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3年,新矗立在上海苏州河畔的“环球港.双子座”,现为普陀区著名地标建筑。</p> <p>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区全长26公里,流经普陀区段的河道长达14公里,自然形成18个弯道。</p><p>20世纪以来,以民族工商业为代表的一座座近现代工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苏州河两岸破土而出,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工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也留下了严重的河水污染等问题。</p><p>1996年6月5日上海新民晚报第一版刊登了《齐心协力让苏州河换新颜,市区段沿岸5区今立“军令状”》的报道,上海正式启动苏州河综合整治。</p><p>伴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脱胎换骨的调整,从那时起,市区苏州河两岸世代居住在这里的百万市民大动迁也开始了……</p><p>(苏州河十八湾名,点击图片放大可见)</p> <p>长寿路桥</p><p>苏州河十八湾,这里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曾经聚集了上海面粉厂、上海啤酒厂、上海造币厂和纺织厂等一批知名企业,历经沧桑,并蕴含着丰富工业时代的文明遗存。</p><p>重温昨天,让我们从这里开始走进今天的苏州河十八湾畔……</p> <p>苏州河十八湾第一湾——长寿湾</p> <p>长寿公园雕像《曾经的回忆》</p><p>曾经深爱过</p><p>曾经无奈过</p><p>曾经流着泪舍不得……</p><p>(摄于2020年3月15日,防控疫情期间,长寿公园局部恢复开放的第一天早晨。)</p> <p>长寿湾,莫干山路绿道</p><p>原上棉十四厂旧址所在地。</p> <p>现在的莫干山路20号宽庭会馆是第一家在意大利米兰从事高级定制寝具设计及生产的华人公司,由荣获亚洲最佳建筑师陈瑞宪先生将历史建筑物重新设计的巨作。</p> <p>上海信和纱厂旧址,位于莫干山路50号,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之一的周氏的家族产业,创建于1917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青岛迁移现址,以英商注册。后改名为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p><p>2005年被上海市经委挂牌为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部分生产设备被保留下来,命名为M50创意园,吸引了十多个国家一百多家艺术机构入驻,现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上海时尚文化新地标。</p> <p>上海纺织博物馆</p><p>位于澳门路128号的原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旧址。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场景、图文、模型和多媒体等,展示上海地区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文脉。</p><p>馆前铜塑《纺织魂》</p><p>以纺纱、织布和印染等诸工艺元素的形象呈现,气势恢宏地展现了上海纺织工业曾经的辉煌。</p> <p>苏州河十八湾第二湾——潘家湾</p><p>昌化路桥横跨潘家湾两岸。</p> <p>莫干山路120号上海面粉厂旧址</p><p>这是1900年建成投产,旧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荣氏家族)企业。1955年公私合营后改名阜丰福新面粉厂,1966年更名为上海面粉厂。</p> <p>原上海面粉厂旧址,现为天安阳光广场(这里的河畔及新广场仍然在整改中)</p><p>原上棉二十二厂(申新九厂)运纱码头旧址所在地</p> <p>昌化路桥以西,原上棉二厂运纱码头旧址所在地。</p><p>原上棉二十三厂(后改为化纤十一厂)运输码头旧址所在地。