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父母亲

LDS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记忆中的父母亲</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赖秋临</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2年7月 初稿</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90404 修改<br>20200327 再修改整理</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220818 有所增补</b></div> <br><b>  引言:</b>曾经当着董建荛、林蓓蕾的面,对平平和魏莺说过:“我这辈子唯一对不起的就是我自己的父母。”这句话也对徐立波也说过。 <h5><b>图片说明:全家福之一</b></h5> 平时没有好好地去照顾、服侍他们。父亲去世时我没在他身边,如今母亲闭眼,我因双脚骨折不但不在身边,还不能去她身边陪侍、守夜。思绪万千,夜不能眠,随手拿起几张小纸片,用笔记下脑子里所想到的,来寄托我的哀思。 <h5><b>图片说明:全家福之二</b></h5> 竟恺看了我这些小纸片,对我说:“让阿舅看看吧,他们有没有要说的”。这话启发了我,何不整理一下,若能配上相应的照片,制作成一份纪念册,便可很好地保存下来。<br>真要动笔时,发现头脑又是一片混乱,不知如何落笔。还是以我原来的随笔原稿模式整理出来,待大家来完善成册吧。<br> <h5><b>图片说明:全家福之三(两个小朋友为刘红怡、刘竞恺)</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言</b></h1><div><br></div> 小时候,我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人家,却也吃穿不愁,搬到杭州以前,家里都有保姆,所以除了上学玩耍,什么都不用我关心,加上小时候性格内向,对什么都不闻不问。高中毕业,离开杭州去北京读书,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少了。年轻的时候,根本也想不到要去了解自己长辈的生平,而父亲也从来不会向我们谈及自己的以往家事,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父亲写了一份他自己的出身及简历给我,才算了解了一点父亲的过去。相对而言,女人比较会唠叨,母亲经常会对我讲小时候的事情。从这些书面和口头的信息加上自己的记忆,归纳出父母亲的大概经历如下:<br> <br> <h5><b>图片说明:父亲给女儿秋临介绍家庭情况的信函草稿</b></h5> 父亲赖云桃,1908年5月5日出生在浙江三门县赖家村,有三个妹妹,据传赖家祖上为官,后因避祸逃到三门。 我们的祖父名赖大宗(字玉麟),出生在贫农家。幼年时吃不饱,穿不暖,在私塾读过一年书,还是每日半天读书,半天劳动(看羊、割草等)。当时他人讥笑说:“饭也没有吃,还读书”。后来,亭旁镇布店有个人到乡下收账,看到祖父,介绍他到镇上布店当学徒。祖父一方面努力做好学徒工作,另一方面有闲时向人请教,学习文化。后来逐渐升作店员、经理,最后自己开店做老板。此外在乡村买来木材,运到上海去卖,又在上海买回商品到亭旁店上销售。这样,赚来的钱,除养活一家外,又盖造住房和店屋,购买田地。1924年,祖父到上海经商时,因病死于上海。这时他年62岁。祖母在祖父死后,主要依靠地租过活。祖母在1946年初亦已去世。 <h5><b>图片说明:父亲三门老家的房子,德生、海连插队时曾经住此。</b></h5> 父亲7岁上学,在私塾读四年书后,十一岁进小学,十五岁考取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现名: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念中学,十七岁时祖父在上海经商时因病去世。 <h5><b>图片说明:父亲赖云桃年轻时的照片</b></h5> 父亲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考大学时曾被多所学校录取,考虑到经济情况,最终选择到不收学费,毕业后包就业的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父亲在交大学习期间,曾参加九一八事变后的交大学生赴南京请愿抗日的爱国学生运动。 <h5><b>图片说明:上海交通大学读书期间的父亲(二排左四)</b></h5> <h5><b>图片说明:上海交通大学保存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上海交大学生赴南京请愿抗日的爱国学生运动史料</b></h5> 父亲193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在陇海铁路、京赣铁路、滇缅铁路和湘桂铁路工作共8年半。在英士大学教书半年,在前浙江省建设厅水利处工作三年(好像是在临海工作,期间在三门亭旁用工资建了一座三层楼的楼房),浙江省宁波高工教书一年,在前上海市工务局工作二年半。 大学毕业后,父亲的工资一直不错,一个月的工资抵得上三门老家一年的收入,所以父亲从读书起从未用过家里的钱物。因此土改时因家中有几亩田地,土改工作队将父亲的家庭成份定为地主,而土改前三年父亲的生活来源完全依靠工资,故将父亲的本人成份定为职员。 <h5><b>图片说明:土改时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工专委员会关于赖云桃生活来源证明</b></h5> <h5><b>图片说明:文革期间三门县彭赖公社赖家大队关于赖云桃本人成份为职员的证明</b></h5> 解放初期,父亲在上海工业专科学校任教授,1951年借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连海军学校任教,1952年上海工专并入上海同济大学,同年应同济大学要求,父亲返回上海,归途中因好友邀请,在天津一所矿业学院(当时名为中国矿业学院,后迁至北京,分别于1953年、1988年改名为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客串教了几个月书,回上海后一直在同济大学铁道(路)系任教授。 <h5><b>图片说明:1952年父亲在大连海军学校工作时期的全家照片</b></h5> <h5><b>图片说明:父亲曾经任教的大连海军学校是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前身</b></h5> <h5><b>图片说明:2004年8月 德生、维平在大连寻访父亲当年工作过的大连海军学校原址</b></h5> <h5><b>图片说明:赖云桃(后排右三)-同济大学工作期间</b></h5> 1958年浙江省成立重工业厅,父亲应聘来到杭州,因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极不适应机关办公室工作,便请调到自己联系好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任系主任,教授。