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导语〕</b></p><p>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p><p> 疫情已经持续了三月。身边的疫情工作者热情依旧,同学们对写作的热爱依旧。那些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奉献着的普通人,无论是门前风雨无阻的站岗者,白炽灯下全副武装的医务工作者,还是义无反顾的科研人员,都是我们值得时刻铭记,是我们值得热爱的人。</p><p> 在这一期的漫长岁月里大家又记录了哪些人呢,请大家一睹为快。</p> <p><b style="font-size: 20px;">1 眸中的星光</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胡皓然</b></p><p> “您好,请出示一下您的出入证。”公式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也同样机械地从口袋里拿出出入证并将手腕伸向那体温计下,动作一气呵成。却没有情感的痕迹,最后也只是点头致谢,便走了。</p><p> 这就是我每次进入小区所走的“仪式”再多的感觉便什么也没有,从心里觉得我们都一样都是不带感情每天做着相同动作的“机器”。</p><p> 记得那天同往日不同的是大雪的天气,便无其他。从书店归来的我,远远就看见那几抹熟悉的身影伫立在风雪中,继续做着往日的工作:礼貌的拦下进入的人员,张口询问带没带出入证,并测量体温,最后稍稍弯腰撤后,让人员进入。只是在外面待了一会的我便已经受不了大雪天气的寒冷,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依然兢兢业业。昔日在我心里公式化的动作,如今又多了一丝情感,当我想抓住的时候,却消失的无影无踪,走上前去,未等询问,便将准备好的出入证递给他看,虽隔着口罩但是弯弯的眉眼足以让我知道,他在微笑,看了他一眼,也就是那一眼便被眼中的亮光给吸引了,但也只是一眼,当再想看时,他已撤后让我进入,不同于往日的是我将点头致谢变为了“谢谢”虽然没什么区别,但我知道一个是礼貌致谢,一个是发自内心的。</p><p> 之后每次在小区门口看见他们的时候脑子里都会浮现那个带着星光的眼眸,那一丝情感也在冬去春来的鸟语花香中日益增加。今天遇到的是一位阿姨,看样子应该年纪不大。天气已然回春,温度也日渐增高,但是这样一个年轻的阿姨却可以在太阳底下站上半天,经过她时,头上薄薄的细汗格外清楚,但她依旧笑脸相迎,丝毫没有倦意。那一刻我突然看清了心中的情感,是敬佩,是感谢,敬佩于风雪之中已然不改心境,坚守自己的岗位,敬佩于长时间站在那里,可以不在乎肉体的酸痛,只想站好自己的岗位,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感谢在风雪之中依然守护着这个社区的安全,感谢在劳累中已然笑脸相迎每一个“家人”。那眼眸中的星光是对自己这份工作的认可,是对我们这些家人的爱意,是对春天到来的信心。</p><p> 疫情面前,多少人舍己为大家,小到这些守护社区的工作人员,大到那些驰援武汉的医护工作者,在我心里,他们都是一样的英雄,他们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守护着我们的家!守护着我们共同的家!</p><p> 向所有疫情期间守护我们,守护祖国的工作人员,医护工作者,致敬!</p> <p><b style="font-size: 20px;">2 屏幕前高大的背影</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杨汇溪</b></p><p> 庚子年的春节,因为“新冠病毒”的到来与以往有些不同,无论是聚餐欢庆、拜访亲友还是寒假旅行,全都被新冠病毒关在了家门。为摆脱现状,无数人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奋斗。除夕这天晚上,妈妈没有以往的欢声笑语,尽管脸上因为新年到来的愉悦与期望并没有减少,却总是频频望向手机。甚至连零点时,窗外的烟花正璀璨烂漫时,当家人都跑出院外面对着美景惊叹许愿时,但她的手机屏暮似乎从未黑暗下去。我好奇的挤到她的身边,原来身为班主任的她正在统计学生是否出京,体温是否正常,直到现在,她依旧要每日统计学生的体温状况。除夕之时,祖国花朵的培育者们一定都在守护着,统计着学生们的健康状况。</p><p> 开学之际,本应该到学校里学习的莘莘学子,不得不在家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在网课开始之前,老师们都要学习如何使用与之相关的软件。每位老师都很积极,很热情地工作着,工作人员教导着老师们如何找网址,测网速,让学生发言等操作问题,我坐在妈妈的旁边,看着目不转睛盯着屏幕的妈妈。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丝的不解,急忙问到“怎么才能给学生设置试卷,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了问题,紧接着一个个老师们的问题接踵而至:</p><p> “网速没问题为什么还是卡?”