</p> <p>第三湾——昌化湾</p><p>中远两湾城亲水平台</p> <p>梦清园</p><p>苏州河畔最大的公共绿地和活水公园。</p> <p>第四湾——潭子湾</p><p>曲水梦清</p><p>(摄于2020年3月16日,防控疫情期间,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部分恢复开放的第一天,必须要有“随身码”,入园限制在200人以下。)</p> <p>潭子湾,走儿时的路(一)</p><p>小时候从宜川新村走出来,在潭子湾口到对岸上海啤酒厂,有一摇撸渡船,只要化一分钱就可以上船过河了。记忆中的多数人是舍不得化这一分钱的。</p> <p>梦清园大鱼岛</p> <p>2008年夏天的一个夜晚,苏州河畔梦清园水面上飞落第一只夜鹭。夜鹭是群聚鸟,一夜之间,它们占领了苏州河整个流域。要知道,近一个世纪里,它们并没有来上海市区活动了。</p> <p>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专家表示,夜鹭喜欢聚集在苏州河捕鱼,是在向人们传递“水中有鱼”的水质生境信息,这是苏州河生态逐年趋好的一大标志。</p> <p>第五湾——梦清湾</p><p>梦清园景观——宋代水车</p><p>东汉时期,毕岚创造发明了水车。它是利用水力的自然流速,推动轮叶提升河水,达到灌溉目的。进入宋代,这种水车在我国南北大地开始普及,大力节省人力和燃料。</p> <p>梦清馆,上海苏州河展示中心</p><p>为原上海啤酒厂罐装车间,由上海当时最知名的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2005年该馆改建后开馆,介绍和展现苏州河的历史变迁,水治理成就及苏州河美好、融合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江宁路桥(原上海造币厂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桥</span>柱上有当年徐匡迪市长的题辞——江宁路桥</p> <p>江宁路桥下,宜昌路绿道。</p><p>这里是20世纪30年代初公共租借工部局建造的救火会大楼所在地,楼高4层,上建有13层40米高的火警瞭望塔。这里被普陀区列为不可移动文物。</p> <p>左为原上海大隆机器厂和上海油脂三厂旧址所在地。</p><p>右为原上棉三厂和原上海啤酒厂旧址所在地。</p><p>1912年为德国人创办的顺和啤酒厂,1919年挪威人将其收购后称斯坎特维尼亚啤酒厂,并发展成远东最大的啤酒厂。</p> <p>上海造币博物馆(原上海造币厂旧址)</p><p>上海造币厂的厂房,仿美国费城造币厂样式,门廊由爱奥尼柱支撑,上饰三角形山花。</p> <p class="ql-block">第六湾——朱家湾</p><p class="ql-block">朱家湾北岸,紧邻中山北路与江宁路交叉路口,过去这里有“海国春”饮食店、“五福来”食品店、“红美”照相馆、“金龙”百货店等。</p> <p class="ql-block">朱家湾南岸,原上海第一印染厂旧址</p> <p>第七湾——小沙渡湾</p> <p>横跨小沙渡湾的西康路桥</p><p>原来这里是一渡口。</p> <p>西康路桥的人行道上,用大理石块拼制而成的知名企业旧址的桥面拼图历历在目。</p><p>江苏药水厂旧址</p><p>清光绪年间,英国商人在这里建起江苏药水厂。</p> <p>上海华生电器厂旧址</p><p>“华生”牌家用电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品牌产品,创始于1916年,从最初生产的电风扇,发展到洗衣机、电冰箱、燃气热水器、电饭锅等…成为国内家电行业中家喻户晓的百年品牌。</p> <p>2007年建造的镇平路桥</p><p>右为上海福新第三面粉厂旧址。</p><p>福新第三面粉厂建于1926年,是旧中国最大的面粉厂,属荣毅仁家族的老建筑,解放后曾作为上粮一站的仓库,现仅存临河主题建筑的主体部分。</p><p>2018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p> <p>镇坪路、光复西路段绿道,建于1954年的普陀公园所在地。</p><p>(原上海第八钢铁厂部分车间旧址)</p> <p>第八湾——药水弄湾(小花园湾)</p> <p>小花园湾南岸的城市绿洲花园小区</p><p>原上棉一厂(全国劳模杨富珍所在企业)和原上棉十一厂运纱码头旧址。