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span><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题记】:初中同学分别五十年了,毕业后各奔东西,联系甚少,近有同学想组织开一次同学聚会,当年读书的情景浮现,作《在花明泉古祠堂读书的情景》一文 自娱自乐。</span><br /></h3><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h3> <h3> 黄檀溪边上有个花明泉,村庄像个巨大的迷宫,初来乍到的人若是进入其中,便会陷在那些纵横交错、幽长阴暗的小巷里,不知通往何方。抬头可见村中高耸的马头墙层层迭落,俯首则见用横铺石板的村道,路边一条清水渠淙淙流淌,花明泉这个美丽动听的名字,使人想到"柳暗花明,泉水淙淙"。<br /></h3><h3> 花明泉有何出典?我不知,她是北大老校长何燮侯的故乡。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机轰炸,省立绍兴中学也搬也迁到花明泉古祠堂,当时名师毕集,盛极一时。世界著名宇宙科学家,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的主要设计师冯绥安及其胞弟,著名科学家冯奎安,浙江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中国海洋物理科学家,学部委员毛汉礼等一批科学精英都在花明泉古祠堂内求过学,读过书。三面红旗,三年自然灾害,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也有幸在花明泉古祠堂内读了三年初中。</h3><h3> 花明泉古祠堂旁边的建筑猜想是花明泉的古庙,古祠堂和古庙都是连井三幢建筑,横铺石板的道地,古祠堂和古庙之间有一条廊相连,祠堂和庙的建筑都有点讲究,看!花明泉古祠堂内有一副对联,"环倚灵鹫五峰居,看花明白水溪绕黄檀,世派犹传宋南渡;墨守公羊一家学,仰庐江后裔勋登仕版,宗风不改汉西京",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可见花明泉人杰地灵,当时年幼无知也没去多想。</h3><h3> 当年由于困难,来花明泉古祠堂求学的学生半数以上都缀学,1961年9月,我们这届有初一新生120人,到初二剩下60人,到初三只剩下30人了,当时有15名从其他学校毕业的学生来揷班,到我们班上重读,但当时考上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仍然是少数。在花明泉古祠堂,同窗三年,初中苦读,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h3><h3> 在花明泉古祠堂求学,条件可想而知,教室是祠堂改的,阴暗潮湿,住校生睡的是侧厢楼上的地铺。学生一星期吃的菜都是自己带的咸菜,一星期几斤米,要和杂粮掺合省着吃。当年由于困难,学生吃不到糕饼和糖果,不知糕饼和糖果味,嘴馋,偷偷的省下几两米,去花明泉一家家里换糕饼和糖吃,尝味解馋。学校食堂常出现饭盒少米被偷的现象,后来学校出面,要求政府查封了花明泉换糕饼这一家。</h3><h3> 当时学校没有电灯,晚上自学,几个学生合起来围着一盞自己做的煤油灯学习。寝室里的煤油灯是寝室长专人保管的,用油是定量定时。记得有一次寝室的煤油灯没油了,一片漆黑,学生向学校去讨油,结果没讨到,全寝室的的同学唱了一夜的国际歌,闹得沸沸扬扬。</h3><h3> 清明节我们也组织去过东溪应家峙村祭扫何志相、张雪泉这对夫妇的烈士墓,幼小的心灵曾被他们的事迹感动过。(何志相1930年参加过诸暨农民暴动。抗战爆发后,历任中共诸暨枫桥区委书记、绍兴特别支部书记、诸暨中心县委委员兼萧山县工委书记,1941年秋组建浙东游击大队,任大队长,1947年调任中共路东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为掩护战友转移不幸中弹牺牲;张雪泉1938年入党。赴绍兴等地以教书身份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曾任姚南民运指导员。1947年回诸暨,任路东县政府被服厂负责人,撤退途中不幸中弹被捕,被押监狱,受尽折磨, 1948年被枪杀于枫桥回龙庵,时年仅30岁。1949年11月20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思一专程到枫桥杨村广场主持召开了何志相、张雪泉烈士追悼大会。并决定将烈士家乡应家峙村改名为"相泉村",以志纪念。)现在赵家镇不知道有没有"相泉村"这个村名了?</h3><h3> 学校条件不好,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那年我人小喉咙响,负责做运动会报告员,那时候没有扩音器,就对着一个洋铁喇叭大喊,一天喊下来嗓子都喊破了,但大家都很高兴。</h3><h3> 何、赵、花明泉,有句民谚:"日日三百桶,夜夜归原洞"。传说有一神仙路过何、赵、花明泉,几个农夫在用水车车水,神仙要农夫停一下,让他从水车上过,几个农夫死活不肯停,硬叫他从水车下过,神仙只好从水车下过去,随口就说"人往车下过,水往田底过,日日三百桶,夜夜归原洞"。