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抗疫人”主题作文合集第四期

美友86188906

<p><b style="font-size: 20px;">〔导语〕</b></p><p> “有那个需要你赶去的地方,哪怕披星戴月风雨兼程”</p><p> 第四期也是最后一期。无数的人在同学们的笔下走过,无数的事在同学们的心底埋藏。每一个人的成长被记录在这里,每一篇文的精彩被镌刻在时光中。最后一期又有哪些别样的惊喜呢?</p> <p><b style="font-size: 20px;">1 我身边的英雄</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殷鸣萱</b></p><p>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这个本该阖家欢乐的春节里,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群不速之客——新型冠状病毒。它们疯狂地肆虐着华夏民族。在人心惶惶的时候,在每个人都避而远之的时候,有一群白衣天使,他们冲到了一线,与病毒战斗,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除了白衣天使,还有一群人,他们在后方默默地为大家服务。为了阻断疫情传播,为了加强疫情防护,他们成了光荣的志愿者。</p><p>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是英雄,疫情后方的志愿者们同样也是英雄。我们响应政府号召:不出门,不出门,不出门!却有一些人逆行而出,冒着疫情肆虐的风险,在寒风中站岗,守护着一方平安。我的姑姑就是其中一员。</p><p> 姑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这个疫情面前,她义无反顾地站到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主动到小区的居委会报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p><p> 姑姑所分配到的工作便是小区门口的防控工作---“张大爷,今天又出去啊”姑姑打招呼道“是啊,小李,买菜去”“好的,您把出入证出示一下,我再检测一下体温”“好,小李,辛苦你了”“没关系的,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嘛”姑姑答道</p><p>姑姑每当调休时间,还会主动的去帮助对外归人员的监管,为外归人员送餐。还会记下他们的需求,尽量的去满足外归人员的需求。</p><p> 就是这样每天一大早姑姑就戴着口罩出门,傍晚带着疲惫归家。姑姑严格把守门口,她给每一个出入的居民量体温,登记,送餐……劝说人们不必要时,不要出入家中,出门时须戴口罩。姑姑虽然总是做着同一件事,却从未懈怠;虽然讲得口干舌燥,站得腰酸背痛,却从未放弃;虽然面对家人的反对,但是看到居民们安全返家的背影,听到一句理解的问候“辛苦了!”姑姑心里充满了自豪,只要大家安好,辛苦也值得!姑姑,用行动告诉我们:疫情当前,我们不应只顾小家,应有着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p><p>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像我姑姑这样的志愿者用实际表现告诉社会:我们,一定行!滴水汇成江河,有14亿同胞站在我们背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请相信每一个天使们,相信他们在,“长城就在”,祖国也一定在!</p><p>希望待到武汉樱花烂漫时,它不再封城。向往年一样,千千万万的人在树下看樱花,樱花在树上看千千万万的中国人。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无论黑夜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有举国上下的全力支援,有逆行者们的英勇奋战,荆楚大地一定会迎来艳阳高照,春暖花开。</p> <p><b style="font-size: 20px;">2 那一盏灯</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张艺露</b></p><p> 夜晚,小区门口的一盏灯还亮着,有个人,身穿黑色制服,时不时从屋里走出来,又回到屋里……</p><p> 原来我很少注意过他,甚至一度觉得他的职业很低微。同时他的外貌也并不出众,说实话甚至有点不好看。黝黑的皮肤,大概一米七不到的个子,有些发胖,属实不是很好看。</p><p> 那天,因为爷爷身体的原因,父亲带着我和弟弟去照顾爷爷,在进小区时,被那些身穿蓝色大褂的志愿者们拦下,测体温。当时弟弟觉得他们身上有好多病毒,所以很抵触,每次不情愿的测完体温后都咬牙切齿的说:“我不想测体温!!!”