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

阿翔

<p>我是3月14日乘东航MU552航班回来的。此前预订的是英国维珍航空的往返票。因维珍宣布停航至少到3月底,我们2月14日的回程只得推迟。原想如维珍4月初能通航打算还是乘原班,不料3月初维珍又宣布至少推迟到5月份。这样我们即决定改签当月14日(周六)的东航,比计划延后整整一个月。索性离儿子一家原定计划回北京的日子近一些。</p> <p>改签时形势还不太严竣,没想到第二天意大利便暴发疫情,英国也出现多人传染,同时东航回国机票一天比一天紧张。我儿子一家两个月前预订的月底飞北京的国航飞机也通知那天航班停飞。他们立即改签至国航的另一个航班。(几天前国航也宣布停止飞英国的所有航班)。</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英国首相群体防疫讲话时,我们还在伦敦。英国人普遍并不当回事,公共场合没有人戴口罩。对鲍威尔讲话从议员专家到普通民众反响蛮大,反对党议员直接批评,卫生大臣出面圆话解释。其实在英国体制背景下鲍的讲话很“聪明”,就是把风险的压力推到民众头上,你如果不愿担此风险,就自己作好打算吧。儿子所在的公司立即实行全球网上工作;儿媳公司则坚持坐班要求,不料没几天CEO被检测出阳性,可她仍不同意实行网上工作。</span></p> <p>短短一周,意大利疫情急转直下,伦敦的疫情也一天比一天严重。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街上行人减少,双层巴士乘客寥寥无几。我们每天看英国疫情上升指数,很担心回程也会被取消。</p> <p>我们离开伦敦前一天,英国政府作出停学和关闭球场剧场的决定。儿媳也接到公司不用坐班的通知。</p> <p>3月14日,我们启动回程。孙女依偎着妈妈与我们作别。</p> <p>去希思罗机场的路上,依然不见有人戴口罩。厚厚的云层下,城市显得毫无生气。</p> <p>抵达机场,情况明显不同。华人多,戴口罩的多。退税,托行李,在入关口排长队,尽管打了两个半小时的提前量,入关后离登机时间只剩下7分钟。幸好7号登机口离入关口最近。我们尾随松散的登机队伍缓缓前行,在通道口测体温登机。</p> <p>飞机上座位满员。大多是年轻乘客,有的口罩防护镜手套雨衣全副武装。我们坐在第六排紧靠窗的座位。(据说靠窗风险最小)</p> <p>空乘妹举着云健康二维码要求每个乘客扫描下载填写信息。</p> <p>飞机起飞不久,有两位女乘客受到重点照顾。一位就在我后排,紧对着我的座位。另一位在我前三排,也是正前座位。不断有人来测她们体温,询问情况。后来干脆被请离别处安置。只听乘务员说:去吧,那里通风条件好!</p><p><br></p><p>广播用双语播送防疫注意事项,并告知,飞机设有专门排空装置,保持每两分钟更换一次机内空气。</p><p><br></p><p>飞机为每位乘客准备了干粮和矿泉水。我们上飞机前吃饱放空,以尽量避免摘掉口罩。</p><p><br></p><p>但前后两乘客的异象和重复多次让我们填写联系方式,令我们很担心。问乘务员,乘务员坦率告诉,她们在近日有发热症状,虽然现在没有,但我们肯定要防的。请她们离开,你们也可放心。</p><p><br></p><p>仔细打量这些男女乘务员,全部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口罩护目镜。完全认不出刚才值机时看到的模样。</p> <p>东航坚持通航。空乘人员在值机口排队等候。</p> <p>飞机以最快1028公里的时速平稳飞行,多数乘客一路无语,也少见用餐。降落前,空乘为每位旅客再次测量体温,做好记录。</p><p><br></p><p>经过10个半小时的飞行,飞机徐徐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地面防疫人员通知我们待在机上等候安排。乘务员给每人发一张扑克牌,并说现在头等舱和商务舱先去检疫,等叫下一批,拿到扑克牌的60位即按顺序下。我看了一下,手中的扑克牌是方片7。</p><p><br></p><p>这就是说,我们可能是继商务舱后首批出舱的乘客。</p><p><br></p><p>地面防疫人员上上下下和两位被另作安排的女乘客神秘情况让我们感觉等候的时间特别漫长。</p><p><br></p><p>有乘客询问能否使用厕所,憋不住了。回答说可以。</p><p><br></p><p>终于轮到我们下了,我看了下手表,落地后在机舱已经等了整整两个小时。后面至少还要分两批才能走完。网上说的飞机落地后在机上等待四个多小时应是属实的。</p><p><br></p><p>在防疫人员一路防卫下,我们沿专门通道来到疫检区。</p><p><br></p><p>这是第一道检疫关口。约二十位检疫人员分坐在两边共十张检疫条桌前,祥细询问旅客的有关情况,包括体温、行程、有无疫情接触经历等,填写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然后在我们的护照上贴了蓝色标记。我问不是绿色啊,回说,我们不贴绿的。</p> <p>接下来过卫生检疫。拉下口罩核验身份……想到国家投入在机场入关检疫人员的规模应有几百甚至上千,行动有点迟缓,被提醒快把口罩戴好。</p><p><br></p><p>这时护照上加贴了张绿色标记。</p> <p>希思罗机场我们被安排在7号登机口,后面那位女士坐在第7排,下飞机前空乘发给我的扑克牌是方片7,浦东机场取行李在7号台……这一路竟与7有缘了。</p><p><br></p><p>出关,取行李,都很顺利,亦无消毒等特殊措施。一路上问了几位服务人员,接去江苏的大巴在哪里,都指向出口。行至出口,见浙江接车组,未见江苏的,询问答道,江苏的撤了。正无头绪,有私车司机揽客,于是就坐他的车直奔昆山小区。</p><p><br></p><p>一路顺畅,过花桥收费口也没停车,大约85分钟后,到小区门口。扫苏城码,登记。听说我们来自伦敦,工作人员特意打电话请示领导,然后告诉我们,按规定需要居家隔离14天,明早上会有工作人员上门贴封条,告诉隔离期间的联系方式。今晚你们可以在附近超市买些生活备品。</p><p><br></p><p>想到尽量少麻烦人,我们买了水果蔬菜米面等约1000元的副食品。</p><p><br></p><p>回家后放行李消毒洗澡,恭恭敬敬地把小区登记时发的党群联系监督牌贴在自家门上,寻思,那其实是告诉邻居,本室主人居家隔离中,望予监督。</p><p><br></p><p>11点后休息。</p><p><br></p><p>然而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接到当地疫情管理部门领导电话,先打招呼,然后告诉根据昨天下午开会传达的新精神,从境外回来的都要集中隔离。</p><p><br></p><p>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生活。</p> <p>隔离点就在离家不远的社区住宿大楼7楼,有点像学员宿舍。</p><p><br></p><p>隔离第四天,我们才告诉儿子机上两位女士的异象,“我勒个去”,儿子长叹一声问我们有无异常症状,答,每天自测两次体温,一切正常。他立即微信问东航朋友,询问那天我们航班上两位女乘客情况,告说如果没有电话联系你父母,即为没事。</p><p><br></p><p>放下儿子的电话,立即有疫区办公室打来电话,核对我们的祥细身份,住址及户籍状况,然后通知原来说的免费隔离规定改了,文件发出日期起实行收费。</p><p>(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