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不知不觉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快三周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最近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以至于午夜梦回的时候我经常在睡梦中对母亲生前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一样来回播放。特别是母亲病重在医院时,浑身插满管子的情景让我每每想起都心痛难忍,泪流满面.......</h3> 2003年母亲在怀柔红螺寺留影 回忆母亲的一生从19岁嫁给老李家起,她作为长媳,就开始承担起了照顾一大家人的生活,4个叔叔相继成家后,我们分家搬出去住。由于生养了我们姊妹5个,当时生活困难,生完孩子第二天就下地干活,没有坐过月子,导致母亲的腰从我记事起就是弯的。但母亲除了腰不好以外,身体一直没有别的毛病。印象当中2000年初的时候,她的左腿膝盖后面长了个疙瘩,在北京304医院做手术。我记得做完手术后,有一次我下班后去医院陪床,老太太精神状态很好,和临床的一位病友介绍自己有4个闺女1个儿子,说我是老四。那是我第一次在医院陪床,上半夜还好,下半夜困得我直打瞌睡。母亲心疼我,主动把单人床让出一半让我上床睡,结果凌晨医生查床的时候,把我轰下床,说我没让母亲好好休息,自己睡得倒挺香,母亲直帮我打掩护,等医生走了,又让我上床睡。 2015年春节父亲母亲在我家过年留影 母亲一辈子没上过学不识字,但赶集卖东西看称算账找钱都没问题,小得时候家里穷,没什么吃的,每次都盼着母亲赶集给我们买点好吃的,母亲为了省钱,总是等到集快散场的时候,挑一些便宜的、有点坏的水果买回家给我们吃。家里要是做好吃的了,她总是紧着我们吃,自己从来都是吃剩饭剩菜。以至于来北京后,在我们家住的时候也是这样。每次总把剩菜剩饭放自己面前,把新做的菜饭放到我们面前,为此,老冉总给她抢着吃剩菜剩饭,我也总说您闺女还不至于穷到连吃饭都吃不起,您不用给我们省饭钱,可她总说菜又没坏,扔了可惜了。我觉得这是她老人家从前挨过饿,所以即使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仍然舍不得浪费粮食。 2008年奥运会我们陪母亲去奥林匹克公园留影 母亲一辈子做人的原则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宁可亏自己,绝不能亏别人,”她总跟我们说吃亏是福,好人有好报。我们姐几个也一直按照她老人家的做人原则在为人处世。她在生前最大的乐趣就是分东西,记得以前在车队的时候,老家有人来总是带些煎饼、烧饼等吃的,她总是给我们几家平均分好,让芹姐给我们挨家送。母亲生前最喜欢我们姐几个一块去车队看她,每到这时候,她就会给我们做上一大锅她最拿手的洗辣汤或是炖上一锅鱼汤,里面再放上她亲手擀的面叶子,看着我们吃的开心,她自己不吃都高兴。现如今,我再也吃不到母亲分的东西和她亲手做的辣汤、鱼汤了。俗话说得好:“娘在,家在;娘不在,家散了一半。”这句话我深有体会,母亲去世后,大家各自忙着各自的生活,我们聚得越来越少了。 2013年在青岛和舅舅一块聚餐留影 自从母亲2016年9月开始得病后,我们姊妹5个包括您的女婿、儿媳多方求医,分班陪护,争相尽孝。大姐二姐更是全天候的陪伴您,变着法的给您改善伙食,做营养餐。日以继夜,未曾懈怠。得知您生病,亲朋好友从老家来探望,络绎不绝,无不记挂您的好,我们大家都为您祈福,去雍和宫、八大处烧香拜佛,希望您早日康复,长命百岁。奈何我们都是平凡之人,最终也逃不了生老病死这一关。永远忘不了2017年4月27日这一天,我和芹姐带着父亲一块回老家去滕州人民医院接您回咱家,可您老人家身体虚弱,没能坚持到家就与世长辞了。我们姐几个万万没想到您走得那么快,让我们痛不欲生...... 母亲和我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母亲虽然走了,但留给我们姊妹5个心中的是您勤劳、善良、无私、包容的印象,还有您那和蔼可亲的面容。我们将永远怀念您,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