“怎么设置答题器?”</p><p> “让某某老师模仿学生上台测试吧。”</p><p> 他们的讨论声问题很多,没有漏过任何一个自己不会的程序,只为给学生一个完美的课堂。</p><p> 虽然没有在学校上课,但是妈妈依旧每天早晨6:30起来,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有的时候直接上课,有的时候忙着修改自己的论文,还有的时候制作新的课件。夜深了,她依旧忙碌着,在那刺眼发白的屏幕前,是妈妈疲倦的脸颊,她在努力地修改学生的作业,每一道题都认真地看着,写上评语,有时还要发微信,打电话,催促学生交作业。我在妈妈疲倦的眼神中,看出了心中对全班孩子学习的担心,焦虑。虽然没有了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妈妈对工作依然认真负责,有些时候,她的学生出现了不写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关闭了摄像头的问题。妈妈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仿佛有什么东西抓住了她的紧紧绷着的心弦,她拿出手机,拨动着11位数字,当听到电话里的声音,她长舒一口气,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每每说完,听到学生肯定的声音,她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紧紧绷着的心又放下了,她希望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不放弃自己,为自己的初中不留遗憾。我在妈妈疲倦的眼睛中,看出了每一位为自己的学生默默付出老师的缩影。</p><p> 妈妈对自己的学生献出了宝贵的时间与心血,渴望着他们越来越努力,考上理想的高中。但她只是千千万万老师中的一个。尽管在疫情期间,网络上对于他们赞美寥寥无几,但他们真的为疫情期间学生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付出了太多太多,她们是抗疫中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我感谢我的母亲,感谢每一个深爱着学生,见证着我们快乐成长的老师。</p> <p><b style="font-size: 20px;">3 火线之上见初心</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刘天尧</b></p><p> 二零一九年十二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的病例。二月初,全国多所医院集结专家组建优秀的医务团队奔赴到湖北省,全力支持加强病人的救治与健康人群的防护工作。我母亲的单位也按照顺义区卫健委的工作要求暂停了休假。</p><p> 前方冲锋,后方坚守。我的母亲作为他们医院人事科的科长,除了每天完成人员的工资,招聘,等级晋升等工作之外,还要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并多次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提高了医院的防控能力。</p><p> 自从顺义区卫健委对我母亲的单位下达了工作要求后,他们的工作量也随之变得原来越来越大,我母亲每天上班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在单位的时候她也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偶尔会在中午跟我们视频聊天,隔着屏幕,看着防护服下戴着护目镜和口罩的她,实在有些心酸。就算回到家,她也几乎是手机不离身,时刻的关注着她们单位的事,然后向她的同事们布置工作。</p><p>有一天早上,我母亲还没有去上班,我便问我的母亲:“您为什么要这么努力,一堆活儿几乎都是您自己干的。”她抱着一本《院感防控手册》,看都没看我一眼的回答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些工作都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说完,她便收起了书,戴上口罩,拿好东西就上班去了。那天正挂着大风,吹的窗户隆隆作响。我与母亲视频聊天的时候她正在单位楼宇之间穿梭着,大风几次要将她的帽子吹风,也将她的脸吹的通红,可即便如此她也一直在楼与楼之间走着,一次次的向她的同事分配工作。没聊几句就挂断了,想必又是要去完成她的工作了。</p><p> 我母亲她工作时没有一丝的怨言,回到家里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累。尽管在单位已经十分辛苦,也要在回家之后消完毒照看妹妹。每天晚上都能看到回到家的母亲,蓝色口罩上一双疲惫的眼睛。