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小记

金色的夏

<p>  2020,农历庚子鼠年。1月23日,小年夜,我跟婆婆的生日。这一天苏州确诊了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也是江苏的首例。当天晚上,我们家里正好吃年夜饭,大人小孩满满两大桌,关于“新冠”的话题在饭桌上很快就被工作生活、孩子教育等替代,饭后依旧按照多年的惯例,各家都认领了春节期间的请客时间,年初一大姨家、年初二小姨家,小的们还在策划着单独活动……,浓浓的年味,充满了每个角落。</p><p> </p> <p>  当第二天看到“苏州取消大年初一烧头香”的活动通知后,才惊觉,“出大事了”,烧头香可是自我懂事起就有的习俗,居然会因为“新冠”而取消了,接踵而来的是更多地方的“暂停开放”、“取消活动”。当苏州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战“疫”正式打响了,全国人民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战斗,平凡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宅在家中,做好自己,能出力时就出点力”,这就是我的参战方式。在长达50多天的战疫中,我们终于送走了严寒酷冬,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的前方了,谨以美篇“我的抗疫小记”记录这段和平年代的战“疫”经历。</p> <p> 宅家,成就烘焙美食好时光</p><p> 当看到新闻中,84岁的钟南山院士哽咽着说:“只要有全国人民的帮忙,大家尽量不要出门,武汉是可以过关的,国家也会度过这个难关的”,我作为一名70后,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是必须的。</p> <p>  既然“疫”情锁住了我的脚,那就打开我的手吧,都说“民以食为天”、烘焙能把女汉子修炼成小女人,就冲这两点,我决定撸起袖子以女汉子的架势走向安静温柔小女人的蜕变之路。这条路上,有喜欢的音乐、有缤纷的色彩、有诱人的香味、有器皿和食材撞击时发出的声音,有高度、有深度、有粘度、有温度,美好的时光把一页又一页的日历翻过,“小女人”依旧离我很远,但是春天离我们近了!</p> <p>从可以敲开食用的寿桃到老上海的南大门红豆糕,再到烤年糕,承包了神兽的午后点心!</p> <p>钢琴蛋糕多下来的一点料,做了个裸蛋糕,这年头,不能出门,材料一定不能浪费了!</p> <p> 高度,粘度,香酥度都有了!</p> <p> 纯中式点心,走起!</p> <p> 纯西式小吃,点起!</p> <p> 与“新冠”的两次擦肩</p> <p>  第一次擦肩:1月31日,正月初七,春节长假后的首个工作日,也是自除夕以来,我的第一次出门,这一天,还没有开始设岗防控。留园路是我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留园作为苏州的一张名片,全年几乎是没有淡季的,堵车是常态,一直很希望能在没有大巴车刺耳的喇叭声,没有各种人流、商贩穿梭,只有高大的香樟树,隐约可见的粉墙瓦黛的留园路上走一走,而当我成为留园路上唯一的行人时,却完全没有享受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不安。</p> <p> 留园正大门前空无一人</p> <p> 静止的留园</p> <p>  走出“凉凉”的留园路,就上广济南路了,这条交通主干道也进入了休眠状态,偶尔偶尔才会有一辆车疾驰而过。广济南路到底,穿过干将路就到我单位所在的菱塘小区了,那些风雨无阻都要聚集在小区绿化道边聊家常的阿姨奶奶们不见了,小区的主干道可以一眼望到尽头了,一楼的门面、超市,全都大门紧闭。一条街道、一个小区、一座城市就这样安静下来了,但是“新冠”却没有静止不动,它悄无声息地、持续不断地发动着偷袭战。</p> <p>  上班第一天,领导慰问是惯例,今年的慰问形式换为督查防控,口罩、消毒液、酒精、洗手液开始粉墨登场,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2020年首批最紧俏的物资。