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近日,我校向全体师生传达了2020年3月20日省教育厅安保处下达的预警通知。 </p> <p> 全国多地发生中小学生被网络电信诈骗案件,仅2月1日到3月16日,涉及浙江海宁学生的电信诈骗就有24起。而在全国其他地方,类似的案件也开始高发。犯罪分子多以充值返利、网络游戏账户交易、直播打赏、兼职刷单、微信红包转账等方式进行诈骗,受骗金额部分来源于压岁钱,部分通过家长手机支付。</p> <p> 受新冠肺炎影响,目前我校采取线上网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触网时间明显增长,加之中小学生社会阅历较少,极易被犯罪分子欺骗。下面,给家长们提出几点建议:</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谨防APP各类软件的诈骗。</b></p> <p> 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Pad、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保留上课必须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软件、APP全部卸载。</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二、多与孩子的沟通,注重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b></p> <p> 讲清电信诈骗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孩子的反诈骗意识,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不理、不点,不要理睬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三、时刻留意手机、银行卡和转账汇款的信息,受到侵害及时报案。</b></p> <p> 同学们,在学习网络知识同时,不仅要注意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要合理规划上网时间,保持良好作息,才能让学习和生活处于最好的状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