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p><p>陈哲,九三学社社员、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援鄂小分队队长。他,就是平凡的英雄。</p> <p><br></p><p>腊月廿九,他按计划携一家老小飞赴厦门度假,坐着大巴听着歌,幻想着沙滩美景,突然接到科室谭主任电话:待命准备支援武汉!这一刻,他思绪万千,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女儿正读高二,关键时期,谁不想在家好好陪伴家人?考虑当时形式的严峻,感染牺牲也不无可能,也许就是陪家人的最后一个除夕。他内心煎熬,但不得不告知家人实情,他知道家人内心虽然并不希望他去,但还是非常支持他的工作。70多岁的老父亲,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眼红红地憋出四个字“注意身体”,15岁的女儿,平日里跟爸爸很亲,这次只是轻描淡写地叮嘱“爸爸要注意保护自己”,却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无声地流泪。面对老父亲的哽咽、女儿的哭泣,他心如刀割,虽有科室好兄弟愿意帮忙顶替,但他还是谢绝了同事提出替他先参加医疗队的好意。谁没有一个放不下的家,他果断改签,草草结束旅行,大年初一赶回衡阳,趁热提起旅行包,毅然赶赴“战场”。成为湖南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而他上了车才知道,支援的目的地是黄冈。</p> <p>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11点抵达黄冈之后,为保证医疗队安全,湖南省医疗队组织了2天的防护相关知识培训,人人达标后才允许进入临床。</p><p><br></p> <p>陈哲第一个工作地点是惠民医院,惠民医院是黄冈市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形势要求,由黄冈市中医院负责的定点医院。由于超负荷运转,1月30日衡阳医疗队全体转战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负责第五层的54个床位。开科不到24小时,病房全部收满,衡阳病区12名医生实行三班倒,休息便成了一种奢望。</p><p>穿上防护服,陈哲投入到抗疫前线,进入病区,他和大家一起积极面对工作。因为防护物资紧张,为节约防护服,医院控制每次1-2位医师进入隔离病区查房,需负责所有病人,通常都需要3-4小时,如出现病情变化,时间就完全不能控制了。而防护服的厚重让呼吸都变得困难,防护服不透气,里面的衣服很快就会被汗水湿透,面部的汗水会影响防护效果,为了尽可能的保障防护效果,延长工作时间,只能减少衣服穿着,在气温十度以下没开空调的情况下,通常就是1-2件衣服。</p><p>在工作中,不管环境有多艰苦,他先上,不管形式有多复杂,他先来。汗水湿透衣背,雾水朦胧双眼,他始终面带憨厚的微笑,把信心传递给每一个人。当每次一脸惨白的从红区走出来,谁又知道因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老毛病,他每日都是带着呼吸机入眠。他是领导眼中的定海神针,是队友们心中的温厚兄长,更是病友们口中的大爱大夫。</p> <p>从大年初五开始,陈哲一个病房一个病房的查看,跟收治的每一位病人都热情地打招呼,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陈哲多次来到患者病床前,交待病情、介绍专家团队、告知诊疗方案,为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他尽可能离患者近一点,让患者能够听清楚自己的病情,同时安慰患者,要相信医护人员,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早点回家,家人们都等着你们呢……”</p><p>隔离病毒,但不会隔离爱。他像爱着自己一样的爱着患者,面对被隔离,远离亲人的患者,陈哲总是耐心地解答,给予他们安慰,并告知他们必要的防护措施。</p><p><br></p><p> 冰心曾说“爱在左,同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无疑是对陈哲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医生,他总是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病人,但对于自己的家人,他有太多的愧疚,在疫情面前,他明白自己只能义无反顾地挺在前面,这是责任,是坚守。</p> <p>在这场拉锯战中,他凭借自己大爱无私的心,为患者点燃了生命的火炬,更谱写出一曲曲令人难忘的生命壮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