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本文是《历史真相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考》续......</div><div> 再次声明,本文无意对知青运动做出评价,只想通过一些资料,期待能对知青上山下乡做个梳理,弄明白其来龙去脉......<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div><b>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考:团中央积极推进</b><br></div><div> 以下资料摘自中国共青团网www.gqt.org.cn(中国共青团网 >> 团史展览馆 >> 历史文献 >> 1950年至1969年)<br></div><div> <b> 1.1954年4月22日</b>,青年团中央《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b>中、小学生毕业后,除一小部分根据高一级学校发展需要升学外,大部分都应该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b>,源源不断地补充劳动队伍。<b>千千万万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的青年及时地投入生产,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特别是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的改造,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b>。” </div> <p>(1968年12月万荣县第一代知青:北京知青 青春飞扬)</p> <p><b> 2.1955年4月</b>,中共中央批示:兹将青年团中央“关于组织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农业劳动和进行自学的报告”转发你们参考。<b>青年团中央报告中说:“一九五五年全国约有七十一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学,不仅数量比一九五四年增大,而且大部分必须转入农村生产。</b>”“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要把所有人的升学和就业问题全部解决,没有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没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没有生产水平的巨大提高,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b>我们必须忍受一些困难,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地用到工业化和其他必要的迫切的事业上去,而绝不能要求政府百废俱兴,不分轻重缓急,一下子把好事做完。不能要求在现在就把所有人的升学问题和就业问题都全部解决</b>”“<b>不应该要求政府解决每一个人的问题</b>”“<b>特别要使不能升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和他们的家庭懂得他们不能单纯依赖政府的道理。对于家在农村的应当尽量说服他们回到农村参加生产。对于家住城市的,也应当自己谋求职业。对于暂时不能就业的,就应当忍受暂时的困难,很好地参加自学,以便将来参加劳动</b>。”“中共中央已批准农村工作部“关于垦荒、移民、扩大耕地、增产粮食的初步意见”。青年团在这方面应起积极的突击队的作用。我们打算也动员一部分城市中未升学的初中、高小毕业生及其他失业青年参加垦荒工作。”</p><p> 《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一书作者披露该指示经刘少奇同志审批后下发(《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中国检察出版社,P6)。</p> <p>(1974年万荣县第二代知青:当地知青阳 努力奋发)</p> <p><b> 3.1955年10月15日</b>,通过的《青年团二届四中全会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村青年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决议》中要求:“各省市团委应当根据需要,<b>从城市中动员一批高小和初中毕业学生到那些地方去参加合作化运动</b>”。</p><p><b> 4.1955年12月13日</b>,青年团中央办公厅《关于黑龙江、吉林两省组织青年垦荒队工作向团中央书记处的报告》,就垦荒队到达荒区以后,必须解决的思想问题要求“<b>树立安家立业的定居思想</b>。不少人最初是有“看一看”的想法的,真正的定居思想,是要到了垦荒地区并且经过一段艰苦劳动和深入的教育过程以后,使他们热爱了那个地方和自己的工作,才能扎实地树立起来。”</p> <p> <b>5.1956年2月16日</b>,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中国青年为实现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奋斗纲领(草案)》中要求“青年们应当成为祖国开垦荒地的先锋部队。为了增加祖国的粮食和发扬青年建设边疆的爱国精神,按照国家的计划,组成青年志愿垦荒团,进行远距离垦荒。”</p> (1975年万荣县第二代知青:青春韶华) <b>6.1957年5月15日</b>,胡耀邦同志代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届中央委员会向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团结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号召:“在学校中的青年团员,应该带头开展适当的课余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且<b>在毕业以后如果没有升学,就带头参加生产劳动</b>。”“<b>所谓参加生产劳动,当前的主要方向就是参加农业劳动</b>。”“在我国目前时期,特别需要组织大批青年投到农业生产战綫上去,为尽快地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水平而斗争。”<br> <b> 7.1960年10月22日</b>,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动员青年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和广泛开展热爱农业劳动教育向中央的请示报告》中明确“<b>抽调大批劳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是全党正在抓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青年团工作中一项中心的任务,需要突出地抓一抓</b>。”