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为保证防控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教育厅的安排下启动了线上课程的录制工作。新疆教科院数学教研员徐健老师第一时间组建了以教研员与正高级教师、优秀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及本学科领域的优秀教师,如火如荼的开展起初中数学录课工作。</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一篇章:专家组团,积极准备</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七年级授课专家和教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八年级授课专家和教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九年级授课专家和教师</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篇章:奔跑的、务实的“数学人”</b></p> <p>为给全疆的老师和孩子呈现精品、务实的课程,新疆“数学人”接到任务后,立马行动起来。</p> <p>本次课程面向全疆录播,点击量和观看量非常大,为保证课程质量,徐健老师先对授课教师进行线上培训,提出了要求与注意事项:</p><p>1.备课要尊重教材,依据课标,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教材丰富的内涵;</p><p>2.例题与习题要梯度呈现,讲解要细致到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p><p>3.虽然时间有限,依然要重视教学的过程性,重视概念教学,在过程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p><p>4.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控务必以课标要求为准,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要求。</p> <p>随后,徐健老师将专家团队与授课教师按照七、八、九年级分为三个备课组,每个年级安排两到三位专家指导授课教师备课,把握教学内容的政治关、基本要求关和科学关。所有人克服出行不便,资源不足,交流不畅,电子设备紧缺,不熟悉如何录制、剪辑工作等困难,边学边干,精益求精,充分利用线上研讨,不分昼夜在家中备课,全力开展相关课程的准备工作。</p> <p>在此期间,专家组结合各地州老师、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内容,不仅设置合理课时的新授课,还适时的增加务实的习题课、小节复习、单元复习等不同类型的课程,真正做到务实、有效的教学。</p> <p>为了让老师们尽快了解如何上好微课,增强信心,一批教研员积极投入到录课活动中,新疆教科院数学教研员徐健老师、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教研员赵爱华老师、杜伟老师,克拉玛依市教研员张连勇老师,伊宁市教研员陈敏老师,哈密市教研员陈杰老师,勇挑重担,先后承担了三个年级部分录课任务。</p> <p>不仅如此,他们与乌鲁木齐市闫江平老师,曹卫兵老师,王雪青老师,肖丽洁老师等共同审核每一位教师的授课视频。他们全程在线,毫无保留的与授课教师沟通、研讨。他们的陪同与指导,他们的认真与耐心,他们的实干与拼搏,极大地鼓舞了老师们的士气, 老师们更是感到了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三篇章:学问思辨、精益求精的“数学人”</b></p> <p>课堂里突然没有了学生,面对生硬的镜头,从教师到“主播”,甚至化身“剪辑师”,这使得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都有些不知所措。由授课老师自己模拟录课,而这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问题,不到正式录课,老师们一直在重复在发现问题、商量对策、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p> <p>从接受线上教学任务开始,一节课从教师个人开始备课(3-4天),自己按照对课题的理解形成初稿;再仔细推敲,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备课组集体讨论(1天),教师修改,然后到组长审核,教师再修改,直至教案达成共识的教师才能录课(2-3天),其中如果第二次审核有问题的教师还得重新录制,最后到终审,每一位教师都要经历这样一个打磨的过程。</p> <p>虽然录课劳心费力,但每一位录课的教师都知道肩负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全疆有成百上千的老师在听,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在学,只要能让听课教师有所启发、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让听课学生能听懂、学会、会学,这就是对我们全体录播教师最大的慰藉。</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第四篇章:齐心合力、力求完美的“数学人”</b></p> <p>“空中课堂”活动开展以来,忙碌不停的不仅是授课老师,还有随时在线的专家团队,默默付出的电教人员••••••当老师们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把握不准时,来自全疆各地的专家团队成员都不吝赐教、悉心指导;当老师们面对录课软件束手无策时,能及时得到了新疆教育技术中心侯栾晓龙、李戍等老师的大力支持;当老师们将课程上传稍稍松口气能休息片刻时,专家团队却通宵达旦的观看每一位授课教师的课程视频,一帧一帧、一句一句、甚至字的读音都在线上初审、再审,把关每一节课的质量,直到播出完他们才算是能松一口气。</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第五篇章:教研相长——教数学,在路上</b></p> <p>“疫”情当前,对全疆的数学教研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师们不能像平时一样聚集到一起学习、交流,而是自发的转移到了线上,以微信群、qq群等平台为阵地,大家畅所欲言,进行着思维的碰撞。不仅是录课老师在备课过程中相互探讨学科问题,全疆其他的数学教师也时刻关注着线上教育,几乎每堂课程的点击量都超过10万以上。</p> <p>每天按时收看当天播出的初中数学课程成为了一种习惯,及时在群中研讨观看教师们的反馈信息也是我们向前的力量,这不仅拉近了“数学人”的距离,更是让许多老师对如此精心设计的课程“上瘾”,甚至各地州的教师呼吁让这项活动继续持续下去,完成整个初中数学系列教学,好给大家提供完整全套的学习和借鉴,这其中既有对工作的肯定,也有宝贵的建议,对改良后续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 <p>录课过程充满挑战,通宵达旦的熬夜是每位老师都经历过的,虽然不易,但所有参与录课活动的专家与教师都感到自己在这个活动中得以成长,收获满满。</p> <p>停课不停研,新疆初中数学教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p> <p>在新冠状病毒蔓延的特殊“假期”,新疆初中数学教师团队40余人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90节录课任务。向每一位勇于担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的教研人员、电教工作人员、授课老师以及背后的无名英雄致敬!</p> <p>在筹备“空中课堂”过程中,虽然每个老师经历过忐忑、辛苦、熬人,但是每位老师都毫无怨言,力求最好,因为他们是“数学人”,他们是发光的人民教师!正如赫尔曼外尔所言: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而教数学的我们,永远在路上……</p>