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历史上,饶州和徽州是赣皖两省的两大名府,徽饶古道是徽饶两地进行商品贸易的重要通路,见证了两地发展的历史渊源。徽饶古道为古徽州出境的九条官道之一,又称“徽州大道”,始建于唐代,全长百余公里,路面皆由长约4尺青石板条铺砌而成,未经任何人工雕凿。是徽州通往上饶的必经之道,由徽州府城至江西饶州府的这条徽饶古道相当于现在的“国道”,在当年的地位与徽杭古道相当,是古代徽商入赣的经商要道。据说当年徽商由杭州购得丝绸,沿新安江回乡,再经徽饶古道运到江西贩卖。江西的茶叶、瓷器也经古道运往安徽销售。这条古道也是皖赣两地的茶马古道。但随着近些年来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目前,徽饶古道的很多处因公路的修通或埋于地下,或废弃不用,被渐渐湮没于山林和历史之中。唯独皖赣交界的右龙岭一带因公路绕古道而建,古道被保护了下来,基本保持着历史原貌,</p><p> 徽饶古道右龙至梅岭段见证着安徽黄山和江西景德镇、上饶两地的交往,是两地百姓情谊的见证,也是两地的联姻大道。据说浮梁县北部和东部边境村镇的居民,有相当一部分原籍是徽州地区。因浮梁汪湖村与休宁鹤城之间距离较近,两地人虽然是两个省,但两地百姓就像是隔壁邻居一样,自古以来,两地嫁娶联姻通婚现象十分普通,血缘关系和走亲访友加大了徽饶古道右龙岭段上人流的密度。</p><p> 再加上右龙岭、汪胡古道两边都是茶园,这段古道至今一直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村里人每天都要走上古道去茶地里劳作,因此,这段古道被保存得十分完好。</p><p> 继上次休宁樟前徽饶古道浙岭古道(樟前-岭脚-虹关)之行后,紫队继续带我们去休宁走徽饶古道(右龙至汪胡段)。</p> <p> 一个春日的早晨,绩溪绿野30驴跟着紫队自驾绩溪出发,沿歙县古城、休宁县城西行,车子在黟县渔亭下高速,沿着县道032,在黟县,祁门,休宁的山间公路上围绕着一条条小溪,环绕前行,过流口,来到了新安江的源头。</p> <p> 新安源</p> <p> 沿途清溪流水,古树参天,亭子林立,风光秀美,十分养眼。</p> <p> 渔塘村</p> <p> 渔瑶公路上高大的“新安江源头”门楼</p> <p> 徽饶古道右龙岭古道的起点:右龙村。</p><p> </p> <p> 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交界处,矗立着一座巍峨的高山,名叫五股尖,又称五华山,海拔1618米,为景德镇市最高峰,安徽省休宁县第二高峰,流经皖浙的新安江就发源于此。 </p><p> 渔瑶公路沿着五华山半山腰蜿蜒盘旋,从渔瑶公路右龙岭有条4米宽的柏油路通入右龙村中,交通较为便利。</p><p> 右龙村地处新安江源头的皖赣交界处,村子坐落在六股尖山麓的五股尖的北麓山坳里,在钱塘江、富春江上游新安江的源头(俗称三江源),与景德镇市的浮梁县瑶里镇和上饶的婺源县古坦、彰山乡交界。</p><p> 右龙是一座百户人家的美丽村落,隶属于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群山环抱,古木参天,茂林修竹,流泉飞瀑,生态环境极佳,有着“黄山市生态第一村”称号,有壮观的五股尖瀑布。 </p><p> </p> <p> 徽饶古道是古代徽商入赣的经商要道,连接徽州府至江西饶州府。这条古道自唐代建成以来一直被使用至今,可以说是不曾荒废的驿道。</p> <p> 据当地人介绍,徽饶古道又称“徽州大道”,始建于唐代,是徽州通往上饶的必经之道,由徽州府城至江西饶州府。在交通闭塞的古代,这条路相当于现在的“国道”,在当年的地位与徽杭古道相当,是古代徽商入赣的经商要道。</p><p><br></p><p><br></p><p><br></p> <p> 十八罗汉</p><p> 右龙村口,古道沿公路在茶树丛里蜿蜒而下,一直延伸到了茶园地里,有几棵高大的马尾松挺立其中,亭亭玉立的,高大挺拔。这就是“十八罗汉”。</p> <p> 右龙人对古树的非常崇敬,他们渴望有着千百年的老树如守护神一样庇佑着右龙村庄和家人的平安。