消完毒后就瘫在了沙发上,任由一天没见到妈妈的妹妹肆无忌惮在她的身上玩耍,而这也只是短暂的撒泼,因为妈妈马上就要像打了鸡血一样,投入到厨房这个充斥着油烟的战场上,为我们准备晚饭。而且有一天,在她刚做完晚饭,还来不及吃上一口的时候,就接到了单位打来的要召开紧急会议的电话。这时,父亲对着着急穿衣服的母亲说:“先吃一口吧,不着急。”而妈妈却说:“你们先吃吧,我还不饿呢。”话音未落,母亲就关上了门。看着爸爸又心疼又无奈的眼神,我知道母亲这一走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回来了。</p><p>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肆虐的病毒,医务工作者们积极地奋战在第一线,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守护在我们的前方,用血肉之躯构建了一座白色的万里长城,可谓火线之上,最见初心。除了医务工作者们,还有那些工作在机场的人,社区工作者,外卖小哥……他们都在一线上奋战着。</p><p> 我们要积极的配合他们的各项工作,积极抗疫,让我们为火线上的人们加油,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p> <p><b style="font-size: 20px;">4 门神</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刘祎璠</b></p><p> 新年来临之际,新型冠状肺炎爆发,人们团结一致对抗病毒的侵害。</p><p> 在我身边,也有着很多平凡的抗疫英雄。远到有请愿奋战在一线的护士;近到有日夜在检查点执勤的志愿者;或者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保安大爷。我们一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我们小区的“门神”。</p><p> 张大爷原本是我们居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在疫情来临之际,他自告奋勇到小区门口担任检察人员,他日夜坚守岗位,为每一位进入小区的人测量体温,提醒他们注意事项,有时还会派发口罩。我们家正对小区门口,每天早上起床望望窗外,总能看到张大爷忙碌的身影。清晨的冷风从半开的窗户吹进,我不禁打了个哆嗦。真冷啊!望向窗外,那穿着航天服似的白色身影早已就位。就算到了吃饭时间也不回去,像门神般守护着我们。</p><p> 一次到小区门口拿快递让我们相识。那是疫情开始后我第一次出小区,街上的人们都戴着口罩,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严肃的很。我心里也不禁有些紧张。小区门口一边进一边出,十分严格。拿到快递进入小区时,张大爷坐在小门前为我们量体温。他慈祥的冲我招招手,到了跟前他又神情严肃地抬起我的手,与白色的仪器接触了一会儿,“滴”的一声,他仔细看了看上面的数字,生怕看错似的说“没问题,进去吧。”我转身刚要走,这一步还没迈出去,他又拉着我有些急切地说“回家后记得洗手,即使不出门也要勤洗手,注意卫生。口罩也要及时更换。”说着塞给我个新口罩,又强调了一遍,生怕我忘记。我连忙道了声谢谢。透过大爷严严实实的武装,只能看到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满慈祥的眼睛透着一股坚毅。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一丝不苟决不懈怠。他像守护神一样保护小区里的每一个人。</p><p> 天渐渐亮了起来,日出时分总会让人兴奋,红日初升的阳光总会在最冷的时刻带来温暖、驱赶一切的黑暗。新的一天开始了,依旧是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话语,像阳光般温暖着我们的心,守护着我们。您是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门神”。</p> <p><b style="font-size: 20px;">5 如光般的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王研冰</b></p><p> 老实说,战疫的人很多,其中跟我最近的就是小区门口的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几个人为了保护我们小区居民的安全。从薄雾蒙蒙的清晨,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从太阳当空的中午,到繁星点缀的夜晚。他们从未停歇,如同陀螺那般旋转不停。</p><p> 在许久以后的将来,我想我都忘不了那个天气有些昏沉的中午,我戴着口罩,穿过高楼和熟悉的小道来到小区门口拿快递。那次我在灰色的阴云中发现光般的人。</p><p> 天气有些昏沉,这似乎影响到了我,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看着似有些压抑的人群,我是真的做不到快快乐乐的跑去拿快递。