小手紧紧攥成拳头。一天过后,大概是十点多才准备回家,路途比较远,弟弟睡着了我也处于半梦不醒的状态中。一阵恍惚,车停下来了,睁眼看见那个保安。那时已经很晚了,小区门口不像白天那般热闹,只有他一人。我摇下车窗,瞬间感觉一股冷风刮向我,脸似乎微微有些刺痛。他极认真的看着我,说:“把手伸出来,测一下体温”。他又看看熟睡的弟弟,说:“给他也测一下吧”我有些不解,一个小孩子而已为什么这么较真。再说了,他已经睡着了,这样难道不是多此一举么。他认真的测好了弟弟的体温,看着我不解的表情,他说到: “或许测体温是麻烦了点,但整个小区的安全我都要负责。如果我因为没有仔细检查导致有人把病毒带进小区里,那后果不堪设想。”说完,在黑暗里似乎闪过一道光,我清楚的看到他坚毅的眼神。他又走到栏杆前把那个防止车辆进入的锥桶拿开了,微笑着示意父亲可以走了。</p><p> 但直到,我前几天去一个公园游玩,那里的保安很随意,手机还看着电视剧,在测体温时我的体温居然显示的是33°C而他却没有丝毫反应。那时,我觉得这个保安真不负责,但我想到了那个保安叔叔,我没想到半夜里他居然还那般负责。口罩挡住了他的脸,但没有挡住他那颗心,那颗对整个小区负责的心。</p><p> 后来五岁的弟弟也不再抵触测体温了,一次测完后还小声的说了谢谢。或许是习惯了,但或许他能感受到那个保安叔叔是为我们好,是对我们负责。</p><p> 或许他只有不到一米七,但他在我心中却愈发高大,须仰视才能看见,或许他皮肤黝黑,但他浑身散发着光,照亮黑暗的冬天,或许他长得并不好看,但他就是最可爱的人。因为他尽自己的一份力爱着祖国,对祖国负责着。</p> <p><b style="font-size: 20px;">3 一位普通的守村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丁一</b></p><p> 非典时期,我还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所以对于这样一场蔓延到全国各地的疫情,总是感觉很遥远。 &nbsp;这次疫情从第一时间起我就在关注,我们每天都待在家里,不能得知外面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当你认真去观察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身边有很多一起抗疫的人。比如环卫工人、医生、护士、还有志愿者们等等。但我看到最多的是守村人。</p><p> 由于生病的人越来越多,国家提倡家家户户紧闭家门,不要串亲访友。但是仍然还是有一些不自觉的人走亲访友。为防止这样一情况,一个个村子组织着各自的的守村人轮流值班。为了防止外来人员进出造成可能的危险他们会以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设路障。</p><p> 我和家人回到了老家,也就是坐落在杨镇偏东方向的李辛庄,村子的入口处设有路障,里面的值班人员都是自愿参加的,这其中,就有我的爷爷,当有一天轮到爷爷值班的时候,由于我的好奇心,我也跟着爷爷一起去了。此时,我才亲眼看到村庄抗疫的严肃性。守村人专门在路旁搭了一个小棚子。他们每个人都戴着口罩。棚子里放着温度计、表格。我问里面的一个爷爷:“为什么要把路封了?” &nbsp;爷爷回答道:“每个村子只能留一个出入口。昨天我还去开会了,大队让每个村的村长都要把每天进村的外地人和村里发烧生病的人记录下来,并要汇报。” 听后,我震惊地想到:本以为,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在人流密集的城市里会死防严控。没想到,在这个闭塞的村子也会自觉地防范。刚在那儿坐下没多久,就有一辆车准备从这过。然后被拦了下来,车上的人都下来了。他们口罩都没有戴,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病毒的严重性吧。于是,被爷爷训斥了一顿。同时爷爷也拿出几个口罩给他们戴上。爷爷说:“疫情当下,首先,在人来人往的地方,不戴口罩,那不只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不起在前线拼死拼活防控疫情的人们。你们快沿路返回吧。我们村不准进,也不准出。等疫情过后你们再来。”爷爷看向了我,对我说到,你也赶紧回家吧,家里比较安全。之后我便回到了家。但爷爷到了深夜12点才回来。爷爷回来时,我问道:“现在应该没人值班了吧?”他说还有呢,下一轮要从晚上12点值班到早上6点。我不觉惊讶感叹道:这场疫情比我想象中的还严重,绝不可掉以轻心。连一个较为偏僻的村子,都这么响应国家的号召,可想而知,有多少人会去自愿参加与疫情的战斗呢?</p><p> 也许正是无数人在默默地努力,才有了如今得来不易的局面吧。