前方,三山对峙,地势险要。并有山泉由龙口喷薄而出,汇入蜿蜒曲折的库车河。</p> <p>&nbsp;&nbsp;&nbsp;&nbsp;&nbsp;位于库车县东北23公里的秋里塔格山南麓,系魏晋时佛寺遗址、有高塔数处,北面有佛洞,洞壁刻有龟磁文字和佛像。昭怙厘大寺又称苏巴什佛寺,是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分东、西两部分,分布于铜厂河东西两岸。东寺依山而筑,寺内有房舍和塔庙遗址,全系土坯建造,墙壁高者达10余米。</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城内有三座高塔,最北一塔耸立于山腰,可俯瞰全寺遗址。西寺呈方形,周长约318米墙高10米,围墙内残垣密集,似为僧舍所在地。遗址上有数处高塔。北面有佛洞一摊,洞壁上刻有龟兹文字和佛教人物像。过去曾出过铜、铁、陶、木器及壁画、泥塑像等,还发现写有古民族文字的木简及残纸。</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库车王府:“库车王府”位于新疆库车县城,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20世纪初,原“库车王府”仅存部分房屋和城墙,因而,2004年库车县政府投资1300万元,根据达吾提·买合苏提的回忆,在原址重建“库车王府”。</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库车王府全称为“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回部亲王”就是“维吾尔王”,统领着天山南部维吾尔族的大部。 库车王府始建于清朝道光八年,也就是公元1828年。乾隆年间,回部亲王的第一代王爷名叫米尔扎·鄂对,是统领南疆重镇库车、阿克苏、拜城三城的地方官员。</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朝政府在平定准噶尔及大小和卓叛乱时,米尔扎·鄂对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此,乾隆皇帝册封他为“一品扎萨克达尔汗”。 到1949年9月26日,新疆和平解放,世袭亲王共计十二代。第十二代亲王达吾提·买合苏提(1927—2014),是中国最后一位的王爷。他已经88岁高龄(于2014年7月30日去世),担任库车县政协副主席职务,也是中国目前年龄最大的国家公务员。</p> <p>&nbsp;&nbsp;&nbsp;&nbsp;克孜尔尕哈千佛洞:阿克苏克孜尔尕哈千佛洞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阿克苏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的山沟内。为唐代遗址。共有46个洞窟。解放前大部份被毁。现在较完整的洞窟有38个,其中19个为支提窟,19个为毗河罗窟。窟中壁画多为佛本生故事像,以及披甲、剑,脚著长革动靴的龟兹武士供养人像等。</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较为特殊的是第24号窟,为七角形平面,窟中有中心柱,左右开甬道,后壁有隧道,且又是平顶的支提窟,此种形式为其他窟群所罕见。有壁画的洞窟共11个,其题材、风格与克孜尔干佛洞大致相同,是以本生故事和座佛像为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根据1960年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记载:当时在新疆西部运输丝织物的数量相当大,“一次竟可举取275匹”。这条路线大致是由库车西出,经拜城、木札特山口、汗呀伊拉克、昭苏、伊宁到达霍城一带。唐代高僧玄装法师就是经由此路线,抵达大清池(伊塞克湖),这已由清代椿园和景廉从伊犁南行经,木扎尔特通道抵达阿克苏后,所著«西域闻见录»(公元1776年)和«冰岭记程»(公元1862年)纪实见闻。</p> <p>&nbsp;&nbsp;&nbsp;&nbsp;«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行径木扎尔特山口(今夏塔古道)记载。</p><p>1.“国西北行三百余里,度石碛,至凌山”。</p><p>2.“山谷积雪,春夏合冻,虽时消泮,寻复结冰。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行人”。“自开辟以来,冰雪所聚,积而为凌,春夏不解。凝沍汗漫,与云连属。仰之皑然,莫睹其际。或高百尺,或广数丈。由是蹊径崎岖,登涉艰阻。……,席冰而寝”。</p><p>3.&nbsp;&nbsp;“7日之后,方始出山”。</p> <p>«西域闻见录»记载:</p><p>1. “塔木哈他什台南行四日,皆戈壁,无水草,近台八、九十里大石嶙峋,偏满路衡,牲蓄皆于石隙置足”。</p><p>2.&nbsp;&nbsp;“由,克噶,察哈尔台男星游学海,一望无极,冬雪极深,夏亦冰雪泥淖,人蓄皆于山坡侧岭,羊肠曲径而过。……过此二十里侧冰山巢,无土沙,无草木,在在皆冰,冰之厚薄,初不知几何寻丈,层峦叠嶂,千仞攒空,巉巉如嵩华着皆冰也。时闻冰裂,其声琅然,山谷相应,……(冰石)小者如拳、如粟,大者如屋、如楼,往往有数十丈大石,惟径尺冰柱支撑而立”。</p> <p>«冰岭记程»</p><p>1. 由塔玛哈塔什军台至扎木台约三百二十里。</p><p>2.&nbsp;&nbsp;南行,“怪石峻嶒,马行无一安步”,“大石林立,从石罅中觅路而行,”“无处非石,大者如屋,玲珑瘦透,雅可瞻玩”。