但是父亲不喜欢搞行政工作,故不久便辞去了系主任职务。因其工作努力,1959年12月获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1960年电力专科学校改名为杭州工学院,父亲被推举并此后连任为杭州市第二届、第三届政协常委、第四届委员。从杭州工学院并入浙江大学起,父亲就一直在浙大土木系任教授。退休后参加了九三学社育才职工大学的创办,担任过副校长。 <h5><b>图片说明:1962年9月21日杭州日报刊登的赖云桃任杭州市政协常委消息</b></h5> <h5><b>图片说明:1981年11月,父亲(二排右六)参加浙江省政协代表团考察浙江省庆元县</b></h5> <h5><b>图片说明:1982年3月,父亲(三排左七)参加杭州市政协的视察杭州市工读学校活动</b></h5> 母亲闵慧英 1916年6月27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新塍镇,为当地有名的闵家大院的千金小姐,据嘉兴日报的报道,在新塍落户的闵家,据说是我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家族的一支后裔,做粮食生意发家。 <h5><b>图片说明:2006年1月,嘉兴日报刊登的“新塍杂记”中有闵家大院的描述</b></h5> <h5><b>图片说明:“新塍杂记”文中描述:在新塍落户的闵家,据说是朱熹家族的一支,做粮食生意发家,并配有闵家大院的照片</b></h5> 其他网络文献也有描述,如:专门记载闵氏族谱“闵氏网”中的“新塍清代闵氏古宅背后的故事”一文中记载:“作为新塍镇上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闵氏一族是做什么生意发家致富的呢?据新塍镇的文史记载,新塍闵氏为朱熹家族的一支,靠经营粮食等生意发家”。 <h5><b>图片说明:妈妈送给弟弟的照片和背面的题词</b></h5> 外公是经商的,曾学过医,在母亲幼年时即去世。母亲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弟弟。而她的父亲却偏爱这个女儿,在女孩子不许走出大院家门口的封建年代,外公就把她打扮成男孩带入茶馆。当外婆按当时规矩给她缠上裹脚布,而她悄悄撕掉时,外公就说:“随她吧,不裹了”。所以母亲没有成为有着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div><br></div> <h5><b>图片说明:母亲送给外婆的照片和照片背面的题词(注:品珠是母亲的小名)</b></h5> 但是外公就是不让她念书,直至外公去世后,外婆说:“终于可以去念书了”,就立即把她送进了私塾。由于世道不太平,闵家大院各房纷纷离开了新塍,外婆也带着孩子们来到上海,母亲也进了教会学校读到初中,后又学了助产士,有了一技之长。此时在上海读大学的堂兄把他的同学介绍给她,这就是我们的父亲-赖云桃。 <h5><b>图片说明:父母亲婚后年轻时的照片(感谢梅霞林表妹提供照片)</b></h5> 外公去世后,外婆依靠祖上一些积蓄和卖东西过活,后来,父亲、母亲每月寄给她十元维持生活。土改时,因我们的小娘舅摆小摊过活,故母亲的家庭成分为小商。 母亲很想和别的女人一样出去工作,但一方面跟随父亲到处漂泊,生活极不稳定,二来父亲凭着自己的收入养家足足有余,不愿意她去工作,再加上她不放心我们几个子女的冷、暖、吃、喝,所以最终还是在家里当着“太太”,解放后称为“家庭妇女”。<br><br><br> <h5><b>图片说明:母亲22岁离开新塍后,一直随父亲在外</b>。<b>图为</b><b style="color: inherit;">2009年2月1日 我们陪母亲回她阔别的嘉兴新塍老家,图为新塍小蓬莱公园门口</b></h5> <h5><b>图片说明:住在新塍的母亲外甥闵平安陪同母亲和我们</b></h5> <h5><b>图片说明:母亲老家住址在新塍西南大街,图为母亲回到老家时与邻居打招呼</b></h5> <h5><b>图片说明:闵家大院老房子里还保存有完好的木雕</b></h5> 母亲曾经有过很多小孩,开始怀的都是女孩,除了我(老大)成活以外,老二不小心被闷死在被窝里,其余都在抗战时期逃难时流产了,其中还有一对是双胞胎,据说三门老家亲戚替父亲算了个命,说是命中注定有两个儿子,后来果然连续生下了德生、海连,所以我和弟弟们的年龄相差了8-9岁。 <h5><b>图片说明:2009年2月1日 我们陪母亲回她阔别的嘉兴新塍老家,图为新塍小蓬莱公园门口</b></h5> 母亲与父亲结婚后,一直随父亲在工作地点居住和生活,后在浙江大学求是村居委会长期担任妇女委员会委员兼居民小组长工作。<br><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父亲篇</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br></b></div></h1><h3 style="text-align: left;"> 记忆中的父亲不爱多说话,不善交际,除了去学校外,总是坐在书桌边埋头看书写字。在上海同济新村时,德生,海连还小(大约3-4岁),有好几次我看到他俩一边一个地从凳子上爬到父亲身上,每次父亲都一声不响地把他俩轻轻放到客厅地上,又回去看书写字了。</h3> 后来才知道,父亲用俄、德、法、英、日等不同语种翻译了《铁路设计》、《隧道建筑测量学》、《测量学》、《德汉水利水电工程词典》、《德汉建筑工程词典》等16部著作,并由人民铁道、测绘、中国工业、水利电力、中国建筑工业、浙江科技等出版社出版。他在浙江大学工作期间,曾担任测量学、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计划等课的教学工作,从事水利施工科研和水利水电专业资料翻译工作。文革期间,他还收集、翻译和汇编了国外有关拱坝等水工建筑物的大量文献资料(包括词典、书籍、论文、资料等)提供给全国23个省市近百个单位。 <h5><b>图片说明:父亲翻译出版的书籍和部分手稿</b></h5> 父亲在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身份都是教授,当时一百多元的工资在社会上算是很高了,但父亲的工资除了生活费用外,花的最多的是买书,还有就是接济乡下的穷亲戚,所以家中积蓄不多,父亲去世后,母亲把他的书籍都送给了浙大土木系,整整装满了两辆人力车。父亲去世后,老家来人(包括彭赖中学校长等)参加告别会,讲起父亲曾在1987年响应三门县彭赖乡中学校长何方国发来因搬山建校的《劝募启事》而捐赠过彭赖乡中学100元。这事我们以前不知道,父亲也从未提起过。在德生、海连插队时的70年代初,父亲也曾捐赠三门县彭赖公社赖家大队200元,用于建设村里的小水电。 <h5><b>图片说明:照片上的房子位于杭州松木场流水桥桃花弄15号,围墙大门旁有两只石狮子。图片上的二楼是我们家1957-1962年曾经住过的楼层</b><div><br></div></h5> 父亲烟酒不沾,不吃零食,小时候跟随他赴一些聚餐宴会,他总是在我的杯子里倒一些水来替代所喝的酒,另外也不许我随意剩饭剩菜。