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官职简介

驿站茶楼魏家人艺术团

<p>唐朝的各级官职名称,以及具体职务</p><p><br></p><p>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p><p><br></p><p>唐代中书省(隋因避讳作“内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书省与门下省,它们合称为两省或北省(尚书省称为南省),长官为中书令、侍中,开元时皆为正三品(代宗时升为正二品)。</p><p><br></p><p>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发执行。</p><p><br></p><p>扩展资料:</p><p><br></p><p>在唐朝,官员是分成九品三十级的,最低的官员就是九品官,因此会有九品芝麻官的说法,而且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极大程度的分权,避免有某个人的权势过大,威胁到皇帝的地位。</p><p><br></p><p>一品官员一般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等官职,但是里面有些都是虚职,像是太史、太傅等等完全没有实权。</p><p><br></p><p>而二品官员一般就是什么大都督等等武将,比如程咬金就曾经在去世之后得到了这样的一个荣耀。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一品、二品官的官职虽高,但是要么是虚职,要么是已经过世,实际上作为三品官员的丞相依旧是权倾朝野。</p> <p>职事官与散官的区别</p><p><br></p><p>1、称号功能不同:</p><p><br></p><p>散官表示的是官员等级的称号,而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例如唐代文散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士郎凡二十九阶,武散官自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八校尉副尉凡四十五阶。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散官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p><p><br></p><p>2、授予称号的方式不同:</p><p><br></p><p>散官是按资历升级,职事官则是由君主任命,因此往往职事官较高,散官的品级却较低而不相适应。唐太宗时规定散官官阶高而所任之职事官官阶低者称为“行”某某官;散官品级较低而所任职事官官阶高者,称为“守”某某官。</p><p><br></p><p>3、授予的对象不同:</p><p><br></p><p>散官为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汉至南北朝,朝廷有时对高级文武官员于本官外另加位亚三司、仪同三司等名号,以示尊崇而无职掌。隋始定散官名称,加给文武重臣,皆无实际职务,而统称官员之有实际职务者为职事官。</p> <p>官与僚的关系</p><p><br></p><p>“官”是指掌握公共权力并有一定职位的人叫做“官”,而“僚”则是指为“官”出谋划策之人,如“幕僚”、“智囊”和“私人顾问”等。</p><p>共同点是:官和僚总是为各自利益相互寄存,相互寄托,谁也离不开谁。</p><p>不同点在于:两者地位和权力,是主与仆的关系,是决定权与建议权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p><p>总之“官”与“僚”之间的关系用“形影不离”来形容最为恰当。</p> <p>官、吏、公务员的区别</p><p><br></p><p>刚考进去的公务员是行政见习,一年试用期满之后成为科员。这时候你相当于“吏”,而官是指领导。公务员的工资一般由国家财政负责,从这个角度来说因为是纳税人养着的,你也可以理解为吃皇粮的人。</p> <p>唐朝的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p><p><br></p><p>唐朝时期节度使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节度使的权利有多大,怎么形成的节度使,如果不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也无法了解节度使的官职有多大,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其实节度使的形成大致两个原因造成的,因为这两个因素的需要,确定了节度使的权利大小,造成了节度使的尾大不掉。</p><p>1、因为在唐高宗和武则天期间,唐朝的均田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的矛盾不断加剧,因为很多百姓失去了土地,流民数量急剧增加,逃护也持续增加,造成了不稳定因素,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p><p><br></p><p>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是唯一有效的就是招募这些人为兵,但是这些人招募为兵后,并不是由帝王直接管辖,而是由地方的节度使招募并成为其私有兵种,相当于雇佣兵,就是说只听命与节度使,所以节度使成为地方的军阀,只是名义上规唐朝管辖。