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手绘脑室系统。</p> <p>术前头部CT片:左侧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系统,三、四脑室铸型。</p> <p>术前定位,头皮划线。</p> <p>钻颅过程</p> <p>按预定方向置入引流管。</p> <p>置管后抽出部分血肿并混有脑脊液,说明穿刺精准。</p> <p>术后10小时片示:脑室系统开通,左侧脑室、三、四脑室积血清除,原发血肿体积较术前缩小。</p> <p>钻颅装备,钻头自购。</p> <p>三维重建引流管、穿刺方向。</p> <p>动态观察穿刺路径。</p> <p>术后3天复查片,原发丘脑出血体积减小,后期可自行吸收。</p> <p>拔除引流管,头皮缝合一针预防脑脊液漏的发生。</p> <p>术后恢复良好,后续配合康复治疗。</p> <p>2020年3月21晚9:00手术,手术历时40分钟,手术指导:李兴禹,术者:卢永宝,主管医生:常丰收,患者恢复情况后续关注!</p> <p>个人经验和教训:</p><p>第一:如果多次穿刺引流管没有成功,向内向后轻微地倾斜可以增加成功的机会。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固定引流管再看看CT扫描。往往在最后一次定位下轨迹可以被纠正。</p><p><br></p><p>第二:如果你相信引流管在脑室内,但是没有看到脑脊液流出,10ml注射器轻柔地从脑室内吸出低压力脑脊液可以作为一种方法。</p><p><br></p><p>第三:若患者术中发迹不能明确辨认,那么仔细触摸冠状缝来定位也是很准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