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劳动实践教育是小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是他们未来生活的需要,劳动实践可以促进小学生主体性发展,激发小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span></p> <p> 自停课不停学以来,西安高新第一学校将"劳动与实践"正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列入课表,二年级组首次推出了一系列美食课程。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雷不及掩耳,这门课程引起孩子们的力捧和家长们的热议。</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一、课上 </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p><p> 二年级(2)班的周沫之和邹海烨小朋友毛遂自荐,录制了寿司、水果沙拉和纸杯蛋糕制作微课,吸引了全年级同学的眼球。当你听到"欢迎来到沫之和萌萌厨艺课堂"时,那就是周沫之和邹海烨要闪亮登场啦!</p> <p> 瞧,我们的美食小博主周沫之正在为大家讲解呢!同学们和家长们睁大了双眼,生怕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无不为她暗暗叫好!</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课后 </span></p><p> 孩子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家长们竞相在朋友圈,班级圈"秀"起成果来,掀起一场"晒娃"热潮。</p> <p> 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不可小觑,成果累累,让我们一睹为快,来一场视觉盛宴吧~</p> <p> 这门课程有什么魔力呢,参与度如此高,能让周三上午第四节课成为学生和家长们最开心、最期盼、最美好的时光,让我们跟随12班的五名小记者一探究竟吧!</p> <p>1. 吃货上线</p><p> 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吃的重要性始终贯穿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传说中东坡肉的发明者苏轼有诗《猪肉颂》云,"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无独有偶,陆游也曾言道,"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持蟹品酒时,连昏暗的老眼都突然明亮起来。文人墨客在美食面前也一改往日的明月清风,更何况我们的这些小孩子呢,一个个欢呼雀跃、欢欣鼓舞。</p> <p>2. 成就感</p><p>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看着食材在自己的一番操纵下,成为珍馐美味,怎不令孩子们心驰神往呢?</p> <p>3.家庭幸福</p><p> 停课不停学期间,家长无时无刻不在督促学习,劳动与实践课为家庭生活和亲子关系带去了调节剂。</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课外 </span></p><p> 你以为孩子们只能学会做沙拉和寿司,那你就错啦! 数千年来,中餐积累了精湛的烹调方法:炒、烧、蒸、炸、煎、烤、 炖、烩、煸、煮、爆、熏、卤等近百种。不过,没有哪一样是小朋友们学不会的,这个周末,小朋友们过得异常精彩,我们来见证一下吧~</p><p>1. 炒:锅内放油,油烧热,下生料炒熟。一般用旺火快炒,以减少菜的维生素损失。不过,炒肉一般用中火哦。</p> <p>2. 烧:是先将主料用油炸过或用火焯过,再加上辅料,兑入汤汁煨至熟烂的方法,特点是汁浓、汤少,菜质软烂,色泽美观。</p> <p>3. 蒸:将生料或半熟原料,加调料调味后上笼屉蒸熟的方法。蒸分清蒸、干蒸和粉蒸,胜在原汁原味,形状完整,质地鲜嫩。</p> <p>4. 炸:主料挂糊或不挂糊下热油锅,由生炸熟的方法,外焦里嫩。</p> <p>5. 煎:用平一点的锅将少量的油加热,再把食物放进去,使其表面金黄并熟透,用油量比炸少。</p> <p>6. 烤:明火、暗火等产生的热辐射进行加热的技法总称。原料经烘烤后,表层水分散发,使原料产生松脆的表面和焦香的滋味。</p> <p> 天呐,小朋友们,还有你们不会的吗?我觉得没有!</p> <p>四、展望</p><p> 在《劳动与实践课》之美食专栏中,通过家长们的协助,孩子们积极体验、尝试和参与,萌生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你还想学哪些技能呢?快快留言吧!</p> <p>今日小技能:香椿炒鸡蛋~</p> <p>来一波采访花絮吧~</p> <p><br></p><p><br></p><p>文字:杨迪</p><p>图片编辑:二年级组全体班主任</p><p>审核:张玲霞 陈转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