“经雪海,四山环绕,中广裹数里,皆积雪,冬夏不消,莫测深浅。……(至穆素尔达坂)数十里无处非冰,或小如培楼,或高如邱陵。若崩若溃,忽断忽续……人马履冰而行,高下曲折,极崎岖之致,逼仄处路仅一线,异常危险。……”</p><p>3. “”9日入山,16日至破城子,除去13日小住一日,山行七日。”</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清,乾隆年间,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封建贵族的叛乱,乾隆皇帝亲笔作文,树碑与托木尔----汗腾格里山东北的格登山。“敕銘格登,以昭亿世”。清政府在南北疆兴办屯证,发展水利,奖励人民开荒种田,天山南北经济进一步发展,天山木扎尔特通道再度繁荣,商旅驼骑,换防官兵来往此道。清代文献,«冰桥道里记»对这条通道记载颇详。</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中国佛教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秋里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克孜尔石窟有4个石窟区,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克孜尔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考证,库车县为2000年前亚利安人建立的古龟兹国所在地。古龟兹国于公元前176年建国,公元1001年被回鹘所灭,存在了一千多年。龟兹国在汉唐之际是西域36国中的大国之一,其国土包括了库车盆地绿洲、赛里木绿洲、拜城绿洲、阿克苏绿洲、新和绿洲、沙雅绿洲和轮台绿洲。</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地的居民构成比较复杂,从人种上说,既有东方的蒙古利亚人种,也有西方的欧罗巴人种;从民族上讲,龟兹境内曾有羌、塞、月氏、乌孙、匈奴、突厥、回纥和汉人,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都逐渐融合成了龟兹人。当地的语言与焉耆、高昌一带的语言相近,俗称焉耆龟兹语。龟兹本土的文字借重去卢文者甚多,属婆罗米斜体字母。此外,汉文、粟特文也是流通文字。</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早在公元一世纪,约东汉明帝时,佛教就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新疆,到公元十三四世纪伊斯兰教代替佛教止,佛教在新疆兴盛了1000多年。公元四世纪,龟兹王国的佛教已很兴盛,不仅修建了很多装饰富丽、规模宏大的寺庙,还集中能工巧匠和著名画师等,大兴土木建造气势恢宏的克孜尔千佛洞。</p> <p>&nbsp;&nbsp;&nbsp;&nbsp;&nbsp;克孜尔石窟群修凿的年代开始于东汉,结束于唐末。历代龟兹王对这项工作都极为重视。公元七世纪,龟兹王国的佛教达到极盛,甚至连龟兹王宫都装饰得同寺庙一般。其间历代龟兹国王对克孜尔千佛洞石窟群的建造,更没有停止。</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节日期间,各佛寺都用珍宝锦绮把佛像装饰起来,然后载到彩车上,在城内街道上缓缓而行。上自国王、王后、贵胄、大臣,下至庶民百姓,都脱掉帽子,穿上新衣,赤着双脚,手拿鲜花出门迎接佛像。待佛像驾临,人人顶礼膜拜,个个焚香散花,仪式极为隆重。</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考证,中国古代有名的高僧——鸩摩罗什就出生在这里。他的母亲是龟兹王白纯的妹妹。他7岁出家,9岁跟随母亲到了北天竺,在名僧盘土多达多处学习佛经。12岁时,同母亲一起返回龟兹。龟兹王听说他回来了,亲自远迎,并专门为他造了金狮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并请他升座说法。西域各国国王一见他升座,都在他的座侧听讲。</p> <p>&nbsp;&nbsp;&nbsp;&nbsp;&nbsp;阿合奇县城东部天山里的古岩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南天山山脉伊姆岗套山阿合奇县东部古岩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乌什县城边的燕子山,因山体上存留海底生物化石形如燕子而得名。</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燕子山陡峭险峻,因山石中藏有远古时代的海生贝壳类动物化石而得名。拾级而上,可见一巨大石刻题迹:“远近汉唐”。凭山远眺,阡陌纵横,山峦起伏,乌什山城尽收眼底。</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燕子山下林荫深处,九眼清泉一字排开,泉眼翻滚如沸,四季不断,小幽园依山崖、傍泉水,参天古柳掩映人工湖,湖中建一石舫,两侧有拱桥相连,山上山下点缀着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布局十分精妙。</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山上蚌壳化石比比皆是,有的成片镶在岩壁上。化石千姿百态,有的形似燕头,有的形似燕翼,燕尾,故有燕子山之称,实则是一座蚌壳化石山。