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云管理”,我们的班主任这样做——记罗外实验初一年级班主任故事

laijueyu

<p>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们的教学第一次实现了整体的“线上教学”,不仅给我们的教学形式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我们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挑战。“云管理”是一项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全方面育人的契机。我们初一年级的班主任们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探索高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自律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初一年级的三位班主任各具特色的班级管理故事和实例分享吧!</p><p> </p> 初一8班班主任:黄镟璇老师 <p>初一8班——青荷八班</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特殊时期,每个人的心理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可能变得烦躁甚至暴躁。开始网课之后,老师无法在场,督促学生学习和帮学生疏导的压力,全都压在了家长身上。亲子冲突增多。黄老师积极促进孩子对家长的理解,给家长和孩子营造一个双向沟通的渠道。</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一.&nbsp;爱之问:</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两道选择题。只是换了个前提:父亲母亲,大相径庭。同学们纷纷表示:父母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一个疑问。老师问:在这个超长寒假里,我们已经和爸爸妈妈每天24小时相处超过2个月了。有和爸爸妈妈有过争执冲突的时候吗?几乎评论区刷了满满一页的“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毫无疑问,父母无条件爱我们,我们肯定也会说爱父母。那为什么还会有争执和冲突呢?其实,问题往往是因为沟通而起……</p><p><br></p> <p><b>二.爱之争</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小唐家发生的风波,是不是给你似曾相似的感觉呢?</p><p><br></p> <p>(二)连麦采访两位,请谈谈风波后的心理感受。总结:当与父母发生矛盾时,逃避、吵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p><p>(三)小组利用小组QQ群各自语音4分钟讨论:</p><p>A. 视频中我把妈妈推出房门,对不对?理由:&nbsp;</p><p>B. 父母该不该管我?理由:</p><p>C.平时父母对我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我该怎么处理?哪些是不合理的?我该如何处理?</p><p> 这里很多孩子说出了心声:我们受不了诱惑的手机电脑该管,但我们已经长大了,诸如穿衣服冷暖,吃饭要吃完这些要求不太合理,应该尊重我们。</p><p> 老师进一步追问:面对合理的要求,我们该怎么做?面对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又该怎么做?</p><p> 连麦讨论后总结:主动和家长沟通,平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当和家长有冲突时,要冷静处理。</p><p><b>三.爱之深</b></p><p> 为什么爸妈总是着急,总是会给我们很多要求?</p><p>◇他们压力裹挟,他们催你,是因为他们深知在这个社会学习是多么重要。他们唯恐你在时代洪流中被挤下去……从小娃娃到现在翩翩少年/亭亭少女,他们有时候也会恍惚,忘了你们已经长大……没有完美的爸爸妈妈。当每天工作负荷大,当有时候他们也控制不了脾气……</p><p>◇体谅彼此,是很重要的。</p><p><b>四.爱之行</b></p><p>一.我们该如何说,如何做?此时老师是妈妈,你是孩子。给刚刚的视频改个结尾。连麦表演。</p><p>当起冲突时,撒娇,制定手机约定并说到做到遵守约定,用肢体语言缓和箭弩拔扈的场面,非常有效哦!</p><p>二.小贴士:</p><p>第一招:主动和父母交流,让他们了解自己。</p><p>第二招:试着平心静气地听完父母的想法,如果真的是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理解。</p><p>第三招:学会体谅。可能父母因为劳累控制不住脾气。换个时间地点沟通。</p><p>第四招:定期开家庭会议。表达感谢,提出建议。</p> <p>  当天晚上每个家庭都召开了家庭会议,看着一张张和谐的照片,我也感到由衷的快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虽然我们和家长孩子无法面对面交流,但是网课期间的亲子矛盾问题亟待解决。及时的干预,指导,能够促进家长和孩子关系的融洽,构建和谐家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r></p> 初一12班班主任:刘娟华老师 <p>初一12班——鸿鹄12班</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刘娟华老师说:转眼间,网络教学已经两个星期了,学习成效如何?未知!