不许浪费。长大后我发现我稍微喝点酒并没有什么反应,但就因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所以在技术监督局工作时,经常在外吃饭,无论别人用什么方法来激我,我决不喝一口酒。轻松地遵守了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br><br> 在上海同济大学时,父亲每周都到杭州某校兼课,。别人去外地回上海时,总会带回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和食品,分送给邻居和同事。但他自己不吃零食,总也想不到去买些东西回来,因而被妈妈一次次地埋怨。终于有一天,在上了回上海的火车后,突然想起了这事,便在火车上买了一些山核桃回来交差。正因为脑子里牢固地树立着父亲不吃零食的意念,所以在他年迈时,妈妈告诉我说:爸爸想吃糕点,想吃冷饮店卖的赤豆汤时,我竞反应不过来,没有尽量去买给他吃。父亲去世后,我会经常想起这事,感到愧疚。为了不给自己再造成遗憾,后来我就尽力把母亲和公婆想吃或者她们没有吃过的食品买给她们吃。 <h5><b>图片说明:晚年时的父亲</b></h5> 父亲或许是学生时期受到“科学救国”思想的影响,他在浙江大学工作期间,除担任《测量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外,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翻译工作上,即使过年过节,也在孜孜不倦地工作。 从小到大,父亲从没有对我说过一句有关读书、工作和生活,你应该怎样的话,我报考大学时,第一志愿从清华电机系改到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以及大学毕业分配时要求到新疆建设兵团去工作,父亲也从未发表过一点意见,但是在大学期间,正是学”九评”(人民日报关于反苏联修正主义的第九篇评论文章)的高潮时期,要求人人挖自己的资产阶级思想根源,我实在想不起父母有什么资产阶级思想灌输给我,最后只能根据父亲是教授这一事实,杜撰了批判了父亲:“唯有读书高”这种资产阶级思想来过关。<br> 据上所述,父亲似乎是一个毫无情趣的书呆子,其实不然。年轻的时候,他骑过自行车,也学过开汽车。他喜欢看戏,京剧,昆曲,越剧样样都看,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越剧,在上海时,凡是上海越剧院的名角所演的精典剧目,他都会带着全家去,从没拉下过。看戏这种爱好,我认为是时局造就的。解放初期,我们住在上海杨树浦区,附近有一个发电厂,国民党的飞机经常来光顾,要炸毁这座发电厂,为了逃避飞机轰炸,大家不是逃到乡下(浦东)就是去市中心的戏院看戏。终于有一天戏看到一半,戏院的灯全灭了,发电厂被炸了,但是看戏已被培养成了我的一种兴趣,越剧也成为了我们子女最喜欢的剧种。<br><br> 我小时候,父亲问我要不要学钢琴,然后找了一块木板,在上面画了黑白二色的琴键,让我学弹钢琴,木板上的琴键发不出任何声音,枯燥无味,不多久就被我扔了。父亲在大学时会拉二胡,德生的二胡是父亲带他去买的,并教会了他调音。后来德生的二胡拉得很好,在下农村时差点被那儿的县剧团选去。<br>  爸爸妈妈还带我去学游泳,但妈妈怕水,去过一,二次就再也不肯去了,所以游泳我也没学好。 父亲刚到浙大时,我们家还是住在在松木场,那是在刚到杭州时,省政府分配的房子,那时松木场到浙大还没通汽车,父亲每天要走路去上、下班。因为父亲是教授,学校就分配了一间18平方米的单身宿舍给他休息,母亲怕父亲每天走路上下班太累,就带着全家搬进了这18平方米的栖息地,由于全家都住进了浙大,学校就又分配了一间18平方米,一间12平方米分宿舍,这样我家一直成为单身宿舍的大户。<font color="#333333">期间浙大曾几次分配给父亲套房,尽管有三室一厅,厨卫齐全,但是父亲不喜欢那8-10平方米的小间,就一直住在单身宿舍,直至要拆掉重建才换了房。</font>我暑假从北京回来,全家人常常会挤在一间房里,你一句,我一句的创作着打油诗。有一次父亲吃了过夜的浦鱼,腹泻了,从厕所回来张口以一句:‘隔夜黄汤害煞人’,引得大家都笑了,然后你一句,我一句的接了下去。这段时间,德生,海连的照片背后,都会题上好玩的打油诗。<br><br> <h5><b>图片说明:德生身后的房屋即为浙大求是村单身宿舍,图上可见的三楼最右的两间房间即为我们家</b></h5> 每次暑假回杭,父亲都会带着全家游山玩水,除了各个西湖景点,还租过西湖的自划船,带领全家划到三潭印月。有一次带着全家从浙大后面的老和山上去一直走到北高峰,灵隐寺。可惜这样的情景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br><br> <h5><b>图片说明:父亲母亲乘坐西湖游船</b></h5> 父亲会跳交谊舞,每天睡前都会做一套八段锦,早上打太极拳,只是打拳的动作很快,以至于邻家的小孩在边上问他:“赖师母,你是在跳舞吗?”(单身宿舍的人都认识母亲,称她为:赖师母,所以那小孩也把父亲叫做“赖师母”了)。 <h5><b>图片说明:父亲出差上海,仍然每天坚持太极拳锻炼</b></h5> 父亲是个知恩图报,懂得感恩的人,。他是由别人资助才念完大学,深深懂得,被人帮助和帮助别人的意义。工作后,他自掏腰包把村里想出来工作的人带到上海安排工作,亲友写信或上门要钱,他不论自己处于什么状态,都想法满足,从不图人回报,因此被老家村里尊为“菩萨”。妈妈几次向我提起一件让她深感内疚的事。爸爸去赵老师(维平母亲)家向王利华(维平嫂子)借钱给家乡来的人,而妈妈又去找王利华叫她不要借钱给爸爸,结果害得王利华左右为难。 <h5><b>图片说明:父亲在杭州孤山</b></h5> 父亲对儿女的爱是不会挂在嘴上的,以前总觉得父亲对我什么事都不闻不问,现在仔细回想一下,发现记忆中,我小时候都是父亲抱着我。第一次填写高考志愿表时,我问过爸爸学什么好,他回答我说:我国今后建设方向是电气化和自动化。于是我填写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当时国家正提倡大办农业,我又把志愿改为: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那时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什么物品都紧张,由于营养不良,在北京我得了浮肿病。爸爸、妈妈到处去给我找铁树叶(传闻铁树叶可治浮肿病),还给我寄来了黄豆粉和鸡肉罐头。 <h5><b>图片说明:父亲母亲在杭州玉泉</b></h5> 看到别人家训斥儿女的场景,我不禁感叹道:我们家实在是太民主,太平等了!父亲从没有端起架子教训儿女过,有好吃的东西,平均分成五份,一人一份。对一件事情如何处理,人人可以发表意见,甚至到激烈争吵。 父亲到灵隐寺去,从不烧香拜佛,但他一心向善,从不伤害别人,也不会记仇。“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地主”出身,难免被批斗,隔离审查。当时土木系的头头中也有住单身宿舍关系很好的邻居,但父亲从来不给我们讲述文革中的遭遇。