可见这里所看节度使就是军区司令兼书记差不多。</p><p><br></p><p>2、节度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朝对外由攻专守导致的,因为疆域辽阔,后来在对外作战中接连失利,后来唐朝主要就是疲于防守,而地方的事务繁杂,需要节度使去御敌,又要防止地方官员影响到节度使用兵,所以最后节度使实际的权利掌控地方的军、政、财、人等各方面,实际上相当于地方的帝王。我们可以看出节度使的官位有多高。</p><p><br></p><p>通过上面的两点,我们和现在的官位对比,恐怕并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如果非要对比的话就是几个职位的综合体,地方军区司令兼书记兼相关省长等职位于一身,所以节度使的权利是非常的大。</p> <p>古代官员职务与品、爵、勋、阶的区别</p><p><br></p><p>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沿革中,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成熟的官员职务与品秩体制,这套体制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们在阅读古籍、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与官员职务和品秩有关的内容,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很有必要。</p><p>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古代官员职务与品秩包括五方面内容,即职务和品、爵、勋、阶。这五方面内容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职务,我们常说的宰相、尚书、巡抚、知州、知县等都属于职务范畴,表示一个人实际工作权责的范围。与职务相配套的就是品秩,有品、爵、勋、阶四种。</p><p>品,指的是官吏的等级,是官员品秩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余三种都依此为高下的标准。基本上来说,品分为九等,就是平常所说的九品。九品之制出现于北魏,从此沿用下来。一般来说,每品又分为正、从,所以共有十八等,但各代又有些微差别。如唐代自四品以下每品的正、从又都细分为上、下,所以共有三十等。相应的职务对应相应的品,如杜甫担任过右拾遗,为从八品。</p><p>爵,是封给贵族或功臣的名位,是表示社会地位和待遇的一种尊号。爵位起源很早,《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爵的等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如唐代的爵就分为九等:王、郡王嗣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爵位是与品挂钩的,如唐代的“王”为正一品,开国县男为从五品上。爵都有相应的食邑,这是其他品秩中所没有的待遇。</p><p>阶,又称散阶、散官,是表示官员实际待遇的阶位,起于隋代。《隋书·卷二十八·百富志下》:“高祖又采后周之制,置上柱国、柱国……朝议大夫、朝散大夫,并为散官,以加文武官之德声者,并不理事。”可见文武官员都可有散阶,但名称、待遇、是否理事则各代有些微差别。阶也和品挂钩。就文官来说,散阶仅表示一种待遇,并无实职,类似于今天的“正处级待遇”、“副科级待遇”,而实际上此人并非担任处长、副科长职务。唐代文散官分为二十九阶,最高者称为“开府仪同三司”,为从一品。武官的散阶则既可以表示一种待遇,有时也可以表示实际职务。如唐代武散官分为三十一阶,最高者为一阶,称为“骠骑大将军”,从一品,在唐初负责统领军队最高指挥机构 —— 军府。当然,也有散阶为“骠骑大将军”但并未处于统领军府的位置,有点类似于今天部队的师职干部、团职干部等等说法,此人既可能就是师长或团长,也可能不是师长、团长但职务已到师职或团职。</p><p>勋,是授与有功者的称号,没有实际职务。此称号起于南北朝,初名散官,至唐始称为勋官,历代沿袭,至清废除。勋大多授予有军功的武官,可向上升迁,称为“转官”。勋也是与品挂钩的。隋代的勋定为十一等,唐代定勋官为十二等,即“十二转”,最高者为十二转,号为“上柱国”,相当于正二品。可见,勋近似于今天部队的“军衔”,是与职务脱钩的一种级别标志。</p><p>了解职务与品、爵、阶、勋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们阅读古籍很有帮助。如有这样一段碑刻:“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右仆射使持节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南川郡王赠司空刘公神道碑”。很显然,这是为一个姓刘的所立的神道碑(碑的一种,墓入口处立的碑),那么前面一大串是什么意思呢?