</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远古时代,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燕子山山腰石壁中,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石碑,上刻“远迈汉唐“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形象地记述了乌什县远在两汉和唐代就与我们伟大的祖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相传这是唐僧住过的山洞。</p> <p>&nbsp;&nbsp;&nbsp;&nbsp;&nbsp;古老戈壁荒漠上的羊角堆,在乌什县西部的戈壁荒漠上,有一片古老残旧的马扎,在马扎旁边有一个盘羊角堆,旁边还散落着零星点点的盘羊角……。</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当地人介绍,这些羊角堆已经有许多年了,看看脚下的盘羊角,应该是有一定的年限,也许是古老游牧民族的一种祭祀方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七个星佛寺遗址:七个星佛寺遗址,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位于焉耆县七个星镇西南部的一道低矮的山梁和坡地上,是佛教文化东传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焉耆国的佛教中心。七个星,阿耆尼国伽蓝。伽蓝,一名僧伽蓝,即寺院,梵文意为众园。该佛寺为阿耆尼国中最大的一处佛教寺院,晋唐时期最为繁荣。</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七个星千年佛寺遗址,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新疆仅有的佛塔、佛殿、讲经堂和僧房生活区并存的建筑群遗址,曾是晋唐时期焉耆国的佛教中心。整个佛寺遗址占地面积逾4万平方米,寺院遗址分南、北两大部分,以遗址中部的泉沟为界,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p> <p>&nbsp;&nbsp;&nbsp;&nbsp;&nbsp;七个星佛寺院残存大小建筑93处,洞窟残存11窟。残存佛像基座,窟内有乐伎、朵云纹、飞天等壁画遗存,出土泥塑佛、菩萨、天王,供养人等头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七个星佛寺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和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地面寺院遗址分布于山梁和坡地上,一条自然泉沟将建筑群分为南北两大区(即今所命名的南大寺和北大寺),寺院残存大小建筑93处,总面积约40300平方米。</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该遗址是新疆仅存的、同时保有佛塔、佛殿、石窟的珍贵遗址群。洞窟的形制大致与克孜尔一期洞窟相似,壁画比较精美,佛像造型丰满和祥,具有犍陀罗和中原的风格。对于研究古代焉耆史乃至西域社会发展史、佛教史、戏剧史等具有着重要的价值。</p> <p>&nbsp;&nbsp;&nbsp;&nbsp;&nbsp;焉耆佛教艺术早期受健陀罗影响,晚期的彩绘泥塑,表现出强烈的东方审美情趣。佛寺雕塑多为木骨泥塑,有佛、菩萨、比丘、武士、婆罗门、供养人等。雕塑人物形象与彩绘壁画相结合是焉耆佛教艺术的一大特点。</p> <p>&nbsp;&nbsp;&nbsp;&nbsp;&nbsp;铁门关位于天山霍拉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部,东距新疆巴州州府库尔勒市约50公里,西距巴州轮台县城约150公里,距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约500公里。铁门关扼孔雀河上游陡峭峡谷的出口,曾是南北疆交通的天险要冲,古代“丝绸之路”中道咽喉,为中国古代二十六名关之一。</p> <p>&nbsp;&nbsp;&nbsp;&nbsp;铁门关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北倚天山中脉库鲁克山和霍拉山,南临世界第十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库尔勒绿洲平原的南部、西部与塔里木盆地相连,形成一个广阔的扇形绿洲。新建兵团铁门关市就位于绿洲上。</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尉犁县罗布人峰燧,据介绍,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和蒙古族等其他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以游牧为生,而是以捕鱼和狩猎为生。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千百年来他们与世隔绝,如今,沙漠中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最后的罗布人”。他们在沙漠中的海子边打鱼狩猎,保持着原始的风俗习惯,其生活充满了神秘色彩。