“文革”结束后,父亲的一位学生要入党,结果被人检举说他在文革时批斗过爸爸,在组织来调查时,父亲却说记不清这事了。事后,母亲问他,你以前不是说过这人不好,怎么忘啦?父亲说:他们还年轻,在当时的条件下,难免会犯错误,不能影响他们的前途。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母亲篇</b></h1> 记忆中的母亲爱睡懒觉。我小时候和她一起睡懒觉。上小学1-2年级时,几乎天天要迟到,经常没有早饭吃。这大概是她从小就是“大小姐”所养成的生活习惯吧。到老了她更是喜欢睡觉,因为“起来也没什么事情要做”。突然发现我现在也爱睡懒觉了,这是否回归到小时候妈妈给我养成的习惯了呢?<br> <br> 母亲出身富家千金,又是教授夫人,但是她从不涂脂抹粉,披金戴银。在同济新村教授楼居住时,看到别人太太化了妆才出门,她对我说:“别看她们现在好像蛮漂亮,回家洗掉后,脸色都是黄黄的了”。因此我对此类换装也毫无兴趣,“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怕红卫兵来抄家,被抓把柄,她让我帮她一起到西湖边扔掉一包首饰,这时我才知道妈妈其实是有很多“宝贝”的,只是从来也没佩带出来过,也没告诉过我。 <h5><b>图片说明:母亲保存着的小丁丁(丁钰琪,母亲的外曾孙)给她作的画,还保存有小丁丁在阿太家时画的其他许多画</b></h5> 妈妈不带珠宝首饰,并不等于她不爱美。她对穿衣服还是很讲究的。我工作后给父母亲买些衣物,爸爸都是很高兴的,妈妈却是嫌这嫌那的,不是颜色花样不对,就是式样不好。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给她买衣服了,除非陪她一起出去,让她自己先挑选好。<br><br> 母亲从小就不愿受封建礼教的束缚,敢于抗争。她告诉我,我外婆每天给她缠裹小脚,她每天回房就把裹胶布撕掉。正好外公宠她,说:“不裹就算了吧”,外婆只好不了了之。所以我一直都说她从小就是“革命造反派”。<br> 母亲生性直率、豪爽,是一说一,是二说二,自称“性格和男人家一样”。对比解放前的种种不安定,她对解放后的生活感到很满意,一直都是真心实意地赞美共产党,但是她也告诉我,她在追随父亲的旅途中以及“逃难”的过程中,得到过一些国民党官兵的无私帮助,所以她也对我们讲:“国民党的官兵不都是坏人。 <h5><b>图片说明:母亲晚年时抄写的气功十八式</b></h5> 虽然小时候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但母亲也不怕吃苦。结婚后,父亲因铁路勘测工作东奔西跑,居无定所,她也跟着四处飘荡,从无怨言。<br>  那时候,往往是父亲先到一个地方,安顿下来,再通知母亲过去。外婆不放心母亲一人在外,让她的大弟(我大舅闵世闾)去陪同,他俩在跟随父亲的途中还遭到过战争动乱,还要四处“逃难”,甚至到过香港和越南,所以母亲虽是家庭妇女,却阅历不浅。<br><br> <h5><b>图片说明:60年代妈妈与秋临在北京天安门的合影</b></h5> 父亲进入大学教书后,生活安定下来。母亲除了管好家事,还帮了父亲不少忙。父亲翻译写作打好草稿,都是母亲替他抄写的,妈妈的字一笔一划,规规矩矩,清清楚楚,获得许多人的好评。<br><br> <h5><b>图片说明:母亲的奖状</b></h5> <h5><b>图片说明:母亲的奖状</b></h5> 母亲爱管“闲事”,热心公益。在上海同济新村时,就已经参与了居委会的工作。到了浙大求是村,是居委会委员兼单身宿舍小组长。妈妈对待居民工作很热心负责,经常不顾吃饭挨家挨户去发粮票等票据、组织大家大扫除等等,那时,居委会成员都是不拿工资的,但大家都不会计较,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h5><b>图片说明:母亲的奖状</b></h5> 母亲乐于助人。那时浙大求是村还没有托儿所,住在单身宿舍的一些有婴儿的年轻双职工因要上班又无法解决婴儿寄托问题,母亲就让他们上班前把小孩,尿布、奶瓶等送到我家,安排小孩睡在我两个弟弟的床上,为了可以多安排一些小孩,采用横睡的办法,而母亲在他们上班期间,还要负责帮助处理换尿布、热奶、喂奶等事宜。而所有这些,母亲都是不收费,完全是尽义务进行帮助的。<br>  文革期间,住在单身宿舍的有些教职工被造反派来抄家时,妈妈会想着法子,对他们及孩子作力所能及的保护。<br> <h5><b>图片说明:母亲的奖状</b></h5> 所以住在单身宿舍的浙大教师、干部都很尊重妈妈,她在浙大宿舍的名气很响。我北京同学李家义来杭州出差,到浙大找我(当时我还在新登),走进求是村,问人“赖云桃家”时,无人知晓,改问“赖师母家在哪?”,马上有人把她领到我家门口了。 <h5><b>图片说明:母亲在德生、海连插队期间,曾专程去三门探望。图为母亲在三门县招待所与德生、海连的合影,另一位是他们的三门朋友——彭逢尧</b></h5> 在浙大单身宿舍时,大家共用设在公共场所的水龙头,每家的煤炉都放在家门口的走廊上。母亲从不认为自己是“教授夫人”,高人一等,而是处处关照别人,“你家水开了”、“你家锅子要烧焦了”的喊声会随时想起,谁家小孩无人照料,她会帮人家带……。后来,老邻居们分别搬进新房子了,但妈妈在大家的心目中牢牢扎根。红怡,竟凯都说最怕跟外婆出去买菜,一路上都有人跟她驻足谈天,害他们呆立在旁十分无趣。<br><br> <h5><b>图片说明:妈妈与我们在一起</b></h5> <h5><b>图片说明:1999年德生给妈妈制作的贺卡</b></h5> 我离开杭州去北京读大学时,家还住在松木场流水桥桃花弄15号,寒假回杭时,家已搬到浙大单身宿舍,每年也只在寒暑假回来住一阵的我,跟邻居们不太熟悉。近年来偶尔陪妈妈在求是村附近散步,经常会有我根本不认识的人拦着问:这是赖师母吗?是赖妈妈、闵奶奶吗?一次在16路汽车上,坐在我身边的一对夫妻问我:“你是赖师母的女儿吗?赖师母好吗?”,原来他们是住在单身宿舍北面一排的邻居。妈妈告诉我,曾在文革期间翻了脸的一位老邻居遇到妈妈时,非要摸出钱来送给她,可能是表达对过去某些不妥做法的一份歉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竟然得到那么多人的敬重,我心中滋生出说不清的滋味,是骄傲?是欣喜?其实是我为有这样的一个妈妈感到十分自豪! <h5><b>图片说明:妈妈在杭州植物园</b></h5> 最让我敬佩的是,母亲虽然出生在当地的“名门望族”,但她不是“势利眼”。她不看重权势,不轻视“穷人”。对所谓地位低下的人,她都是平等相待。在松木场时认识的莲珠阿姨,是给人当保姆的,母亲一直把她当好朋友对待,去年,80多岁的莲珠阿姨还到浙大来看望过妈妈。<br>   <h5><b>图片说明:2009年11月 母亲在张生记</b></h5> 在三门老家,妈妈用曾学过的产科专业知识,救活了一个垂危要被抛弃的新生儿(赖小宝)的性命,父亲去世时,这个长大了的小孩——小宝,来到杭州,连连向母亲鞠躬,感谢她的救命之恩。我朋友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怪不得你妈那么健康长寿”。 <h5><b>图片说明:2011年6月25日 母亲96岁时的庆生照片</b></h5> <br> 跟父亲一样,母亲也是会牢牢记着别人对她的帮助。知恩图报是他俩共同的品质。<br>  从家庭主妇这个角度上来看,母亲是不够完美的。她不善于收拾整理房间(这个缺点已被我继承下来了),所以家里总是乱糟糟的。