</p> <p>小花园湾南岸上海纺织工业大学</p><p>始创于1955年,现根据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科技与时尚”主战略推进整体规划,设有以时尚教育为核心,集时尚信息咨询服务、时尚艺术设计、时尚展示和时尚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有特色的时尚教育中心——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p><p>原上海麻袋厂旧址也在大学内。</p> <p>小花园湾北岸的新湖明珠城小区</p> <p>第九湾——宝成湾(纱厂湾)</p> <p>宝成桥</p><p>是苏州河上唯一的一座双曲拱梁人行桥。</p><p>1931年为方便工人出行,崇信纱厂杨杏堤等人捐资在此建造五孔木桥,1936年被日军炸毁,1938年修复,1971年原木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桩基。为迎接上海2010年世博会,对其进行景观改造。</p> <p>改建后的宝成桥,桥身整体采用宫廷黄色。桥的两端增添了四根希腊古典艾奥尼式艺术灯柱,呈现宝成桥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p> <p>原上棉七厂运纱码头旧址所在地</p><p>20世纪20年代,宝成湾区域形成规模庞大的纺织企业群,这里是我国纺织工业的摇篮,这里是人口高度聚集区。上棉一厂、六厂、七厂等企业都汇聚在这里。</p> <p>宝成湾,走儿时的路(二)</p><p>母亲自南下后,她把上棉七厂视作自己的家,把所有的精力献给了企业。小时候常常去上棉七厂,印象最深的是门卫处的叔叔阿姨们那纯朴的、可亲的热情,她们会想尽办法为我找到母亲。如果正遇午饭时间,母亲会把食堂里最好的伙食买给我吃,而她自己却在一边悄悄地啃着馒头。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平日中饭菜里有一块红烧肉,这好比过生日一样的高兴。每当来到这里,会触景生情,对这儿有特别的感情。</p> <p>武宁路、光复西路段绿道</p><p>北岸为原上海油脂厂仓库旧址所在地。</p> <p>第十湾——谈家湾</p> <p>武宁路桥横跨谈家湾,北岸普雄路为原普陀区委所在地。</p> <p>武宁路桥两侧,借鉴法国塞纳河上亚历山大三世桥建筑灵感,于2009年完成桥头堡四座高27米的奥尼克式白色立柱景观建筑。雕像主题《生命》。</p> <p>孕育</p> <p>萌生</p> <p>成长</p> <p>希望</p><p>这四座雕像象征着苏州河如母亲般拥有的柔情和胸怀。</p> <p>武宁路桥南岸</p><p>原上棉六厂运纱码头旧址所在地</p> <p>曹阳路桥南岸为原上棉二十五厂运纱码头旧址所在地。北岸是原建于1925年的江南造纸厂旧址所在地。</p> <p>第十一湾——小万柳堂湾</p><p>曹杨路桥横跨小万柳堂湾,桥址原为建于1928年的曹家渡桥,以渡口得名(亦称三官渡桥)。1980年建成今桥,以桥北曹杨路命名。北堍为现上海印钞厂所在地。</p> <p>小万柳堂湾</p><p>白玉路、光复西路段水岸豪庭亲水平台。</p> <p>小万柳堂湾</p><p>这里曾是无锡书画家廉泉与妻子吴芝瑛的别墅。</p><p>吴芝瑛(1867~1934)堪称是近代上海“奇女子”,别号“万柳夫人”。出身名门曾国藩家族,自幼习武,能诗善书,曾深得慈禧太后赞赏。她积极为民请愿、反对不合理封建婚姻制度、资助秋瑾东渡求学和孙中山革命。</p><p>(苏州河北岸由各种大小不一岩石组成的特别防护堤,仿佛就是苏州河退潮时两岸的真实写照)</p> <p>小万柳堂湾北岸水纹观测站</p> <p>第十二湾——学堂湾</p><p>华政桥,是一座整个坐落于华东政法学院内的人行桥。</p><p>背景为双子塔,2013年竣工开业的拥有上海最大屋顶花园(3万平方米)的环球港。</p> <p>苏州河畔的华东政法学院(原圣约翰大学,是闻名遐迩的教会大学),校区的教学楼已有百年的历史。</p> <p>钟楼(韬奋楼),是华东政法学院的地标。1894年由美籍校长卜舫济筹建,1951年为纪念圣约翰大学学生邹韬奋将其更名为韬奋楼。</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湾——九果园湾(吴家湾)</p><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邑人吴文涛辟建的私人花园,因花园中种植有九棵果树而得名。</p> <p>九果园湾,原上海葡萄糖厂旧址所在地,现湾岸建有华府樟园小区等。</p> <p>南岸是中山公园所在地,北岸为华师大附小所在地。