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4)班举办第三次线上主题班会

凌语蔚

<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b>2020年3月23日下午,高三(14)班召开了主题班会,班会主要有新冠肺炎的自我防护、家长寄语、同学代表发言和学校近期安排。</p> <b>王语兮爸爸为同学们就开学前、后的新冠肺炎自我防护作了精彩、细致的指导:</b>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p><b style="font-size: 18px;">肖雅文妈妈作高考前寄语</b></p><p><br></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下来,往前走,就赢了!</div><br><p></p><p></p><h5>尊敬的胡老师、各位家长、亲爱的孩子们:</h5><h5>大家下午好!<br> 盼望着,盼望着,开学的脚步终于近了。<br> 高三的学生们面对高考和疫情的双重压力,期望值与现状的巨大落差,加上有些人自身的拖延与惰性,难免会产生恐慌、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而如何避免这些负面情绪发酵,如何接纳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进而让自己成功突围,走到柳暗花明,走到繁花盛开,便成了当前极为关心的话题。<br>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篇心理郭玉良老师的文章,她告诉我们当下该怎么做,就会赢。<br> 1.要接纳自己的情绪。<br> 同学们,你们是不平凡的一代人,生于非典,考于疫情。现在你们正在经历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43年间最不寻常的高三寒假!对于你们而言,注定难忘。<br> 这几天“新冠肺炎疫情”战役迎来转机之时;也是你们“宅家”复习,身心状态处于高度疲累之际。<br> 有的孩子说“我每天都做计划,可没有一天完成过,问题成了堆,就没理清过,心里特别乱。”<br> “我每天晚上都发毒誓,明天一定好好坐下来学习,可我坚持不了20分钟,就坐不住了,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喝茶……时间浪费了,就开始自责,每天恶性循环。”<br> 面对高考和疫情双重压力,你们有恐慌、有焦虑、有不安,种种情绪在家中日趋枯燥的生活里发酵,很容易让你陷入迷茫和浮躁中,甚至有的学习认真的同学也会产生长期努力不见效的错觉。<br>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绪状态,你们要先接纳它,只有接纳它,才能调整它。不然自责、害怕、抵触、厌恶只会让自己心烦意乱,急于摆脱、赶走它,反而强化了这些负面情绪,使得它像一只苍蝇总在你耳边嗡嗡乱叫。这种情况怎么办呢?<br> 2.学会与情绪共舞。<br>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疫情阴影之下,全国14亿人,在身体失去自由后,情绪都不稳定。此刻,你承受的不安和焦虑,同龄同处境的全国高三学生都在承受。<br> 我们没有理由任意抱怨,我们没有理由浪费时间,我们也没有时间闭门焦虑。负面情绪是一副镣铐,我们带着镣铐照样跳舞,相信我们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情绪其实就是想出来的,特别是负面情绪!比如:你今天学习总是集中不了注意力、经常走神,你担心这种状态会影响学习效率,必须改变,这个想法是正常的。接下来,正确的做法就是想办法把注意力拉到学习上来。<br> 也许你会说:道理我都懂,可我的消极心理就是放不下、去不掉,我怎么办?<br> 同学们,想法在你脑海、情绪是你心理体验,怎么能轻易去得掉呢?既然情绪是我们自己的,那我们就带着它一起前行,用行动调整情绪。<br> 第一个行动就是爱护身体。<br> 按时作息,注意保暖,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打好身体基础,才能更好地冲刺。<br> 第二个行动就是学会微笑。<br> 把你的高考定名“微笑高考”“美丽约会”,从现在开始,每天早晨按时起床,对照镜子微笑,来一个自恋“2020,爱您爱您”,大喊三声“今天我是最好的!”<br> 第三个行动就是强化目标。<br> 不管你现在离目标有多远,我们坚定目标不动摇,目标就是你的方向、你心中的火把。如果你心中燃烧着一团激情的火,那就不会扬起一缕懒惰的风。<br> 第四个行动就是拒绝诱惑。<br> 电视、手机、零食、闲书等等统统清理干净,眼不见心才能静,“坚强的意志,不仅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的时候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放下小我,才能成就大我!<br> 第五个行动就是马上行动。<br>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好好做,一定有好结果。认定目标,定了算,说了干,说干就干。<br> 3.最好的突围是:一直往前走。<br> 决定一个人最终高度的,往往并非起点,而是拐点,机遇就在拐点。<br> 拐点在哪里?什么时候出现?我们也许不能马上就看到,就像此次“新冠疫情”的防控,举全国之力,英雄的医护人员“逆行”疫区,他们没有问“我们拿命在拼搏,你们告诉我,疫情拐点在哪里”,他们只管尽全力抢救生命,努力的过程就是一个又一个胜利,战胜“疫情”的拐点终于开始显现。<br> 有的同学说:“我很努力,可看不到效率。”我来讲一个故事:<br>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为了摆脱饥饿和无知,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去朝见智者。