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何看待“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下中农再教育”?群内老同学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是“仁者”,也不是“智者”,因此我的看法在“仁者”或“智者”看来,未免会显得可笑,得到嗤之以鼻的待遇那是必然的,有可能还会遭到批判。但我是不会不高兴的,因为让我可以看到“仁者”、“智者”,心里就有了楷模了。</p><p> 一场文革,带来十年浩劫,十年灾难。那个年代,学生出身的“红卫兵”像一群无头苍蝇,冲冲冲,杀杀杀,到处乱撞。临了了,便有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最高指示。中华大地随即到处可以听到“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热血青年振臂高呼口号,纷纷报名去黑龙江、新疆、内蒙,一列列火车满载“知青”飞驰边疆……</p><p> 一九六九年下半年的一天,慈湖中学的一个跛脚老师在居委会干部的陪同下“杀”到我家,凶神恶煞地严厉质问道:“同学们都报名去黑龙江了,你为何不报名?”</p><p> “不是说自愿的吗?”</p><p> “话是这么说,自愿的……”</p><p> “这不结了吗?”</p><p> “你不去黑龙江,那去哪?”</p><p> “用得着你关心吗?”</p><p> “这……,你的态度怎么这么恶劣!”</p><p> 听到有声音,我妈出来了,见是老师和居民区主任,又掇椅子又倒茶,接着说:“不是不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你看我家孩子,数年纪是不小了,但长得瘦弱,还是个孩子,我怕他去黑龙江会吃不消,所以不让报名。”妈把责任揽过去了。</p><p> “这孩子长得是瘦弱点了。”居民区主任说。</p><p> “长得瘦弱没关系。黑龙江多的是胡桃、红枣,去那正好补补身子。”跛脚老师说。</p><p> “你瞎说什么啊!你去问问地理老师,黑龙江产不产胡桃、红枣,那是新——疆——!”我觉得很可笑:为了动员去黑龙江竟然使假,把“为人师表”都抛却了;要么真的是个无知老师。</p><p> “你,这……没胡桃、红枣也没关系。那里一年到头吃的是大米饭、白面馒头,比这里要好得多了。边疆处处赛江南啊!”</p><p> “那还用得着支边吗?我看支江南得了。哈——”我忍不住笑了。</p><p> 我哥从里屋走出来说:“您这位老师没去过黑龙江吧?大米饭、白面馒头有,但一年没吃几餐,玉米渣子才是主食。你怎么可以这样胡乱欺骗呢!”</p><p> “你,你,你这是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跛脚老师气得只会乱扣帽子了。</p><p> “摆事实就是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你这样动员的吗?我看你说假话才是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呢。你违反党的政策,违反党的工作原则,你用欺骗的手段,是实实在在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p><p> “你……”</p><p> “好了,好了。老师,我们先回居委会吧。”居民区主任看到老师瞠目结舌的样子就说。</p><p> “老师再见!”那老师真的气坏了,我看他的背影,走起路来更加跛了。</p><p> 走到居委会,老师大光其火:“那人是谁?必须开大会批斗!”</p><p> “那人是谁?是他哥。在黑龙江当兵,这几天探亲在家,黑龙江的情况比你熟悉多了。而你却谎话连篇,骗得了人吗?被戳穿了吧?还想批斗人。”</p><p> “那就定支农吧。”</p><p> 我班十人首批赴边,一列火车开往黑龙江……</p><p> 居民区主任来通知了:照顾支农。能投亲靠友的就投亲靠友,自家想想办法吧。我照例不理睬。好,你连支农都不报名,“敬酒不吃吃罚酒”是吧,就先把家长的工作停起来!看你报不报名!</p><p> 那可是杀手锏!这招厉害,管用,我挡不住了。我就与王元庆相约,到八字桥去找我认识的在朝鲜打过仗的复退军人,打算到他那里支农。他很热情,杀了水缸里养着的一条鱼招待吃饭,并答应了下来。母亲知道了这事,嫌离家太远,就跟舅舅去商量。舅舅说,认识附近的一个生产队长,该队收入也不错。于是带我到那队长家里,说是去跟人家见个面。坐下后出来一个姑娘,长得挺清秀的。家里除了队长,还有他的老婆,很简单,一家三口。隔了一晚,舅舅又来我家。隐约听舅舅在跟我妈说,人家嫌我瘦弱,赚不来多少工分,还不如村里歪嘴(复退军人,因为鼻和上唇做过手术,所以嘴歪)有力气。舅舅说,换了另一收入更好的邻村去。这不是去做上门女婿吗?幸亏那家不要,也多谢那位复退军人代替了我。要没有他,我真的去了那家,以后肯定会很尴尬的。</p><p> 我要感谢他的可不只这一件事。插队落户后,大队书记曾经承诺,让我去公社工作。机会来了,公社给大队一个名额,放电影。大队书记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你可以脱产放电影了!“夜猫子”的干活,我不喜欢。嘴里虽然不停地说“谢谢”,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第二天,我正想不出好办法的时候,大队书记又来找我说,歪嘴得到这一消息,就到大队里吵,说自己是复退军人,为国家做过贡献,理应照顾他放电影。书记还说自己为难了。我心里一喜:幸亏有人来顶替。我就坦然地说:“我知道书记您是向着我的,您为难了,就是我的事,就让他去吧。”书记听了很感动,他又欠我人情了。当然,那是后事。</p><p> 母亲为我报了名,紧接着把我的户口迁到了农村……</p><p>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66届高三生本该考大学,却想不到当上了农民,难道就一辈子“摸六株”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