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秧苗

小木的诗屋

<p>  我有过下湖插秧的经历,那年我十六岁。</p><p> 这个湖现在看来并不遥远,距安陆不过50分钟的车程。但那时在我的眼中却是一次旅行,是第一次坐火车走出家门的荣幸。</p><p> 跟着母亲,塆间的几位婶子,借着还算明亮的月光我们出发了。顺着徐家河水渠走了将近40分钟,便拐进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路。一路上,大家闷着声,我想一定是为了保存体力,忙着赶路。沿路有青蛙打着招呼,对这群顶帽背包的农人,它们格外的亲近。风吐着舌,让汗渍渍的步履稍有轻松。</p><p> 天濛濛亮,我们终于赶到了三陂港非常简陋的站台。对那匹即将呼啸而来的怪兽,我心怀敬意,也充满好奇。远远地几声嘶吼,一束强光扑面而来,我竟孩童似地手舞足蹈起来。</p><p> 好不容易几番车转,我们终于找到了下家。婶们讲好了价钱,一天8块。主家看了看闪躲在大人们后面的我,轻轻一叹:这娃看上去这么弱,我看年纪也不大,怕她吃不消,还是让她搭车回去吧"。大人们一阵嚷嚷:莫看她个小,熬劲蛮劲可大哩,一塆间的大人插秧都比不过她,不信,你可以试用她一天。"</p><p> 幸亏有婶们的拍胸竖指,我才万幸留了下来,但主家讲好价钱:我是囡,一天七块。</p><p> 午饭后,我们一行下田了。太阳不再柔和了,晃着眼,辣着背。我们一字排开,各自打好自已的码头。婶们把我夹在中间,左右两边总不忘快手多放几棵秧,属于我的地界很窄很小。当我直起身子伸伸又酸又痛的腰板时,我发现己被婶们帮衬得只剩几棵的间距了。"娃呀,跟着走就行了,你能跟着妈走出来就很不错了。″这时,总有几串泪会顺着我伏下的脸,扑嗵扑通往泥水里掉…</p><p> 母亲总在边角处下脚,秧田歪歪扭扭的,边角宽窄不一,多插几手秧是不言而喻的。晚饭时,我扯了扯母亲的衣角,把她叫到暗处:"妈,田是圆的,你总在边上,我看你插得最宽…"母亲笑了笑,"你看,你婶们年纪都比我大,出门不容易,我得照看点她们。"其实母亲那时也是近50岁的人了。</p><p> 三天后,我们又换了下家。这家家底很殷实。白墙红瓦,三间两层的楼房,套着一圈小院。那个年代很少见的黑白电视机,他家也会每晚搬到院子里的方桌上。婶们很困乏,洗漱完早早地睡去了。我才不,白天的劳累,晒烫的阵痛,在电视机面前都烟消云散了。主家的姑娘比我小三岁,总一口一声姐的,让我在寄人篱下的她家突然倍增了自信。《白蛇传》硬是被我们俩看得挖台脚。夜深,当我蹑手蹑脚地往母亲的通铺摸去时,小姑娘一把拉住我,"姐,跟我来"。好宽好漂亮的床,像做梦一样,当我正啧啧惊讶时,一块糖果塞进了张大的口中…一夜下来,我和小姑娘都未合眼,终是弄明白了她的家世。爷爷是援朝的英雄,父亲是化工𠂆的车间干部,母亲是民办教师,在乡里教书。我暗想,难怪这一家人这么好,都是有文化的人。</p><p> 最糟心的不是太阳的狠毒,而是大雨的滂沱,最可恨的是还带着股股妖风。为了一天的8块工钱,我们是不会放弃跟风雨挑战的。更何况农忙就是闪电式的战争,你不跟紧,会延误战机。</p><p> 雨顺着帽沿往下灌,雨衣也爱莫能助,风一遍遍地把雨衣搅起,甚至要连人一起掀翻。我勾看头,每一行都插得格外的艰难。更让人可气的是,越是下雨,蚂蝗们像赶集似地游来。只要腿脚处有点氧氧,从泥水里抽出,天啦,四五条肉茸茸的家伙正缩成团往里钻…一手揪一条,使劲往外拉,血便喷地一下淌出来,再放下腿脚,泥水里己是一片腥红…</p><p> 终是没敌过那场风雨,夜里,我发高烧了,母亲又急又累,眯着眼不停地为我换额头上的毛巾。幸亏主家备得有退烧药,天亮后,我便退烧了。等我摇晃着去追母亲婶们时,主家告诉我,她们已下田一个时辰了。还是当了一天的逃兵,尽管骨子里不情不愿,但身子确实有些恍惚。</p><p> 第八天,主家的农忙终于 结束了。那边湖里也没有别家需要人手。我们拿好结算的工钱踏上了回家的路。</p><p> 临到村口,一个脆脆的声音从身后跑来,"姐,姐,…"一双小手顫颤地递过来一大包糖。</p><p> "姐,明年还下湖插秧的话,记得还来我家…"</p><p> "嗯,嗯…"我转过身,望着身边一畸畸青青的秧苗,双眼模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