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行记

方存双

<p>寿州行记</p><p>■ 黄丹丹</p><p>一场在安徽举办的文学活动上,一众来参会的知名作家,纷纷提议:去寿州!</p><p>众人口中的寿州,乃距安徽的省城合肥不过百十公里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从省城到寿县,全程高速,驱车一个多小时即可抵达。接到文学大咖们寿州行的消息,我作为当地作者,来到距城区三公里外的高速路口迎接,并加入了他们寿州行的队伍。</p><p>时为金秋,天高云淡,气候宜人。我们在博物馆下车,还未进馆参观,众咖便已啧啧称赞。这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作家,纷纷感叹:这哪里是一个县级的博物馆哟,这气场忒大了些吧。我颔首不语,心想,好戏还在后头,越看越有你们惊叹的。</p><p><br></p><p>果不其然,在博物馆,导游小姐简直像是新闻发布会上的主角,忙不迭地回答着作家们的连环提问。也是,这座占地近2万平方米,陈列面积2600平方米的博物馆内,设有11个展厅,馆内收藏自新石器到近代的各类藏品万余套。那些饰纹精美的青铜器与楚金币,让来自湖北的作家感叹,他这个“楚国人”终于来到了“楚都”。2000多年前的寿县,乃古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于此,一直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楚国最后的18年里,此地成为楚人的归属地与楚文化之源的呈祥地。一大批代表楚文化的重要文物先后从寿县出土,因而,寿县被誉为“地下博物馆”。我们双脚所踏之地,都可能埋藏着古人的宝藏。来自北京的散文家周晓枫老师,在博物馆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她口中不住地感叹,手中不停地记录。“真好,真好,这是一座有文化包浆的城!”她说。</p><p>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就是那座城的面孔、名片与微雕。而寿县的博物馆,还像一本册页。历史太过丰厚,一张名片不足以展现这座城的前世今生。所以,它得在册页上书写出更多的内容。在介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芍陂”的沙盘前,大家对古时被誉为“天下第一塘”的古塘大加赞叹。芍陂现改名为安丰塘,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今仍在行使其灌溉功能。我对来自四川的作家骄傲地说:“它可比都江堰要早300多年哦!它是楚相孙叔敖于楚庄王17年至23年,也就是公元前597至公元前591年所建,而都江堰,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大约在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51年,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p><p>感叹完芍陂,众人又在“淝水之战”的展板前伫立,我说,淝水之战古战场的遗址就在东城门外,大家听了雀跃不已。至此,在馆内流连忘返的人们终于肯离去了。</p><p>出博物馆,过马路,对面便是孔庙。孔庙门前的银杏树,黄叶如金箔般璀璨。秋日的晴空,天蓝得深邃高远,把孔庙的古与银杏的灿映衬出了比诗意更深的美感来。我笑看众人发痴,捱了片刻,见他们还沉溺期间,便央他们上车。</p><p><br></p><p>去报恩寺!</p><p>报恩寺据传是唐玄奘奉敕于唐贞观年间建造的寺庙,它坐落于寿县古城的东北隅,在第二进院中那飞角流丹的大雄宝殿前,两株建寺十二年后栽种的银杏树经历了千年风霜,依旧春华秋灿。此刻,正是黄叶如锦时节。到了报恩寺,果然,那两株披挂满许愿红绸的古树上,缀满了金黄的叶片。风过,叶子如蝶般蹁跹而下,落在生有茵茵青苔的砖石地上。一片又一片随风而落的黄叶,将院落铺了层金色的地毯。许多人在那“地毯”上坐着、躺着,拍照、嬉戏。僧人从廊间穿过,面带闲静之气。树下有位穿汉服的姑娘,引得许多手持长枪短炮的摄影家聚焦于她。这古寺里的静与动,古与今,也就是小城的气质。</p><p>出报恩寺,穿过一条巷子就到了东门。始建于宋代的寿县古城墙内,护着一座棋盘式布局的宋城。城有四门,城有四门,东为宾阳,南曰通淝,西称定湖,北名靖淮。四门皆有护门瓮城,其中西瓮门北向出,北瓮门西向出,东城门与瓮门在平面上平行错置同为东向出。这种门向的特殊设置,不仅有利子军事防御,而且还具有重要的防水功能。当导游小姐说,这门向的特殊转折也就是“歪门邪道”的由来时,众人皆曰,古寿州人太有智慧,且这种建筑技艺与写作的转折笔法相通,大家遂拍照留念。</p><p>众人拾级登上城墙。导游小姐继续介绍:古城基坚墙固,气势雄伟,迄今保存完好。现在的城墙是南宋宁宗十二年即公元1206年,建康都统许俊重筑,仔细看,墙砖面上还能找到 “建康许都统造”的字样。城墙周长7141米,高8.3米,底宽18至22米,顶宽4至10米,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有2米高条石砌基,通体向内欹斜,层层收分。城外东南为濠,宽约60米,北环淝水,西接寿西湖,外壁墙脚筑有宽约8米的护城石堤。“咱们这城墙,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呢。”我又插话道。</p><p>在宾阳门上,我指着东北方向,对大家说,那里就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公元383年的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给后人留下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典故。北面那片逶迤的山脉,是八公山。它正是中国寥寥几座出现在“公共语汇系统”,在成语“八公山下,草木皆兵”被人们熟知的八公山。八公山是汉代淮南王刘安聚集了当时国内一流知识分子编撰《淮南子》的地方。如果说春申君黄歇促成楚迁都寿州18年,让寿州沉淀了楚文化的精髓,并让寿州成为著名的“地下博物馆”,那么八公山就是一座汉文化的孕育地。楚风汉韵被岁月发酵下成了一坛酽酒,深埋在寿州的土地。</p><p><br></p><p>我们一行人走在秋风习习的古城墙上,感受着历史与现代交错的穿越之感。大家都不说话,默默跟随我去看月坝。所谓月坝,即城内泄水涵闸。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利用虹吸原理,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当洪水季节,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作家们望着月坝上镌有“金汤巩固”、“崇墉障流”题名,感叹古人的智慧赋予了这座古城的神秘。</p><p>而实际上,古时寿州,今日寿县,还有许多值得探秘的所在。</p><p>作此文时,乃2020年3月,八公山下,桃红梨白。上海的作家见我发了一帧八公山春景的随手拍,留言道:我还要来寿州!</p><p>我回:欢迎来寿州!可乘高铁,从上海不到4小时便可抵达。</p><p>随着2019年12月1日,寿县高铁站正式通车,古城寿县便以更新的方式敞开内心,欢迎更多人来此寻古探幽。当你走近并走进寿州,你又会惊喜的发现,这里有的不仅仅是古意与幽静,更有你想要甚至想像不到的美好。</p><p><br></p><p>作者简介 :</p><p>黄丹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寿县作协主席,鲁迅文学院安徽作家研修班结业。发表作品百万字,散见《青春》《延河》《清明》《安徽文学》《诗歌月刊》《时代文学》《散文》《名家名作》等文学期刊。著有散文集《一脉花香》《清欢》《应知不染心》,诗集《白话集》。小说《留吧,爱情》《甘蔗汁》《赝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文字入选多种年度选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