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p><p>“辀重殇”。</p><p>罗辀重→“陶龛学校”。</p><p>“北有行知、南有陶龛”。</p><p>“素质(素养)教育”,绕不开“陶龛学校”。</p><p>“陶龛学校”,绕不开罗辀重。</p><p><br></p> <p>但是,“陶龛学校”→罗辀重。</p><p>1898年,罗辀重出生。</p><p>1908年,“陶龛义学”由罗辀重的父亲罗申田倡建。1911年,罗申田被部将暗杀。1912年,罗辀重24岁,接任“陶龛义学”,并按政府指令改“义学”成“学校”。</p><p>1928年,罗辀重留学归来,不就官位,专职教学。以“素养教育”为先锋模范作用。</p><p>二十二年后(1950年),因为……,投水自尽。</p><p>1962年,因为涟水河水利工程——“水府庙水库”的建设,“陶龛学校”整体拆除。</p><p>1985年,在罗辀重的女儿们首倡和强烈要求下,娄底市有关部门协助恢复建设了新圵上的(现在还存在)“陶龛学校”。</p><p>2003年以后,因为生源不足、师资欠佳……等原因,停止了招生、教学工作。</p> <p>陶龛梦,辀重殇。</p><p>一生为教育,却是没有教育好自己。也没有教育自己的近亲。</p><p>“好死不如赖活着”啊。</p><p>“不死,总会有希望”啊。</p><p>“一死百了”,万事了。</p><p>未竞事业可能了吗?</p><p>1950年,61岁。对一个“教育家”来说,正是可以硕果累累的成熟期了。</p><p>不禁唏嘘。</p><p>唯物主义者,呜呼哀哉!</p><p>也有痛惜情怀。</p> <p>“陶龛学校”,傍水靠山。</p><p>涟水清漪,“大石山”雄伟。</p><p>辀重罗姓一族,并不是祖居于此。而是申田同辈为建“义学”,多方寻觅,选择于此。</p><p>数十年经营,规模恢宏。达教学楼二十八栋,学科涉及十多个领域。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已经完善如正规化的大学校园。</p><p>痛惜如斯。倾间烟飞。</p><p><br></p><p><br></p> <p>唯见水草,年生年灭。</p><p>舟帆码头,水淹流蚀。</p><p>辀重人亡,“陶龛”名存。</p><p>“血性”何归,问无人答。</p> <p>单骑寻古,凭吊巨擘。</p><p>念兮悲兮,又奈何兮?</p> <p>(题外特记):据白鹭州村民述说,罗辀重生育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1950年罗辀重投水自尽后,儿子未成年无法独自谋生,改由河对岸的彭姓长者抚养。现有一孙儿每年“清明节”为祖父罗辀重“扫墓”、“挂青”。罗辀重三个女儿远嫁他乡。听说只有在贵州省的一个搞得比较好一点。但也并不是“辉煌腾达”。</p><p>村民唏嘘:“后人不强,辀重辈算不得教育成功”。</p><p>养育后裔,教育时势,皆同一理啊。</p><p>值得安慰的是:辀重心血,还是在中华教育史上留下了浓浓一笔。</p><p>如果像现在的对“陶龛学校”的“血性”“素养教育”的传承态度,对罗辀重的历史功绩的保护、宣扬程度,只怕是会不要多久时日,“陶龛学校”、罗辀重,这些字眼,就是隐退江湖、烟飞云散、无处觅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