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 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论四组图画书分享

疏雨梧桐

<p>  </p><p> 在分享图画书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网上关于找到斧子的地点,有多种说法)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疑邻盗斧”, 它告诉我们,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p><p> 我不确定这个故事用在这里是否合适,只是在看到这本图画书的时候脑子里一下子就出现了这个故事,而且久久挥之不去。</p><p>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这本书。</p> <p><b style="color: rgb(1, 1, 1);">爱德华 世界上最</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恐怖</b><b style="color: rgb(1, 1, 1);">的男孩</b></p><p>文/图:【英】约翰•伯宁罕 </p><p>翻 译: 余治莹</p> <p><br></p><p>爱德华是一个普通的男孩。</p><p>他早上起床,</p><p>穿衣服,吃早餐,</p><p>去上学,玩游戏,</p><p>吃晚餐,然后上床睡觉。</p> <p><br></p><p>有时,爱德华会踢东西。</p><p>“爱德华,你很粗鲁,老是乱踢东西,</p><p>你是世界上最粗鲁的男孩。”</p><p>从那天起,爱德华就变得越来越粗鲁了。</p> <p><br></p><p>和许多小孩一样,爱德华常常制造噪音。</p><p>“爱德华,你太吵了,</p><p>你是世界上最吵闹的男孩。”</p><p>从那天起,爱德华就变得越来越吵闹了。</p> <p><br></p><p>有时,爱德华会欺负小朋友。</p><p>“爱德华,你喜欢欺负人,</p><p>你是世界上最恶劣的男孩。”</p><p>从那天起,爱德华就变得越来越恶劣了。</p> <p><br></p><p>偶尔,爱德华会捉弄动物,或追着小猫跑。</p><p>“爱德华,你虐待动物,老是追着小猫跑,</p><p>你是世界上最没有爱心的男孩。”</p><p>从那天起,爱德华就变得越来越没有爱心了。</p> <p><br></p><p>爱德华不太会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p><p>“爱德华,你的房间每天都乱七八糟的,</p><p>你是世界上最脏乱的男孩。”</p><p>从那天起,爱德华的房间就越来越脏乱了。</p> <p><br></p><p>早上起床,爱德华有时会忘记刷牙和洗脸。</p><p>“爱德华,你老是脏兮兮的,</p><p>你是世界上最邋遢的男孩。”</p><p>从那天起,爱德华就变得越来越邋遢了。</p><p>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p><p>爱德华变得越来越不爱干净、野蛮、脏乱、邋遢、吵闹、恶劣、粗鲁和笨手笨脚的。</p><p>直到有一天,他们说——</p> <p><br></p><p><b>“爱德华,你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b></p> <p><br></p><p>有一天,爱德华踢飞一个花盆,</p><p>它飞过空中掉在地上。</p><p>“爱德华,我看见你种的花,长得很可爱,你应该多种一些植物啊!”</p> <p><br></p><p>爱德华很会种花,</p><p>因此大家都请他到家里的花园帮忙。</p> <p><br></p><p>顽皮的爱德华提着一桶水,</p><p>等小狗走过来时,马上把水泼向它。</p><p>“爱德华,谢谢你帮我把这条浑身都是泥巴的小狗洗得干干净净。你对动物很有爱心。”</p> <p><br></p><p>大家都请爱德华来照顾自己的宠物,</p><p>帮宠物洗澡。</p> <p><br></p><p>爱德华的房间乱七八糟,</p><p>根本找不到他要的东西,</p><p>所以他把东西一样一样地都丢到窗外。</p><p>爱德华所有的东西都掉在一辆车上,</p><p>车上的东西是要捐给穷人的。</p><p>“爱德华,谢谢你捐出这么多东西。”</p> <p><br></p><p>“看看爱德华的房间,为什么你不能像他一样,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呢?”</p> <p><br></p><p>爱德华越来越邋遢,</p><p>有一天,他被一群苍蝇追着跑到小路尽头,最后只好跳进水里躲过它们。</p><p>有一位女士把他救出来,带他回家,</p><p>她帮爱德华洗了个热水澡,把他的衣服洗干净,也烫好了,最后还把他送回学校。</p> <p><br></p><p>“各位同学,看一看爱德华,</p><p>他是全校最干净整洁的男孩。”</p> <p><br></p><p>有一天,在学校,爱德华重重地推了小艾一下。</p><p>就在这时候,教室里的灯掉下来,正好砸在小艾原来站着的地方。</p><p>“谢谢你救了小艾,你是反应迅速的男孩,请你好好照顾其他小朋友。”</p> <p><br></p><p>从那天起,爱德华细心地照顾每个小朋友。</p> <p><br></p><p>有一天,爱德华大吼一声,</p><p>声音非常响亮,</p><p>吓着了两头逃跑出来的狮子。</p><p>它们被爱德华的吼声吓坏了,</p><p>赶紧跑回自己的笼子。</p><p>“爱德华,你把狮子管得很好,</p><p>你一定要来帮我的忙。”</p> <p><br></p><p>有时,爱德华还是有一点点儿不爱干净、野蛮、脏乱、邋遢、吵闹、恶劣、粗鲁和笨手笨脚的。