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是我们茫然时的灯塔、孤独时的益友;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p><p><br></p><p>很感谢能有这样一种平台让我们欣赏了娜娜和蓉蓉推荐的好书,也很高兴能有这样一种机会与大家交流分享我的阅读,同时期待欣赏更多人的读书心得。</p> <p>我与大家分享的书是《了不起的我》,关于心理学的书我是第一次读,这对于我来说,是填补知识的空白。</p> <p>我和这本书很有缘,因为在对的时间相遇!还得到了作者的亲笔签名!</p> <p>知道这本书是在收听《逻辑思维》时,正巧听到新书介绍,介绍作者时,感觉作者够牛:本书作者陈海贤老师,是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知名心理咨询师。拥有13年一线心理咨询经验,接待过6000多位来访者。</p> <p>陈老师把自己的经验和行为科学、认知疗法、积极心理学、精神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形成了一套自我发展的心理学。这本书,就是这套理论的成果。</p><p>本书从五个方面,讲述我们终其一生会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系统的解决办法。</p> <p>行为的改变</p> <p>思维的进化</p> <p>关系的发展</p> <p>走出人生瓶颈期</p> <p>绘制人生地图</p> <p>它是一本离我们很"近"的书。这种“近",会让我们很容易从中认出自己,因为这些问题是我们日常都会碰到的问题。</p> <p>它是一本很"实"的书,它不是给你讲理论、灌鸡汤,而是专门针对你真正遇到的问题给答案。</p><p>比如,当你被焦虑淹没,不知道该从什么事情做起时,可以用“小步子原理”提醒自己;当你总在该工作、学习的时间忍不住娱乐时,可以用“环境场”来帮助自己;当你总是担心失败,不敢行动时,可以用“奇迹提问”推动自己……</p> <p>如果你选择直面自我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寻求改变,你就走在通往了不起的道路上了。在这条路上:</p><p>你会不断走出心理舒适区,创造新经验;你的思维会从保守、僵固变得灵活而又进取;</p><p>你能够摆脱纠缠的关系,发展出主动、独立、为自我负责的新关系;</p><p>你会不断脱去自我的旧壳,并从中长出崭新的自我;</p><p>你会收获岁月和经历凝聚成的智慧,最终成为了不起的自己。</p> <p>我以前认为“心理舒适区”仅是指对现在的环境太熟悉了,导致人太安逸,需要跳槽换个新环境。但陈海贤老师说,真正的心理舒适区,是指人应对环境的方式一成不变。即使跳槽,如果不改变工作方式,依然没有走出舒适区。</p> <p>书里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办法,让你看完立刻就能用。</p><p>如果你希望自己下班后花时间学习,却不由自主地刷手机到了半夜,想避免这种情况,你可以利用“环境场”——选择一个固定空间,硬性规定自己只要在那里,就只做一件事。比如,只要坐在客厅的椅子上,你就只能看书,不能做别的,久而久之,椅子就具有了特定的“场”,你也就自然地养成看书的习惯了。</p> <p><br></p><p>看了这本书我好象明白,人为什么不愿意改变,为什么会得忧郁症,为什么会自卑,原来这是人类基因决定的。每个人都有身体和心理量大生态系统,我们心理的问题归在心里系统里,系统里有太多不好负面的情绪,大脑就会强化这些不好的负面情绪,采取行动来让自己有安全感,例如逃避、例如不敢再去尝试。要想改变,就要去接纳,然后一点点去改变。就像满是垃圾的房间,长时间不打扫脏很正常的,我们一点点去收拾,总有一天房间会干净明亮,人的心里也一样。只要去改变总是好的,例如多走几步,看会书哪怕五分钟,讲话大声,给自己微笑。书上说,这叫近像思维。</p> <p> </p><p>很多时候遇到苦难,遇到发展瓶颈,会哀叹命运,其实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有,接纳她,正视她。一个人一辈子经历平平,其实过得会很平面和肤浅,对人性的洞察力和生命的感知力是缺乏的,这些在小城市会特别明显。人生的路终究要靠自己走完,父母把我们拉扯大也会离我们而去,我们是跪着爬着走还是站起来昂首挺胸往前走,都是在我们自己,没有人逼迫我们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打碎自己,多经历,多体验,多学习,让我们内心多接触好的阳光的东西,去驱散关注内心哪些幽暗的魔鬼。</p> <p>路,是靠自己走的,走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自己的路,独一无二。</p><p>在路的前方,你会看到等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p> <p>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书的封面设计很独特,新书介绍时,听说还可以作为自拍神器,不由得试了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分享并送给可爱的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