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奇山。</h3><h3> 黄山有72峰,分为36大峰和36小峰;莲花峰,天都峰与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且均属于36大峰。</h3><h3>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听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过丹,故改名为“黄山”。</h3><h3> 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h3><h3> 最具代表性的黄山迎客松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h3><h3> 明朝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遂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h3><h3> 如此盛名的黄山,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h3> <h3> 我们一行四人是住在黄山脚下汤口镇芳村的一户开旅店的家庭里。一大早,店主开车把我们送到黄山南门的汽车换乘点,在换乘点我们乘坐黄山风景区的专用大巴到达云谷寺,在这里将乘坐索道到达白鹅岭。</h3> <h3> 云谷索道建成于2006年12月,2007年9月投入运营,索道全长2666米,高差775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单线循环脱挂抱索器吊厢式索道设备,共有69个客运车厢,每车厢载客8人,运行速度为6米/秒,单向最大运输能力为2000人/小时,15华里的登山道只需8分钟即可到达。</h3><h3> 出了索道站,黄山游便算是开始了。</h3> <h3> 出了索道站,我们沿着山间的小路向东北方向直奔石笋峰而去。</h3> <h3> 石笋峰位于北海景区上升峰和散花坞东面始信峰中间,峰上怪石林立。石笋峰为柱状石峰,属黄山36小峰之列,海拔1683米,峰形酷似竹笋而得名。</h3> <h3> 石笋峰后,向西不多远处就是始信峰。</h3> <h3> 始信峰为黄山36小峰之一,海拔1683米,并不是黄山最险峻的地方,但却是从后山上山后第一个让人感受到黄山险峻的地方,所以有到达始信峰才“始信黄山天下奇”的美誉。</h3><h3> 始信峰三面临空,踩在凹凸不平的山石上,抓着栏杆俯看四周突兀的奇峰怪石和悬崖绝壁,不禁叫初上黄山的游客双腿发软。</h3> <h3> 千山万壑,一步一景,目不暇接!</h3> <h3> 竖琴松,又名辕门松。树高7.5米,胸径主干51cm。它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倒“U”状,其形酷似一张竖琴,又如古时军中辕门。</h3> <h3> 黑虎松,黄山十大名松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传说某天有一高僧路过这里时,突然看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吓了一跳。后来黑虎不见,那位高僧四处寻找,只见一颗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且冠盖浓绿近黑,似一黑虎卧于坡下,便取名为“黑虎松”。</h3> <h3> 此图中的石和石上的松称为梦笔生花,是黄山著名景点。</h3><h3> 传说有年春天,诗人李白来到黄山,见到北海山峰竞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诗兴大发,便昂首向天,高声吟到:“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声音惊动了狮子林禅院的长老,他走出山门,细细一看,是一位白衣秀士,风度翩翩,便上前施礼。知道这位不凡之客是“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诗仙李翰林。长老急忙吩咐小和尚取来米酒和文房四宝,二人席地而坐,纵谈诗文,开怀畅饮。</h3><h3> 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和小和尚们则分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字体,赞叹不已。李白写罢,还有几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毛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h3><h3> 长老送走李白后,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颗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梦笔生花的由来。</h3> <h3> 笔架峰位于黄山北海散花坞中,海拔1650米,不在72峰之列。因一峰突起,顶分五岔,酷似笔架,故名“笔架峰”。</h3> <h3> 梦笔生花与笔架峰相对,一坞之中,有“笔”有“架”,妙趣天成。今人有诗赞曰:“斗毫孤耸架更奇,天公方设是何时?谁能借此生花笔,填尽黄山万景词?”</h3> <h3> 古松铁根盘结,五干围抱,枝叶茂盛,团团簇簇,竞相生长,状若兄弟5人相互拥抱,人称“团结松”。今人有诗咏之:“团结名松意义长,终年相抱在山岗。时人应借曹家鉴,本是同根莫互伤。”</h3><h3> 团结松位于北海景区,在北海到西海的路旁。</h3> <h3> 西海饭店坐落于黄山的西海景区,系四星级旅游涉外饭店,依丹霞峰,离西海大峡谷入谷处不远。</h3> <h3> 排云楼宾馆是游客由北海景区到西海、飞来石、光明顶等景区的必经之处。2009年底正式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四星级酒店。</h3> <h3> 排云亭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一长形风景亭,花岗岩条石结构,石根楣刻有“排云亭”三字。