整理房间这个活在我家是德生、海连包干了。<br>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结束语</b></div> 父亲享年84岁,于1992年4月13日23时05分故世。<br> 母亲享年97岁,于2012年6月21日19:55分故世。<br> 父母亲去世时都很快很安详,无特殊痛苦,这也是他俩的福气吧。<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 <h5><b>图片说明:1992年4月17日,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胡建雄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图为常务副校长胡建雄在追悼会现场慰问家属</b></h5> <h5><b>图片说明:2012年6月23日,我们在杭州殡仪馆为妈妈举办了告别会</b></h5> 刘建新说:“妈妈走了,我们这个家(指赖家)不能散”。是的,不仅在我们这一代不能散,希望下一代的兄弟姐妹们也能延续下去。<br> 母亲住院时,周围邻床陪护的人都羡慕地对我说:“你们家的兄弟真好”!霞玲也这样对我说过,而我的要好同学,朋友都知道我有两个好弟弟,父母亲的优点都被他们继承了。<br> 什么是幸福?不是高官、富豪、名人就一定幸福。虽然平平淡淡,但日常生活有人关注,有困难时有人帮助,真正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会真正感到幸福。我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人。几十年来一直得到两个弟弟的帮助、关照。竟凯曾说过:“最开心的事就是全家一起包麦饺”,其实这是表达他对舅舅们的感情。<br>  愿父母在天之灵保佑我们,让我们可以一直开开心心地包麦饺。 <h5><b>图片说明:秋临、德生和海连姐弟三人</b></h5> <b>补充说明:</b><br> 本文虽以我一一赖秋临为叙述主体,但有许多内容尤其是父亲的经历及祖辈的家族情况等,都是德生和海连补充完善的,所以这篇回忆应该算是我们姐弟三人共同完成的,也是我们共同表达对父母的纪念和缅怀。<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附录</b></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介绍 </b></h1><div><br></div><div> 赖云桃(1908-1992),浙江三门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我国土木建筑工程方面的翻译专家。历任浙江省杭州市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常务委员。193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参加陇海铁路、京赣铁路、湘桂铁路和滇缅铁路建设工作,曾兼任上海工业专科学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任大连海军学校、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1958年应聘支援浙江省建设,先后任浙江电力专科学校教授、杭州工学院水利系系主任。1961年到浙江大学土木系任教。退休后又曾任浙江育才职工大学副校长。<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赖云桃先生热心于科技翻译事业,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注重吸收国外已有的科技成果和先进经验。他用俄、德、法、英、日等五种不同语种翻译或编著了《铁路设计》、《隧道建筑测量学》、《测量学》、《德汉建筑工程词典》、《德汉水利水电工程词典》等14部著作以及其他大量国外科技文献与资料。如他收集、翻译和汇编的有关国外拱坝等水工建筑物文献资料,曾提供给全国23个省、市近百个单位,具有很大影响。他在高等学校工作期间,曾担任测量学、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计划等课的教学工作,并编写了部分讲义和教材。他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曾多次带领学生外出进行实地勘测与实习。除此,他在专业资料翻译和水利施工科研方面,热情地指导和帮助青年教师。他长期从事于科技翻译与教学工作,为国家土木建筑和水利水电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摘自<b>《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b></span></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span style="color: inherit;">注:另外还有《</span>中国现代水利人物志<span style="color: inherit;">》、《</span>浙江教育名人<span style="color: inherit;">》、《浙江人物》《浙江文献网》等也对父亲做了专门介绍</span></b></div> <h5><b>汇总(有名称的):50种</b><br>其中由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合计:16本 <br> 人民铁道出版社 9本<br> 测绘出版社 2本<br> 中国工业出版社 1本<br> 水利电力出版社 1本<br>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本<br>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本<br><br> 其中其他资料(含词典。书籍、论文、资料等):34种<br>文革期间赖云桃翻译的译著和译文集,据统计向全国23个省市的有关单位提供了这些译著或译文集<br> <b> 注:2013年5月,德生根据父亲赖云桃十余份目录清单、回忆录等资料及网络查询整理</b><br></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b>赖云桃翻译动机</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为重视吸收国外科技知识。经验,为我国四化建设出一份力。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学习、引进国外科技知识、经验,国外有参考价值的书出版,第二年即译成日文出版,供人参考,再自己研究提高,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报载,美国过去看不起日本,现在美国由国家投资,组织能译日文的人翻译日文科技书籍资料出版,供人参考;又据报载,西德国家投资组织力量法文科技书籍,而法国亦由国家投资组织力量翻译德文科技书籍,互相汲取他人之长。