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重军人 直面败胜

绿林少校

岳恒俊广宁 有幸阅读《败仗中的真英雄》、《生死28天》等对越还击战题材的力作。作为一个参加对越还击战老兵,不仅仅知道自己的越战经历,还知道了战友们、友军们的参战经历。还知道了什么是战士、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指挥员素养、什么是绝境、什么是生命可贵。 开卷有益<br>对越还击战,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参战小伙子,已两鬓微霜,往事依稀。国人忙于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新生活,向前看,43年前的靖边战斗,置于脑后。有智者,不忘历史、不忘英雄,虽数十年,位卑未敢忘忧国。 <div><div><br></div><div>打开《败仗中的真英雄》一书,79年对越还击战浮现眼前。150师与我121师,在战场曾擦肩而过,曾并肩作战,是友军。友军的战场经历,在战场和战后有耳闻。面对友军战友牺牲、失踪、被俘,怅惘之心有之、恻隐之心有之,凭栏处,壮怀激烈,一个参战战士的弱小胸膛,心潮起伏。<br></div></div> 阅读《败仗中的真英雄》,让我真正知道了解放军448团英勇作战和不幸遭遇。这支英雄部队,出境作战虽晚,但杀敌无数。撤军时,因指挥不当、地图有误、麻痹轻敌,误入敌阵,被敌铁壁合围。突围时,种种原因,没得到实际救援,孤军作战,弹尽粮绝。被围指战员或战死、或被俘,惨烈至极、悲壮至极,令人扼腕叹息。至今,战死英烈遗骸未归,被俘战友背负辱名,不禁仰天长啸。 <p class="ql-block">拍案惊奇</p><p class="ql-block">448团2营被困绝境,两个兄弟营没有派出主力救援,150师麾下其他步兵团前往救援半途而废,友邻121师待命救援。孤军被围,没有实际救援,你当是小孩在打架,儿戏呢?孤军被围,没有实际救援,你当是在玩混沌罗,游戏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主观看,顶层考量已宣布撤军,不宜再战、落人口实,政治第一。448团 、150师的顶头上司,主观臆断,指挥失误,不派援兵。客观看,2营是在外无援兵、内无粮弹的情况下,孤军作战,直至消亡。不管是牺牲的指战员、还是生还的官兵,在那种情况下,每一个人的心路历程,都经历了非常人的煎熬、磨炼。生者刻骨铭心、逝者死不瞑目。</p> 令人惊奇的是,生还的被俘战友,竟被世人指责,怎么没有宁为玉碎。在经历了战争的血与火考验、经历了敌营牢狱折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战死的英烈,遗骸散落在异国他乡的荒山野岭上,无人问津。虽建英名墙、有名无实。第八批志愿军遗骸回国安葬,举国肃穆。同是共和国军人、英烈,一奶同胞,回归之路,天壤之别。 <p class="ql-block">掩卷长叹</p><p class="ql-block">看罢一本长使英雄泪沾襟的《败仗中的真英雄》,448团还击战经历,329位英烈、218位被俘战友的遭遇,怎不令人沉思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民族在生存延续中,传统观念不断扬弃。虽然,《易经》始终以阴阳两极说世界,虽然,我们推崇唯物主义辩证法,承认矛盾有正反两个方面。也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以胜败论英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习惯思维,还是好报喜不报忧、喜欢圆满结局。文学作品喜剧多、悲剧少,我们看到的很多国内战争片,几乎都是胜利,很少失败。这些不健全的传统观念、传统习俗,从小便影响着国人、影响着国是。</p> 对越还击战过去了,胜负、意义自有定论。现在,我们所要面对的是那场战争未竟事宜,怎么面对英烈、怎么面对战俘、怎么面对战争后遗症。<br>  <div>不管一场战争的性质如何定论,战士始终是战士、英烈始终是英烈。战士为国而战、英烈为国捐躯,任何时候,都要把为国奉献者置于高台,肃然起敬,弘扬正气、国运方盛。龙州、那坡耸立英名墙,迟到近半个世纪,春潮带雨晚来急,齐声唤,忠魂归。心愿未竟,英烈遗骸就在对面异国他乡,近在咫尺。何时忠骸归来,何时名至实归,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div> 闭卷沉思<br>战俘,古今中外皆有。首先,战俘是军人、是上了战场的军人;其次,是完成军人使命、完成战斗任务的军人;再次,是遇到强敌的军人,是绝境中的军人,而不是在大后方或和平环境中的男女老少。可见,战俘是一少部分人,是保护大后方或和平环境中大多数男女老少的军人,是无法继续作战的军人,是随时随地可能牺牲而没有牺牲的军人。这一少部分人与大多数人的关系,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是被感恩与感恩的关系。细细想来,这点道理浅显易懂,不难理解。 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精华掺杂着封建糟粕。女性是弱者,被强奸,众人往往不去指责施暴者,而去责备女性失去贞操,荒谬至极。改革开放,不法商贩,投机取巧暴富。打工仔加班加点,却未能脱贫,同情者不多,多的是嫌贫不嫌富的人们,公理何在?抗美援朝战俘归来、对越还击战战俘归来,档案有污点,受了多少白眼,生活不及平常人,连累家人,有失人道、亦失公平。 战争中,总有战俘,不是你,就是我。战争中被俘,有愿意的么?你愿意么?你的家人愿意么?没有愿意的。但走上战场,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都选择不了全身而归,死伤俘是军人的命运、是神圣的,是个人和家庭的付出,是伟大的奉献。战俘,经历了战场枪林弹雨的洗礼、还经历了敌人的牢笼折磨,是经历多一层生死考验的军人。战俘归来,是军人归来、是英雄归来,应得到更多的敬重。 改革开放,不仅仅是对外开放,也是思想开放。嫌疑犯戴头套,收养流浪猫狗,成社会日常生活。尊重人性、尊重生命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女性讲贞操,更要关爱女性受害者,砸碎女性脖子上的千年铁锁链;打工仔不富裕,更要不失尊严,把人人平等的追求落到实处;战俘是特殊军人,更要得到敬重,是新时期强军理念。和谐社会,应有的关爱、尊重不可少<br> <p class="ql-block">子弟兵英勇,但不是常胜军队。人们不愿意承认败仗,是朴素的感情。实事求是地说,一个营进入敌人伏击圈,数百人人失踪(牺牲),遗体散落异国他乡;数百人没有突出重围、落入敌手,古今中外皆不是胜仗。要敢于承认、敢于面对败胜,才能真正尊重军人、尊重战士。直面败仗,悲壮、悲剧,更能感人至深。</p> 其实,共和国也是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取得了最终胜利。五次反围剿、湘江战役、土城战役、西路军西征,这些悲壮历程,在我军发展史中,都具有其重要位置。印证了那句老话:失败乃成功之母。<br> 79还击战,战士拿的是6元津贴,不是可养家糊口的军饷。烈士抚恤300元,不及一头猪市价。战俘被遣送原籍,忍辱负重。这些低低境遇,战士接受了,烈士接受了,战俘不语。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就因为他们是共和国的义务兵,义薄云天的军人,是为人民服务、不讲价钱最可爱的人,出境打仗不是卖命,是以身许国、是为国捐躯,是付出身心而不求回报的军旅英雄。 战争归来,义务兵完成服役,还要回家种地,赡养父母、照顾妻小。国与家的重担,都压在他们年轻的肩上,他们是国家的栋梁、家庭的脊梁。敬重他们,就是敬重自己、敬重民族、敬重祖国,敬重他们,应成新时代、新时期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