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澧县小学数学教师张毅工作坊</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网络直播课堂:趣味数学第3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教学视频回放+教师点评+学生作品</b></p><p><br></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澧县教研室张伦兵寄语:</b></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18px;">一江春水一江涛,一山更比一山高;</b></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一路凯歌一路帅,一路彩虹一路快。</b></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张目无尽春光澜,张帆击水浪花欢;</b></p><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张翅莺飞霞满天,张毅婀娜色嫣红。</b></p> <p> 数学是一样很孤独的东西。它不像诗歌那样,情到深处脱口而出,一首千古传唱的诗就诞生了;也不像艺术品那样,饱含美感与灵气,但它依然饱含艺术气息。</p><p> 每一次的趣味数学课堂总是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惊喜,从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中孩子们知道了怎样的图才能一笔画,从高斯的故学故事中知道了速算方法,从汉诺塔的玩转中孩子们手脑并用,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p><p> 每一次上完直播都有老师和学生想看回放,错过了直播的孩子们请扫码看回放:</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低年级:《玩转汉诺塔》回放二维码</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教者:澧县一完小 向蓉老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中年级:《从高斯的故事说起》回放二维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教者:银谷国际实验学校 王楠老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高年级《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回放二维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教者:澧县一完小 彭玥婷老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工作坊的老师们都积极参与到了直播活动中,有的上课,有的指导,有的听完之后评课,相信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课结束,意犹存!</b></p> <p><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玩转汉诺塔》评课</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澧州实验学校:任婷婷</b></p><p> 游戏中的数学课,向蓉老师亲自通过视频讲解游戏玩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不仅是在学数学知识,更是在训练数学思维,揭开的不仅是迷底(游戏技巧),更是教给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的一种方法。通过找最少步数之间的规律进行拓展延伸,找到里面的数学奥秘,让学生觉得数学是很有趣的,数学无处不在,将一改有些学生认为“数学是很枯燥无味的”的想法,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p><p> 向老师的课堂是活泼的,有趣的,值得我们学习!</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 澧县一完小:高 瑜</b></p><p> 这一堂从游戏中开始的数学课,将孩子们的注意力牢牢抓住,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验,不仅是在学习数学知识,更是在训练数学思维。汉诺塔这款游戏的器具既有立柱,还有圆盘,通过向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也明白了游戏规则,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大盘在下,小盘在上,孩子们通过课前准备的圆盘,玩的甚是有趣,不亦乐乎。</p><p> 汉诺塔问题在数学界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可以帮助开发思维,利用一次次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学习思维,向老师的这堂课值得我们学习</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 复兴镇中心小学:龚心怡</b></p><p> 向蓉老师的课堂从师生会话自然导入,通过传说中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充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p><p> 亲自视频演示汉诺塔的玩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步步深入主题,从而很容易地总结出最少步数的移动技巧,这是对学生思维的一次拓展,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教师也“乐得轻松自在”。课堂最后的高手玩转汉诺塔的视频,让大家对汉诺塔产生了更浓烈的自主探索的欲望,提高了对数学的热情。</p><p> 纵观整堂课,向蓉老师选题新颖有趣,思路清晰,气氛愉悦,语言优美,是一堂值得大家学习的课。</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 城头山镇中心小学:聂豆豆</b></p><p> 课堂伊始,向老师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抓住引发学生对汉诺塔问题探索的兴趣,通过化繁为简展开研究,首先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明确游戏规则,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汉诺塔的玩法,进一步了解了隐藏在汉诺塔背后的数学问题,整堂课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后,充分感受到数学的好玩,有趣,数学方法的巧妙。</p><p> 向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课堂轻松活泼,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与乐趣,值得我们学习!</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5. 澧县一完小:龚钰子</b></p><p> 汉诺塔游戏,是史上智者公推的10大智力谜题之一,也是一款经典的策略性游戏,它蕴含着一个巨大的数学问题。汉诺塔问题在数学界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至今还在被一些数学家们所研究,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玩的一种益智游戏,它可以帮助开发智力,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p><p> 向老师选取了这个吸引大家的教学内容。通过视频教学讲解游戏玩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堂课以小朋友动手操作为主体,思中做,做中思,锻炼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空间记忆力,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和探索精神,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乐趣!这是一堂成功的趣味数学直播课,值得大家一起学习。</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6. 澧县一完小:黄燕妮</b></p><p> 汉诺塔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问题。