</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碎叶城是唐朝在西域设的重镇,位于中亚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也是丝路上一重要城镇。它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曾经多次修筑城墙,唐代碎叶城就是仿长安城而建。</p> <p>&nbsp;&nbsp;&nbsp;&nbsp;地理位置:碎叶城,又作素叶城、素叶水城,因其依傍素叶水,故得此名。其故址在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8公里处的阿克-贝希姆(Ak-Beshim)。碎叶城曾是唐王朝经营西域的“安西四镇”之一。</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碎叶城,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西域地区,自公元前一世纪汉朝设立西域都护以来,就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碎叶城地处“丝绸之路”两条干线的交汇处,中西商人汇集于此,东西使者的必经之路。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nbsp;&nbsp;&nbsp;&nbsp;&nbsp;名称由来:</p><p>“碎叶城”本意“小叶城”,关中话—西安话(古长安话,属京畿官话)中“碎”即“琐碎”之意。所以“碎叶”并非是破碎的叶子,而是细小琐碎的叶子。故唐朝长安话的“碎叶城”本意就是“小叶城”。</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云:“至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方事畋,戎马甚盛。……既与相见,可汗欢喜,云:‘暂一处行,二三日当还,师且向衙所’。……三日可汗方归,引法师入。可汗居一大帐,……法师去帐三十余步,可汗出帐迎拜,……因停留数日,……又施绯绫发服一袭,绢五十匹,与群臣送十余里”。</p> <p>天山古道</p><p>长2500公里的天山古道也称唐僧古道,是连接中亚草原与中国西北沙漠的捷径,也是最为险峻的古代山路。公元627年玄奘西行取经,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阿克苏出发,翻越凌山到伊塞克湖,走的正是这条“难以全生的危险道路”。中国历代王朝的使节、商人、僧侣和军队曾一批又一批在这条古道上循着天山北麓的峡谷西行到楚河流域和西域各国。</p> <p>碎叶河</p><p>碎叶河(又名楚河)河谷位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呈东西走向,长200公里,最宽处80公里,两边雪峰平均高度3700米,山里多温泉,谷地气候宜人,可称得上丝绸之路上又一“河西走廊”。</p> <p>古城遗址</p><p>据玄奘记述,自凌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伊塞克湖),清池西行500余里至碎叶水城,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根据这一记载,我们在楚河南岸找到了唐代中国在西域设的重镇--碎叶城遗址,这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经过1000多年风吹沙打,雨水冲刷,这座唐代中国城已风化瓦解成为一座巨大的土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爬上这座荒草丛生的古城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唐朝军队修建的周长达26公里的墙断壁。考古学家们在此城的寺庙废墟内拣到四枚唐代钱币,上面有“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字样。可见,碎叶在唐代也是座重要的商镇。</p> <p>&nbsp;&nbsp;&nbsp;公元628年,唐僧取经从甘肃敦煌出发,先后到伊吾(哈密)、高昌国(吐鲁番)、巴伦台、焉耆国、龟兹(库车)、姑墨(阿克苏)、乌什县,翻越天山別跌里山口到达现在吉尔吉斯斯坦伊赛克湖赤谷城,沿着伊赛克湖南岸到达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僧玄奘法师西去,曾在碎叶城停留,在此城见到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得到可汗所赠丰厚资助及通行国书,并派一名通解汉语的少年随行,一路护送西去。</p> <p>&nbsp;&nbsp;&nbsp;&nbsp;《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云:“至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方事畋,戎马甚盛。……既与相见,可汗欢喜,云:‘暂一处行,二三日当还,师且向衙所’。……三日可汗方归,引法师入。可汗居一大帐,……法师去帐三十余步,可汗出帐迎拜,……因停留数日,……又施绯绫发服一袭,绢五十匹,与群臣送十余里”。