现在我国对外开放,一方面要自己研究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引进、吸收国外设备、资金、人才为我国四化建设之用,并派人出国学习、参观,因此,翻译有参考价值的外文科技书籍、资料,供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并通过自己的研究提高,迎头赶上世界水平,我认为亦很重要,而且投资少,传播知识面广。</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我过去翻译或审校的一些外文科技书籍、资料,大多数是出版社选定原书,约我翻译出版的,也有几本是他人先译,出版社为了保证质量,让我重译的。”</span></div><h5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b> ——摘自赖云桃有关文稿</b></span></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赖云桃简历</b></h1><br>姓名:赖云桃,籍贯:浙江省三门县<br>老家:浙江省三门县彭赖乡赖家村<br><br>出生日期:1908年5月5日<br>1914——7岁(虚岁)开始念私塾四年<br>1918——11岁时进小学(三门县亭山小学),读四年书后小学毕业<br>1922(15岁)——考取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现名: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br>1923——初中二年级时,父亲在上海经商时因病去世,<br>1928——杭高毕业后因考虑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报考上海交通大学(该校学生毕业后分配工作),<br>(1931年 九一八事变,曾参加上海交大学生赴南京抗日请愿爱国运动)<br>1932—— 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即从事工程建设与教育工作,完全依靠工资维持自己及家庭生活<br>1932——1941 陇海铁路(1932—1936,实习生、工务员)、京赣铁路(1937—1939,工务员)、 湘桂铁路(工程师)、滇缅铁路(1940—1941,工程师),参加铁路建设<br>抗战期间(具体年份不详)——三门县三门中学教师<br>1942——1947 英士大学(丽水),讲师;宁波高工(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教师,水利科主任(即系主任);浙江省建设厅水利处工程师<br>1947——1949 上海市工务局,任正工程师;兼上海工业专科学校教授<br>1949——1951 专任上海工业专科学校教授<br>1951——1952 受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校(大连,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br>1952 返回上海归途中曾在天津中国矿业学院(后后迁至北京,先后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任教数月<br>1952——1958 同济大学(上海工业专科学校并入同济大学)<br>1958年5月——9月 浙江省重工业厅基建处,教授<br>1958年9月——1960 浙江电力专科学校,教授,1959年12月获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荣誉, 1960年被推选为第二届杭州市政协常委,1959年曾被测绘出版社聘为社外编辑<br>1960——1961 杭州工学院,教授,水利系系主任<br>1961——1976 浙江大学,教授,1962年再次被推选为第三届杭州市政协常委(1980年参加九三学社)<br>1976年10月——退休(因儿子赖德生顶职原因)<br>1981—— 退休后参加浙江育才职工大学(九三学社、浙江省建工局联合主办,该校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81】104号文批复同意)筹备并任副校长<br>1981——1987 受邀为第四届杭州市政协委员<br>1981年 被全国测绘科学技术情报网聘请为全国测绘科技文献翻译协作网成员<br>1984——1987 受余杭县临平建筑工程公司聘请为施工管理顾问<br>1992年4月13日 23时05分 去世,享年85岁<div>1992年4月17日 浙江大学在杭州殡仪馆为赖云桃举行追悼会<br><br>会何种语言翻译:英、俄、日、德、法<br>兴趣爱好:太极拳、戏曲(特别是越剧)、集体活动<div>——————————————————————<br><div><h5><b>以上为德生根据父亲有关文档整理</b></h5><div><br></div></div></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赖家家族关系图</b></h1> <h5><b>图片说明:感谢梅霞林表妹提供父亲三门县直系亲属的有关情况</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闵慧英简历</b></h1><br>姓名:闵慧英,籍贯:浙江省嘉兴市新塍镇<br><div>1916年6月27日出生<br>1926年3月—1930年1月 嘉兴新塍私塾读书<br>1930年2月—1932年8月 休学<br>1932年9月—1933年7月 新塍中心小学<br>1933年9月—1934年7与 嘉兴女子中学<br>1934年8月—1935年2月 休学<br>1935年3月—1936年6月 盛泽良济医院(学习产科)<br>1936年9月—1937年6月 上海中国中学<br>1937年7月—1937年11月 安徽宁国县(结婚后随爱人居住)<br>1937年12月——安徽宣城<br>1938年1月—1938年3月 湖南湘潭<br>1938年4月—1938年12月 广西南宁<br>1939年1月—1939年7月 上海母家<br>1939年8月—1941年1月 云南-平浪<br>1941年3月—1941年11月 上海母家<br>1941年12月—1942年1月 三门县赖家村<br>1942年2月—1942年7月 (浙江)丽水<br>1942年9月—1943年1月 三门县海游镇<br>1943年2月—1946年1月 浙江临海<br>1946年2月—1946年7月 三门县亭旁镇<br>1946年8月—1947年1月 宁波<br>1947年2月—1947年6月 嘉兴新塍母家<br>1947年7月—1951年7月 上海(注:随丈夫在同济大学)<br>1951年8月—1952年7月 大连(注:随丈夫在大连海军学院)<br>1952年7月—1952年10月 天津(注:随丈夫在天津)<br>1952年11月—1958年6月 上海(注:随丈夫在同济大学)<br>1958年6月—杭州(注:丈夫先后在浙江省重工业厅、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大学工作)<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5><b>以上为闵慧英编写</b></h5><div><br>2012年6月21日19时55分 去世<br>2012年6月23日上午 家人在杭州殡仪馆为闵慧英举行告别仪式</div><div>注:根据秋临回忆,1942年妈妈应在临海(秋临的出生地), 可能妈妈记忆有误。