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平安

“无我见”

<p>今天是援孝医疗队第一批返程的日子,孝感人民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激和热情自发组织沿路送行。因为工作的原因遗憾没能加入到送行的队伍中,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这群为疫情而战的逆行者同行!</p><p><br></p> <p>从每日上下班静寂街道到车水马龙也就是不到一周的时间,几天时间恍然隔世!我问科室的医生们“有没觉得这几天上下班路上这么多人和车,有点不适应?”答案“有的!”看来医务人员的担忧是相同的。也许是医生职业的原因,我们对于疾病的诊治过程既不悲观也不乐观、既不主观也不客观、既不太夸张也不太朴实……2个月前的今天正是新冠疫情由武汉向孝感蔓延的开始,也是我们这群虽与新冠抗疫没有正面交锋但也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一群一线二类医务人员开始忙碌的日子!记得为了2020新年有个新气象,我还特意亲自选了红灯笼装饰了一下我们的办公区域,寓意我们产科2020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科室未婚小同事们都已定好回家的车票,成了家的都已置办好回家省亲的年货,按着每年的过年习俗各自准备着!腊月29武汉突然封城的消息让我隐约感觉到事态的变化,赶忙提醒和通知准备出行和已经在外地的医生们赶紧做好留守和返程的准备!幸运的是我的医生们封城前整整齐齐都待在了孝感!家在咸宁的小吴医生大年三十过了一个不寻常的生日,男朋友驱车近300多公里从荆门曲曲折折接回了小李医生,打算新年休假期间接回贵阳老家2个孩子的胡医生……</p> <p>孝感的封城意味着我们的战役吹响了号角!随着全市发热门诊和新冠定点收治医院的陆续公布,全市即将临产的孕产妇一下子就乱了方寸,“你们那里有没有发热病人?”“你们医院收不收新冠病人?”成了每日接听咨询电话、微信群里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因为疫情从武汉回来待产的孕妇或者家属越来越多,因为无法正常产检造成的大出血、胎死宫内、急产等高危风险的、因为床位紧张辗转了多家医院的、因病情复杂需要转诊上级医院的,还有托各种关系咨询非妇产科疾病的,在疫情影响下不断挑战我们的医疗极限;每天收治和分娩人数纪录在不断被刷新;医院医疗防护用品消耗越来越多,已相形见拙,都在为接受社会捐赠而奔走相告;每日疫情报告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数字的节节攀升。</p> <p>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好科室全员防控、降低院感风险成了疫情初期我跟唐护士长每天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管理科室工作的重点,不厌其烦地絮絮叨叨已然成了我们的工作常态!“零感染”是我们对产科全体人员的责任,也是对我们所有家人的承诺!也许日常工作的忙碌弱化了大家对新冠病毒的恐惧,但闲暇之余还是能感觉到每个人对这场疫情不确定因素的担忧:“每天这样接触病人下班回家会不会传给年幼的孩子?”“小区的保安拦着不让我们出^_^门上班!”“我们单元楼有确诊病例,封闭了,半个月都不能回家!”自认为身体素质还可以的我,也会为担心可能随时不经意感染而传染到家人而担忧,夜晚入睡时频频发凉,甚至自以为随时会发热而被隔离。虽物资匮乏、忧心忡忡、牢骚满腹,但大家仍在坚持着!</p> <p>封城的10天左右,捐赠的医疗物资陆陆续续到达,我与护士长的工作任务里头又多了物资采购和运输,当然也包括了全科室的生活物资!各类肉、禽、蛋、鱼、菜的采购接龙充斥了我们的微信群,虽然定期的科室超市采买总能“胜利”打垮我的腰,但我还是乐意做我的“迷妹”们超市导航,应了那句“唯有吃可以解忧”,非常时期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给她们带来些许的满足与欢乐!</p> <p>  身在社区医院隔离病区一线工作的朋友,还有在乡镇卫生院工作、实习时曾经我带过的学生,为了家人的安全,从疫情一开始后2个月里都未曾回过家,吃住条件是远远比不上援鄂医疗队的,常常想起比起她们的辛苦我要幸福得多!随着省长的换任、援鄂医疗队的到达、政府强制指令的不断下发执行,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所在的医院也被评为疫情期间“干净”医院!孝感清零22天,城市正在慢慢恢复正常,全城都在感谢“为我们拼过命的人”,但也希望不要遗忘身边一直都在拼命保护你们的人!余生请对我们多多包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