就这样压抑着,压抑着,我似乎有一些喘不过气。</p><p> 来到门口,眼前的情景不禁使我一怔。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正在门口检查着进出的人群,虽然都是戴着口罩的,但我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他们隐藏在口罩下那含笑的唇,以及那一双双弯的像是月牙的眼。从早到晚吹着冷风的工作好像没有折损他们的心情,他们对任何人说话都噙着笑意,就像是太阳那般源源不断地散发着自己的光芒。我感叹他们像光那样的同时又反观我自己,我却像是阴天中的乌云那般,暗淡,阴沉。他们持久战役,一天工作到晚,竟还有如光般的微笑。</p><p> 就在我发愣之时,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工作人员对我说,小姑娘出入证带了吗?我收了收思绪连忙的点了点头。他看了看,冲我笑了笑,来取快递的?嗯。我答道。取完快递回来后,在我回家的路上,我想起来检查我出入证的工作人员,我不得不承认他们就像是光那样,让人觉得舒适安心。我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之前那种喘不过气的感觉也消失的无影无踪。</p><p>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在为抗击疫情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他们是平凡的,同时也是伟大的。他们在我身边保护我的安全。就像卫星那般。我觉得天好似不像曾经那般灰沉,一缕缕阳光穿透白云洒下来,温柔的光线照在了我的全身,我从未有过的安心。</p><p> 后来这几次我也有因为其他原因出去,到小区门口时,我又看到了他们温柔的微笑。再次见到那笑容少了几分感叹,多了几分敬畏。他们,是如光般的人,宛若暗夜中的星辰。</p> <p><b style="font-size: 20px;">6 我们身边的抗疫英雄</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徐铎</b></p><p> 本来一放假就出去玩几天,在我们即将返程的时候,全国各地以武汉为首出现了疫情,并且传播速度飞快,一天就增加好几百人,再到后来的几千人,到现在的八万多人,虽然已经差不多抑制住了,但情况还是比较严重。全国各地的医疗工作者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成医疗队赶往抗疫前线。在我的身边我虽然不认识什么医疗工作者,但也有一位抗疫英雄。</p><p> 有一回我跟朋友出去买东西,回来的路上坐在椅子上休息,由于总带着戴口罩很不适应,憋得慌就暂时把口罩摘了下来,调整一下呼吸。</p><p> 呼吸刚匀称起来,一个声音打破了沉寂“喂,说你们呢,你们两个,把口罩戴上,等着传染呢?”我们抬头一看是一位老爷爷差不多70多岁了,头发花白,带着居委会的红袖标,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别看人好像弱不禁风,口气倒还不小。</p><p> 我们当时有些不以为然,朋友在边上说:“这么大岁数了,自己别传染上就万幸了,还有功夫提醒别人”就没有理他,那老爷爷看我们没有反应,又说了一回,还给我们分析疫情,说免疫力差的容易感染,当时朋友一脸的不屑,还小声嘟囔了一句:“我们免疫力好歹比你好吧,哼!”后来我们实在禁不住他的唠叨,终于带上了口罩,那位老爷爷似乎心满意足地走了。</p><p> 后来我们听见旁边几个大人在那里聊天,其中有一个人说:“这个人都70多岁了,他是一名老党员,一听有这种执勤的工作,非得要过来参加,拦都拦不住,性子太急了……”</p><p> 听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呆滞了,这种不起眼的工作,甚至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却由于他身为共产党员对心中的那份职责所在,就算自己年龄大,也仍然出来为人民服务,仔细想想他也是为了我们好,就像刚才那位大人说的那样,这位老爷爷可能性子有点急,一看我们没戴口罩就着急了,说话方式就出了些问题,这才闹了误会。</p><p> 我非常想为我们之前的行为对老爷爷说一声抱歉。疫情当前,就特别需要像您这样的无私奉献人,需要像您这样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这样,我们才能筑起抗疫防疫的万里长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p><p> 爷爷,您是我心中的抗疫英雄!</p> <p><b style="font-size: 20px;">7 我身边的抗疫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李彦希</b></p><p>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2020,一个特别的年份,本是一个美好的数字。