守村人虽普通,但正是因为有这一个个普通的人的努力,疫情才能渐渐平息下来,正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努力,我们才能打赢这场抗疫战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 <p><b style="font-size: 20px;">4 我身边的抗疫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刘宇豪</b></p><p> 近一段时间武汉疫情的爆发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焦虑与不安,经过众人的不断努力,病情得到了控制,新增病例逐渐减少,好多患病者得到了康复。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欣慰,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疫情期间身边的每一个人对打败疫情所做的贡献,他们的奋不顾身,才换来了我们的健康安心。</p><p> 身边有许多我们应该尊重的人,哪怕他只是一个外卖小哥,一个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对有效控制疫情做出了贡献。今天,我要说的这位抗疫人,就是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并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而是一名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我记得在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他做过社区的志愿服务者去帮助居民测量体温以及检查居民门禁卡的工作,当时我也不以为然,也很支持他,提醒他要注意防范,直到前两天从我母亲的话里,我才得知,最近他受到了单位的指示,去国展机场附近防控疫情,国展以及机场的人员流动比较大,出入京的人员比较多,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所以会派一些人员去管控,而我的父亲就被派去了‘前线’我并不是第一时间知道这件事的,听到这里我心里一颤,为他感到担忧,但是在这个紧张的时候,全国的人民都在想尽力控制疫情,而我的父亲能做出这一点点的贡献,我也感到欣慰,想想那些日夜奋战在武汉的医护人员,我咬紧牙关,这并不算什么,于是,我拿起了电话,打给了父亲,嘱咐道:“爸,尽量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带好口罩啊”他听到我的嘱咐,欣慰的笑了:“儿子,既然来了,就要把这份工作做好。要认真负责。所有的人民都在积极为控制,防范疫情做出贡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你也要注意啊,没什么事就不要出去了,自己做好防护,不用担心我......” 听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父亲没有直接告诉我的原因,我落下了眼泪,也知道了在这个关键时候 ,我更要保护好自己,不能给他添麻烦,要让他放心。</p><p> 他就是我身边的抗疫人,或许责任很重,风险很大,压力也很大。但是坚持到底,不退缩,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我们可以早日战胜疫情出自己的一份力,其实这样的人很多,他们为了大家安全幸福的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着,人心齐,泰山移。我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的情况下,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渡过难关的。为所有积极努力工作为打败疫情做出贡献的工作者点赞,有了你们,才有我们幸福健康的生活。</p> <p><b style="font-size: 20px;">5 坚如磐石的信念</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刘俊言</b></p><p> 我身边的抗疫人就是我的妈妈。</p><p> 我的妈妈不是医生,没有工作在抗疫的前线;也不是社区工作人员,每天站在小区门口测体温。她只是顺义教委里每天负责统计工作的普普通通的员工。</p><p> 春节刚过,妈妈就接到上班的通知。每天早上,天刚亮,妈妈就要去上班,每次我睁开眼睛,看到的只是母亲走出家门的背影。但不管多早走,不管要不要上班,锅里总有着热腾腾的早饭。每天晚上,等到我都已经写完了作业,妈妈才从单位回到家中。但也总是会为我们做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p><p> 母亲的工作就是每天要整理全区公办幼儿园和私立园的教师、幼儿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排查日报表,全区3万个孩子啊,这工作量可想而知。