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防疫阻击战,疾控当先锋。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区疾控中心疫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冲锋在前线,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这个战场上没有硝烟,却有消杀人员争分夺秒与病毒作斗争,誓要打赢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在战“疫”一线,有这样一个人,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的他默默守护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是他标配,消杀器械是他的“战斗”武器。他就是溪湖区疾控中心的消杀先锋黄维库,由于他默默无闻、扎实肯干、爱岗敬业、勤劳奉献,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扫除病毒的“老黄牛”。在开展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60个日日夜夜里,58岁的黄维库开展消杀累计207家、400余次,消杀面积383696平方米。</p><p> </p> <p> 有人认为,消杀不就是喷酒药水吗?但事实绝非如此简单。“疫情期间的消杀不同于日常普通消杀,有着严格的规范,否则将起不到作用!”毎次接到消杀任务,黄维库在赶赴消杀点前,首先要穿戴好厚厚的防护服,到了消杀区域,不仅要测量消杀点面积、计算消毒时间、配置适当浓度的消毒液,还要针对不同消毒对象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消毒,这些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而消毒过程同样有严格流程,由上而下、由左至右,先外后内,必须保证房间内每件物品、墙面、地面、开关、门把手等物表都能喷到,覆盖面都部要有湿湿的药水,且须密闭30分钟以上,オ能达到消毒效果。因为消毒工作必须是在无人条件下开展,他总是早出晚归,加班加点。</p> <p> 黄维库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但他从未叫苦叫累过,此次疫情期间每次消杀,黄维库都是主力,为了科学规范开展消毒工作,他第一时间制定消杀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和流程开展消杀工作。他总是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杀工具冲锋在前,闻着刺鼻的消毒药水味,永远保持一种姿势,常常是汗水漫透全身,脸上满是物痕,整个人都是缺水状态。特别是由于药水的挥发性,他的噪子都发干发痒,异常难受。嗓子呛哑了,肩膀磨破了,鼻子熏坏了,但他从没有退缩,总是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地认真完成消杀任务!</p> <p> 每当辖区内出现密接者及可疑线索时,黄维库总是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开展预防性消杀;为了保证集中隔离酒店消毒工作的规范性,他接到消息后总是立即赶往定点酒店,进行现场消杀;多少个深夜,接到接送返溪人员接送车辆消杀任务时,黄维库便迅速奔赴现场,对指定车辆进行预防性消杀,每次完成任务,已经是第二天凌晨3、4点了。1月26日至今,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黄维库连续投入工作,奔走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对所有可能存在污染的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看他太辛苦,劝他多休息,他总是摆摆手拒绝,毅然决然地出现在防控一线,深入每个需要消毒的地方,喷洒出一条条安全之路,充当开路先锋。</p> <p> 黄维库负责病媒生物监测、消杀、职业卫生监督、疾控信息、监督信息等工作。1994年、1995年霍乱在我市暴发流行,黄维库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和虫媒消杀工作,通过及时、认真、踏实、细致的工作,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003年“非典”期间,负责消杀工作,他先后带领同志对区政府、法院、区广电局、28中、立新社区、区财政局、结算中心、防疫站等开展了大量预防性消毒工作。对东风乡的复兴、新兴、彩北村一组,竖井医院、宝藏街、柳塘、河西、大柳峪等地的可疑疫点做终末消毒,“非典”期间出现场,他总是冲锋在前,打开消杀通道。2008年5月,我市、区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他主要负责幼儿园、患者家及密切接触者家终末消毒、随时消毒和预防性消毒及监控工作,并指导消杀工作,他在手足口病现场消杀行动中,从药物配制剂量、使用浓度到消毒整个过程都得到市疾控中心领导的表扬和兄弟单位的认可。</p> <p> 黄维库专研业务、勤劳敬业,曾多次受到表彰,先后获得1994年度省人事厅、卫生厅“防病救灾先进个人”;2006年省疾控“全国盐碘实验室外质控考核先进个人”;省卫生厅2008年度.“职业卫生工作先进个人”;省疾控,2011年度“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先进个人的殊荣。</p> <p> 每次完成一系列消毒工作后,已是夜深人静,路上行人早已寥若晨星。路灯下,黄维库的脚步总是那么的疲惫,但他的身影却总是那么的高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