“开府仪同三司”是刘公的散阶;“检校尚书右仆射”中的“检校”意思是“过问”,所以这个“尚书右仆射”他并没有做;“使持节”的意思是有调动军事的权力,这里是指有调动泾州军事的权力;“泾州刺史”是此人的职务;“兼御史大夫”表示只是兼职,并非实际的御史大夫;“上柱国”是此人的勋位;“南川郡王”是此人的爵位;“赠司空”中的“赠”是古代的一种制度,追赐官爵给已死的有功之人,所以这个“司空”是刘公死后追赐的。可见刘公生前实际职务就是泾州刺史,从三品官,其余的都是虚职或表示他的待遇。</p> <p>唐代官员爵位简表</p> <p>唐代官员勋级简表</p> <p>唐代文官散阶简表</p> <p>唐朝的武官官职</p><p><br></p><p>1、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p><p><br></p><p>2、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p><p><br></p><p>3、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p><p><br></p><p>4、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p><p><br></p><p>5、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p><p><br></p><p>6、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p><p><br></p><p>7、正五品上 定远将军,正五品下 宁远将军、怀化郎将;</p><p><br></p><p>8、从五品上 游骑将军,从五品下 游击将军、归德郎将;</p><p><br></p><p>9、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怀化司阶;</p><p><br></p><p>10、从六品上 振威校尉,从六品下 振威副尉、归德司阶;</p><p><br></p><p>11、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怀化中候;</p><p><br></p><p>12、从七品上 翊麾校尉,从七品下 翊麾副尉、归德中候;</p><p><br></p><p>13、正八品上 宣节校尉,正八品下 宣节副尉、怀化司戈;</p><p><br></p><p>14、从八品上 御侮校尉,从八品下 御侮副尉、归德司戈;</p><p><br></p><p>15、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p><p><br></p><p>16、从九品上 陪戎校尉,从九品下 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p><p><br></p><p>扩展资料:</p><p>在唐代的官僚等级制下,“散官”与“职事官”判然两分。在职事官之外,存在着文散阶和武散阶序列,它们分别由文武散官构成,被称为“散位”、“本品”或“本阶”。“阶”就是散官,它与“品”分列,是从属于个人的位阶,也称“本品”。《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p><p><br></p><p>凡九品已上职事,皆带散位,谓之“本品”。职事则随才录用,或从闲入剧,或去高就卑,迁徙出入,参差不定。散位则一切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p> <p>古代官职与现代对应称呼</p> <p>唐朝官职表</p><p><br></p><p>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士制度。它与“继汉开唐”的魏晋南北朝一样,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九品官人法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史实尚未得到合理的阐释。</p><p><br></p><p>词目</p><p>九品</p><p>拼音</p><p>jǐu pǐn</p><p>释义</p><p>指九卿</p><p>基本解释</p><p>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p><p>词语概念</p><p>基本信息</p><p>词目:九品</p><p>拼音:jǐu pǐn</p><p>释义:</p><p>(1)指九卿。</p><p>《国语·周语中》:“外官不过九品。”</p><p>韦昭注:“九品,九卿。”</p><p>(2)指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时,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分九等。而各朝代的具体划分有差异,北魏时共分三十等;隋及元、明、清代,则分十八级。</p><p>(3)指魏晋南北朝时士人的品第。</p><p>《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为“九品”的起源。</p><p>基本解释</p><p>中国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指把人物分成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分上、下阶,共三十等。唐、宋时文职同北魏,武职三品起分上、下阶。隋、元、明、清时文武均同,留正、从品,无上、下阶,共十八等。