可是,新型肺炎的到来给整个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它就像一朵“黑云”率先笼罩着中华大地,陡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这个繁衍了五千年的中国拥有着一群平凡的“英雄”,像一阵风,拨开笼罩着华夏大地的乌云。</p><p> 原本以为英雄很伟大,离我很遥远,我只能仰视。现在看来,英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英雄”——母亲。母亲是一位80后的中年人,在乌黑的长发丝间已经染上了几丝银白,时间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然而母亲依旧坚守在自己的职位上,她是一名村干部,,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外村的人,自疫情以来,母亲便投入到了村子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做起了志愿者。母亲负责的是对外来人员的管控工作和村子的巡逻工作。在我们的村里,住着一个外国人,母亲便做起了每天对他的管控工作“量体温,送饭菜...”日复一日,就这样持续了十四天,直到确认了无事之后才放下了对他的监管。母亲每天做的事还有在街道里的巡逻,不放过任何一个外来人员“量体温,出入证,填表...”对着每一个人做着重复的事情,却从未懈怠。妈妈每天还会带领着志愿者进行消毒,每人背着一个喷壶,沿街进行消毒,不放过每一个角落,每次消毒完,妈妈的衣服都是湿透的。有过一次,妈妈在进行完消毒之后,回到家中倒头便睡,连晚饭都来不及吃。我曾问过母亲“妈妈,您每天见那么多人就不怕被感染吗?”母亲当时脸上我看不到一丝胆怯,她向我微微一笑,眼神之中只有自信与勇敢。</p><p> 每天母亲回到家时,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可却从未见过她对工作的不满与懈怠。父亲曾问过母亲“你这么累,图什么?”母亲却摇了摇头说道:疫情当下,人人有责。我们做不到去抗疫前线救死扶伤,我们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更何况我身为干部,更应该起到带头的作用。“的确,疫情当前我们不应只顾”小家“,因为只有”大家“安康,”小家“才能幸福。</p><p> 虽然不知何时疫情得以结束,但我相信无论黑夜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有举国上下的一致努力,有逆行者们的英勇奋战,华夏大地一定会迎来艳阳高照,春暖花开。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病魔当前,我们不退!加油中国!加油武汉!</p> <p><b style="font-size: 20px;">8 我身边的抗疫人 </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马千惠</b></p><p> 时间过得那样快,从二零一九年十二月疫情发现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一些“抗疫人”来保护我们,付出最多的也就是白衣天使了。</p><p> 我的姑姑是一名护士,疫情发生后来到北小营密切接触点参与确诊密切接触人员的抗疫防控工作。细化消毒流程,严控消毒液配置、检测消毒液浓度这些都是日常工作。每天都需要工作七八个小时,还要关心密切接触人员的心理变化,疏导他们的心情、缓解焦虑。</p><p> 刚听到疫情的消息,她立刻就提交了请愿书。我看到的请愿书是从照片里得到的。书上是这样写的,“车轮滚滚,战场就在眼前,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容不得犹豫,扛起党旗,一路向前!我非须眉,亦能断发请缨!我知疫情当前,木聚而成林,星多则夜明,我愿做那一木一星,直到林海深深,星光浩瀚!我愿以碧血丹心祭白衣,不胜不归,不怨不悔! ”她没有考虑家中徒留的一双年迈的父母,没有考虑到自己还有一个年仅五岁的孩子。因为她此刻心里有的只是身为一名医护人员的责任。</p><p> 自她去了密切接触点以后便没有怎么和姑姑联系,怕打扰她工作。现在实在是放心不下,于是找了个休息时间,拨通了视频通话。视频另一端的她,颧骨凸起,眼袋明显,眼神露着微微的疲惫。我问她会不会想家,姑姑说:“想,不过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的时候,再说了,我们累点儿,其他人也可以多放心一下”还和我说出去一定带好口罩,做好防控措施。</p><p> 当然她也扛起了肩上的责任。在她给我录的一段视频中,密切接触人员正在做“八段锦”;后面还有以短信、海报等方式制作的宣传页发到每一位密切接触人员手里,宣传页上是关于新冠肺炎防护、如何正确洗手以及时令养生等。