“<b>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的社会斗争和生产斗争有着很丰富的内容,因而它也是锻炼青年的很好的阵地</b>;在广大青年中更进一步地发扬以到农业第一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劳动为荣的革命精神,更进一步地造成比干劲、比艰苦奋斗、比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贡献大的风气,使轻视农业、逃避困难、贪图安逸的思想和行为在广大青年中受到更大的鄙视。” (珍贵的证件,青春的记忆) <br> <b>8.1962年6月15日</b>,共青团中央青农部《关于做好下乡青年教育和安置工作的意见》“<b>要使回乡、下乡的青年真正安下心来,志愿把青春献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事业,需要做艰苦的教育工作</b>。”要求“经常重视对回乡青年的思想教育”、“协助生产队安排回乡青年的生活,解决口粮、住房、自留地、工具、烧柴、吃菜以及一些日用必需品的供应等问题”“妥善安排回乡、下乡青年的劳动和工作”等。 <p>部队小孩,从黄龙沟山区走出来的插队知青。</p> <b>9.1962年7月9日</b>,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给走向农业战线的团员和青年的一封信》中说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副产品,无论如何也供养不了这么多的职工和城镇人口,供应不足这么多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和材料。”“<b>广大青年踊跃地从城市走向农村,把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美好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自己的光荣任务</b>”<br> <b>10.1962年11月8日</b>,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城市社会青少年安排问题》向中央的报告中说:“<b>城市社会青年的安排,从目前和长远来看,主要途径是上山下乡</b>。动员大批城市社会青年下乡,不仅是为了解决他们本身的出路问题,而且也可以为农业增加一批劳动力,加强农村的文化、技术力量”“动员城市社会青年到农村去安家落户,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扭转人们的传统偏见,移风易俗,是百年大计,也是共产主义教育的一部分。<b>要不断地向青年和家长宣传农村有最广阔的天地,到农村去参加农业生产,是今后青年就业的主要方向</b>” (邮票:知识青年在农村 1964年) <p><b> 11.1964年4月24日</b>,《中共中央批转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报告》中说:“今后按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b>不仅每年都要有计划地做好动员大批知识青年下乡上山的工作,而且在他们下去之后还要认真做好巩固工作</b>,并且要注意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积极作用。”</p><p><b>报告中简介回顾了该运动的历史</b>:</p><p> (1)“<b>一九五五年</b>毛主席号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都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从那时起,共青团就开始进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的试验。一九五五年,团中央直接组织北京、天津两市的三百多名青年在黑龙江的萝北县建立了一个青年垦荒队。随后,上海、河北、湖北等十多个省市的团委,共组织了五十多批,约三万七千多人,远征垦荒。虽然当时经验不足,有一部分失败了,但是终于有一部分垦荒队和城市青年在农村巩固下来了。 </p><p> (2)<b>一九五七年以后</b>,根据少奇同志关于动员不能升学的高小初中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的指示,北京、天津、上海、武汉、成都等几个城市都进行了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的试点。到一九五八年,下乡的知识青年约有一万五千多人。现在约有四分之一巩固在农村。 </p><p> (3)<b>一九六〇年</b>,党中央提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以后,知识青年自愿下乡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优秀的知识青年,如赵耘、浦锦文、栗心河、王培珍、侯雋等,都是一九五七年以来自愿下乡立志当农民的,其中有的已在农村六七年了,真正取得了农民资格。 ”</p> (1968年12月万荣县第一代知青:北京知青 芳华岁月) <b>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考:数据说话</b><br><div><b> 1.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去向</b><br></div><div> 1962-1979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b>1776.48万人</b>,上山下乡安置去向统计如表一所示。<br></div> (表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去向) (万荣县第一代知青北京知青在京小聚 2017年) <b>2:知青调离农村人数及去向</b> (表二,1962-1979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调离农村人数及去向统计) (1975年万荣县第二代知青:黄河滩上种树忙) 数据反映,<b>1976年(含)前已调离农村的人数736.74万人,</b>也就是说,在毛泽东在世时,一些知青推荐上了大学、参军、到工厂、提升为各级干部,或因病因困返回原来的城市,<b>利用各种渠道,离开了农村,占已调离总人数的49.43%,</b>占总插队人数的41.47%,没有要求他们“扎根落户”,而只是接受有限时间的再教育。<br> <b>1977年至1979年底,调离速度加快</b>,三年里调离人数为753.72万人,占调离总人数的50.77%。<br> 1962-1979年调离农村人数占总插队人数的83.90%。剩下的286.02万人,估计留在国营农场、林场、兵团了。