[1]</p><p>详细解释</p><p>1. 指九卿。</p><p>《国语·周语中》:“内官不过九御,外官不过九品。”韦昭注:“九品,九卿。”</p><p>2. 古代官吏的等级。始于魏晋。从一品到九品,共分九等。</p><p>北魏时每品各分正、从,第四品起正、从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唐韩愈《上宰相书》:“九品之位其可望,一亩之宫其可怀。”</p><p>3. 魏晋南北朝时士人的九种品第。</p><p>《晋书·刘毅传》:“毅以魏立九品,权时之制,未见得人,而有八损。”《汉书·古今人表》列古今人物为九等,实为“九品”之起源。参见“九品中正”。</p><p>4. 指诗的九种风格。</p><p>明周履靖《骚坛秘语·总论诗》:“九品: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然。”</p><p>5. 泛言九等,九级。</p><p>《南齐书·顾欢传》:“仙变成真,真变成神,或谓之圣,各有九品。”《初学记》卷二七引沈怀远《南越志》:“珠有九品。”</p><p>其它相关</p><p>古代官吏的等级。两汉以俸禄“石”(dàn)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如“万石”、“二千石”等。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如相国为第一品,尚书令为第三品等。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九等,北魏时,开始在官品中分正、从。从第四品起,正、从品又各分上、下阶,共为三十等;唐、宋文职与北魏同,武职自三品起即分上、下。隋及元、明、清保留正、从品,而无上、下阶之称,共分十八等,文武并同。</p> <p>正一品</p><p><br></p><p>官: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p><p>爵:亲王、公主</p><p>从一品</p><p>职官: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p><p>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p><p>武散官:骠骑大将军</p><p>爵:嗣王、郡王、国公</p> <p>正二品</p><p><br></p><p>职官: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职一直空置)、大行台尚书令</p><p>文散官:特进</p><p>武散官:辅国大将军</p><p>爵:开国郡公</p><p>勋:上柱国</p><p>从二品</p><p>职官: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p><p>文散官:光禄大夫</p><p>武散官:镇军大将军</p><p>爵:开国县公</p><p>勋:柱国</p> <p>正三品</p><p><br></p><p>职官:中书令、侍中(代宗大历年间擢升正二品)、六部尚书、十六卫大将军、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p><p>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p><p>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p><p>勋:上护军</p><p>从三品</p><p>职官: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p><p>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p><p>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p><p>爵:开国侯</p><p>勋:护军</p> <p>正、从四品</p><p><br></p><p>正四品上</p><p><br></p><p>职官: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军器监、上都护府副都护、上府折冲都尉</p><p>文散官:正议大夫</p><p>武散官:忠武将军</p><p>爵:开国伯</p><p>勋:上轻车都尉</p><p>正四品下</p><p>职官:尚书右丞、尚书诸司侍郎、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中郎将、亲勋翊卫羽林中郎将、下州刺史</p><p>文散官:通议大夫</p><p>武散官:壮武将军</p><p>从四品上</p><p>职官: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少卿、秘书少监、殿中少监、内侍、大都护府/亲王府长史</p><p>文散官:太中大夫</p><p>武散官:宣威将军</p><p>勋:轻车都尉</p><p>从四品下</p><p>职官:国子司业、少府少监、将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别驾、大都督府/大都护府/亲王府司马、中府折冲都尉</p><p>文散官:中大夫</p><p>武散官:明威将军</p><p>正五品上</p><p>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p><p