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安交大附中分校音乐小课堂</h3><h3> 西安交大附中分校音乐组 高琨</h3><h3></h3> <h5>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天真烂漫,充满各种离奇幻想的岁月,以此来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美好的童年回忆。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作者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h5> <h5>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br>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br><br></h5> <h5>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h5> <h5>《童年情景》是舒曼于1838年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是钢琴艺术史上的一部极为独特的作品。他曾说过:没有别的作品像这些音乐一样,真正的从我心底流泻出来。<br>舒曼在这套作品中,用音乐向大家分享了一组难忘的画面,在其中,他的童年用音乐表现了出来,如果用音乐来表达你的童年,你会用哪些旋律呢?</h5> <h5>这是一段优美的旋律,他配上简单的节奏,温暖而美好。你能猜出来舒曼这是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小舒曼正坐在客厅里听着古老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远方的人和远方的事。</h5> <h5>钢琴的高音部分,好像是在讲述着远方发生的故事,低音部分好像是小舒曼听得入迷,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晃动身体。色彩的变化也体现在音乐里。慢慢地客厅明亮的色彩开始变得有些深沉,左手的伴奏,就像是在转圈。在小舒曼的脑海中,异国的城堡里王子和公主在手挽着手翩翩起舞,温暖的阳光撒在地毯和小舒曼身上,也照在远方的山上,宴会还在继续。</h5> <h5>这首作品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摇摆的节奏跳动的音符,我们似乎都能感受到乐曲中主人公的喜悦心情呢。高音部分不断地跳动,而高音部分的间断之处,低音部分作为补充,也会调皮地跳动两下。舒曼就像一个魔术师,他又让音乐慢了下来,这一段音乐总是在变化。</h5> <h5>舒曼在跳动的音乐里面忽然写了这个流畅的句子,就让音乐的色彩产生了一丝变化。你也会发现不仅是节奏,音色还有旋律上的变化能让音乐变得好玩。这部童年情景中所有的作品都有这样的一种结构:作曲家在第一部分大致将主题陈述出来。舒曼先写了一段温柔的旋律,在第二部分作曲家就变成了魔术师,让音乐成为了王子和公主的舞蹈,而第三部分又回归一开始的温柔。</h5> <h5>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小舒曼捉迷藏的场景,同时也告诉了我们捉迷藏的快乐,音乐开始,音乐家的手指在琴键上欢快地奔跑,大家也仿佛就在琴键之间捉迷藏呢,他们你追我赶,气喘吁吁、笑得前仰后合,音乐中充满了快乐。你们听这个键盘仿佛是小舒曼放慢速度准备休息了,瞧,他们又开始跑了。</h5> <h5>你现在听到郎朗演奏的是《童年情景》中最有名的一首作品,他作为配乐出现在了好多电影作品中呢。大家之所以把它用作配乐是因为他描绘出一个美好的梦境,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梦境呢?</h5> <h5>他并不像童年情景中,其他作品那样具体描绘一个捉迷藏的场景、一个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他不是这样。准确的说,他并不描绘某个场景,而是把一种如梦如幻的情景展示了出来,</h5> <h5><h5>你们听,右手的旋律迅速跑到高点又缓缓下降,就像春天一片树叶,被风吹起来又缓缓落下那样的轻柔。对于这样一首作品。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将它的美描绘的淋漓尽致。静静的聆听他吧。</h5><div><br></div></h5> <h5>旋律响起,我们仿佛由舒曼带领我们重回那个最纯真,最烂漫的岁月里。岁月如歌,舒曼正是本着一颗最真挚的心,最火热的情感,写下了这一笔音乐财富《童年情景》。它有着一种感人至深、沁人心脾的感染力,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清新、自然的音乐世界,这正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光芒。人生宛若一条缀满珠宝的项链,而童年是一颗最璀璨的宝石,记忆如同汪洋,而童年是一朵最动人的浪花,童年的记忆就像裸露在野外的沙堆,时光之风慢慢地将其侵蛀待尽,剩下的也许是一种额咪好的情怀,正因为其一去不复返,而变得愈加恒久。</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