</p> <p>领导把慰问和工作一起传达布置了,疫情防控是首要工作,中心暂停开放、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消杀记录、人员进出记录,……2020年1月的最后一天就这样过去了。</p> <p>  2月1日,有位同事的老公的同事从武汉回来,疑似病例还未确诊,因之前上过班,单位已全面封锁,接触者均先自我隔离。而在前一天也就是31号,同事的老公还送她上班,然后领导简短走访;然后第二站走访是我们;然后跟同事共事的两位工作人员回家自行隔离;然后,我就接到电话,务必减少外出,宅在家里,等候消息;然后,我貌似成了2B对象。好在最后,啥也没发生!</p><p>  第二次擦肩:2月12日早上迷迷糊糊醒来,条件反射的打开手机,先看疫情通报,全国又新增2015例,准备翻身再眯一会儿的,好像瞄到微信里有,“小心,注意防护!”“当心,就在你家边上的”的留言,下意识的打开了微信群,一张截图瞬间让我眼目清亮,“81例,女,51岁,仁安街……”和“新冠”的距离一下子就从千里之外的湖北武汉缩短到一条街上从2号到44号的50米之间!</p><p> </p> <p>  此时,家庭群里已经炸开了锅,互相询问,彼此告诫:一定不要出门,特别是老人小孩!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p><p>  这一天,我有了强烈的参战感,“敌人”在外流窜,伺机作案,我就宅在家中,你能奈我如何?梳洗的时候,我不禁哼起了小曲:小兔儿乖乖,把门儿开开,不开不开就不开!你是一个大病毒!</p> <p> 我为抗“疫”出点力</p><p> 1月28日早晨7:30,苏州第一批48位医护人员出征湖北,投身战“疫”最前线,成为最美的逆行者。</p> <p>如果把湖北武汉比作前方主战场,那么社区就是开展防控阻击战的大后方,社工的背影同样美丽,脚步同样坚定。他们跑断腿,喊破嗓,不停歇;他们打电话,报数据,不含糊;他们设卡口,站岗哨,不放松;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埋怨;他们缺资少物不吐槽,他们冲锋在前不退缩。因为有着11年的社区情结,所以每每看到曾经的社区同事发朋友圈,都会心疼他们的忙碌,感同身受着他们的艰辛付出。</p> <p>好在,我作为第二批党员先锋队派到双塔街道觅渡社区支援防控工作。在觅渡中学门口卡口值班,测量体温,发送宣传资料,上门送菜,之后的每一周,我都会轮到1天到社区上班,参与社区的防控工作。当然,跟社工相比,我这点力实在是微不足道的。</p> <p>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带头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在7900万党员前做了表率。随后,爱心的暖流迅速在全国流淌起来,一份份捐款,凝聚起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磅礴力量。</p><p> </p><p>  </p> <p>因为小时候手术时输过血,所以,在长大工作后,一直参加无偿献血!3月9日,我献了300毫升全血,这次献血,血站送了一张感谢状,很是意外!助人自助,是件快乐的事!</p> <p> 回“疫”点滴</p><p> 2月4日,立春。苏州进入一级防控状态,所有小区只设一个出口,无物业开放小区全部设立岗哨,无死角、全覆盖。通行证横空出世,成为继口罩之后的出门必备之物。这一天,恰逢有一位离休干部(黄燕辉)去世,上门吊唁取消,送殡火化也只能有3位家属随同。</p> <p>2月14日,情人节,儿子的生日。这一天民政局停止婚姻登记,吃喝玩乐搞浪漫的地方都关门了,对于就差一张证的小夫妻而言,我有点担心宝宝会提前出世,我这是在替计划生育部门操心吗?😛️</p> <p>3月8日,妇女节。苏州无新增病例第20天,外来人员开始返苏,企业、工厂复工复产,女神们掀起了商场开放后的首个消费高潮。三月的花草都在蠢蠢欲动,含苞待放了,我也终于出门,高调的让口罩在北太湖边随风飘扬了一下,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探寻着春天的味道!