</div><div><br><br></div></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赖云桃作的诗</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摘自给妻子闵慧英的家信</span></div><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打油诗一首</b></span></div>1981年10月28日<br>杭州市政协丽水地区农业生产参观学习团——龙泉县活动<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参观龙泉凤阳山有感</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丹凤朝阳庆升平,</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高山茂木珍兽禽。</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引水发电大家乐,</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联产计酬惠人民。</span></div><br><br>1981年10月31日<br>杭州市政协丽水地区农业生产参观学习团——龙泉县活动<br><br><b>龙泉县委书记两首赠诗的和诗</b></h1><h1><b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 (一) 到凤阳</b></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江浙高山首凤阳。</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登高远望意气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九山半水半田处,</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人杰地灵好地方。</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二) 访住龙</b><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龙住高山半天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造林造田山丘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老区人民豪气壮,</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四化建设显雄风。</span></div><br><b>附:龙泉县委书记赠诗两首</b><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b> (一) 到凤阳</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政协老人到凤阳,</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精神振奋斗志昂。</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十月虽是寒冬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高峰之上春光增。</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br></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color: inherit;"> (二) 访住龙</b><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住龙山高路窄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行车就在云层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白发老人豪气壮,</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来给老区送友情。</span></div><br><br><br>1981年11月3日<br>杭州市政协丽水地区农业生产参观学习团——庆元县活动<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庆元县参观学习有感五首</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一) </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浙闽交联庆元城,</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山峦重叠多森林。</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雨水分流闽和浙,</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急流跌落变电能。</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二)</b>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政府政策暖人心,</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鼓起农民冲天劲。</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建设三年成就大,</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干群合力再前奔。</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三) </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山区面貌日日新,</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道路宽广房屋增。