她还要去20多个教育单位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是否落实到位。这工作量已经多的让人喘不过来气了,其中哪怕一个小小环节出现疏漏都很麻烦,后果都很严重。妈妈每天就要一项数据一项数据的核对。然后哪怕有一分一毫的差别,也要反复的核实。记得有一次,一个园所的数据总是对不上,结果总是相差2。妈妈一次一次的打电话询问,妈妈向我借去计算器,眉头紧皱,眼睛看一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一个,生怕落下,可到最后,两个人的数据还是不一样。电话里反复核实确认,才弄清楚是这个负责人没有读清楚要求,才导致数据对不上。妈妈皱紧的眉头这才放松下来,语速也放慢了,细心的对那个负责人讲解。电话一打就半小时过去了。</p><p> 这几周妈妈单位实行分批上班,也就是说一周只用上2天。我本以为妈妈这回可以空闲下来,但是妈妈每天早上一起来就坐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工作量一点没少。这只是换了个地方办公啊。真的好心疼妈妈。</p><p> 每次吃饭的时候,我叫妈妈吃饭,妈妈总是说待会,待会,这一待就不知道又过了多长时间。妈妈有的时候都来不及吃饭。即使是周末,妈妈也不能像大家一样好好休息,在家里也要一直拿着电脑办公。在我们一周中为数不多的出行,妈妈也总得带着电脑,以防有紧急的工作。</p><p> 正是因为社会上有很多像妈妈一样默默无闻的认真工作的人,我们的疫情防控才取得的显著成效。他们不会被人们知道,也没有人会记住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也是防疫长城中重要的一块砖。为我们的祖国有很多像妈妈一样不怕辛苦,愿意把责任担在肩头的人感到骄傲!</p><p> 国难当头,人人都为国家出一份力,我们有智慧的领导者,有奋战在一线的医生,护士。有奉命唯谨的人民,你我他身边许许多多平凡的抗疫人,我们一定会胜利!</p><p> 疫情当前,你我同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p> <p><b style="font-size: 20px;">6 平凡中的伟大</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刘佳瑞</b></p><p> 近一段时间武汉疫情的爆发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焦虑与不安,经过众人的不断努力,病情得到了控制,新增病例逐渐减少,好多患病者得到了康复。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兴奋与欣慰,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疫情期间身边的每一个人对打败疫情所做的贡献,他们的奋不顾身,才换来了我们的健康安心。</p><p> 今天,我要说的这位抗疫人,就是我的姥姥。我的姥姥今年69岁了,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在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姥姥说要为疫情出分力,于是就自己报名去村口执勤----参与进村测体温检查。2月15日中午,我的舅舅因突发疾病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跟妈妈驱车回到姥姥家,姥姥握着我的手泪流满面,悲伤地说不出话。第二天送别了舅舅,表面坚强的姥姥却整宿整宿的睡不着,看得我心疼不已。隔天又轮到姥姥执勤了,大家都劝姥姥在家好好歇歇,别去了。可姥姥说“这是我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到底。我不去,就要别人替我去,太麻烦了,还是我自己去吧!我去站岗可以守护更多的人。”说完姥姥就毅然决然地转身去村口继续执勤了。看着姥姥一周两天晚上九点去站岗,第二天凌晨五点才回来,我妈妈想要替姥姥站岗,姥姥说“这是我的活,好多人你也不认识,还是我去吧!”我看着靠在沙发上歇着的姥姥问“您累不累呀?不行别去了。”姥姥总是说“我不累,既然干了就要坚持下去”。我没有什么可以给姥姥做的,只能给回来的姥姥做些吃的,让姥姥不那么辛苦,可姥姥笑着对我说:“你先吃吧,我不饿。”每次都是我强塞给姥姥她才吃。每次不经意说起我的舅舅,我总能看到姥姥眼角的泪光(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姥姥心里不好受),可坚强的姥姥一直站在疫情面前,从未缺席。</p><p> 全国也有很多像姥姥一样的人,面对疫情,他们克服巨大的困难、内心的悲伤,勇敢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早日战胜疫情、渡过难关。为所有积极努力工作、为打败疫情做出贡献的工作者点赞。