</p> <p>3月10日,收到了最好的消息,苏州87例确诊病例全部出院!这一天,我到正仪打卡网红馄饨店,还不能堂吃,只好坐在河边的石栏上吃泡泡馄饨,啃大排骨!</p> <p>3月12日,植树节。岗哨卡口开始撤离,苏州各大面馆开门营业可以堂吃了,我接到了从社区返岗的通知,社工们在岗哨前拍照留影,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p> <p>3月20日,春分。苏州又有26名支援湖北黄石的医护工作者平安归来!回家真好!</p><p>湖北人民跪地叩谢,十里相送的视频让我瞬间泪崩,最痛心的是那再也回不了家的白衣天使们,刘智明医生的老婆在医院门口拉着丈夫灵车,撕心裂肺哭喊的场景是疫情留给我最痛的记忆!致敬天使!</p> <p>3月21日,农历二月二十八,传说中老和尚过江的日子,也是江苏省确定中小学开学时间的日子。白天还是阳光明媚,晚上突然就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老天爷除了要让老和尚过不了江,还是在欢送神兽们出关吗?儿子学校是4月13日开学,1月18日放的寒假,整整87天,他都没有出过门,绝对的宅!</p> <p>3月23日。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走街串巷,打卡双塔网红菜场,全程没戴口罩!这是在暗示我们可以露脸了吗?😀️</p> <p>3月31日。江南烟花三月时,苏州264名援鄂医护人员全部平安回苏。在春节团圆日里出征战场,50多天的奋战,50多天的牵挂和等候,今天终于可以好好地拥抱啦!欢迎回家!</p> <p>三月的最后一天,中央发文,全国高考延期!我在想,这次的高考作文,会跟疫情有关吗?</p> <p>当武大樱花如期盛放时,武汉收获了“零”数,没有了新增病例!4月8日零时,武汉解除封印,这座英雄的城市终于挺过来了!一定要品尝一下武汉的热干面成为我的锁定目标!</p><p><br></p> <p>在这场人和病毒的战役中,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新冠”在中国败退后,开始转移战场,向世界发起总攻,且更加肆无忌惮,上至王室人员,下至小国平民百姓,体育明星,政府要员都相继中招!6位数的确诊数,触目惊心!日本奥委会副主任也感染病毒,不得不将2020夏季奥运会推迟到明年!</p> <p>科学家说,“新冠”病毒异常诡异,目前都找不到它的源头,虽然在武汉爆发,但毒源并不在武汉。有人说,“新冠”跟美国逃不了干系,美特不支援我国抗疫,还在背后搞小动作,以捍卫他不可动摇的老大地位。殊不知,天道有轮回,病毒也要回家的,美国成为全球感染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看特朗普咋整这一头的凌乱!</p> <p> 因为疫情……</p><p>因为疫情,我第一次摇号,第一次中奖!5只口罩!</p> <p>因为疫情,和好友居然在防控值班点上约见了一次!这是有多巧啊,我站岗的点正好是她所管辖的物业公司。</p> <p>因为疫情,我和老哥同时上了苏高工的微信公众号,这是史无前例的!也算是给下一代做个榜样吧!</p> <p>因为疫情,我见识了“云数据”,“苏城码”闪亮上线,成为电子版通行证,“学习强国”平台专门做了宣传,成为城市典范。针对清明扫墓大军,苏州“云祭扫”应运而生,通过网络为已故亲人献花,寄托哀思,成为新产物,这也可能成为今后的扫墓趋势!</p> <p>因为疫情,我目睹了中国速度,短短十多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先后竣工,成为抗疫新地标!</p><p><br></p> <p>因为疫情,中国为全球战疫提供了范本,还为兄弟国家抗疫捐资捐物,向世界展示着大国的风范和担当!</p><p><br></p> <p>因为疫情,大批境外人员、海外学子都迫切的要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国内开始出现境外输入病例,战疫尚未结束,大家仍需防控,切莫掉以轻心!</p> <p>祈愿:四月芳菲时,山河无恙,人间皆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