汉诺塔,又称河内塔,源于印度一个古老的传说。汉诺塔游戏也是孩子们喜欢玩的一种益智游戏。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其在玩中增长智慧、开发智能、玩出名堂,向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p><p> 玩汉诺塔游戏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递归问题,但向老师先引入传说中世界末日的预言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后又通过视频讲解让孩子们了解游戏规则,最后归纳出玩的方法,循序渐进,孩子们玩得兴趣盎然,感受到了数学世界的奇妙有趣。这既是一堂学生喜欢的思维训练课,也是一堂值得我学习的趣味数学直播课!这堂课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思,把 “学海无涯‘苦’作舟”变为了“学海无涯‘乐’作舟”! </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7.澧县第一完全小学:李玲</b></p><p> 汉诺塔问题在数学界有很高的硏究价值,而且至今还在被一些数学家们所研究,它可以帮助开发智力,激发我们的思维。让小学生接触这款益智游戏,利用一次次不断的探索和尝试,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积极应对困难,获得成功体验,锻炼他们的思维,同时,培养主动探索,不服输的精神。</p><p> 在这个数学活动中,向老师引导同学们动手操作,交流互动,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无不体现出课堂的灵活与开放,新知的构建过程中,老师只是充当好了引导者,组织者,然后把新知的构建过程交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让他们在操作和互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从而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从高斯的故事说起》评课</b></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 涔南镇中心小学:王燕玲</b></p><p> 王楠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以“我的梦想”谈话导入,亲切自然的用动画视频切换到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接着抛出数字问题,带领学生观察、计算、总结公式,将难得问题深入浅出接下来应用到生活中的数学“运木头”和“数角”问题,用已会的算法过渡到高斯算法,过程环环相扣,知识点层层递进,尽量让学生浅显易懂</p><p> 最后的德育总结和作业布置也充分鼓励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p><p> 王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值得学习。</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 涔南镇中心小学:赵歆玥</b></p><p> 王楠老师在课堂的刚开始,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梦想的话题,打开孩子们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接着以趣味小视频的方式引入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学习的故事,能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对学习的信心。</p><p> 王楠老师以小故事的开头,层层深入,引入一个简便计算的小公式,并且通过动物园里比赛搬木头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也巩固了公式的运用,真正做到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学习数学。</p><p> 一些小练习的巧妙设置,不仅回顾了本节课的重点,也让学生们的兴趣继续提高,加深了学生们对数学的热爱。</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 澧县一完小:杨海燕</b></p><p> 王楠老师运用说梦想,讲故事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走入数学课堂,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借用高斯求和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探索从1到100的数求和的计算方法,并提炼出高斯求和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了科学的探究,并培养了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接下来运用巧妙生动的练习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让孩子们拥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教师不仅仅教会了孩子们求和的方法,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本堂课带给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启示,要想算得又巧又快,不仅要动脑思考,还要善于观察,发现题目的构造规律,这才是让孩子们终身受益的一种数学思维影响。这应该也是我们工作坊创办趣味数学所要想达到的目的。 </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 桃花滩分校:马亚军</b></p><p> 王楠老师语言亲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梦想,打开学生的“话匣子”。紧接着播放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水到渠成的引出高斯快速的从1到100的数求和,并引导学生探究从1到100的数求和的算法、得出结论,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设计具有趣味性,通过看图说话猜一猜三只小动物谁最先把木头运到终点,然后出示题目让学生算一算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p><p>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充满趣味,设计非常好,孩子们一定会爱上这样的数学课,向优秀的王老师学习!</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5. 如东镇东红小学:陈小梅</b></p><p> 王楠老师讲课的声音温柔,语言表达亲切舒服,教学设计从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视频导入,符合内容主题,高斯的故事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和思考,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脑筋提出新思路。后又以高斯所解答的1到100连续数字相加求和为切入点,讲解解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在线互动,师生在线互动氛围好,后面的趣味练习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个教学环节完整,环环相扣,有故事引导,有讲解,有练习,是一堂值得学习的好课!</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6.桃花滩分校:陈潘潘</b></p><p> 王老师在本节课中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王老师温柔亲切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谈论梦想更是活跃了气氛,接着播放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紧接着带领学生探究其中的奥秘,总结规律,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这样会有意外的收获!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练”,王老师的练习设计紧紧围绕生活,不仅巩固了知识,还让学生明白其实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扎根于生活。