</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学习参观收获大,</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感谢同志招待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四) 观杉木王</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长在山上好地方,</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无雪无风牛来藏。</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明代吴公倒栽树,</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如今变成杉木王。</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h1><h5><b>德生注:浙江省庆元县丰墙大队的莲花山发现的一株大杉木,相传是明朝弘治年间种植的,树龄有500多年。树高35米,有10层楼房那么高。树干周长有5.51米,三个人手拉手才能围一圈。一株树的木材有37立方米,可做双人课桌1360张。群众称它为“杉木王”。</b></h5>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 访幸福村</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和山公社幸福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改溪搬山田亩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溪流供电又供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房屋家具全是新。</div></h1>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闵慧英作的诗</b></h1><br><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无 题</b></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07年5月</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凄风苦雨奈何天,</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独守空楼愁更添。</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借问何处解憂闲,</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友人遙指西湖边。 </span></div></h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 <b>丁亥初冬闵慧英九十又二作</b></span></h5>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忆亡姐</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7年6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凝视遗容心悲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阴阳阻隔姐妹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花容月貌今何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留遗容怅人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08.5.12汶山抗震救灾有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8年5月30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动山摇一瞬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家万户尽遭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祖国幸有党指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愁家园不重建</div></h1>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我 的 体 会</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闵慧英</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本文为一九七八年在浙大求是村居民区<br>纪念三八妇女节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br><br> 在旧社会,我们妇女低人一等,只有共产党重视我们妇女,提出男女平等,同劳同酬等,并说妇女要顶半边天。现在我们看,男人能做的事情,我们女人同样可以做到:开汽车、开火车,还有飞翔在天空的飞行员,无论在医务方面、服务方面、生产方面,有的当了厂长,有的当了书记,就像我们居民区,还是女同志多。这些我们妇女都能做到,这一切都是共产党给我们妇女的权利。<br> 有人说,人家上班办公,我们是家庭妇女,做不出什么事情来,其实不是这样,就谈谈我自己吧。<br>1、52年在同济大学时,开始在家属委员会,一起办幼儿园;<br>2、在松木场时身体不好,做扫盲工作,代别人写慰问信;<br>3、黄齐文母下乡,照顾他家;<br>4、刚搬来浙大,扫地;<br>5、在单舍办托儿所,领导支持;<br>6、义务工作不一帆风顺,要任劳任怨,如大扫除,有时个别住户思想搞不通;<br>7、在困难岁月,晚上巡逻还贴粮钱;<br>8、调解工作,董芝芹家因困难夫妻吵架,我就借他家钱,调和了矛盾;<br>9、在浙大做居民工作,发票证20多年;<br>10、帮助解决一些居民和双职工的困难。<br> 现在我年纪老了,有些事已经力不从心了,但是我还是要力所能及去做些事。<br> 党现在号召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使我们妇女受到了保护,提出敬老爱幼,使老人得到晚年保护,我们应当尽量贡献一些微薄的力量,为四化添一块砖,出一份力。<br><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