</p> <p>凯旋路桥横卧九果园湾上</p><p>1915年在这里建起的沪杭线铁路桥于1997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后由轻轨铁路取而代之。</p> <p>第十四湾——长风湾</p><p>万航渡路亚卡夏屋顶花园绿韵景观</p> <p>1997年,横跨苏州河的强家角桥建成启用,苏州河上的最后一个渡口(强家角渡口)退出了历史的舞台。</p><p>桥的前方为原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旧址所在地。</p><p>长风湾,走儿时的路(三)</p><p>小时候喜欢与小伙伴们一起踢足球,看球赛。普陀区工人足球队的大隆、人民机器厂队,上棉一厂队,一纺机队(长宁区)等闻名久仰。</p><p>有一次,林同学约我去一纺机玩,来到他父亲林致光教练(原上海队队员)的身边,与他的队员们一起用餐逗乐,听他们布置两人协防如何应对对方突破、中场如何控制和有效传球,在对方禁区如何分球合理等等。守门员蒋叔最逗,他让我踢3个点球,只要进一个,许我一根棒冰。结果球都被他扑出或没收了,后来他还是特地为我俩买来了雪糕。蒋叔的伙伴们逗趣说他“小气”,因为没有他们的份(8分钱一支雪糕,当时对城市里人来说,这是一种“贵宾”的待遇)。下午我们再随队去观看他们厂队在沪西工人体育场与上棉十七厂队的一场比赛。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就让人动容。在没有电视传播的年代里,这里曾经是我向往、并从此更爱足球的地方之一。</p> <p>苏州河十八湾第十五湾——古北湾(火花湾、天厨湾)</p> <p>横跨古北湾的古北路桥</p> <p>上海火柴厂旧址——锯齿形六连体车间</p><p>上海火柴厂是20世纪30年代由实业家刘鸿生创办的大中华火柴公司,曾是全国同行业中最著名的火柴生产企业之一。新世纪初,广东的各式打火机面世,火柴厂淘汰关闭、土地置换。</p><p>上海火柴厂火花印制精美,构图巧妙,曾使国内火花收藏爱好者爱不释手。</p><p>火花收藏馆南墙上是“龙游”火柴商标,四个角上的文字为:请用国货。</p> <p>1923年,我国化学家吴蕴初在古北湾创办起中国第一家味精厂(上海天厨味精厂),其生产的“佛手”牌味精,享誉海内外。</p> <p>古北湾南岸不锈钢雕塑《瞬间》</p><p>1915年,民族工业生产者荣宗敬和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申新纺织无限公司,即后来的上棉二十一厂,有职工七千多人。随着纺织系统改革和上海市区产业结构调整,1998年原厂地块改建成虹桥河滨公园。</p><p>《瞬间》作品取材于上棉二十一厂的一群女工的历史照片。瞬间的摄影记录了这些创造历史的纺织女工 ,为我们今天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资源。</p><p>(因雕像脸部只呈现五官,其余部分是镂空的,所以前排女工的脸部是依托后排女工的白色围裙,而后排女工的脸部就显示不出来了。都拍了好些天了,实在是水平有限,请见谅了啊。)</p> <p>古北湾北岸,曾经记载着中国化学工业的辉煌,原上海化学试剂总厂高62米的大烟囱被保留了下来,过去在没有高楼大厦的市区里许多大烟囱就是方向标。保留下来的大烟囱不仅是民族工业历史的缩影,而且已成为长风生态商务园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苏州河上海游艇会</p><p>2009年成立的游艇会是一家城市游艇会,延续了苏州河悠久的历史传承。游艇俱乐部的宗旨:家庭、诚实、勇敢和健康。</p> <p>游艇会几幢青砖红瓦的老房子掩映在岸边植被郁郁葱葱的公园里。</p> <p>游艇会依水而建,拥有市区珍稀的水岸环境,游艇码头由法国著名设计师设计完成。</p> <p>古北湾</p><p>长风公园1号门所在地(大渡河路189号)</p> <p>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p><p>地处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园区中心,与虹桥开放区隔河相望,傍长风公园,邻苏州河而立,是一座集展览、会议、活动和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的会展中心。</p><p>(原上海人民机器厂旧址所在地)</p> <p>河畔的上海化工研究院</p><p>始创于1956年,是全国第一批重点化学工业研究院。