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怎样研究教材?我们的教学到底要干什么? 为什么要带上课程标准来看教材?从数学标准的四大目标来看,我们很大时候只解决了第一个目标。<div><br></div> 从教材的内容来返回到课标,我们的教材为什么那么编排,我们要怎么来教? 教到什么程度的?课标其实给我们了很好地一个方法和目标。 张老师从简易方程每个版本的编排,来深度的讲解了我们的教材如何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div> 几个版本的教材编写都用到了天平,让学生体验方程的关键因素,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div> 那么课程标准在我们的课标中有如何的要求呢?<div>方程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解方程,还要通过方程,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我们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去算,还要反扣到生活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一种好的思考方法。</div><div><br></div>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课标中,见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数感”,张老师通过具体的课例,讲解了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div>接着张老师以数的认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div> 通过不同的学具(小正方体、点子图、小棒),让学生获得对于数的直观感受,使每个学生对于数字的大小形成不同的表征,获得更丰富更立体更多元的感受。<div>通过几个不同的数,数到1000,让学生自己体会不同数的大小,使学生通过数数产生对1000的大小有更丰富的认识。</div> 一个数的大小会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张老师通过450米、跳绳450个、收入450元,通过不同的例子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感受,把数感和我们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白对数的感觉要结合具体的情景来展开。<div>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不就的老师,对于课标教材的把握很多时候找不到方向,今天听了张老师的讲座,受益颇深,学习的路还有很长,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加强我们的学科知识的研究。</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