亭进深4米,宽5米,高5米,面积20平方米。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黄山巧石奇景的最佳地点。因为西海时有云雾在山谷中升腾翻滚,扑至石亭前却又消散,故名“排云亭”。</h3> <h3> 亭前有平台,约70平方米,台前设有石栏铁索,游客可以凭栏饱览西海奇景。</h3><h3> 站在排云亭放眼望去,但见箭林般的峰峦,重重叠叠,每当云雾萦绕,时隐时现,酷似大海之中的无数岛屿。</h3><h3> 据说此亭为宋美龄捐建,为的是让游人在此饱览黄山美景时有个避雨之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历史不提。</h3> <h3> 西海大峡谷是黄山风景区内24条大峡谷之一,峡谷纵深、悬崖耸立、沟壑蔓延。</h3><h3> 西海大峡谷以前一直未曾开发,但峡谷内植物繁茂,奇石嶙峋,山洞幽邃,石林密集,溪水清澈,壁峭如劈,有人称此为“魔鬼世界”,确是黄山风景区中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h3><h3> 为了揭开这峭险奇特、神秘未呈的峡谷之迷,1983年,黄山园林部门曾组织一支6人探险队,由西海山脚下的老药农陈笃水、李长发带路,攀悬崖,冒艰险,对西海深谷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终于初识了这神秘的世界。在谷中放眼四顾,可见那高山、中山和矮山;远山、近山和脚下山。但见山边山、山套山,层次分明,轮廓清晰,壮阔奇特,令人叹为观止。绝非黄山前山和后山能比。你若置身其中,必定有着深切的感受,上面的描写绝无半点虚妄之说。</h3> <h3> 过了排云亭,便进入了西海大峡谷。</h3><h3> 西海大峡谷全长5公里,我们计划从上往下沿一环外围,二环内圈徒步下到谷底,然后从谷底乘坐观光地轨缆车再上山到天海站,从天海站出来后,路过白云宾馆,翻过光明顶,再超近路从白鹅山庄处过白鹅岭,然后直奔早上乘坐过的索道站,坐索道下山以结束当天的活动。</h3> <h3> 下面的图片记录了西海大峡谷的风光。</h3> <h3> 西海大峡谷,群峰傲立。</h3> <h3> 乘坐在西海大峡谷上山的缆车上。</h3><h3> 缆车线路全长892米,高差达497米,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时长2年又2个月。</h3> <h3> 地轨缆车为两辆对开,在图中圆环处实现交汇。最高运行速度8米/秒,单向运量800人/小时。</h3> <h3> 这是在往光明顶的路上拍摄的国画大师刘海粟86岁上黄山时为黄山的题字。刘老先生对黄山情有独钟,一生7次上黄山,仅此就可见黄山的博大神奇。</h3> <h3>康熙御题</h3> <h3> 光明顶不是遥望,而是在望了。</h3> <h3>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1810米)、莲花峰(1864.8米)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h3><h3> 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1955年其遗扯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长久,故名光明顶。由于地势平坦,所以是黄山看日出、日落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h3> <h3> 黄山顶上的电视发射塔。</h3><h3> 从光明顶下山,直奔白鹅岭索道站,至此体力早已耗尽,勉勉强强硬撑着到了索道站,这中间还发生了一件令我万分感动且终生难忘的事,具体内容我将在另一篇中详述。</h3> <h3> 第二天早上仍然是店主用车把我们送到景区交通站,我们乘坐景区交通车到达了与昨天不同的另一条索道的站点,这就是玉屏索道的慈光阁站。</h3><h3> 黄山共有四条索道(轨道缆车),昨天乘坐的云谷索道由于位置在后山,又称后山索道;今天的玉屏索道由于是在前山,又称为前山索道,还有昨天乘坐的西海轨道缆车等,极大的方便了游客,免除了登山之苦,也缓解了山上的住宿压力。</h3><h3> 玉屏索道下起慈光阁,上至玉屏楼。索道全长2176米,高差752米,为自动循环吊厢式客运索道,索道运行速度最高6米/秒,每小时单向运量达1000人,索道共配备6人座车厢40个。</h3><h3> 游客从前山步行登山要上行15华里,要经过3小时的艰苦跋涉才能到达玉屏景区,乘坐索道只要10分钟就可到达玉屏楼。</h3> <h3> 前山景色果然与后山又有不同,后山突显“俊、秀”之美,而前山则展示“险、奇”之美。</h3> <h3> 送客松在玉屏峰右侧的道旁,为黄山十大名松之一。松高4.8米,树龄约450年。此松虬干苍翠,侧伸一枝,形似作揖送客,故有此名。与名扬天下的迎客松遥遥相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诗赞曰:“岩前倩影侧枝伸,青翠容颜满面春。黄海大夫真好客,天天挥手送游人”。</h3><h3> 不过,我们看到的这颗送客松,不是原来的树,而是二代的接班树。</h3> <h3> 2005年8月2日,林业局的专家对黄山古树名木进行例行体检时,发现“送客松”长势衰弱,两年生针叶有发黄迹象。发现此危情后,先后5次组织全国的专家前往黄山“会诊”,并制定出一整套抢救措施:“除去根系范围内的地被物,避免争抢营养;沿岩体坡位方向挖沟,以增强透气;对土壤进行消毒,避免病菌侵入;填充带有松树菌根菌的松林土,以增加营养;使用生根粉,促进根系生长……”为了拯救“送客松”,所有能够用于古树保护的方法都被用了个遍。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两名专业技术人员看护送客松。但自然规律无法违抗,2005年12月初,送客松的树叶全部枯死。</h3><h3> 在2005年8月专家组对送客松进行全面抢救的同时,到山上物色“接班人”的工作也已开展。选择接班人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树形要美,并与原送客松相似;第二,树龄要相对年轻,健康,利于持续保护。</h3><h3> 符合条件的树木在3个多月后就基本选定了,一颗约200岁的“接班树”,不仅树形奇特,与原树相似,又恰好属于“青壮年”树木,真的是非常健康。</h3> <h3> 玉屏景区的玉屏楼。