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编辑:赵静 王亚兰 王丽丽</p> 序言 <p><br></p><p> “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p><p>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要是围绕“走进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短诗三首》《绿》《白桦》和《在天晴了的时候》4首诗歌组成。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不同的意境,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p><p> 为了让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四年级三位语文老师,结合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制定了以下学习方案:</p><p> 1.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特点;</p><p> 2.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绘制图表、导图等了解古诗和现代诗的异同;</p><p> 3.大胆创作,我笔写我心。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活动,激发孩子们学习诗歌的热情,感受诗歌的魅力。</p><p> 音乐是艺术的最高极致,每一首歌曲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如,《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我们通过带着学生们吟唱,让学生以歌唱和朗诵两种形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p><p>《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p><p>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p><p>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p><p>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p><p>啊 每当想起您</p><p>敬爱的好老师</p><p>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p><p>培育新一代辛勤的园丁</p><p>今天深夜啊 灯光仍在亮</p><p>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p><p>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p><p>啊 每当想起您</p><p>敬爱的好老师</p><p>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p><p>新长征路上老师立功</p><p>一群群接班人茁壮成长</p><p>肩负祖国希望奔向四方</p><p>您总是含泪深情凝望</p><p>啊 每当想起您</p><p>敬爱的好老师</p><p>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p><p> 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在唱和读中初步感知形象、语音、节奏、感情、表达等特点。</p><p>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歌的作用,是给人类示范一种更高更美的境界,对于心系疫情的同学们来说,诗歌被赋予了一种感恩:感恩祖国的伟大,感恩春光的美好,感恩逆行的英雄。对于不能外出的同学们来说,诗歌被赋予一种渴望:渴望肆意奔跑,渴望回归校园……</p><p> 诗歌,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p><p><br></p> 邂逅诗歌 <p> 通过借助自己以往学习的经验、老师分享的视频、搜集到的资料等,同学们很快能发现并整理出来古诗与现代诗的异同。</p> <p> 看,同学们分析得多明白,制作得多巧妙!</p> 学习方法 <p> 那该如何学好现代诗,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呢?老师先带着同学们回忆了学习现代诗的方法。</p><p> 1.了解写作背景,把握情感基调。“诗”者,皆为感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相对于古诗词的温柔敦厚、含蓄隽永,“现代诗”则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表达起来相对情感明晰,易于理解,但要领会其精髓,都离不开对于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p><p> 2.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4篇诗歌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p><p> 3.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比如,《短诗三首》中的提到的“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写出了对母亲的依恋;《绿》中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写出了对绿的感受和热爱;《白桦》中通过对白桦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具有白桦精神的守林人的赞美;《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作者看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表达作者对雨后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p><p> 知道了如何学习诗歌,也为后面的仿写诗歌、创作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积累诗歌 创作诗歌 <p> 好的诗歌更需要新颖的构思和奇特的想象。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也是不可或缺的。</p><p>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诗歌是诱人的玫瑰,现代诗的积累、仿写、创编恰恰给了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感情、发现身边的美好。在老师们的引导下,一篇篇小诗应运而生。每一首都是学生感情的真挚流露,每一首都是学生反复修改、精雕细琢的智慧结晶。</p> <p> 一篇篇精美的手抄报,仿佛一个个潘多拉盒子,里面满载着惊喜:有赞美、有思念、有向往……同学们以一行行向往美、讴歌美的文字,轻轻叩开了诗歌的大门,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现代诗歌的世界,挖掘了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p> 诵读诗歌 <p> 春分丽日杨柳依,书画吟诵正相宜。</p><p>诵读彰显魅力,积累陶冶性情。朗读属于每一个人,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p><p>通过亲子诵读,我们感受到了第一缕春风、第一颗冒芽的青草、第一树灼灼的桃花…孩子们用最甜美的声音描述了美丽的景色,用最动听的声音向抗疫英雄们致敬,一句句真诚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诵读,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与家长合作的同时,更加享受了相伴的快乐。</p> <p> 诗歌就像一位使者,款款向我们走来。在孩子们眼里,有诗,有文,有希望,这就是她们与诗歌的故事。</p> 结束语 <p> 与现代诗的这次邂逅,学生们深深知道,中国的诗歌浩如烟海,仅仅靠一次学习活动只能是对它做了一次尝试性的学习。课程最后,我们号召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去收集和整理,去认真阅读和欣赏。</p><p>并且,现在很多歌颂抗“疫”英雄的诗歌也都纷纷出炉了,我们鼓励学生搜集、诵读,也可以尝试性地创作诗歌,赞美自己喜欢的人物、事物。</p><p> 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历来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誉。我国诗歌著称于世,自《诗经》以来,作品浩若烟海,博大精深,透出了我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炽烈的情感和杰出的智慧,遨游于诗海,其乐无穷。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倘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感受诗歌的乐趣与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