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抗击疫情心理健康活动活动课</p><p>《谣言粉碎机》活动理念</p> <p>活动目标
</p><p>
</p><p>1.了解与理解:了解谣言的概念,知道谣言带来的严重后果。
</p><p>2.尝试与学会:初步学会独立思考的几种方法。
</p><p>3.体验与感悟:感受轻信和传播谣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体会独立思考后寻得真相的成就感。
</p><p>
</p><p>活动准备
</p><p>
1.分组 2.ppt,资料</p> <p>活动过程
</p><p>
</p><p>团体暖身阶段:破冰活动——交头接耳
</p><p>
</p><p>教师:请六个小组分别派一位同学上台参加活动。老师将把一段文字展示给第一位同学,其余同学背过身去。第一位同学记忆两分钟后,把这一段话说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再传给第三位同学,依次类推。最后一位同学向全班说出听到的答案,并与原文对比。
</p><p>传递内容:2020年1月23日上午,省政府紧急召开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提出了“一级响应”,“一个目标”,“两个坚决”,“五个严格”,“五个机制”,“八字方针”,“十大举措”等要求。
</p><p>设计意图:一个真相往往会因为经过多次传播,逐渐夸大扭曲变成谣言。因此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之后往往会造成不可估计的消极后果。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可以让同学切身体会传播谣言的危害,引出本课主题。</p> <p>团体转换阶段:
</p><p>1.引出课题
</p><p>教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最后一位同学说的话和我们原新闻有很大的差别,后面的同学没有认真独立的思考,就将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下一位同学,而这一则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扭曲变形。在这一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有关于疫情的消息铺天盖地。面对疫情中的“谣言”,我们应该保持独立的思考。
</p><p>2.析事例,明危害
</p><p>(1)展示事例:
</p><p>“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
</p><p>“周杰伦在福州被隔离了,自己带了一个隔离仓!”
</p><p>“这病毒口罩根本防不住,空气里都是病毒,怎么防?”
</p><p>“武汉医院躺了3个尸体,3天了都没人管!做个人吧”
</p><p>“这病至少有10万人!武汉已经被放弃了!”
</p><p>“中部战区空军今天会在武汉上空开始播撒消毒粉液”
</p><p>(2)教师过渡语:这些都是朋友圈、微信群中触目惊心的传闻、所谓“内部人士”聊天截图,甚至还有所谓医生护士的录音、各种“权威人士”“海外专家”的预估。同学们先来试想,如果任由这些消息传播、发酵,会有什么样的后果?</p> <p>(3)学生小组议论后,现场生成的答案可能有——</p><p>预测生成答案1:越来越多的人被带跑甚至洗脑,无法做出正确判断。</p><p>预测生成答案2:煽动情绪,引发社会的恐慌,消极情绪滋长弥漫。</p><p>预测生成答案3:爆发社会骚动,公共秩序混乱。</p><p>预测生成答案4:造谣的人自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个人发展受到影响。</p><p>(4)教师归纳总结:传播谣言的危害主要有造成民众的误解,引发恐慌,出现大规模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骚动,破坏公共秩序;对造谣者个人而言,受到法律制裁等。因此,面对未经证实的消息,我们不能做谣言的传播者,而要独立思考,作出自己理性的判断。</p><p>设计意图: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明确传播谣言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危害。引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重要性。</p> <p>团体工作阶段:
</p><p>
</p><p>1.观看视频《武汉医院的3具尸体》
</p><p> 视频简介:1月24日下午,ID叫“魔女小稀”的网友,发微博说在医院里“三具已经躺这一上午了”,没有任何人处理,打市长热线也打不通,并上传了视频。经证实此视频为后期配音,视频所述为“谣言”。
</p><p>
</p><p>2.探真相,明做法。
</p><p>(1)教师过渡语:当你们看到这个微博,看到这些文字和这段视频后,你会怎么做?请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台ipad,请同学们反复观看视频,找出视频中的破绽。
</p><p>(2)小组活动:在视频中找出破绽。
</p><p>预测生成答案1:视频中出现的第一具“尸体”是空床。医院的床是一边高一边低,床上没有脚。
</p><p>预测生成答案2:视频中出现的第二张床上的病人明明在输液,上面有输液瓶。
</p><p>预测生成答案3:视频中出现的第三具“尸体”分明是两床叠起来的被子,目测是给患者或家属休息的。
</p><p>(3)教师过渡语:其实只要我们认真仔细找一找就能看出视频中的破绽。因此当看到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辨别信息的真伪。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能如何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谣言迷惑?请小组讨论,找出除了视频以外的证据,大家可以使用ipad寻找想要的信息。</p> <p>(4)小组利用ipad搜索网上信息,讨论后发表观点。
</p><p>预测生成答案1: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听取各方声音。视频下方评论中有武汉市民的辟谣,当时这位市民就在这个医院。不可只信一家之言。
</p><p>预测生成答案2:判断信息源的权威性。这则消息是由个人id在微博上发布的。微博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不实信息有很多。第二天,共青团中央就发博辟谣,共青团中央是官方权威的渠道。
</p><p>(5)教师归纳总结:面对疫情中的“谣言”,保持独立思考的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轻信,不传谣。第二,辨别信息真伪,判断信息源的权威性,保有自己常识性的判断。第三,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听取各方声音。第四,勇敢一点,敢于说出确定的真相。
</p><p>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则真实案例的深入剖析,让学生以“福尔摩斯探案式”的方法寻找视频中的不合理之处,结合网络多方的信息,鼓励学生多渠道多方法寻找“谣言”中的破绽。探寻事实真相,从而总结归纳出面对“谣言”时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p> <p>团体结束阶段:送一片祝福,春暖花开</p><p><br></p><p><br></p><p>1.教师引导:经过这一节课,相信同学们都有所收获,更加清楚面对疫情中的“谣言”时,如何保持独立的思考。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句宣传口号。鼓励身边更多人都能不轻信,不传谣,独立思考。</p><p>2.纸笔练习——创作宣传口号。各小组创作完成后,全体起立,各组喊出自己的宣传口号。</p><p>设计意图:增加班会的仪式感,通过创作宣传口号的方式复习总结本课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p> <p>【活动反思 】
</p><p>
</p><p>本节课针对时下“疫情”背景,先用传话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体会传谣的严重后果;再通过一系列“疫情”时的谣言,分析轻信和传播谣言带来的消极影响,引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然后以真实案例为素材,让学生寻找案例中的破绽,探寻真相;最后创作并喊出宣传口号,庄严而又仪式感。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注重现场的感受、生成和分享,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学生思维发散不够,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出案例中破绽。二是学生讨论时间较短,思考欠深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