</h3><h3> 玉屏楼是黄山集奇景之大成的绝佳处。迎客松就在玉屏楼的左侧。玉屏楼的后面即是玉屏峰,著名的“玉屏卧佛”就在峰顶,头左脚右,惟妙惟肖。峰石上刻有毛泽东草书“江山如此多娇”。</h3><h3> 朱德,刘伯承等元帅也在此题词作诗过。徐霞客曾称它为“黄山绝胜”。</h3><h3> 玉屏楼,旧称为文殊院,1955年在此重建玉屏楼宾馆。</h3> <h3> 玉屏楼位于天都、莲花两峰之间,后方即是玉屏峰,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名曰文殊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登台四眺,景色奇绝。</h3> <h3> 国之形象代表:迎客松。</h3><h3> 迎客松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寿逾八百年。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枝下高2.5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展双臂的热情欢迎状态。此松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彬彬有礼,形象可爱。有诗赞曰:“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游人到此,目睹此松,顿时游兴倍增,纷纷摄影留念,引以为幸。</h3> <h3>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枝枝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h3><h3> 我爱黄山松!</h3><h3> 黄山松,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黄山之巔,是植物学上一个独立的品种,它盘根于危岩峭壁之中,挺立于峰崖绝壑之上,巨松高数丈,小松不盈尺,破石而生,苍劲挺拔,那姿态,美得让人称奇,奇得让人叫绝。</h3><h3> 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却十分艰苦,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颗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雪却依然永葆青春。</h3><h3> 黄山松的特点是针叶短粗而稠密,叶色绿,枝干曲生,树冠平整如盖苍翠欲滴,显示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h3> <h3> 黄山早就对迎客松实行了“特级护理”。在迎客松边上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里,常年居住着专职护理员,使它成为全国唯一的配有“警卫”的树木。</h3><h3> 据了解,黄山现有古树名木800余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有103株,隶属17个科、计31种。对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4棵名松古树,配有专人负责看护。</h3> <h3> 白象石</h3><h3> 被称为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其分布遍及峰壑巔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h3> <h3> 站在玉屏峰,遥看天都峰。</h3><h3> 天都峰是黄山第三主峰,高达1810米,直冲云霄,为黄山三大峰中最险峻者。因为四周雾气环绕,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所以被命名为“天都峰”。</h3><h3> 天都峰为第四纪冰川形成的角峰。峰顶平如掌。峰头远眺云山相连,江河一线,遥接大海,俯瞰群山,千峰竞秀,万水奔腾,美不胜收!</h3> <h3>江山如此多娇!</h3> <h3> 再简单介绍一下玉屏峰:</h3><h3> 玉屏峰是黄山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嶂,故名“玉屏峰”。明代普门和尚曾在峰上建有文殊院。徐霞客旅游至此,赞叹不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h3> <h3>朱德题字:“风景如画”。</h3> <h3>玉屏楼全景图</h3> <h3>玉屏景秀</h3> <h3> 在饱览了玉屏峰及其周边的美景后,我们走在了下山的途中,前往玉屏索道站乘坐索道下山。</h3> <h3> 出了玉屏索道站下站慈光阁站点,若大的站区已没有多少游人了,除掉住宿山上的游客外,其他游客俱已下山。我们也结束了黄山之行,将在夜里乘火车离开黄山了。</h3> <h3> 在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段,外不能游,宅家爱国(其实是为自己,害怕感染,但有些国人非要将它和爱国扯上关系,以示自己的忠义,故此借用一下),故将2018年初秋去黄山玩时拍的片子翻出来整理。通过整理,更加深了对黄山的了解。黄山以其博大、深邃、包容的胸怀令我感动、敬畏。由此我理解了古人对黄山的赞颂,今人对黄山的评价和向往,刘海粟大师七上黄山的坚持与执着。</h3><h3> 片子整理的过程,心中充满了不少的遗憾: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黄山的很多景点还未细看,对黄山的感受还很肤浅,或者说如果今日再上黄山,必定会对黄山的感受更深一层。在此,我要感谢我的相机,感谢我自己,拍下了这么多的照片,翻看照片,即能勾起我对黄山的美好回忆。如有机会,我还会再次上黄山的!</h3><h3> 感谢你的阅读,占用了你宝贵的时间,谨致谢意!</h3><h3><br></h3><h3>借东风拍摄于2018年9月</h3><h3> 制作于2020年3月</h3><h3><br></h3><h3>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