>文散官:中散大夫</p><p>武散官:定远将军</p><p>爵:开国子</p><p>勋:上骑都尉</p> <p>正、从五品</p><p><br></p><p>正五品上</p><p><br></p><p>职官: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国子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都水使者、万年/长安/河南/洛阳/太原/晋阳/奉先县令、亲勋翊卫羽林郎将、中都督/上都护府长史、亲王府典军</p><p>文散官:中散大夫</p><p>武散官:定远将军</p><p>爵:开国子</p><p>勋:上骑都尉</p><p><br></p><p>正五品下</p><p><br></p><p>职官:太子中舍人、内常侍、中都督/上都护府司马、中州别驾、下府折冲都尉</p><p>文散官:朝议大夫</p><p>武散官:宁远将军</p><p>视正五品:萨宝</p><p>从五品上</p><p>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p><p>文散官:朝请大夫</p><p>武散官:游骑将军</p><p>爵:开国男</p><p>勋:骑都尉</p><p>从五品下</p><p>职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内给事、上牧监、下都督府/上州司马、驸马都尉、奉车都尉、宫苑总监、上府果毅都尉</p><p>文散官:朝散大夫</p><p>武散官:游击将军</p> <p>正、从六品</p><p><br></p><p>职官:太学博士、中州长史、亲勋翊卫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令、武库中尚署令、诸卫左右司阶、中府果毅都尉</p><p>文散官:朝议郎</p><p>武散官:昭武校尉</p><p>勋:骁骑尉</p><p>正六品下</p><p>职官: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下州长史、中州司马、内谒者监、中牧监、上牧副监、上镇将</p><p>文散官:承议郎</p><p>武散官:昭武副尉</p><p>从六品上</p><p>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书诸司员外郎、大理司直、国子助教、城门郎、符宝郎、通事舍人、秘书郎、著作佐郎、侍御医、诸卫羽林长史、两京市令、下州司马、左右监门校尉、亲勋翊卫旅帅、上县令</p><p>文散官:奉议郎</p><p>武散官:振威校尉</p><p>勋:飞骑尉</p><p>从六品下</p><p>职官:侍御史、少府/将作/国子监丞、司农寺诸园苑监、下牧监、宫苑总监副监、互市监、中牧副监、下府果毅都尉</p><p>文散官:通直郎</p><p>武散官:振威副尉</p> <p>正、从七品</p><p><br></p><p>职官:四门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卫长史、军器监丞、中县令、亲勋翊卫队正、亲勋翊卫副队正、中镇将</p><p>文散官:朝请郎</p><p>武散官:致果校尉</p><p>勋:云骑尉</p><p>正七品下</p><p>职官:内寺伯、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诸卫左右中候、上府别将/司史、上镇副、下镇将、下牧副监</p><p>文散官:宣德郎</p><p>武散官:致果副尉</p><p>从七品上</p><p>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补阙、太常博士、太学助教、门下省录事、尚书都事、中书省主书、左右监门直长、都水监丞、中下县令、京县丞、中府别将/长史、中镇副、勋卫太子亲卫</p><p>文散官:朝散郎</p><p>武散官:翊麾校尉</p><p>勋:武骑尉</p><p>从七品下</p><p>职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将作/国子监主簿、掖庭/宫闱局令、下县令、太庙诸陵署丞、司农寺诸园苑副监、、宫苑总监丞、公主家令、亲王府旅帅、下府别将/长史、下镇副、诸屯监、诸折冲府校尉</p><p>文散官:宣义郎</p><p>武散官:翊麾副尉</p><p>视从七品:萨宝府祆正</p> <p>正、从八品</p><p><br></p><p>职官:监察御史、协律郎、翊卫、大医署医博士、军器监主簿、武库署丞、两京市署丞、上牧监丞、执乘亲事</p><p>文散官:给事郎</p><p>武散官:宣节校尉</p><p>正八品下</p><p>职官:奚官/内仆/内府局令、备身、尚药局司医、京兆/河南/太原诸县丞、太公庙丞、诸宫农圃监、互市监丞、司竹副监、司农寺诸园苑监丞、灵台郎、上戍主、诸卫左右司戈</p><p>文散官:征事郎</p><p>武散官:宣节副尉</p><p>从八品上</p><p>职官:左右拾遗、太医署针博士、四门助教、左右千牛卫录事参军、上县丞、中牧监丞、京县主簿、诸仓/诸冶/司竹/温汤监丞、保章正、诸折冲府旅帅</p><p>文散官:承奉郎</p><p>武散官:御侮校尉</p><p>从八品下</p><p>职官:大理评事、律学博士、太医署丞、左右千牛卫诸曹参军、内谒者、都水监主簿、中书/门下/尚书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礼部主事、中县丞、京县尉、诸屯监丞、上关令、上府兵曹、上挈壶正、中戍主、上戍副、诸率府左右司戈</p><p>文散官:承务郎