我不解地问:“您平常工作都那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姑姑告诉我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八段锦”可以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的功能。而且这样还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有利于缓解密切接触人员的紧张感,让他们放松下来。”</p><p> 默默的关怀有效缓解了密切接触人员者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他们之间虽然隔离了空间,但隔离不了爱!在特殊的防疫时期;在特殊的隔离地点;在特殊的人之间,大家也真正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真挚情谊和爱。</p><p> 大“疫”当前,多少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多少志愿者冲向一线。我们“宅”在家里,他们治病救人、研究疫苗,只为疫情早日迎来春天。</p><p> 上到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赴火神山,国家副总理孙春兰在武汉指导疫情工作,下到每个人都坚守岗位。原本应该在教室给我们面对面讲课的老师,现在也只能在网上和我们视频上课;天天在小区门口为我们“守门”的志愿者,测量体温、检查出入证;辛勤的快递员们,为了我们的订单奔波。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宅在家、减少外出。</p><p> 我相信疫情的“春天”终将会到来,加油中国!</p> <p><b style="font-size: 20px;">9 我身边的抗疫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门子硕</b></p><p> 今年年初,疫情开始在武汉蔓延,导致这个春节少了本该有的年味,少了熙熙攘攘的烟火,街上也变得冷冷清清。</p><p> 在这时,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纷纷请战去武汉,投身到抗疫情的一线,他们的功劳可以说基本决定了疫情的发展,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撑起了一道生命的屏障。他们是最可敬的人。</p><p>不过他们依然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有着像钟老的精神那样的人,比如就像我们各个小区门口的志愿者。从一次谈话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辛苦。</p><p> 有一次我下楼去取一个快递,看见门口站了一名志愿者,由于当时夜色已经深了,所以我就问他:“这么晚了,怎么还在这里站岗啊”。他笑着回答:“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得守住岗位啊,只有我们坚守好我们的岗位,才可以让你们安心,让社区放心”。随后我追问他,“您也没有什么回报啊,天气那么冷,您不怕么”。他回答:“我们肯定会怕冷啊,但是如果我们说出来,那就是对全社区不负责,这是当时我们主动要求来当志愿者的,我们就得冲在社区一线,把病毒阻挡在大门外。”</p><p> 第二天,我又一次经过了那里,发现他正在打扫门口的卫生,我凑了过去,惊讶的问他,您不是管量体温吗,怎么还管上这些打扫卫生的活了,他停下了手中拿的扫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喘了口气,看向我和蔼的对我说“你又来了啊小朋友”我也回答道“嗯,正好看见您在这里打扫卫生,您怎么还管这些啊用不用我帮帮您啊。”他对我说“不用帮忙,门口不是老有人取快递吗,来往的人员比较杂,所以得勤打扫啊,有时候没人进来我闲着也是闲着,能扫就扫扫吧也有利于防控啊。也让这里看起来干净些啊。外面天气这么冷,又有病毒,你赶快回家吧。”这时他又低下头默默的开始打扫了。这时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许多,我在开始还觉得他们这个工作会很轻松,很简单的,现在才觉得他们是最不容易的,不光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去做他们工作范围外的事。每次当我从楼上望向下面的大门,他们总是站在寒风中,捂住体温计,耐心的给每一位业主测量体温,等业主进去后才会松了一口气。是他们每天看似不起眼的行动,致使我们现在是安全的,幸福的,他们从每天早上就开始一天那无聊的测体温工作,但是他们并不觉得无聊,因为在他们看来,那是一份责任。除此之外,在不测体温时,他们同时负责了把周围垃圾清理,给业主开大门等一系列不应在他们工作范畴之内。的确,我们可能觉得他们不起眼,也不是那样的出众,相貌也是平平无奇,但是他们的内心是善良的,无私的心,他们冲在了社区防疫工作的一线,他们甚至为了我们在没有人测体温时用他们的身体把体温计捂暖。