最后的小结回顾,也给了学生极大的鼓励,相信孩子们会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向优秀的王老师学习!</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7. 官垸镇中心小学:王中秋</b></p><p> 王楠老师的整个课堂轻松愉悦,极富趣味性,从打开学生的兴趣入手,整节课堂精彩纷呈。首先通过谈话导入,交流梦想,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紧接着,通过小视频,切入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索从1到100连续数字相加求和的方法,总结规律,这种趣味性教学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学生多维度思考的能力,值得学习!后面的练习环节也极具趣味性,通过动物园搬木头比赛,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巩固新知识。相信通过这样的课堂,学生一定会增加对数学这门学科的热爱,向优秀的王老师学习!</p><p> </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哥尼斯堡七桥问题》评课</b></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澧县一完小 孙雅琴</b></p><p> 彭玥婷老师以趣味视频入手,自然合理地提出问题,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创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气氛。老师引导学生把七桥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步探究出其中的奥秘,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和发现规律的喜悦。最后把七桥问题引入到生活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到生活中去”,不仅让学生们长了见识,也让我和在座的各位老师,掌握了生活小技巧</p><p> 作业的设置不仅紧密联系课堂知识,更是提起学生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们真正爱上数学,主动去学数学。</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澧县一完小 王美香</b></p><p> 该堂课选择内容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语言基本功好,口语流利,语音语调好听,感染力强。整堂课各个环节安排得当,布局合理,过渡自然,学生易操作,只要认真听课,大部分学生都应该能够学懂。课呈现的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是一堂比较精典的趣味数学直播课。</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3. 小渡口中心小学:肖洁</b></p><p> 彭玥婷老师从哥尼斯堡七乔花园的故事着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将一个实际的数学问题转化为一个几何图形能否一笔画的问题,带着学生一步步探究其中的奥秘,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容易接受。彭老师语言精炼,思路清晰,环节自然流畅,评价语丰富到位,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4.复兴镇双龙小学:毛思</b></p><p> 彭玥婷老师用趣味动画故事导入,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带领学生进行思考,归纳总结,解决问题。创造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学习与观察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最后有趣的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有完成的兴趣和欲望,又能很好的对了课堂内容进行回顾。</p><p> 整堂课下来,彭玥婷老师思路清晰,语言精炼,自然得体,设计巧妙,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值得我们学习。</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5. 实验小学:揭思仪</b></p><p> 彭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重点:一是实验,二是探究。在刚开始展示题目时,就让学生实验尝试,发现不能一次不重复地走过七座桥。然后,引出欧拉对七桥问题的建模,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一笔画”的数学问题,并让学生体会到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p><p> 接着是活动探究,这是本节课的首要重点。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探究样本,为学生有效探究规律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手脚架”,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一笔画的成立条件,培养了学生归纳猜想的能力。 其次,运用“一笔画”的规律解决七桥问题,并把七桥问题拓宽与深化。最后,再次运用“一笔画”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数学问题又转化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一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p><p> </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6.第一完全小学:陈继林</b></p><p> 彭老师教学的“七桥问题”这课,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学习兴趣,真正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一特点。</p><p> 这课本来就是一个实验与探究的课程,课一开始,让学生反复实验能否一次不重复走过七座桥。然后引出欧拉对七桥问题的建模,把实际问题转化成“一笔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p><p> 总体来说,彭老师教学思路清晰,层层深入,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设计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数学游戏,将数学知识自然融入教学中,让孩子们恋恋不忘!</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7.第一完全小学:周珊</b></p><p> 彭老师从简单的举例画图开始,在课堂上逐渐引入奇点、偶点,一笔画图形特性等内容,循序渐进,由表及里,让每一个孩子对七桥问题有了足够的了解。学生们有时跟着教师一起动手尝试画图,有时随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学生们完全沉浸在思考带来的乐趣中。整堂课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中:看的专心、听的仔细、想的认真、做的投入。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得到了高效教学效果。</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1, 100, 250);"> 瞧瞧这些孩子们坐姿端正,听得多认真!</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低年级学生作品展示:</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中年级作品展示:</b></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高年级学生作品展示:</b></p> <p> </p> <p> 这个假期,孤独的数学不再孤独,工作坊的老师们用汗水与智慧开发了一节又一节的趣味数学课题,和孩子们一起学一起玩,让孤独的数学之花在2020年这个不一样的春天里灿烂绽放,何其欣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