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发展

Jhj

<h3>中国汉字发展史<br><br>中华民族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最独特的文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是始终没有间断过的传承下来,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br><br>从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直到今天,各种字体纷纷诞生,综艺体、整块体、浮云体、变体等等,这是祖国文化繁荣的具体表现,也是汉字发展的必然结果。<br><br></h3> <h3>汉字书法发展顺序和字体演变顺序不是一回事 先简单地说汉字字体演变顺序: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汉字书法发展顺序: 一、古新汉字的划分: 1、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称为古汉字; 2、隶书——楷书:称为新汉字,以隶书文字为新汉字出现之标志。 二:汉字书法艺术是随着汉字的演变而产生的 1、骨文、金文为刻文,后来才发展为篆刻书法艺术。魏碑是较早的汉字书法艺术,特别是自造纸术产生(造纸术产生于东汉时期,是由宦官蔡伦发明)加上汉字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汉字的书法艺术才日益昌盛,形成独特的汉字文化艺术形式。 2、篆体发展产生隶书,隶书发展产生楷书,楷书发展产生行书。其间草书自隶书发展而成,自秦开始有之,即所谓“章草”,至唐发展为“狂草”,有“颠张狂素”之说,贯穿整个书法过程。<br><br></h3> <h3>汉字小故事<br><br>1、因为汉字而被打了板子一文书写字常把笔画写错。一次造名册,将“陈”字的“阝”写在了右边,被长官打了二十大板。书生从此记住“阝”是应该写在左边的。<br><br>结果不幸又写错了“郑”字,又挨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聂之人托他写张状子,文书大惊失色:“我写了两个‘耳’字,挨了四十大板,你又弄来三个‘耳’,要我命啊?!”<br><br>2、团字和圆字的汉字故事一天上午,“团”在逛街,突然见到了“员”,他热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圆!”“员”说:“我不认识你啊?”<br><br>“团”说:“我们之前还在一起去给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团圆,怎么天气一热,你把外套脱掉了,就不认识我了?”<br><br><br><br>3、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br><br>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br><br>枇杷并非此琵琶,只怪当年识字差。倘若琵琶能结果,满城箫鼓尽飞花。这个纨袴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br><br>“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a,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br><br>4、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br><br>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br><br>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br><br>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一笔后,变成了“未必敢来”。<br><br>5、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quot;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quot;师爷把山东腔的&quot;竹竿&quot;听成了&quot;猪肝&quot;,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br><br>对店主说:&quot;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quot;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br><br>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quot;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quot;于是便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quot;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quot;<br><br>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quot;你的耳朵哪里去了!&quot;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quot;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quot;<br><br></h3> <h3><br>汉字的歇后语<br><br>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br><br>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br><br>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妈妈的众姐姐 -- 多疑(姨)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br><br>没钱买海螺--省些(吸 ) 戏台上的鞭子-- 加码(假马) 寿星弹琵琶-- 老生常谈(弹)<br><br>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麻烦(饭)了 泥人吃饺子——难言(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