</p> <p><b style="font-size: 20px;">7 我的抗疫小家</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焦逸洋</b></p><p> 如今全民抗疫,我家作为这14亿抗疫人民中的几个小分子,尽管不能向终南山院士那样用专业和责任挑起万重大山,也没有机会向白衣天使那样用坚毅的身躯义无反顾奔走于防疫一线,也没有能力向马云那样的企业家以肝胆和侠义捐献巨额钱款物资,但也一定要为抗疫贡献出一些微薄之力。</p><p> 寒假的一天,父母开始翻箱倒柜,找出来三箱口罩,那是我们前两年为应对雾霾囤的,现在国家有难,我们也得伸出援助之手,我们把口罩捐赠给社区,社区阿姨再把这些口罩捐赠给红十字会,虽然知道口罩上并不记录我们的名字,接受口罩的人也不知道这是谁捐的,但口罩送出的那一刻,心里激动又踏实。随后我们又通过各种渠道,捐了1000多元,虽然钱比较少,但我想这些钱也许很快就成为几套防护服或几百只医用手套,小小的缓解一下物资紧张的困境,让大家一起渡过难关。“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我们所有人应有的担当。</p><p>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傍晚,一个强壮的男人,身穿一身黑色的羽绒服,头戴一顶深蓝色的帽子、灰色口罩,笔直的身躯屹立于小区门口,目视前方。一辆汽车来,他立即向前一步,同时从衣兜里伸出已经冻得的通红左手,做出停的手势,右手攥紧一把额温枪,他弯下腰,说:“麻烦您摇下车窗,量一下体温,请出示您的出入证。谢谢!”这个恪尽职守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他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党员,本可以舒舒服服地待在家里领他每月固定的工资,但他却不能闲住,主动报名参加小区防疫工作,还主动选择了早晚最缺人员的时间段,他健实强壮的身躯、温和坚定的眼神给人一种信任。陈子昂有一句诗“宁知班定远,犹是一书生”,形容我的父亲最是不过。</p><p> 我望着父亲辛勤的背影,心中油生敬意,他这么做,不仅为了社区的安全,也为国家的安全做了保障,虽然他不被许多人所知道,但这精神品质是很值得我学习的。</p><p> 现如今每天感染人数已经变成一、两位数,许多方舱医院已经“关门大吉”,这说明中国人的防疫任务取得了重大胜利,病毒笼罩的残阳很快就要“落山”了,我们即将迎来灿烂的明天,希望天亮之后,我们一定不能忘记,那些在漫长冬夜里,为我们披霜冒雪的守夜人。</p> <p><b style="font-size: 20px;">8 你的肩膀上背负着我们的安全</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秦家聪</b></p><p> 2020年,原本是美好的一个年份,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搅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在疫情严重期间,武汉封城,全国30个省市启动一级响应,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一同抗战!我们延长假期,企业灵活办公,并暂停一切聚集性活动。</p><p> 这期间,看了太多感人的故事,白衣天使们的逆行,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工作,干警公安的辛勤值守,工人们连夜制作防护用品……还有那么一群清洁人员,依旧不起眼地工作在每个城市的角角落落。他们起早贪黑,穿着厚厚的隔离服,背着整桶的消毒液,给公众场所一遍遍消毒,电梯、楼道、小区和公园的健身器材……这都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p><p> 我们单元的清洁消毒员叫宋晓刚,我并不认识他,但我每次坐电梯时,都能看到电梯墙上记录簿里有他歪歪扭扭的签字,和每天固定的消毒时间——上午11点和下午3点。虽然我没见过他的面,但我每每闻到电梯里、楼道里消毒水的味道,看着按钮旁、电梯角落、广告栏上消毒后留下的痕迹,我心里就莫名地踏实,我仿佛看见了他刚刚用消毒水认真喷洒着电梯,一遍遍认真擦拭的样子。</p><p> 那天我正好下课,听到门口有动静,我就打开了门。看到他正在我家门口地垫上喷消毒液,我诚恳的说了句:“谢谢您!您辛苦了!”他抬头冲我一笑,虽然隔着护目镜,口罩,我看不清他的面容,但我却觉得很亲近。</p><p> “不用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赶紧关上门吧,注意安全!出门记得戴口罩。”</p><p> 简短几句带着方言的话,却让我感动满满的。也许他文化程度不高,说不出那些华丽的或者震撼人心的话语,但他的那句“赶快关上门吧”,就让我泪目了。他那背着一大桶消毒液的后背带给了我一种踏实,在我和病毒间设置了一道安全屏障。