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杂记》之我的班长——戈壁

戈壁

<p>《戍边杂记》之我的班长</p><p><br></p><p>在我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先后经历了三任班长,这三位班长带我的时间都不长,短的三个月,长的有半年,但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p><p><br></p><p>我的第一任班长姓杨,是我的新兵班长。杨班长是四川人,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样子,十分精神。至今我都能回想起他用四川话讲“立正”动作要领的样子,“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两眼平视前方……”只要队列中有人做小动作,他就会大声喊道:不要拗(liu),不要拗(liu),喊你不要(liu),做(Zu)啥子还要拗(liu)!看着班长极其严肃的样子,新兵们脸绷着不敢露出一丝笑,心里却都乐开了花。</p><p><br></p><p>杨班长讲话方言俗语多,但新兵们都能听得懂。有时候他也会冒出一两句成语,说得最多的成语是“持之以恒”。如:干啥子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当班长就得持之以恒。前一句大家都明白,后一句却让人有些费解。时间长了,大家便觉得“持之以恒”是班长的口头禅,便不以为然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了,班长只给我一人送了个笔记本作留念,看着其他新兵似有不解的目光,班长拍着我的肩膀对大伙儿说:他是副班长嘛!(新兵连的副班长由新兵担任)本子他拿着,意思讲给你们大家听!说着翻开笔记本,但见扉页上一笔一画写着四个字:尺子一横。班长念出来的是“尺子一横(hun)”,他一字一句的对大家说:今后无论干啥,都要有一把尺子放在面前,做(Zu)事要有标准,做(Zu)人要讲规距……至此,大家终于明白了,班长一直给我们讲得就是“尺子一横”。后来听老兵说,杨班长是孤儿,几乎没有上过学,现有的文化是入伍后才学的,“尺子一横”肯定是杨班长对“持之以恒”的误解误用,但我始终觉得杨班长的“尺子一横”自成一句,更有其深意。</p><p><br></p><p>新兵下连后,正赶上大比武,我被抽到尖子班,这便遇到了我的第二任班长。班长姓魏,河北博野人。初见班长,觉得他挺傲气,一副不苟言笑的脸谱让人望而生畏。我们班的比武项目是对抗射击、对刺和军体。新兵们如同白纸,都是头回见识真像伙。记得上军体课,魏班长走到单杠下跳起就是一个双立臂,接着一个屈身上回环,下杠后问大家:会不会?大家齐答:不会!班长说:不会我教你!接着便从一练习开始示范,完后撂下一句“学(xiao)着点儿”!便让副班长组织训练,他则搂着膀子站在一旁,一副不管不问的样子。但收操前的讲评他却把每个人的训练情况点评得一清二楚。那时连队的风气是只要有时间都往训练场上跑,称“三、五枪”,“三、五弹”和“间隙练”。魏班长则阻止我们说:省点劲儿正课时间用,“间隙练”能管用还要正课干什么!魏班长在训练上常妙语叠出,什么“投弹靠练、军体靠看”,“五公里越野全靠肺、射击要靠子弹喂”。训练标准也很直观,就是他的那句:赶上我就行咧!为了赶上班长,班里的弟兄们真是苦练巧练铆足劲儿练,后来在代表我们团参加的比武中取得了对抗射击、军体第一,对刺第二的好成绩。对于我来说,则是在尖子班训练中积攒下了后来我当班长时敢说“赶上我就行了”的底气。</p><p><br></p><p>比武结束后,我被分到连里的重机枪排,遇上了田班长,即我的第三任班长。田班长是四川阆中人,身材敦实嗓门大,是三位班长中说话最为风趣的一位。田班长的治班之道是“班就是家”,一家人要把团结整归一(四川话好像是要把团结搞好),有啥事关起门说,对外必须一致。有几次別的班长说了我们班的兵,田班长认为自己的兵受了委屈,竟找上门去理论。放言:別个的事你少操心!再这个样子,老子不得给你客气!田班长每每在班务会上讲:当兵嘛!要硬硬梆梆的,不能随便让人乱捏!那时候我们班的兵连走路都像公鸡一样把头扬得高高的,班长在背后说,这才是我老田的兵!当然,光头扬得高是不够的,班长还要求我们,凡是连里搞评比竞赛“统统给老子把红旗拿回来”!那年年底连队总评时,总共十面红旗,我们班夺得了九面,全班人人都受到嘉奖。</p><p><br></p><p>第二年开春后我去了教导队,从教导队回来我也当了班长。把尺度规距横在面前,敢把自己作为标杆儿,见第一就要争,把士兵当犊子一样护着。这些老班长们的带兵之道我不敢说在我这儿完全得以传承,但我可以毫无愧色地讲,我身上有他们的影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