</p> <p>&nbsp;&nbsp;&nbsp;&nbsp;&nbsp;碎叶城岩画最多属于第三第七纪元,这儿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由于多年的战乱,国王的女婿也去远方打仗了,噩耗传来,只有国王的女儿不知道,大家一直隐瞒着不幸的消息,公主思夫心切,每天都去小山上望着远方。一天又一天,国王为了满足公主的愿望,专门修建了这一座塔拉那古塔,以便公主每天登高望远,盼夫归来……</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吉尔吉斯斯坦古碎叶城遗址</p> <p>&nbsp;&nbsp;&nbsp;&nbsp;&nbsp;吉尔吉斯斯坦纳纶州东部天山里,有一处古代遗址,依山傍水尔建,看起来像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佛寺遗址。又有点像一个古堡,全部由片石垒砌,高大厚实的墙壁,中间是圆顶状建筑,周边有许多佛教的佛龛,可惜已经看不清原貌,圆顶高有十米以上,周边还有对称的多个耳房,很像是佛家诵经打坐的地方。</p> <p>&nbsp;&nbsp;&nbsp;&nbsp;&nbsp;纳纶天山里的古堡,两侧的耳房都是相通的,还有两个耳房里有很深的井,也许可以防范风险吧。据说是九世纪前后丝绸之路上的佛家寺庙或者是驿站……。</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纳纶天山里的古遗址所在地,离中国新疆克州的吐尔尕特口岸不远,直线距离不足七八十公里。这在手机的地图上可以看出……。</p> <p>&nbsp;&nbsp;&nbsp;&nbsp;&nbsp;这儿应该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处古堡吧……。</p> <p>&nbsp;&nbsp;吉尔吉斯斯坦天山费尔干纳贾拉拉巴德古堡</p> <p>&nbsp;&nbsp;&nbsp;&nbsp;《大唐西域记》有云:“自素叶水城至羯霜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地名窣利,人亦谓焉。”窣利即《北史?西域传》之粟特,为公元5-8世纪,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昭武九姓国的总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塔什干,古代赭石国,也作石国,是昭武九姓国中仅次于康居的大国。玄奘法师在瓜州的向导石盘陀就来自于这里。乌兹别克斯坦名城塔什干拥有2000多年历史,在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时尽毁。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重大地震又一次摧毁了这座城市,塔什干的现貌是前苏联政府所重建。</p> <p>撒马尔罕古城遗址</p><p>&nbsp;&nbsp;&nbsp;&nbsp;&nbsp;今撒马尔罕周边地区曾经存在过众多西域城邦,其中以康国为诸国宗主,玄奘称其飒秣建国,汉代作康居。《隋书》、《唐书》皆为康国。该国之都城与国同名,遗址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北4公里的阿夫拉西阿卜(Afrasiab)高地上。约建于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时曾为索格底亚那的首府,时称“玛拉坎达”。</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征战的身影。撒马尔罕古城也曾是铁木尔帝国的首都。唐代为中亚最大城市。玄奘西行恰此强盛之时,留下了“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凡诸胡国,此为其中……”的印象。</p> <p>&nbsp;&nbsp;&nbsp;&nbsp;撒马尔罕古城东门——中国门遗址,</p><p>古城的东门叫“中国门”。这不仅仅因为古城正对着遥远的东方,更显示了中国在中亚贸易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有了这扇大门,繁华的长安城得以与此地一脉相通。如今,这里连门的形状也难以辨别,仅留二山坳间一条地势稍低的窄道。</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铁门关遗址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萨布兹(Shahr-isabz)以南约90公里处。它是羯霜那国的坚实屏障,西突厥汗国视其为西界。此城同国名,羯霜那城始建于7世纪初,从14世纪中叶的帖木儿时代改称为沙赫里萨布兹。</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唐玄奘途经羯霜那国,对于铁门留下了生动翔实的记叙:“铁门者左右带山,山极峭峻,虽有狭径,加之险阻,两傍石壁,其色如铁。既设门扉,又以铁固,多有铁铃,悬诸户扇,因其险固,遂以为名。”(《大唐西域记》)</p> <p>&nbsp;&nbsp;&nbsp;&nbsp;&nbsp;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撒玛尔罕,唐玄奘西行穿越了横跨中亚四国的天山山脉,直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撒玛尔罕开始转向南,进入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