考勤难抓、作业难抓!孩子们在家都在干些什么?我真的很想知道!于是,2020年2月27日,我进行了一次电话家访,一探究竟。</p><p><br></p> <p><u>一、家访结果</u></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nbsp;通过与10多个家长平均15分钟的电话家访中,我发现,网络教学下,我班上普遍存在如下问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普遍问题1:老家孩子多,没有学习氛围,孩子不自觉,易受影响,光在玩了,无心学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普遍问题2:手机上各种信息诱惑太大,不少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无法自拔。</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普遍问题3:不少孩子缺乏自律,自由散漫,在寒假已经养成熬夜的习惯,还没有恢复正常作息,几点起床就几点开始上课。而父母迫于生计,无法顾及孩子,过度自由而又缺乏自觉的孩子,整天窝在被窝与手机黏腻,孩子视力严重下降。</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普遍问题4:多数孩子都没有通过手机长时间进行学习的习惯,难以集中注意力。</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普遍问题5:孩子开始进入叛逆期,没耐心、脾性差,有些家长想管而又不敢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普遍问题6:后进生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畏难情绪大,存在自卑心理,不敢主动问老师,已经开始放弃。</p><p><u>二、点亮孩子的心</u></p><p> 看来,上学期常管常抓培养起来的好习惯已经被他们扔得差不多了!对于这些问题,此刻我感到有点束手无策,除了再三叮嘱家长加强重视、加强监督、多加陪伴,已无他法。</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 没有氛围、不自律和视力问题、难以集中注意力、信息诱惑、叛逆期、畏难情绪等,这些都不单纯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更是他们面临的困境,是需要家长用心陪伴和支持才能度过的难关。</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此刻,我觉得家长最应该做的,是<b>点亮孩子的心</b>!龙应台曾对她的儿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希望每位家长能告诉孩子这一点!自由散漫”之“自由”与“自由成长”之“自由”是两种自由:散漫往往导致“自由”转化为“自我放逐”,成长却能助力自由走向“自我成就”。</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u>三、我与家长有个约定</u></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为了努力实现孩子们在疫情下自由成长,我决定“对症下药”,与家长进行如下约定:</p><p> <b>一、营造与生活界限分明的学习氛围。</b></p><p><b> </b>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可以帮孩子开辟一个安静、独立的学习空间,孩子上网课期间尽可能地不干扰孩子,尽可能地为孩子清除不利于学习的各种影响因素,比如书桌上凌乱的杂物、游戏玩具等。</p><p> <b>二、与孩子一起制定合理、可行的手机使用计划,引导孩子利用手机进行自我监控。</b></p><p><b> </b>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他对手机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引导孩子尽量减少或卸载手机游戏,比如可以规定每天游戏时间不超过1小时。同时,手机具有时间统计功能,父母可让孩子每天晚上关注一下自己手机的使用情况,做好自我评估和自我监控。还可以使用手机的闹钟功能提醒孩子按时实施学习计划。</p><p> <b>三、为孩子树立自律的榜样,规律作息生活。</b></p><p><b> </b>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父母要做好一个家长该做的事,不要发火、唠叨、争吵、打牌、玩手机。请放下手头的一切,和孩子一起看看书,陪孩子一起聊聊过去、现在和将来,陪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尽量保持与在校期间一致的作息时间,坚持规律的日程表。无法陪伴孩子学习的父母,也可以利用手机的打卡功能,跟孩子做好约定,每天不但学习要打卡,体育锻炼和眼保健操也要打卡,帮助孩子自律的同时,让孩子也保护好视力。</p><p> <b>四、鼓励孩子在课程的空隙时间和休息时间,适当地放松。</b></p><p><b> </b>长时间使用手机进行学习,孩子大脑难免会觉得困顿。适当地放松,比如有趣的室内游戏,听听轻音乐,都能很好地使大脑得到放松,从而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提高注意力。</p><p> <b>五、加强沟通与交流,增进亲子关系。</b></p><p><b> </b>今年的疫情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相处的时间变得更长一些,这正好也为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创造了良机。