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吃水一直是困扰西北的最头疼问题,也是影响生活最大的问题。后梁初中坐落在盘盘梁上,学校下面是后梁村,村子下面是唯一的取水地--后梁沟。二零零零年以前,全校师生的吃水唯一的解决办法--抬水。抬水分学生给老师抬水,还有住校生给自己抬水,或者提水。</p><p> 抬水也是有一定讲究的,每个班级对应负责几个老师抬水。抬水基本清一色的男同学,羊肠小道加之路途远,所以,女生主内--打扫卫生,男生主外--抬水。</p><p> 抬水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课外活动铃声一响,抬水的学生赶紧取上桶子和抬水棍。一个拿着桶子,桶子里面的马勺伴随着学生一路的狂奔,发成出叮叮咚咚的响声,颇有点秦腔里面打鼓的韵味;另一个扛着抬水棍或者拉着抬水棍,一头在路面上发出“嘚嘚”声,全校人马一齐奔向沟里,桶子马勺叮叮咚咚、奔跑发出的“啪啪”声音、喊声、歌唱声、吆喊声、欢呼声……响彻云霄,从校门口的土坡到沟里,形成了“烟沉随人去”的情形。</p><p> 跑的一个原因是玩,另一个原因抢在前面舀水。</p><p> 水沟的两侧分别有两眼泉:东侧是村子里人挖的一口泉,经常没有水;西侧是多年前政府修的机井,水稍微多一点。天旱的时候只能是机井里面舀一点水。抢在前面的水,稍微清澈一点,越到后面,越是浊,浊里带着黄,那是黄土的颜色。</p><p> 一般没有人去机井取水,太费事,路也难走。除非东侧泉里面没有水,才去机井。机井周围用水泥墙围起来。里面混凝土封着,呈正方形,取水口在正方形的冬角处,大约一平米左右。水量大的时候,可以再上面直接淹一桶水提上来,这不过也不好淹,必须跪着,一只手在井口抓住,另一只手伸提着桶子伸到下面,勉强淹慢满一桶水。遇到天旱的时候,只能从取水口顺着里面钢筋做的梯子下去,慢慢坐稳,然后用马勺一勺一勺的舀一桶水。然后费事的慢慢举高一点,上面的伙伴也是跪着勉强勾到水桶,这样才能提上去。桶子掉井里面,或者不小心滑到里面,把自己弄湿,是常有的事。</p><p> 水舀上来,稍微顺一口气,就开始爬羊肠小道。都是大个子在后,小个子在前,而且前面的人上陡坡不能把棍抬在肩上,必须从肩上放下来,手抬上,这样抬水棍才会保持水平的,而且棍子中间钉着钉子,挡住桶子,桶子才不会溜到后面。</p><p> 从机井到沟坪垂直距离五十米左右,一路羊场小道,时而疙疙瘩瘩的,时而呈一个漏斗状,那种滋味只有脚知道。最陡六七十度的坡度,如果走的不稳,水洒出来,踩上去最容易摔一跤。弄个人仰马翻,后面的被灌了黄鼠,桶子也会摔破。</p><p> 爬到沟坪,已经是气喘吁吁,汗流满面,满脸通红。一屁股坐在土埂子上休息,舀着喝点水,解解热,解解渴。剩下的一段路程,走的速度要快一点,但是也必须合拍,这样水不会洒出来。也很快就到学校了。</p><p> 一桶水,决定一个老师一天的生活。晚饭、早茶、午饭都要靠这一桶水。如果缺少一桶水,本来单调的生活就更加没办法继续。有一天早读时分,班主任任老师怒气冲冲的进来,叫起生活委员,一顿训斥,最后狠狠地扇了一个耳光。原来是前一天两个捣蛋鬼没有给老师抬水,生活委员很不高兴的走到值日生前面:“抬水去!”</p><p> 即使每天学生按时抬水,只能勉强维持做饭喝茶用水,至于洗衣服之类的不敢想;于是,后来学校决定修一个水窖。</p> <p> 水窖是圆柱形的,比较大。很快就修好了,但是水怎么来?这就有了后来的闸坝。闸(za)坝,用静宁方言读出来更有味道。闸,动词。最简单解释:截断水流,使水聚集在坝内。堵住水不要流走,静宁人都说闸(za)住,或者闸个坝。</p><p> 我们一共闸了两次坝,都是下午。杨老师和任老师带领我们闸坝,就是把沟壑渠闸住。选好位置,开始分工明确,小组轮换,男生是拿铁锨铲土的,两边各一组,两边同时铲,铲到一定程度,杨老师让男生停,女生开始把土踏瓷实,如此反复一直将坝闸到理想的高度,这类似于农村打土墙的过程,先扔土,再踏瓷实。这样闸的坝很牢实,除非下雨发洪水才会冲坏。</p><p> 闸坝完成之后,等两三天水蓄到快满的时候,组织开始抽水。抽水用了两个水泵,第一个把水抽到沟坪的水缸里面,水缸里面又放着另一个水泵才会抽到学校水窖里面,当时物理老师解释一个水泵的扬程不够,只能用两个,身临其境的让我们理解什么是水泵的扬程。</p><p> 自此水窖蓄水之后,我们也再不抬水了,抬水的乐趣就此存在回忆之中。后梁沟、机井、羊肠小道也渐渐的离我远去,尘封在记忆之中!</p> <p>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