<br> 他问:“聪明的智者,我父母贫困又愚昧,我乡邻落后又穷酸,我怎么做才能改变他们?”智者摸摸这个孩子的头说:“一直往前走,就好了。”<br> 孩子不明白智者什么意思,气鼓鼓回到家里,吃着凉馍,点着夜灯,好好读书,只为超越这个徒有其名的智者,让自己成为能回答任何问题的智者。<br> 多年后,他学富五车,成为大师,为很多困顿中的人指点迷津。而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也是:“一直往前走,就赢了。”<br> 迎考季节,四五月份是整个高三备考的爆发期,现在正是爆发期的前奏,你爆发的高度和力度,就看你这段时间学习的强度和心理的韧度。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效与投入。<br> 你们只管一直往前走,走过泥泞沼泽,走过孤独深渊,走到足以强大到任何风雨都吹不倒,就会走到柳暗花明,走到繁花盛开。<br> 同学们,大学有约,未来可期,愿所有的美好,都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蕴育。<br> 祝高三(14)所有同学六月圆梦!!谢谢!</h5><br><p></p> <b>学生代表发言-陈梦凡</b>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15px;">大家下午好~今天有幸跟大家分享一下限时训练的重要性,与君共勉~</span></p><h5> 1、限时训练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做题速度。<br> 大家都知道高考中不仅要把题做完,还要填涂答题卡。如果训练无素题往往做不完,即使做完效果也不见得好。所以功在平时,平时就应该严格训练。<br> 2.限时练可以提高学习的动力。<br> 因为限时有了竞争性,谁也不想落后,所以这激发了同学们的好胜心。压力变成了动力,动力带来了活力。其实每个学生都想学好,只是平时养成的习惯不一样,有的学生因为习惯不好,所以动作迟缓,神经麻木。这一限时,刺激了他们的竞争欲,克服了惰性,因而出现了好的局面。<br> 3、限时训练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br> 为什么做题速度快了,并且效果也好?是因为此时学生的心思都在学习上,专心度有了提高。科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时,记忆力、思维力是平时的好多倍。<br> 4.限时训练可以让同学们及时完成学习任务。<br> 限时练习可以保证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作业完成地早就可以有更多休息放松的时间,以及进行自己学习计划的时间。有效地做到劳逸结合。<br> 溯流而上,道阻且长。愿我们在披荆斩棘的路上勇敢的拥抱山川河海,在高考中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谢谢~</h5><p><br></p> <b>学生代表发言-王鑫</b> <h5> 稳扎稳打,步步为“赢”<br> 今天距离高考仅剩76天,我们是否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这60多天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我们有没有用很多的时间来夯实基础?<br> 我想应该有很多的同学,废了不少心力去攻克一些偏难的中档题和压轴题,这自然很可行,但是换个思路想一想,这些难题是否和基础题有关?中档题和压轴题的组成部分,就是一道一道的基础题,只是对于知识考察的深浅不同。基础题是对知识了解的考察,中档题是对理解能力的考察,压轴题就上升到活用部分了。不要忽略基础题,基础题的理解对于稍难的题目解法帮助都是至关重要的。思深益远,稳扎稳打,谋定后动,我认为才可以实现步步为赢的目标。<br>  夯实基础,我们首先要清楚自己的薄弱板块和理解的层次。如果我们对于理解尚有一些困难,我认为好题永远是成绩提升的助推器。题海战术,并不一定是没有营养的策略,更不是盲目做题策略的提倡。我想,通过做题目,一方面可以增强题感,避免手生,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相关知识点的考察。其实考察知识点时,命题者对于题目的考察有很多变数,但万变不离其宗,考察的都是可数的内核。通过选择性地做一些好题,我们可以积累对题意的理解,更要注意同时研究答案的步骤,把自己认为典型的部分标记下来,有时间分类整理到笔记或者是错题集上,那么考试之前的复习就会有目的的对于自己的薄弱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攻克。这里,我邀请了一位稍有经验的校友来补充一下相关建议。<br>  时间所剩无几,我们需要在剩下的时间内回归课本,对于其中的知识有目的的理解并进行掌握,将基础夯实,做好一定的拓展。高考成绩的稳定,便是由基础的夯实而实现。试卷千变万化,夯实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再难的试题也能考出优异的成绩。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秋天踏入自己的理想大学,谢谢。</h5> <b>学生代表发言-凌语蔚</b>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重视每一次考试练习的机会</span></div><br>尊敬的胡老师,亲爱的同学们:<br>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今天在班会课上发言,而且是以如此特别的方式在线上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重视每一次考试练习的机会。