父母可以和孩子侃侃家常,了解孩子的快乐和困惑、兴趣和学习、理想和追求,聊聊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让孩子增进对父母的了解,点亮孩子不明朗的心,明白父母谋生之不易及学习的意义。同时,父母还可以充分利用好当前免费的网络学习资源,比如腾讯课堂,网易公开课等,学习教育心理学,学会如何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和交流。</p><p> <b>六、做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树立目标。</b></p><p><b> </b>对于孩子不懂的学科问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视频学习和探讨,帮孩子走出困境,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同时,与孩子一起设定一个目标,比如考取什么样的学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目前需做些什么积累和努力,帮助孩子克服畏难心理,找到学习的自信。</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nbsp;&nbsp;最后,我相信,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用心,孩子们的这个假期一定会过得非常有意义,网络教学也能收到好的效果。</p><p><br></p> 初一14班班主任:唐寅初老师 <p>初一14班——糖果14班</p><p>老师姓唐,性格很甜,像糖一样。班主任希望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硕果累累,所以称糖果🍬</p> <p>以下是小唐老师的班主任故事分享🌹</p><p> 用心做教育,是我作为教师一生的追求。父母常跟我说,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就努力去成为那样的老师。我很喜欢我的学生们,也很享受去爱人和被爱的感觉。这学期校领导说让我接手14班的时候,心里是非常的兴奋和激动的,终于可以拥有一群属于自己的小天使啦。</p><p> 可是,在这段时间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班里的学生们有一些压抑,对任何活动都提不起兴趣,也不积极参与。在我看来,他们的成绩很好,但是对自己要求也很高,所以给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即使面对着电脑,可是我还是能想象他们眼里充满了迷茫,自我否定以及对学习满满的无奈和叹息。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确定好了目标,我要带动这个班集体,让他们快乐而轻松的成长!</p><p><b>一、用小惊喜提升孩子做任务的兴趣,增强幸福感</b></p><p><b> </b>比如:累计20次表扬可以获得免背诵卡一次,一学期考试成绩好加分多的同学可以获得奶茶一份等等,如果有进步的同学可以获得老师秘密惊喜。但相应的也要有惩罚措施,一定要本着奖惩分明的原则。</p><p> 有一次经历使我印象特别深刻,新学期开始,我给学生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准备了寄语,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却能看出老师真诚和对他们的期待。有一位名次靠后,总也不写作业的同学,也变得起劲了。科任老师都夸他变得更有上进心了。我相信,感情总是互相的,只要你多给他们爱和温暖,他们也会回馈你不一样的惊喜和感动。</p><p><br></p> <p><b>二、开通秘密留言活动,分享青春的心事</b></p><p><b> </b>每周的周五晚上,学生可以通过邮箱或留言,实名或匿名的方式向我提出生活问题,学习问题,情感问题,为我尽快了解班级和学生的身心状况提供途径,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的情感宣泄空间。利用电子邮件跟学生写信交流,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p><p> 这是我和一名学生的聊天记录(部分),后面此学生同意与心理老师联系,并进行心理干预。她能如此信任我让我觉得非常感动。后面我联系了家长,谈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父母也非常的配合。</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之后我时常鼓励她,关心她,与她谈心,她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活泼,经常与我分享喜欢的事物,我的职业幸福感也提升了许多。用真诚和尊重建立起来的沟通,这样的相处之道才是最有效的。你若安好,万物明朗。</p><p><br></p> <p>  以上是我分享的两则近期班级管理的小故事。当孩子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我希望带给他们每天的感受不再是恼人的烦忧,而是成长的收获,在这样的氛围中,是情怀的养成,是素养的形成,是愉悦的情感体验,是思想智慧的交流碰撞。以后的路有我陪伴,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进步。</p><p> 你不是孤军奋战,故事很少,但日子很长……</p>

孩子

学习

父母

家长

老师

班主任

手机

学生

我们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