</p><p>武散官:御侮副尉</p> <p>正、从九品</p><p><br></p><p>职官:校书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渎令、诸津令、下牧监丞、中下县丞、中州博士、武库署监事</p><p>文散官:儒林郎</p><p>武散官:仁勇校尉</p><p>正九品下</p><p>职官:正字、奚官/内仆丞、内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厩署主乘、下县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诸县尉、上牧监主簿、诸宫农圃监丞、中关令、亲王国尉、上关丞、诸卫左右执戟、中镇兵曹参军、下戍主、诸折冲队正</p><p>文散官:登仕郎</p><p>武散官:仁勇副尉</p><p><br></p><p><br></p><p>从九品上</p><p><br></p><p>职官:尚书/御史台/秘书省/殿中省主事、奉礼郎、律学助教、弘文馆校书、大史局司历、太医署医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将作监录事、都督/都护府/上州录事市令、宫苑总监主簿、上中县尉</p><p><br></p><p><br></p><p><br></p><p>文散官:文林郎</p><p><br></p><p><br></p><p><br></p><p>武散官:陪戎校尉</p><p><br></p><p><br></p><p><br></p><p>从九品下</p><p><br></p><p>职官:内侍省主事、国子监录事、崇文馆校书、书学博士、算学博士、门下典仪、太医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医署针助教/医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监候、掖庭局宫教博士、太官署监膳、太乐鼓吹署乐正、大理寺狱丞、中下州医博士、中下县尉、下关令、中关丞、诸卫羽林长上、诸津丞、诸折冲府队副、诸率府左右执戟</p><p><br></p><p><br></p><p><br></p><p>文散官:将仕郎</p><p><br></p><p><br></p><p><br></p><p>武散官:陪戎副尉</p> <p>流外</p><p><br></p><p>流外一等:诸卫/都水监/羽林军录事、尚书/中书/门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谒者、司仪署诸典书、河渠署河堤谒者、太医署医针师、内侍省寺人</p><p>视流外一等:萨宝府祓祝</p><p>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书/殿中/内侍省令史、城门/符宝/夕文馆令史、通事令史、尚书/门下/中书省/御史台书令史、太常寺祝史、宫苑总监录事、典客署典客、亲勋翊卫府录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p><p>流外三等:城门/符宝书令史、秘书/殿中/内侍省、御史台书令史、、诸牧园苑监录事、诸仓监/诸关津录事、、诸卫羽林军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书/殿中/内侍省诸局书令史、内侍省内典引、尚药局太医署按摩祝禁师、太常寺赞引、太医署医工/针工、太卜署卜师诸计史、率更寺漏刻博士</p><p>流外四等:、诸卫羽林军史、门下省主宝/主符、太医主药、门下/中书省传制、太医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监察史</p><p>视流外四等:萨宝府率</p><p>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诸署农圃监、诸牧园苑监史、诸都护府史、太官署监膳史、良酝署掌酝、掌醢署主醢、诸典事、亲勋翊卫率府史、大理寺狱史</p><p>视流外五等:萨宝府史</p><p>流外六等:亲勋翊卫府史、诸仓关津府史、、太医署药园师、诸亭长</p><p>流外七等:门下省主节、诸掌固、大史监历生、天文观生、诸仓关津史、诸仓计史</p><p>流外八等:守宫署掌设</p><p>流外九等:国子学/太公庙干、诸辇者</p> <p>鼎盛时期的唐朝领土面积到底有多大</p><p><br></p><p>唐朝可以说是历史上面积最大的王朝,唐高宗时期达到了1251.19万平方公里,比现在的中国还要多三分之一。</p><p><br></p><p>唐朝是在隋朝之后大统一的王朝,全盛时期的唐朝在政治、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那么面积这么大,经济这么强的唐朝又是怎么做到的呢?</p><p><br></p><p><br></p><p>隋末农民起义,李渊在公元617年起兵进入长安,随后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公元618年,李渊逼迫杨侑让位,李渊建立唐朝,在贞观二年,隋末的势力被唐高祖李渊全部消灭,唐朝基本上完成了统一,之后又依次消灭了东突厥、高昌、高丽等。</p><p><br></p><p><br></p><p>同意后的唐朝在黄河、大渡河处设立州县,西南一代建立行政区。此后的有时间李渊的军队就攻打边疆的反抗分子,并且让当地的少数民族对唐朝服服帖帖。还在这寸草不生的边疆地区设立六个都护府和都督府,用这种方式实现多这些偏远地区的管辖,设立都护府就是为了实现对众多民族的管理及和平发展。