</p><p> 十八罗汉就是守护神,默默地守卫着右龙村的村口。</p> <p> 村东头有棵银杏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仍然是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它的根部先后簇生出许多新的树干,看上去有点像是子孙满堂。</p><p> 古树前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有“孤坟总祭”四个大字。 “孤坟总祭”是古徽州一种独特的丧葬文化,只树石碑,不葬灵柩,每当清明、中元等节日,村民来此碑前祭祀客死他乡或无子嗣的孤魂。</p><p> “孤坟总祭”体现了右龙村里良好的民风。</p><p> 碑前的这棵古树像一个慈祥的老人,他把那些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游曳亡灵抱在了他温暖的怀里。</p><p> </p><p> </p> <h3> 右龙村原生态环境保存得如此完好,源于其先人强烈的环保意识和严厉村规。村口至今还立着一块石碑,上有“误砍荫木,勒石示众”八个大字,意思是不经允许砍伐树木,要将砍树者的名字刻在石头上示众,以儆效尤。右龙古村悠久的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和做法,也为我们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良好的示范。</h3><h3> 据说清代右龙的族长为保有地脉,曾经上书浮梁县令,并晓谕地方里保,不得盗挖磁土,不得毁坏山林,不得盗砍材木。于是在村口,至今便立着这块石碑,“误砍荫木,勒石示众”被世世代代传承。</h3> <p> 右龙村一直在打造“山脚茶、周边竹、近山果、远山杉、高山松”的立体生态格局,有着较大的生态效益。</p> <p> 右龙村是红豆杉的王国,据村中老者说,全村百年以上的红豆杉有1000多棵,最老的有1000多岁,最大的一棵直径超过1.5米,说右龙村是中国红豆杉第一村一点也不为过。</p> <p> 右龙全村留存500年以上古树2000多棵,遍地都是茶园,满山的茶油树,古榧树、红豆杉,是有机油茶、有机茶叶和有机香榧的盛产地。</p> <p> 右龙,有着“中国有机茶第一村”、“黄山市生态第一村”的美誉。</p> <p> 右龙村,有机茶园生态村、第一村。</p><p> </p> <p> 右龙,中国有机茶第一村。</p><p> 古道沿途都是成片的有机茶园,大概有500多亩。茶园里全部安装了自动喷灌设备,沿途看不到一个农药袋子,映入眼帘的是茶园里挂满的黄色和红色格子间色的纸片,问过右龙村民,原眼前茶园里安上的一截截竹段,上面挂满了粘虫子的红黄粘纸片,虫子就这样被消灭。</p><p> 由于这里的茶叶产于新安江源头,也称新安银毫。问过右龙的茶龙,这里的有机茶市场价大概每斤在五百元以上。</p> <p> 右龙村为黄山市首批进入百佳摄影点之一。</p> <p> 古道穿村而过</p> <p> 沿溪古道的入村口,古树下有一座石砌的小屋非常惹眼。这看起来很像是一个普通的路亭,却又不是,它真正的意义是一座土地神庙,是专门为了庙旁的这棵古香榧树敬香用才建造的。</p><p> 为何一棵老香榧树受到如此礼遇?这棵华盖如云的古榧树躯干围长达一丈五尺,4名壮汉方能环抱,冠盖数百平方米荫凉,历经千年沧桑仍枝繁叶茂。此树奇就奇在平常从不挂果,而每逢岁月长河中发生重大事件年份则仅从一个小枝桠上生出数枚青果。村里上了年纪的村民都清晰记得,1949年、1976年曾分别出现过这种神奇现象,而且这根枝桠于1976年冬离奇枯死,神奇的谜团还有待植物专家破解。而今,村民把这棵古树视同村庄守护神还源于它能救人。据说有一年夏天山洪暴发,凶猛咆哮的洪水冲走了村中一个娃娃。千钧一发之际,恰是这棵千岁高龄老香榧树用自己粗大修长的臂膀,将激流中的小孩紧紧阻拦在了枝头,娃娃因此得救,村民无不啧啧称奇。因此村民供奉此树为神灵,还特意建造了一座土地庙供村民上香祭拜。