研究以先进聚烯烃材料技术为核心,涉及生物医药,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现代生产性服务等领域。</p> <p>苏州河十八湾第十六湾——木渎湾</p><p>上海苏州河游船码头。</p> <p>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原上海眼镜一厂旧址)</p> <p>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承苏州河工业文明遗产,传承上海城市历史文脉,打造苏州河博物馆长廊,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于201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建成开放。</p> <p>展示馆大厅,1978年的75型冲饼机</p><p>造币机器,双柱立式冲饼机,为上海造币厂自制,曾用于新中国1分、2分、5分币的生产,一直沿用至2000年。</p> <p>二楼展厅,我国化学工业先驱吴蕴初先生雕像。</p> <p>民国时期张跃群先生捐赠的这台打字机,原是苏州河畔某洋行的办公设备,由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头号办公室机器供应厂商美国的雷明顿. 兰德公司生产。这种为拼音书写文字铺路的机器由西方传入上海,代表了高效率的现代管理方式在苏州河两岸的工厂企业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近代化的见证者。</p><p><br></p> <p>上海汇明电筒电池厂“二十四孝”图广告。</p> <p>“国货大王”方液仙</p> <p>“面粉与纺织大王”荣氏兄弟</p> <p>木渎湾畔雕像《百年情结》</p><p>这里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浸透了父辈们辛勤的汗水。</p><p>一个连接苏州河昨天、今天和未来的情结,见证着上海百年工业文明和沧桑巨变。</p> <p>木渎湾畔雕像《都市》</p><p>他们从五湖四海走来</p><p>他们是民族工业的先驱</p><p>他们代表了先进生产力、文化、科技水准和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木渎湾畔碑石——苏州河十八湾</span></p> <p class="ql-block">木渎湾分支流域畔的小区</p> <p>苏州河十八湾第十七湾——北新泾湾(新长征湾)</p><p>真北路上原有一座始建于1932年的木桥。1937年淞沪会战时,19路军的军需物资不断从桥上通过。</p><p>2000年起,上海建设中环高架路,对真北路桥进行了系统性整改。</p> <p>中环立交桥</p><p>在这里,跨越北新泾湾的人行桥、真北路桥和中环立交桥三桥会聚,错落有致,勾勒出一幅壮丽的河道景观。</p><p>北新泾湾一侧是原华亭化工厂旧址。</p> <p>苏州河祁连湾</p><p>北翟路木栈绿道与水文观察站。</p> <p class="ql-block">苏州河十八湾第十八湾——祁连湾</p><p class="ql-block">曾在这里,中国第一家较大规模的自来水笔厂——华孚金笔厂,成就了“英雄”品牌的传奇。</p> <p>祁连山南路桥</p><p>2008年竣工开通,南接普陀区祁连山南路,北接长宁区淞虹路,长1300多米,跨越祁连湾,是苏州河上跨度最长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花意创作园</p> <p class="ql-block">如今,苏州河两岸已旧貌换新颜(有些地块河岸仍在整改中),在这里已经听不到昔日的机器轰鸣声,听不到码头工人劳动的铿锵号子声,但从那一座座静静矗立在河畔的老厂房轮廓中,依然能想象历史的动人情景,勾起我们对曾经辉煌过的流金岁月的美好记忆。</p><p class="ql-block">苏州河综合整治20多年很快地过去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呼唤,对美丽中国、美丽上海的憧憬,是人心所向。这,还需我们齐心协力继续努力啊!</p> <p class="ql-block">静坐在祁连湾畔绿道的长椅上,沐浴在初春暖阳下,闲仰夜鹭河面飞翔,感慨除去河床黑污淤泥的苏州河水舒适轻快地向东奔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