同时唐王李世民对这些少数民族一视同仁,都护府才能有效的统治这些少数民族。</p><p><br></p><p><br></p><p>六大都护府:</p><p><br></p><p>单于都护府:起初叫云中都护府,公元663年设立,管辖地区包括现在的内蒙古阴山和河套地区。</p><p><br></p><p>安北都护府:起初叫瀚海都护府,公元663年设立,管辖地区相当于现在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现在已经是国外的地盘了)</p><p><br></p><p>安西都护府:公元640年设立,管辖地区包括现在的新疆和中亚楚河一代。公元656-663年,管辖地区扩大至现在的阿尔泰山到咸海之间。</p><p><br></p><p><br></p><p>北庭都护府:公元702年设立,管辖地区从天山北路动气阿尔泰山、巴里坤湖,西面的奥西突厥部落。</p><p><br></p><p>安东都护府:公元669年设立,管辖地区西面从辽河起,向南到朝鲜北部,东面和背面到海洋,从乌苏里江以东到黑龙江下游到入海口。</p><p><br></p><p>安南都护府:公元679年设立,管辖地区从现在的云南红河、文山两自治州到越南和广东地区,东面到广西的边缘。</p><p><br></p><p><br></p><p>若干边州都督府:都护府只是对管辖范围外实施的管制,并没有对这些地区统治,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边疆地区的治安。唐朝拥有的实际领域最西面曾经到达咸海,最北边到西伯利亚,最东面到库页岛,最南边接近中国最南部,这样大的国土面积在历史上除了蒙古族的元朝就是第一位。</p> <p>唐朝人口演变</p><p><br></p><p>《唐会要》记载:安史之乱前,在册人口为900余万户,人口数量在天宝年间达到8000万余人,五年后,不足150万户。</p><p><br></p><p>早在盛唐时间,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p><p><br></p><p>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p><p><br></p><p>唐朝人口变化史</p><p><br></p><p>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p><p><br></p><p>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 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p><p><br></p><p>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户数9619254,口数52880488,为官方户口统计的峰值。安史之乱后,因藩镇割据及户籍统计和管理混乱废弛,户口数不符合实际情况,据学者分析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至少有4600万到4700万左右,晚唐人口峰值达六千万左右。</p><p><br></p><p>唐朝史学家杜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一千三四百万户;现代学者赵文林、谢淑君认为天宝十三年(754年)唐朝人口顶峰6300万。</p><p><br></p><p>现代学者冻国栋认为唐朝人口峰值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大约1430-1540万户约为7475-8050万人;现代学者王育民认为唐朝天宝年间户口峰值为8050万;葛剑雄认为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的人口峰值在8000-9000万之间。</p> <p>唐代官服</p><p><br></p><p>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p> <p>皇帝服饰</p><p><br></p><p>唐代皇帝服饰类品繁多,有大裘冕、通天冠、翼善冠、武弁白帢等14种。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时穿的礼服和礼帽。礼帽,外表黑色,里面浅红,帽两边悬着的黄绵对着双耳。礼服,外表由缯制成,黑羊羔皮镶边,里为浅红色,领子、袖口为黑色。身带鹿卢剑,白玉双佩。衮冕是皇帝登位、祭庙、征还、遣将、纳后、元日受朝贺、林轩册拜王公时的着装。衮冕中的礼帽,垂白珠12旒,大红丝组带为缨。上衣深青,下裳大红,绣有12章纹。通天冠(形似卷云,又叫卷云冠)是皇帝郊祀、朝贺、宴会时的首服,它比以往的通天冠质地精良,有24梁,附蝉12首,加珠翠、金博山,异黑介帻承冠。 </p><p><br></p><p>贞观八年,唐太宗开始戴翼善冠。翼善冠因冠缨像“善”字得名。在元日、冬至,上殿听政时,皇帝带翼善冠。在讲武、出征、狩猎时,戴武弁。在大臣去世,则服白帢,即着白纱单衣,乌皮履。《新唐书·车服》中记载:皇太子谒庙、纳妃时穿衮冕;还宫、元日、朔日入朝戴远游冠(形状似于通天冠);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穿公服;会见宾客则戴乌纱帽;乘坐马车时穿平巾帻。