</p><p>不过,爱德华真的是——</p> <p><br></p><p><b>世界上最</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可爱</b><b>的男孩!</b></p> <p><br></p><p> 看到这本书我还想到了我小学三年级时候的一个同学。说是同学,我却没有和她说过一句话。这有几个原因:一是因为她是留级到我们班里的,和她不熟悉;二是她总是被老师安排在最后一个单独的课桌,我在前面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她;三是她很内向,不爱和人说话,很少听到她和别人讲话;还有一个应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她学习不好(现在想来,应该不是一般的不好),老师看不上她,经常挖苦她,同学们都排斥她,怕和她说话挨老师的批评。她在最后一桌,安安静静的,如果老师不点她的名,人们几乎都忘记她的存在,然而她还是经常被点名。后来,她的课桌被挪到了最前面,是在第一排的前面,就她一个单独的桌子。当老师说她的时候,我会看到她,她没有特别的反应,老师甚至说她是“胶皮娃娃”,她脸上竟然也没有羞愧的表情。我很同情她,不知道她是如何承受这些的。想来是她已经习惯了吧――你说我是这样的,我就是这样的,已经没有什么了。再后来,就像她来到我们班一样,又无声无息地走了。我猜应该是退学了吧。</p><p> 讲完题外故事,还是来说说这本书吧。这个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爱德华摇身一变,成了“世界上最可爱的男孩”。从“最恐怖”到“最可爱”的转变,听起来像是一个奇迹,但这奇迹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呢?</p><p> 爱德华的行为也不过是一个男孩子在淘气时做的事。但是他在被贴了很多很多标签,尤其是负面的标签之后,爱德华就成了这样的一个全身都是坏标签的孩子。别人说他是什么坏孩子,他就是什么样的坏孩子,越来越坏,以至于成了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心理学有一句话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自己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慢慢变成那样的人。别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就有可能慢慢变成别人期待的人。就像我前面讲的那个“疑邻盗斧”的故事,成人戴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也许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p><p> 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也都会犯一些我们成人认为的错误,如果只是一味地去放大这些所谓的“错误”,当闪光点被忽视,这个孩子就可能真的变成大人眼中的样子了。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要改变的是大人,是大人看待孩子的角度。如果他经常被肯定和赞扬,这个孩子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爱与赞许会经常除去孩子的问题”。</p><p> 同样是爱德华在踢东西,在一个大人眼里,却变成了“爱德华,我看见你种的花儿,长得很可爱,你应该多种一些植物啊!”于是,“爱德华很会种花,因此大家都请他到家里的花园帮忙。”同样是爱德华的恶作剧,在一个大人的眼里却变成了该感谢的行为——“爱德华,谢谢你帮我把这条浑身都是泥巴的小狗,洗得干干净净。你对动物很有爱心。”于是,“大家都请爱德华来照顾自己的宠物,帮宠物洗澡。”爱德华的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他收拾房间,变得干净,还“细心地照顾每个小朋友”。现在的爱德华怎么样了呢?“有时,爱德华还是有一点点儿不爱干净、野蛮、脏乱、邋遢、吵闹、恶劣、粗鲁和笨手笨脚的。不过,爱德华真的是——世界上最可爱的男孩。”</p><p> 对于孩子来说,经常被指责和经常被赞美和关注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但是,要改变一个孩子却又如此简单――多给他们一些关注和赞美,不要把成人来判断对错的标准强加在孩子身上。“恐怖”与“可爱”,这两个词用在了同一个小男孩的身上,而且都是成人对孩子的评价,他们也有可能会变成评价中的样子。我经常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意无意地给孩子贴上了一些负面的标签,需要从哪些地方来完善自己。那些我们眼中的坏人,是不是也曾经被贴上过那样的标签才会变成那样的?</p><p> 这是一本对成人很有教育意义的图画书。柳田邦男说过,“正是大人才应该读绘本”。在柳田邦男看来,绘本是“一生要读三次”的书,“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养育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自己进入人生的后半期的时候。”《爱德华 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是约翰·伯宁罕的作品,它就是值得我们读三次或者更多次的绘本。</p><p> 我想,既然错过了年少时的阅读,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做起吧。</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