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如何协助中小微企业走出“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的困境?

秦俑故人

<p>在国新办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称,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他提到,当前不少企业转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有的中小微企业还面临“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的困境。</p><p><br></p><p>有记者问,疫情期间有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线上线下融合加快了,很多企业也意识到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但是转型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下一步会有什么样的举措?</p><p><br></p><p>“未来一段时期,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步伐将大大加快。”伍浩指出,这次疫情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大数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我们又出现了很多热词,如“云办公”、“健康码”、“在线教育”等,这些越来越广泛地被大家所接受。</p><p><br></p><p>伍浩指出,当前不少企业转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微企业来讲,有的还面临“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的困境。我们分析认为,当前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转型能力不够、“不会转”,二是转型成本偏高、“不能转”,三是转型阵痛期比较长,“不敢转”。</p><p><br></p><p>对于这三个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了“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下一步,发改委要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三个方面发力:</p><p><br></p><p>一是搭平台降门槛,解决“不会转”的难题。重点是开展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强化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降低转型门槛。</p><p><br></p><p>二是优服务强支持,解决“不能转”的难题。重点是要实施好“上云用数 赋智”行动。所谓“上云”,重点是要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所谓“用数”,就是要重点在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所谓“赋智”,就是要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p><p><br></p><p>三是聚合力建生态,解决“不敢转”的问题。重点是要实施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培育形态。要探索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虚拟产业集群”,支持建设数字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也要支持互联网企业、共享经济平台建立“共享用工平台”、“就业保障平台”等等,这样更好地发掘发挥企业间的协同放大效益,打造传统产业服务化转型的新生态。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行动计划,能够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转自每日经济新闻)</p> <p>感言:</p><p> 不是有的中小微企业面临“转型就是找死,不转型就是等死”的困境,而是大多数中小微企业都面临着这种十分尴尬的困境! </p><p> 以前落后式打法、粗犷式管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大部分中小微企业,这几年本来日子就不好过,而今年年初不期而遇、来势凶猛、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如导火索,加剧着全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倒逼着大部分中小微企业必须进行转型&amp;变革,破茧重生!</p><p> 但这种转型&amp;变革,仅靠如蚂蚁般势单力薄的中小微企业来完成,无异于是天方夜谭,不大现实!</p><p> 以国家发改委牵头,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在高度重视位于“金字塔底座”的中小微企业在解决国家财税收入以及稳就业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切切实实的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正向引导与各种配套支持,这些企业才有望走出困境,迎来发展的春天!</p><p> 其次,建议中小微企业也进一步加强与具有系统思维能力的民间智库的合作,抱团取暖,共赢发展,这也是一种破解困境的好思路!</p> <p>笔者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多年以来专注于优秀传统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p><p>非常时期,乐意用平生所学为有需要的中小微企业出谋划策,助其一臂之力!</p>

转型

企业

中小

数字化

困境

找死

不转

数字

疫情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