他们时刻保护我们的安全,在这样冷的天气,在室外站到8个小时,那是常人几乎做不到的,可是他们为了我们这些跟他们一样普通的人,他们做到了。我们需要感恩他们为我们付出的所有。</p><p> 在我们的国家,每个冲在一线的工作者们都具有在这样无私,默默无闻的品质,即使是外卖小哥,快递员,环卫工人等那些更不起眼的人,也坚守在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我由衷的感谢每一位工作者,感谢你们的付出。这次的疫情会像那变化无常的天气一样,终究会雨过天晴,迎来阳光,再者说万事开头难,2020年的开头并不是那么美好,但是我坚信,2020年接下来的日子一定会从满欢声笑语,人人被幸福围绕。</p><p> 最后希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p> <p><b style="font-size: 20px;">10 寒风中的那个人</b></p><p><b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初二九班 任羿嘉</b></p><p> 2020年,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年初,中国就经历了一场莫大的浩劫,那就是从武汉爆发的新冠病毒。这病毒传染力很强,现在已经传到了中国很多个省市。 </p><p>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是英雄,疫情后方的志愿者们同样也是英雄。新冠肺炎的出现和蔓延,让全国上下人心惶惶。我们响应政府号召:不出门,不出门,不出门!却有一些人逆行而出,冒着疫情肆虐的风险,在寒风中站岗,守护着一方平安。我的姑姑就是其中一员。</p><p> 姑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这个疫情面前,她义无反顾地站到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主动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p><p> 每天一大早姑姑就戴着口罩出门,严格把守,劝说人们尽量待在家,不添乱,必须出门时要戴口罩。她给每一个出入的居民量体温、登记……虽然讲得口干舌燥,站得腰酸背痛,但是看到人们返家的背影,听到一句理解的问候“辛苦了!”姑姑心里充满了自豪,只要大家安好,辛苦也值得!</p><p> 姑姑说,在每天的值守过程中,最怕的不是被感染,而是劝说那些在家呆不住的居民。他们总以为疫情很远,总想出来走走,聊聊天。姑姑在这寒风肆虐的天气里不停地劝阻,耐心地解释。有的人很配合,听了姑姑一番话后就返回了家中,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就是不理解,还对她们志愿者进行指责谩骂,把疫情待在家中的愤怒全发泄在她们身上。姑姑跟我说,有一次一个居民很过分,不但不听劝,还冲着姑姑她们那些抗疫的志愿者们说:“你们不就是借着志愿的名义出来的吗,凭什么只有你们能在外面自由活动,我们就得一直在家待着什么也干不了。”姑姑虽然很委屈很生气,但是也并没有说什么。疫情严重,责任在肩,她们把委屈放在心里,把眼泪流在人后,仍然用微笑和耐心服务群众。我和姑姑打电话聊天时,听到她沙哑的声音,我很难想象到她是多么努力的和那些不听劝的居民们解释出门的风险,同时我也真的为姑姑感到心疼。</p><p> 姑姑的女儿今年才十岁,妈妈在外执勤,爸爸也值班,她总是一个人呆在家里,自己做作业、看电视、吃泡面……表妹打电话告诉我,爸爸妈妈执勤很辛苦,每天回家都很晚。她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因为爸爸妈妈是她心中的英雄。这样的姑姑,难道还算不上我心目中的英雄吗?</p><p> 此时此刻,我想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说,武汉有你们,并且不止有你们!还有全国14亿的中国人!未来蕴含历史, 记住传说,就能重建信仰,一切都会过去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p> <p><b style="font-size: 20px;">〔结语〕</b></p><p> 在这一期,我看在同学的文章中看见了不惧严寒,坚持站岗的社区志愿者;见到了放弃了与家人团圆,赶往一线的医生;也见到了在家中慢慢适应网上教课的老师。形形色色的人们都在为这疫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即使微薄,但他们从不放弃。</p><p> 有这么多坚持抗疫的人,疫情攻坚战才能胜利。加油中国人民!</p> <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主编:刘俊言 翟一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