</p><p> 打那以后,每到这两个时间点,我就会仔细听一下门外的动静。随着门外飘来的消毒水味道,我就知道他已经准时地出现在了楼道里,在挨家挨户地给我们消毒。</p><p> 虽然我没有再开门,但在他给我家门口地垫喷洒消毒液时,我经常隔着门,说句:“谢谢,辛苦了!”我希望这最简单的几个字,能带给他一丝温暖和力量。</p><p> 也许平时他就是我们小区的清洁员,也许这份工作他干了许多年,但我从来没象现在一样,对他们这群默默无闻的清洁员们这样的心存敬意,心存感激!这不只是他们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这是他们对我们的爱护,对中国的爱护。他们的肩膀背负着祖国的信任,也背负了我们的安全。他们也是这次抗疫战中最美的人群!</p><p> “没有哪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临”!经历了寒冬,我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在他们的保护下,我们全华夏儿女齐心协力,定能度过这次危机!</p><p> 所以,我还要再次对他,对所有清洁消毒人员,说声:“辛苦了!因为您们的兢兢业业,我们才足够安全,我们后方才没有病毒!我们才能如此快速地打赢这场战役!”</p> <p><b style="font-size: 20px;">9 奶奶也很了不起</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梁席源</b></p><p> 鼠年的钟声响起, 一场人类的家园保卫战悄然无声地打响。人们还沉浸在过春节的喜悦中,心里盼望着阖家团圆的温馨,走亲访友的欢乐! 然而新型冠状病毒跟随着春节脚步,来势凶猛。新型冠状病毒就像扎在人们心中的一根刺。面对严重的疫情,国家号召我们不出门,居家隔离。</p><p> 我的奶奶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她通过政府号召全民居家隔离后,立刻给我打电话说:“没事就不要出门了,别给政府添乱,也不要来奶奶家里,从明天开始,我反锁上门,谁也别进来。”我当时心里还在笑奶奶,这么坚决的老太太。奶奶是这样说的,也确实这样做了。</p><p> 大年初二,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是每年都要来看奶奶的一位叔叔打来的。叔叔对我说:“替我求求情,我在这站好半天了,老太太就是不让我进去。我进去把东西放下就走,从老家赶来也大老远的。”我拨通奶奶的电话,奶奶十分坚决地跟我说:“你让他先回去吧,我们要坚持原则。不能给别人找麻烦。”我只好再给我叔叔打电话说:奶奶说了,她要响应政府号召,就不要来了。叔叔也表示理解我们,无奈的回去了。没想到奶奶不但拒绝亲戚进门,居然我都不让进。有一次,我迫不得已去奶奶家拿书包,奶奶从门缝里给我递出来,说:“以后没事少来,最近疫情严重,要做好防护。”我当时心里都有点不理解,我可是奶奶最疼爱的人呀。</p><p> 几天之后,我们家存贮的菜吃光了。奶奶家有一片地种着菜,每年都供应我们家菜吃。爸爸带我去奶奶家拿菜。奶奶居然也没有给我们开门,而是把摘好的芹菜,韭菜等放在袋子里,从门缝里递给我们。我们走的时候她还反复叮嘱我们要多喝水,和别人说话要保持距离。临走前,我还跟奶奶开了个玩笑说“我来了好几次您都不让我进来,您是不是不要我了?”奶奶着急的说道:“现在是非常时期,为了大家着想,就只能把你拒之门外了。等疫情过去了,天天来奶奶家。” </p><p> 开始,我对奶奶的做法不是特别理解,但是看看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们用生命在保护人民的健康,看到全国人民都在积极响应号召居家隔离,疫情终于控制住了,我由衷的敬佩我的奶奶,虽然她很普通,但是正是这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听政府的话,严格在家隔离 ,才有了今天这大好局面。奶奶很普通,也很了不起!</p> <p><b style="font-size: 20px;">〔结语〕</b></p><p> 最后一期,我们看见了在抗疫的大后方工作着的人们。有负责统计的教委工作人员;有老当益壮的社区老奶奶;还有坚持在村口守村的老大爷。</p><p> 这是第四期,也是“我身边的抗疫人”主题作文的最后一期。抗疫攻坚战马上也要迎来上路的曙光。但是这种抗疫精神是永存的。这种精神是寒冬腊月中的坚持站岗,是不顾自己安危地奔向前线,是不厌其烦的统计报表。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中国才能打败疫情。这就是中国力量!</p><p><br></p> <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主编:刘俊言 翟一诺</p>

疫情

姥姥

我们

口罩

妈妈

抗疫

奶奶

九班

小区

测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