</p> <p> 右龙村头刻立着的乾隆三十八年(1773)的“徽州大道”这块石碑,诉说着古道沧桑的历史。</p><p> 唐朝未年,该村先人为躲避战祸来此深山老林里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桃源生活。明清时期,随着徽商和徽文化兴起,如日中天的徽商打通了连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的古徽道,右龙村因祸得福,徽饶古道穿村而过,成为休宁、景德镇、婺源三地的交通枢纽,原本宁静的小山村一时间商贾云集,极其繁华。现存的徽饶古道右龙岭段在古代也叫“徽州大路”。</p><p> 右龙岭古道东起右龙岭头,西止皖赣交界处的五股尖垭口,长约5千米,宽约1.5米,全部由青石板铺垫,由于公路绕过古道而建,因此这段古道被保存得非常完好。</p> <p> 右龙村里流淌的小河,是新安江的源头之水。</p> <p> 右龙村里,徽饶古道右龙岭古道的石板穿村而过。青石板有1米多宽。</p> <p> 古道沿河部分建有青石板栏杆,斑驳的石板表面坑坑洼洼,上面覆盖了青苔。</p><p> 古石板栏杆为卯榫结构,经过几百年岁月沧桑仍完好无损,保护着行人安全。古石板栏杆右侧的小河就是新安江的源头。</p> <p> 右龙自古就有“磻溪洞壶八景”、“贵溪八景”等,引人关注。</p> <p> 右龙张氏宗祠---怀德堂</p><p> 右龙村是江南清河张氏的祖庭之地。村子里村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张姓。</p><p> 传说张氏自汉代张良之后南传,两江张氏以杭旻张家为宗,在唐朝末年,为了躲避黄巢匪徒,张氏族长率张氏族人沿富春江西上避祸,筚路蓝缕直至屯溪,也就是目前黄山市地域,在屯溪居住一年之后,黄巢匪徒接踵而至,张氏全族被迫再次迁徙,沿率水进入深山,并最终选定古磻溪(右龙村)作为居留地。</p><p> </p> <p> 怀德堂</p> <p> 祠堂里摆放的板凳龙。</p><p> 右龙板凳龙技艺闻名遐迩,堪称“徽州一绝”。右龙村舞板龙始于宋朝,寓意保佑。</p><p> 右龙这里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办这场盛事。板凳龙由一节节木板凳连接而成,龙身由每家每户装扮,一户一节长约1.5米,上置三盏灯笼,内点蜡烛,舞时板板相连,接上龙头龙尾,最长时由100多条板凳串联可达180多米。按照传统习俗,各家的板凳龙身每年正月十五傍晚在村头山庙集合,然后在村主任的口令下,村民们点燃烛光,舞起来。 </p><p> 绩溪绝摄徽州的群主章恒全老先生把右龙的板凳龙带回了绩溪,在绩溪尚村的徽派民俗文化活动中被舞得红红火火。</p> <p> 右龙村张振英故居是一栋徽派风格的古建民居。</p> <p> 张振英故居里面有着精美的木雕</p> <p> 右龙村的树皮屋</p> <p> 右龙村,古道上的廊桥</p> <p> 右龙到虎头岗的这段古道也叫右龙岭古道。</p><p> 右龙岭这段古道自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的“左龙段”起,至浮梁县瑶里镇梅岭村,全程10余公里,因地处高山大岭,一直为徽州西南之要津。</p><p> </p> <p> 右龙岭古道在右龙村外的有机茶园里延伸,通向江西浮梁。</p> <p> 徽饶古道在休宁鹤城的右龙村要翻过高高的右龙岭,当地人习惯也叫它右龙岭古道。</p> <p> 一场春雨过后,茶树在抽青,古道石板更加润透光滑。走在这茶香四溢的古道,满眼的绿色让我们不由得心旷神怡。</p> <p> 过了茶园,古道拐弯经过一片杉树林子,红褐色的落叶杉枝铺满在了古道的青石板上。</p> <p> 勤劳敬业的右龙守林员正在古道上清扫着落叶杉,古道也成了两边山脉的防火道。</p> <p> 徽饶古道也是古时养活了无数种茶、制瓷之人的茶马古道。</p> <p> 古路亭</p> <p> 临近古道垭口的虎泉雅居是古道上的一家农家乐和民宿。</p> <p> 虎头岗上饮虎泉</p> <p> 保存完好的徽饶古道虎头岗段</p> <p> 形势险峻的兵家争夺要地---虎头岗关隘口。