这些是1996年时的统计数据,实际人数应该更少。 <div><b>案例:</b></div><div> 1968年12月到万荣插队的北京知青,到达插队点后的半年时间里,其生活标准是每人每月15元,医疗费和零花钱半年为90元,由国家财政补助。直到1969年所在生产队进行新粮分配,一切才转由所在生产大队供应,取消了国家钱粮补贴(《万荣记忆》,畅大成、薛勇勤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P387)</div><div> 在1970年开始先后两批从知青中,择优选调了20名知青,到县公安局参加清理档案工作......直到1973年,有的留在了公安局、法院,有的当了广播站播音员,有的分配到县直工作......(《万荣记忆》,畅大成、薛勇勤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P393)</div> 参加公安局清档的北京知青。 在县直分配工作的北京知青。 <div><b>案例:</b></div><div> 万荣县本地第二代知青,1974年初第一批在裴庄公社红旗林场插队,共19人。插队满一年后,陆续被推荐上学、进工厂8人,插队满两年进工厂的11人......</div><div> 插队第一年每月10元生活补助;年底国家拨专款盖了七间窑洞,第二年自己养活自己,基本持平,略有结余。</div><div><b></b><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div> <p>(万荣县第二代知青34年后2007年相聚在裴庄乡西范村知青点留念 )</p> <div> <b>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考:源自学习苏联</b></div><div> 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而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1955年6月27日党中央转发了团中央《关于苏联开垦荒地的一些情况的报告》,认为“<b>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b>”(《文史博览》2005年第2期)。<br></div> 1955年6月27日,中央转发了该报告,认为这个《报告》很有参阅价值(《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中国检察出版社,P17)。<br> 早在1955年4月,团中央就组织代表团赴苏联学习,想参照苏联共青团垦荒的经验,寻找优秀青年去边疆垦荒(北大荒的北京庄:1955年首批开垦东北荒原的北京青年青春往事《北京日报》2009年4月21日)。 <p> <b>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结束</b></p><p> <b> 1.1978年11月2</b>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评论员文章,把上山下乡运动同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政治阴谋捆在一起,云南垦区知青形成1979年“回城风”,随后,“回城风”蔓延各地(《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中国检察出版社,P173)。</p><p> 2.1980年9月6日,中央书记处同意国务院知青办《<b>关于当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几点意见</b>》,明确“能够做到不下乡的,可以不下乡”(《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末》,顾洪章,中国检察出版社,P193)</p><p> <b>1981年11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宣告结束。</b></p> (2014年万荣裴庄公社红旗林场插队知青聚会留念,背景里管道右边有800个30公分高的台阶,当年每天要走一个来回,回去的时候男孩要背30斤粮食、女孩15斤) <p><b>综上:</b></p><p><b>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b></p><p> 按照既定的规划,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如果没有考上初中、高中、大学,年轻人的出路大部分就是插队!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后期,又改成离开校门,即上山下乡,插队去。在农村表现好,再推荐或考试上大学、进工厂、参军或其他路径,改变自己在农村的命运...... ,当然,也有机遇好没有插队直接分配工作的。</p><p> 今天,最后1980年插队的那帮人,也该退休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成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讲故事的话题了:“想当年,我在XX插队的时候......",也成了美篇等媒体平台讨论的主流题材了。</p> <p> 其实那个时代营造了一个浓浓的氛围,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涌现出一大批文艺作品,1958年创作的豫剧《朝阳沟》至今仍不失为一经典,六十年代初小说《军队的女儿》影响了多少年轻人,去建设边疆!</p> <p>(2014年,西滩红旗林场知青插队四十周年聚会后,出了一个册子,记录那插队时说不尽的故事)</p> 知青是历史的产物,如何评价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当时中央主要领导都介入了,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插队还是邓公基于成本原因要求的,组团垦荒最早是团中央胡书记倡导的……作为个体,只有与时俱进,尽量不要被时代落下,否则,即是不插队,也无法逃避改革开放这40年的剧烈变革,作为一个个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改变不了环境,就去适应环境,要有积极的心态,在这个世界上寻找一块适应自己的土壤! <p> 知青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仅仅是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不带有任何意识形态的眼镜看待这段历史,1800万知青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作为科学技术的推广者,作为农村建设的践行者的伟大功绩将永载史册,为后人传承!</p><p> 以后,很难再发生这些故事了,因为支撑知青插队的基础-农村的人民公社和集体化所有制,已经荡然无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