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女娲造人》

芳芳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学目标</b></p><p> 1.跟随老师一起阅读绘本,了解女娲是怎么进一步创造出人类的。</p><p> 2.培养幼儿的丰富想象力</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学准备</b></p><p> 1.绘本《女娲造人》</p><p> 2.《女娲造人》视频</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提问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最早的人类是哪里来的吗?</b></p><p> 老师带来的故事里有一种说法,大家一起来听听看,看在这个故事里,人是怎么来的。</p><p> 女娲造人</p> <p>  盘古开辟了天地之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花鸟鱼虫,但就是没有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美丽、善良的女神,她的名字叫女娲。</p> <p>  女娲神通广大,一天内能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她在广阔的原野上独自行走,看着周围美丽的景象,忽然觉得好孤单。她想:在天和地之间,好像还缺了点什么,应该再添一点东西进去,让世界变得热闹一点才好。</p> <p>  那添一点什么东西好呢?一路走一路想,女娲有点累了,就在一个小池子旁边蹲下来,清澈的池水映出了她美丽的脸,她发现:当她笑的时候,池子里的影子也跟着她笑;可要是她生气了,池子里的影子也跟着生气。于是她灵机一动,心想:这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了,却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东西,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东西呢?</p> <p>  这么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掺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她把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欢蹦乱跳地,还开口喊她:“妈妈!”看着这个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小家伙,女娲开心极了。她给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p> <p>  她想:有了这么个可爱的小人儿,大地上从此就不会寂寞了。于是,为了造出更多的小人儿,她每天都不休息,一直在工作,用黄泥捏了许许多多能说会走的小人儿。看着这些小人儿在她身边欢呼跳跃,女娲开心极了。可是,一直这样不停地工作着,女娲的身体也渐渐感觉到疲倦了。</p> <p>  她想: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使造人的工作更简单一些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先从树林里找来一根藤条,然后把它放入泥潭里,浸上泥浆,一会儿再拿出来,向地面挥动。这样,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许多多蹦着、跳着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模一样。</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提问:宝贝们,你们觉得女娲造人的说法可信吗?</b></p><p> 其实《女娲造人》是一个神话故事,是古代的人们借助想象和幻想虚拟出来的。神话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它给远古人民的认识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它让我们体验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使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独特而美好。</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小结</b></p><p> 文中生动刻画了一位神通广大、勤劳、智慧、伟大的女娲形象且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p><p> 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单;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p>

女娲

小人儿

人类

池子

黄泥

绘本

东西

创造

造人

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