</p> <p> 虎头岗隘口,是五股尖垭口最高点的古城墙,长约30米,高约3米,由碎石垒砌,有点像古时候的一座军事关隘,这里是徽饶古道皖赣分界处。</p> <p> 虎头岗前立着的“徽饶古道”石碑</p> <p> 右龙岭经村庄至虎头岗的徽绕古商道约4公里。</p> <p> 皖赣公路S205省道上的两省分界</p> <p> 五股尖垭口最高点的皖赣分界碑</p> <p> 一碑跨两省</p> <p>一碑跨两省</p> <p> 离开安徽,沿着垭口公路下边的古道,去往江西浮梁汪胡。</p> <p> 徽饶古道过了安徽,在浮梁到休宁这段,当地人习惯也叫它浮休古道。</p> <p> 古道在弯道部分被设计成了折扇形状,既美观又实用。</p> <p> 浮休古道极具特色。汪胡至虎头岗路面材料全部采用条状麻石横卧砌成,平均宽度1.5米,石级垂直厚度15~20厘米,步行舒适度很好。</p> <p> 古道上荷柴归来的老人</p> <p> 古路亭</p> <p> 古路亭</p> <p> 古道路边的奇石,有点像伟人毛主席的侧脸。</p> <p> 汪胡村外的复源桥</p> <p> 徽饶古道所经的江西浮梁汪胡村到安徽休宁右龙村这段古道,浮梁人习惯也叫它浮休古道。</p> <p> 古道岭下的第一个自然村叫汪湖,座落在海拔550--600M高山小盘地间,属于江西省浮梁县。听当地人说,汪湖没有湖,汪湖原名汪胡,取自村里两个大家族汪氏和胡氏,他们都由古徽州迁来。胡家世代以经商为生,主要贩运茶叶、瓷器、布匹、粮食等。汪家主要从事瓷土矿开采,并撑船顺瑶河将原料和陶瓷制品贩运到景德镇。两姓和平共处,关系融洽。后随着时代演变,“胡”便改成了“湖”。</p><p> </p> <p> 汪胡村外高大的马尾松</p> <p> 汪胡千年红豆杉</p> <p> 汪胡国家森林公园</p> <p> 汪胡森林公园植被茂密,幽静阴凉,物种繁多,随处可见一些黄山松、楠木、银杏、甜槠木、红豆杉,树龄都是百年甚至是千年以上。</p><p> 森林中,还可以隐约看到当年石板铺就的古道石板路,青石板的边缘印上了翠绿的苔痕。</p> <p> 汪胡森林公园里1300年的老树</p> <p> 天河谷的飞瀑</p> <p> 清泉石上流</p> <p> 吊桥</p> <p> 过门楼,慕名前往南山瀑布</p> <p> 奇石</p> <p> 汪胡南山瀑布</p> <p> 飞流直下三千尺</p> <p> 曲径通幽</p> <p> 竹外桃花三两枝</p> <p> 走在徽饶古道汪胡村头的古道石板上,我们还有幸目睹了生长着的浮梁有机茶。我们的嘴边就会不由自主地吟诵起唐代白居易“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这两句诗。我们也会随手掐一根翠绿的茶叶嫩尖放嘴里咀嚼着。</p><p> 自古以来,浮梁茶茗天下。浮梁茶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浮梁人自豪地都会以这两句诗佐证浮梁茶、浮梁县自唐代起在历史上就有着很大的名气。唐代时浮梁就已形成了热闹的茶叶集市,云集南北的茶叶商人,更是当时东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宋代时期,浮梁茶开始成为供奉朝庭的贡茶。</p><p> 浮梁汪胡村外,几个村民腰上系着小巧玲珑的竹篓正在采茶。</p><p> </p> <p> 想起徽州的一句俗语:摘茶拔草不论大小</p> <p> 下午,雾气水弥漫着古道,我们在汪胡竹林边踏上了徽饶古道右龙至汪胡段的精彩石板路,返回到右龙村。</p> <p> 时间匆匆,这次的徽饶古道休宁右龙至梅岭段我们未走完完整的路线,那就是从瑶里风景区的梅岭村,经梅岭后山到达汪湖,再穿行汪湖村,沿山溪而上至虎头岗,从虎头岗下至安徽休宁鹤城乡右龙村。由于被公路所截,这条古道形成了三段,即梅岭村至汪湖水库(约4.5公里),汪湖村至虎头岗公路旁(约4.5公里),虎头岗至安徽右龙村(约4公里)。还有待于下次继续。</p><p> 感谢紫队为我们勾划路线,感谢随行摄影师一路拍下的精彩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