考试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没有被掌握的知识点暴露出来,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前一次考试就是后一次考试的镜子,认真分析比对,扬长补短,下一次考试必然会有进步。<br> 如果说试卷是不错的复习资料的话,那么试卷上的那些错题就是提高成绩的突破口。做好每一套试题,做对每一道错题,定能取得考试的好成绩。<br> 考试时会遇到各种压力,这些压力引起情绪波动是非常正常的,允许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帮助自己有的放矢地去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br> 不管考得如何,都要一直保持着积极的状态,考试可以让我们提前适应高考的节奏。因为模拟考试的时间安排、考试题目设置等都跟高考一样。通过几次考试,我们基本可以把握自己在考场上做题的速度,合理分配做题的时间,不至于高考时手忙脚乱,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br>考试还可以帮助我们增强心理适应能力。因为高考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压力。模拟考试可以让我们提前感受高考,提前进行调适。<br> 模拟考试还能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到每年模拟考试的时候,书本上的知识都学完了,通过考试正好可以摸清楚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有哪些知识点模棱两可。<br> 距离高考的时间很近,但如果冷静地面对,考好了不沾沾自喜,考坏了不垂头丧气,认真找出不足,及时补足缺口,相信就算时间短暂,成绩也会有所提高,毕竟高考前所有的知识点都已经学完,需要解决的正是那些有欠缺的地方。<br> 该全速前进的时候不要再左顾右盼,趁还无所恃无所畏的时候多看看风景,你就会发现自己能做的比想象的多得多。<br> 巩固达成目标的决心,在有全局观念的基础上,做好细节的规划,订好每月每周每日的目标计划,才能够找到自己学习的节奏,以此增强自己的自信,不会被那么多道理误导,耽误宝贵的学习时间。<br> 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别人的成功也很难复制,最终能拉自己一把的只有自己。<br> 谢谢大家。<br></h5> <b>学生代表发言-潘承东</b>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劳逸结合</span></div> 劳逸结合这四个字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屡见不鲜,尤其作为一名即将步入高考战场的高三学生来讲,劳逸结合可以说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br> 就以我自己为例,前段时间因为要准备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而且是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期,特别想检验一下自己在家学习的成果。于是成天的陷入题海之中,嘴里念叨的单词,诗句也像和尚念经一样,很少有东西能长期存入于脑中,因此就出现了一个高三毕业生最恐惧的现象,那就是时间与分数不成正比。所以这次月考发挥的很不理想,考完之后我也很郁闷,这种压抑的情绪使整个人都变得很沉闷。后来我爸就建议我,你可以适当的出去散散心。开始我并没有这种打算,一是因为在这特殊时期尽量少出门,更主要的是确实没这心情。但最终还是被强迫逼了出去,安静的夜晚使原本浮躁的心也平静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心里想的不再是还有多少题没有做,而是有多少题我做透彻了。<br> 高考还有两个多月,这个时候是我们最容易心态发生变化的阶段,不断积聚的压力得不到释放不仅对高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更是对身心健康有着负面影响。所以在这里我想建议同学们适当的出门散散心,不需要多么剧烈的运动,只需慢走就能够调节内心的压抑情绪。(但在这个特殊时期还得提醒同学们出门要做好防护)。<br> 其实在家也一样,短暂的课间休息不是依然聚精会神的盯着手机屏幕,而是放松自己的眼睛。适当的俯卧撑,划船,深蹲……这都是很好的居家体育锻炼的方式。所以同学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满意的结果。<br> 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六月的考场上笑看风云!<br> 谢谢大家!<br></h5> <p><b style="font-size: 20px;">班主任胡老师作近期安排并提当前需注意的问题:</b></p><p><br></p> <h5><b>急需解决的问题</b></h5><h5> 1、不准时时间打卡,不按课表准时上课。</h5><h5> 2、作业敷衍了事,书写不认真,答题不规范,关键是有些题目错了再错。</h5><h5> 不重视选修科目的学学,不认真考试。</h5><h5> 历史的21题小论文题目是高考必考题型,很多学生前五次延假检测中都没写。</h5><h5> 老师强调后检测六依旧有13位同学没写。 态度极不端正。</h5><h5> 3、所有作业不能限时完成,自己擅自给自己补时,有些同学每次不能按时提交,更有甚者考试不诚信,有抄答案的嫌疑,使得我们统计分数及试卷学情分析大打折扣,失去意义。</h5><h5> 4、不重视基础,好高骛远,难题不会,易题分拿不到拿不足。</h5><h5> 5、不注意劳逸结合。</h5><p><br></p>

高考

同学

考试

情绪

学习

限时

知识点

高三

自己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