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月初一》

老欧

<p>  1989年农历三月初一,距离中考不远了,但今天对我们而言,似乎没有一丝丝紧张的气息,而是卯足了劲。仿若饿了几天,身体内噬吃细胞压缩到了极限。天气真好,是时候让这群旷世容貌在中国石下村转悠扫荡一番了。说时迟,那时快,放学铃声差十秒响起,一个大家最不愿看到的身影跨入班级,脚步声捶的心痛。听着声若洪钟的“禁足令”,垂着看似唯唯诺诺的头,目送威严校长远去。接着,廖老大进来,模棱两可的话语加上撩拨的笑容,让大家醍醐灌顶,就让复习见鬼去吧,铁将军锁门。</p> <p> 清新的空气,碧绿的田野,绽放的油菜花,喧嚣的鞭炮声,伴随着轻松的自行车和欢快的心情,迅速溶入了熙熙攘攘赶庙会的人群。那个年代,庙会是纯朴的,主人非常好客,无须认识,怕客不来,菜是备好的,流水席,来一桌上一桌。谁家客人多,来客份量重,摆的桌子多,这家就觉的“高载”,很旺。不要担心自己是学生,没人会顾忌这点,围着坐着,学着大人,握着三斤的锡壶斟酒,有酒量的,有酒胆的,喝着。菜很丰富,鸡鸭鱼腊肉,畅聊,通关,现在想来,同学的感情在那时,已经凝结。</p> <p> 这以后工作的十多年里,三月初一成了一种等待,适时而至,从不缺席,就像一个同学恋上米酒鸡腿。直到八项规定,移风易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