从此,何、赵、花明泉,一片田,一口井,一口井,一座拗,日日三百桶,夜夜归原洞。花明泉古祠堂西是大片水田,每当夏夜,我们都会听到远远近近传来‘吱嘎’‘吱嘎’的拗水声。</h3><h3> 夏天的傍晚,我们男生常常去花明泉田边的水井里洗澡,顽皮的学生一般都是脚向下往水井中跳,在水井中钻一个水活蹬就上来,再踏一会浮水,享受一下夏天水井的清冷。如果头向下往水井中跳,不及时翻身,水井空间小,很容易出险。但那时候学校没有浴室,花明泉田边的水井就是我们这些男生天然的浴室。</h3><h3> 在花明泉古祠堂求学,我们的课余生活也是很丰富的。我记得我们班初三那年,在放寒假前,还排演了一场大型古装越剧《双玉蝉》,剧情主要讲:"少女曹芳儿,其父酒后失言,以双玉蝉为聘,将其误配给尚在襁褓之中的沈梦霞。不久沈父去世,族人威逼芳儿以姐弟名义扶养梦霞成人。芳儿历尽艰辛,含辛茹苦,十八年后,梦霞考中状元。芳儿闻之悲喜交集,面对菱花,鬃发已白,自叹青春已逝。然犹期望与弟择吉完婚。梦霞不知前因,已另与意中人订婚,并将芳儿终身不嫁,养育幼弟成人之事上奏,请旨旌表。朝廷赐以金匠,芳儿悲忿不已,取出双玉蝉,当众诉说原委,饮恨而死。"剧本新编,剧情感人,我们排演的古装悲剧《双玉蝉》在春节还下乡巡迥演出,在文娱生活枯燥的那个年代,有戏看当然是大受欢迎的。 </h3><h3> 在花明泉古祠堂求学,我也有淘气的时候。学校没有图书馆,想借本书看看也是很困难的,有一次,我向人借了本小说书,是《薛仁贵征东》,自习课我盖着本教科书津津有味的看着,老师进来就把小说书没收了,讨了几次没讨还,只好拿钱赔人家。</h3><h3> 有一次我和同桌的女生为一点小事吵架,(她撕破了我的语文课本),女生后来哭了。老师进来,不加调查就把我劈头劈脑骂了一通,还说:"只有男同学欺侮女同学,不可能女同学欺侮男同学的"。在老师面前我有口难辩,但心里一直感到很委曲。</h3><h3> 初中时期的学生都是很顽皮的,有一次晚自习,班上有个调皮的同学把一个篮球搁到教室的两扇大门顶上,老师推门进教室,篮球正好砸在老师的头上,老师大怒,问:"谁放的?谁放的?"全班同学谁也没说,后来老师让女同学回寝室睡觉,把我们男同学关在教室里。女同学回寝室后把自己用的毯子偷偷的塞进教室,让男同学御寒。说不清是同学情还是同学爱?反正那时候年长女同学帮年长男同学洗衣服是常有的事,那时我年幼个小,常帮他们送衣服。帮年长男同学的脏衣服送给年长女同学去洗,年长女同学洗干净晒干拆叠好的衣服我又帮她们送回给年长男同学。</h3><h3> 有一次晚自习,女同学去打开水,给我也带了一杯,拿来的开水,一喝竟是甜的,原来女同学去打开水时,帮我这一杯里也放了点糖精。这时我生平第一次受到异性同学对我的关怀照顾,当然我是"揩油"的。</h3><h3> 初一第二学期,我的学科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学校老师组织成绩优秀的学生积极分去听团课,我和同班的一个女生一起去听团课,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听团课,接受共产主义教育,后来还让我填了入团志愿书,结果后来没有批下来(可能是我家庭出身中农的原因),这对我触动很大,从此我不想受人左右,去追求那些虚幻缥缈的人生信仰,觉得认认真真读好书,扎扎实实办好事,踏踏实实做好人,才是最重要、最实在的。</h3><h3> 在花明泉古祠堂求学,当时没有什么参考书和资料,我觉得课本上没有我不会做的习题,一直到初二下半年,我代表学校参加初中生数学竟赛,一道几何证明题将我难住,(一四边形有一组对边相等,连接另一组对边两中点并延长与相等两对边的延长线分别相交,求证:三延长线相交的两角相等。)至今记忆犹新,我才觉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从赵家到枫桥汽车票价一角五分,不过那次参加初中生数学竟赛,我是生平第一次乘坐汽车。国家穷,人民苦,民富国强要靠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学习来实现,我辈应勤努力莫等闲,青春的梦在我心中放飞。</h3><h3> 学校办学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当年在花明泉古祠堂办学,学校老师非常注意在校就读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下,老师没有放松教,学生没有放松学。也许是时势逼我们,环境造就我们,我们在花明泉古祠堂求学,扎扎实实学习了一些知识,为后来考上高一级学校和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h3><h3> 在花明泉古祠堂求学三年,赵家九十九间半的巨宅前,泉畈何文庆的故居前,上京荐福寺的殿宇前都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忆往昔锦瑟年华,青春梦五彩缤纷;暮年回首话往事,感慨万千叹沧桑。 </h3><h3> 2013年 7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