</p> <p>文武官员官帽、服、腰革、靴</p><p> </p><p><br></p><p>唐代官员平时穿的服装圆领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细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襕,故又称“襕衫”。据说,这道横襕是唐代中书令马周建议加上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祖制。武则天时流行一种新式服装,即在不同职别官员的袍上绣有不同的图案。文官袍上绣有飞禽,颇具文雅气质,武官袍上绣走兽,呈现勇猛气魄。</p><p>唐代群臣服饰多达20余种,一品官服为衮冕。冕有九旒,青衣纁裳,绣有九章纹,金玉饰剑镖首。二品官服为鷩冕。冕有八旒。青衣纁裳,绣有七章纹,银装剑。三品官服为毳冕。冕有七旒,衣裳绣有五章纹,佩金饰剑。四品官服为絺冕。冕有六旒,衣裳绣有三章纹,佩金饰剑。五品官服为玄冕。冕有五旒,青衣纁裳。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官位越高,冕旒越多,衣裳章纹越复杂,佩剑的质地也越好。</p><p>唐代官吏的礼帽,种类繁多。文武官吏都戴进贤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即国官一梁。杜甫的《丹青引》中写道“良将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指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员的服饰。</p><p>幞头即包头软巾,也叫折上巾,两脚左右伸出,叫“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脑后交叉,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p><p>唐代中叶,二脚稍翘,系裹幞头,里面加衬物“巾子”。“巾子”形状决定了幞头的造型。唐代“巾子”历经四次变革。开始为“平头小样”,呈扁平状,没有明显的分瓣,唐高宗、太宗、高宗时的巾子就是这样的。接着是“武家诸王样”,样式比“平头小样”高,顶部上有明显的分瓣,中间部分呈凹势。因由武则天创制,赏赐给诸王近臣,故称“武家诸王样”。再后是“英王踣样”,出现于景龙四年,它比“武家诸王样”更高,头部略尖,左右分成两瓣,并明显地朝前倾倒。开元后,人们认为“倾倒”的巾子不吉利,逐渐改成“官样巾子”。它比“英王踣样”还高,左右分瓣,形成两个球状,但不前倾。《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因系唐玄宗赐给供奉官及诸司官吏,故称“官样”。</p><p><br></p><p>唐代官吏的毡帽比较厚,而且坚固。据说,唐宪宗元和年间,晋国公裴度早朝的路上,突然有人持刀行刺,刀子刺进帽檐,由于唐宪宗戴的是厚毡帽,才躲过一劫。唐代官吏按品级不同分别佩带金、银、铜制的鱼符,他们将金属鱼形的符信装在袋里,这种袋叫鱼袋。鱼符上面刻有姓名并且分成两盘,一盘在朝廷,一盘自带。如有迁升,以鱼符相合为证。鱼符也是出入宫廷的凭证,它的质料因官阶等级不同而不同。例如三品官以上佩金鱼符,五品官以上佩银鱼符。到了天授二年,改为佩龟,三品官以上龟袋饰金,四品官龟袋饰银,五品官龟袋饰铜。直到中宗,又恢复了鱼符。</p><p>唐代的革带不用带钩,而用带扣板扣结。带上装有带銙,这是一种方形饰片,依官职品阶不同饰片质地有所区别。例如,二品官以上用金銙,六品官以上用犀銙,九品官以上用银銙。</p><p>唐代文武官员都穿靴。当时,不仅有皮靴,还有马靴。高承的《事物纪原》“唐马周以嘛为之”,指的就是麻布制的靴。</p><p><br></p> <p>戎 服</p><p><br></p><p>唐代的戎装,还有袍(用于将军、军士)。公元694年以后,在将帅袍服上绣有雄狮、猛虎、飞鹰等象征性图纹,变现武将的勇猛。唐代武官戴武冠。唐代服装有裤褶之制、腾蛇之制。所谓裤褶之制,就是上着褶下缚裤,便于骑马。例如质地方面,五品官以上,用细绫及罗制成;六品官以下,用小绫制成;颜色方面,三品官以上服紫色,五品官以上服绯色,七品官以上服绿色,九品官以上服碧色。</p><p><br></p><p>唐代戎装</p><p>当时军队有一半以上配有铠甲。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道“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的边塞要地,“将军金甲夜不脱”;可见,边防线上的官兵昼夜铠甲不离身,他们为守护边疆而牺牲自我、坚持不懈。据《唐六典》记载,最著名的是明光铠。它以十字形甲系结在胸前,左右各有一块围护和肩缀披膊。腰下部左右各有一块“膝裙”,小腿各加一只“吊腿”。有的在铠甲前身左右两片上,各在胸口处装有圆形护镜,铠甲背部连成一片。前后两甲在肩部用带扣相连。两肩披膊作两重,上层作虎头状,烘托出猛虎般威风的气势。中宗时,甲的形制又有变化,披膊作龙头状,表达对君王的效忠。还有绢布甲,是用绢帛之类的纺织品制成,结构轻巧,造型美观,但不具有防御能力,多为武将、侍卫平时服饰,以显示皇家军队的威严。</p><p>唐代同样实行佩剑制,包括金装剑、苍玉剑等,有只佩、双佩等品级规定。皇帝佩鹿卢玉具剑,皇太子、侍臣佩剑也相当普遍。朝廷上百官走动,佩剑摆动作响,非常威风。尚方宝剑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它是皇帝御用宝剑,亲信大臣得到它,有权先斩后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