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江西省的线上学习仍在继续。博雅学校曾冬平老师录制的三年级数学课《认识复式统计表》《第三单元整理复习》已分别于3月13日、16日播出,并获好评如潮。录课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博雅学校教研团队及县教研室专家团队的努力和心血。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他们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和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使命在肩,闻令而动</b></div> 从2月10日起,江西全省中小学校开展线上教育教学,由省级知名老师授课,通过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网络平台三种方式推送播出,供全省中小学生收看学习。博雅学校曾冬平老师便是授课教师之一。<br> 在接到录课任务后,博雅学校迅速响应,研究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小学部教学处主任彭鹏担任组长的研讨团队,并确立了线上研讨与线下研讨相结合的备课思路。在3月3日的第一次集中研讨会上,学部校长曾剑明强调:“特殊时期,特殊任务,特殊荣誉,特殊责任,授课老师和研讨团队要总结出线上教学的特点,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为全省孩子奉献出令他们喜爱的精品课堂••••••”<br> 时间紧,任务重,留给曾老师备课的时间并不多。为了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曾老师坚持每天9点前到达学校开始备课。白天在学校的办公室里,他忙着设计、修改教学方案,查找合适的音频、动画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晚上回到家里,还要继续在研讨群里和备课成员一起进行“精加工”,结束一天的忙碌后,常常已是午夜时分。<br> 虽然是久经“沙场”的教坛猛将,但线上教学对曾老师来说还是第一次。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曾老师在自己任教的教室里进行了一次次地演练。此外,家里上高中的孩子,同是教师的妻子,都被他无条件征作了“顾问团”。“老同志遇到了新问题,老曾,你正在完美诠释‘疯狂’的具体意义啊!”录课的这段时间里,妻子经常拿曾老师的忙碌来打趣。<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团队的力量</b></div> 线上教学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存在很大的差别,曾冬平老师和研讨团队为此作了很多思考:网上授课,面对的是全省学生,学情存在很大的差异,必须对授课内容做好精准地把握;无生课堂,没有学生的互动、反馈、生成 ,必须对课堂做更多的预设;面对镜头,授课老师须要对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提前规划,确保课堂的饱满、流畅••••••<br> “曾老师,这个地方的表述还可以做个调整。”“第7张PPT的字体颜色还要改,镜头里面呈现效果不好。”<br> 在博雅学校的录制现场,由学校彭鹏、黄小明、王卓民、赵春红等老师组成的研讨团队正在和曾老师一起紧张地录制着课程。由于是面向全省学生,录制的时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虽然一节课只有30分钟,但为了呈现最佳的课堂效果,光是一遍一遍的现场录制就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从准备、录制到后期制作、审核、修改,每一节课的背后,都凝聚着整个团队的智慧和付出。<br> (县教体局林文平局长一行走进博雅学校指导录课工作) (博雅学校董事长陈柏根指导录课工作) (剪辑团队正在剪辑、审核) (线上教研) 除了学校研讨团队的献策献力,县教研室还组织了由县优秀老师组成的专家团为课程录制把脉支招。在交流群里,数学教研员刘晓林主任更是对教学形式、课堂小结、教学用语的转变、练习课的基本环节等方面作了细致地指导和建议。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为什么是他?</b></div> 在成千上万的教师队伍中,曾冬平老师能光荣入选线上课程录课工作,是遂川全县老师的骄傲。“能在这样的一个疫情特殊时期,为学生、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感觉非常的幸运。”曾老师曾在教学交流群里这样说道。然而,特殊时期能受此重任绝非偶然和幸运,这是他长期钻研、追求不止的成果。曾冬平老师从教近20年来,一直活跃在学科教研的最前线。 不懈的努力,让他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认可,也让他收获了一项又一项重量级的荣誉:2010年,在吉安市第七届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6年,被江西省教育厅续聘为全省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2019年,在遂川县中小学教师“新模式•新课堂”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br> <p> 为什么是他?是因为他在教育的沃土上初心如磐,矢志如斯;是因为他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是因为他在教学研究上孜孜不倦,奋斗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